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最近,我校成立了“中国西南边疆民族经济文化研究中心”,该中心是云南大学文科唯一的一个跨学科、跨系所的综合性学术研究机构。云南大学地处少数民族聚居的西南边疆,早在本世纪三四十年代,吴文藻、费孝通、杨堃等老一辈民族学家就先后在我蠬谓袒蛑鞒止芯抗ぷ?为以后云南大学西南边疆民族研究工作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建国以后,方国瑜、江应梁等知名教授为这项研究又作出了积极的贡献,形成了我校文科在这方面的科研优势。“中国西南边疆民族经济文化研究中心”,正是为了充分发挥西南边疆独具特色的民族经济、民族文化的资源优势和我校在这方面科研力量的优势而成立的。它的成立,打破了我校过去在民族研究中学科单一、力量分散、方法陈旧的落后状况,将以民族经济文化为主攻方向,根据优化组合的原则,组织协调和凝聚我校文科的学术研究力量,采用现代科学各种研究方法,进行高层  相似文献   

2.
正优秀的传统文化是民族的血脉与灵魂,是各民族人民的精神家园。在我国五千多年的文明发展历程中,少数民族人民和汉族人民相依共济、相扶守望、自强不息,共同创造出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传统文化,为中华民族的发展壮大提供了强大精神力量。中国少数民族传统文化是中华传统文化不可分割的有机组成部分,保护和发展我国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就是保护和发展中华各民族赖以生存发展和走向未来的文化根基。中国共产党高度重视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保护和发展,提出了具有中国特色的民族  相似文献   

3.
少数民族在不同的生产、生活背景下创造了本民族的传统音乐文化,这些音乐文化是我国传统音乐文化宝库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少数民族在历史发展过程中的美好民族记忆。传承并创新少数民族传统音乐文化,对实现民族文化传承,加深不同民族间的文化交流,实现各民族大团结,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4.
李世书 《创造》2003,(7):46-47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除汉族外有55个少数民族,这些民族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进程中共同创造了祖国灿烂文明的同时,少数民族人民在千百年的生产生活实践中创造了独具特色、多姿多彩的民族文化,丰富了中华民族的文化宝库。几千年来,我国各族人民相互依存、相互联系、相互交流、相互促进,形成了以汉文化为主体、多种少数民族文化并存的多元一体的文化格局。少数民族传统文化是各民族现实生活不可缺少的主要内容,它是民族诞生时即同时并存和依赖着的精神世界的东西。从广义上讲,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包括生活习俗、风俗观念、宗教信仰、语言文字、文…  相似文献   

5.
正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2013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第十二次集体学习时指出:"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关系'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现。"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些论述深刻揭示了文化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的重要地位。云南地处祖国西南边疆,少数民族人口众多,各少数民族  相似文献   

6.
性文化在西南少数民族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西南少数民族社会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 ,形成了丰富多彩的性文化 ,它对民族社会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张力”。这一特殊的文化现象 ,是研究民族社会发展乃至人类历史进程的重要史料。研究与特定的民族心理、民族价值观念结合在一起的民族性文化与现代文明的冲突现象 ,将有助于民族文化建设 ,有助于制定民族自治政策和更好地实行民族地区公共事务管理  相似文献   

7.
罗连祥 《人民论坛》2013,(2):184-185
我国少数民族在长期的生产生活实践中创造出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但近年来在农村城镇化的影响下,少数民族地区的生产生活方式发生了巨大变化,造成少数民族文化主体丧失,少数民族传统文化逐渐衰落。要有效保护和传承我国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必须加大对民族文化主体的培养力度。  相似文献   

8.
《人大论坛》2013,(4):45-46
王继超代表:少数民族古籍是文化建设的重要战略资源 贵州民族文化源远流长,民族古籍资源丰富。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各少数民族创造了光辉灿烂的民族文化。  相似文献   

9.
楚雄彝族自治州武定县是一个多民族聚居县,是南诏时期以雄冠西南乌蛮三十七部而闻名于世的罗婺故地。这里居住着汉、彝、傈僳、苗、傣、回、哈尼等18个民族,少数民族人口占总人口的52.17%。各民族世代和睦相处,用勤劳和智慧共同创造了具有浓郁民族特色的辉煌灿烂文化,为我们留下了丰富而宝贵的文化遗产。我们应该充分发挥民族文化这一资源优势,努力把武定建设成为昆攀经济文化带上重要的经济增长极和璀璨的文化明珠。  相似文献   

10.
民族地区红色文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团结各少数民族群众,在血雨腥风的革命战争年代,为实现人民解放与民族独立,进而推进中国社会根本性变革所创造的革命文化,是承载着共产主义崇高理想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不懈追求的先进文化,是红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民族地区红色文化展现出巨大的时代价值,这表现在它既具有增进各少数民族的国家认同与民族团结的政治价值,又具有强化民族地区红色记忆与精神传承的文化价值,还具有创新民族地区社会治理与助推和谐的社会价值,也具有促进民族地区经济发展和脱贫攻坚的经济价值。新时代,我国少数民族地区应大力弘扬和传承本地红色文化,让其传承价值闪耀伟大新时代。  相似文献   

11.
布依族是我国西南地区的少数民族,有着独具民族特色的民族审美文化及其心理和行为。通过访谈法、问卷调查法对黔西南布依族审美文化心理和行为现状进行调查,研究布依族审美文化心理和行为现状及其发展变迁轨迹,以保护和传承布依族审美文化。  相似文献   

12.
民族文化学的方法论建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民族文化学的方法论建设黄泽民族文化学作为一门以中国少数民族文化为研究对象的交叉性边缘学科,它是在对少数民族文化大量的实地调查、资料汇集和描述研究的基础上,亟需总结升华出一些规律性认识的迫切要求下出现的。方法论的建设已成为民族文化学理论建构中尤其重要的...  相似文献   

13.
《政策》2009,(11):F0004-F0004
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位于湖北省西南部,现辖2市6县,版图面积2.4万平方公里,总人口387万人,其中土家、苗、侗等28个少数民族占52.6%。恩施州是民族文化的厚土,土家、苗、侗等各族人民在这里创造了绚丽多彩的民族文化。恩施州是资源富集的沃土,矿产、生物、水电、旅游等资源极为丰富。勤劳智慧的恩施人民,正在努力把恩施州建成名副其实的“绿色恩施州,土苗风情园”。  相似文献   

14.
谭艳  魏冰 《传承》2014,(2):98-99
党的十八大强调,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关键是增强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新疆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各民族文化交流的大舞台,各民族都有自己悠久的历史和优良的文化传统。增强新疆各少数民族文化的创造活力,对不断开拓新疆少数民族文化建设新局面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花溪地区的少数民族创造了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但是在文化全球化、全球城镇化的背景下,花溪地区传承了千百年的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开始变得面目全非。在贵州一轮接一轮的城镇化浪潮中,除了花溪地区的少数民族文化,还有许多别的地区别的民族文化慢慢地被同质化和消解,这不仅是中华民族的损失,也是整个人类文明的损失。  相似文献   

16.
以少数民族武术文化为对象,在总结以往少数民族武术文化研究现状的基础上,论述了少数民族武术文化研究的基本思路:从文化发生学的视角解析少数民族武术文化发展脉络;以文化三层次理论梳理少数民族武术文化内容;从民族性格特征与地域文化特征两个层面提炼少数民族武术的文化特征;遵循技术反映文化的原则进行少数民族武术文化个案解析的研究构想。  相似文献   

17.
布依族在几千年的发展史中创造了自己灿烂的民族文化,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民风、民俗,留下了许多宝贵的文化遗产。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和发展,怎样挖掘、抢救、传承、弘扬布依族文化,使其在创新中得到更好、更快的发展,实为迫在眉睫之大事!云南少数民族较多,要建成民族文化大省、强省,必须进一步总结经验、教训,加大资金投入。各民族研究会都是各民族文化遗产保护和研究的主要力量之一,  相似文献   

18.
关于正确定义中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正确定义中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 ,从民族学、文化学、体育学等多学科角度 ,采用文献法、调查法、逻辑方法展开了研究。得出 :“所谓中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 ,就是中国 5 5个少数民族在漫长的民族发展历程中 ,本民族原创或虽从其他民族文化中引入 ,但已经历了明显的文化改造、已与本民族文化充分融合、并流传已久的 ,以身体活动为形式 ,以追求身心与精神健康为目的的活动中 ,表现出来的主观意识、客观意识和有意识的行为方式。”  相似文献   

19.
本文认为,在我目西南、西北辽阔大地上,存在和发展着一种独具特色的社区文化,它的活动区域在中国地图上酷似一个大写的“C”字,故称 C 字文化圈。其特点是:地处黄河、长江上游,是中华民族文化的主要发源地;民风古朴,长期以自娱文化为主,具有边塞文化的特征;居住着四十多个少数民族,各民族按照自己的传统方式创造了绚丽多姿的民族文化。西部文化固有的古朴、丰富和人们长期在传统文化熏陶下所形成的审美习惯和承受方式,既是建立现代边疆民族文化圈的有利条件,又是难以逾越的重重障碍。因此,在西部文化建设中,要处理好历史遗产与现代文化的关系,既要慎重稳妥,又要开拓进取。  相似文献   

20.
张永刚 《思想战线》2013,39(1):113-117
西南边疆少数民族文学与后现代文化之间存在巨大差异,同时也存在巨大的相容性,体现在:后现代形成的多元文化观念拓展了西南边疆少数民族文学的主体空间;后现代增强了文化资本也增大了西南边疆少数民族文学的写作动力;后现代改变了文学传播方式,为西南边疆少数民族文学带来了创作新环境。看到这种相容性带来的机遇,可以更好地促进西南边疆少数民族文学发展,实现合而不同、多元共通的文化交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