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马卫青 《学理论》2011,(4):39-40
普世价值一直是一个存在争议的话题,对它的看法学界众说不一。本文从普世价值的来源方面考查了普世价值存在争议的原因,并针对反对普世价值的各种观点做了回应,剖析了普世价值的内涵与意义。  相似文献   

2.
对"普世价值"问题的争论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普世价值"已经成为当前学术界研究的一个热点问题。关于是否存在"普世价值"、什么是"普世价值"、如何看待"普世价值"等等一系列问题,学术界展开了激烈的争论。对当前国内关于"普世价值"的论点进行研究,并提出了一些观点:"普世价值"存在基础是人类共同的人性;"普世价值"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而逐渐形成和发展;"普世价值"由于人类面临的共同问题而不断成长;"普世价值"是人类永恒追求的目标。  相似文献   

3.
从价值哲学的角度来看,“价值”是客体对主体的效应,其本身所具有的主体性、相对性和多元性决定了其追求的是主观的合目的性.“普世”是源自西方的一个宗教概念,在其自身发展和技术理性的社会背景下逐渐具有了“规范性”、“普遍性”的含义,其内涵实质上是一种真理意义上的普遍性和标准化,追求的是客观的合规律性.“普世价值”是“普世伦理”在价值领域的一种扩展,本身就包含了意识形态的意义.“普世”与“价值”在本质上的对立表明“价值”是无法“普世”的,因而也就不存在所谓的“普世价值”.  相似文献   

4.
普世价值在三个层面有不同的含义:政治层面指西方主导的民主、自由、人权模式,西方政治势力希望推广于全世界,实现和稳固西方中心地位。西方演变派和国内西化派的政治意图受到我国意识形态工作者阻击。学术层面指民主、自由、人权等理念。马克思主义哲学从唯物主义、辩证法、阶级理论出发,否认普世价值存在;赞同者认同主观的、共性的、超阶级的理念也具有现实价值。双方哲学路线不一,争论难于统一。生活层面普世价值泛指一切对人类有益的东西,失去争论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卢华斌 《学理论》2012,(24):92-94
一人犯罪,诛其九族,是中国古代连坐制度的一个形象表述。职务连坐,在我国古代,特指官吏职务连坐。作为古代法家重刑主义思想的产物,连坐制度与儒家正统思想之间存在着尖锐的矛盾。选取官吏职务连坐为视角,分析连坐制度的理论基础,探索连坐制度何以在与正统思想矛盾的情形下延续千年,并试图重新审视连坐制度的普世价值,论证在现代官吏治理中引入连带责任问责方式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6.
理性主义的思维方式使自然权利成为普世的价值规范的同时,也使人权普世价值观陷入一种反历史的困境;在实践中,只有克服人权普世价值的理性主义的技术霸权,把人权普世价值和具体的环境相结合,人权普世价值才能实现。  相似文献   

7.
雷瑜欣 《学理论》2011,(32):51-52
2008年以来,中国社会思想领域掀起了一场关于普世价值的争论。中国学界围绕普世价值的定义与内涵、普世价值是否存在、普世价值的实质与动机、普世价值的实践意义等问题展开了广泛而深入的争论,不同立场、观点和结论众说纷纭,莫衷一是,因此如何正确看待与分析评价普世价值已成为现阶段中国马克思主义者必须应对的一个重大问题,甚至关系到社会和谐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发展进程。  相似文献   

8.
论普世价值的可能、限度及其实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普世价值的可能性的根据在于价值主体自身的一致性、统一性,在于全球化趋势、世界市场的形成为普遍伦理的建立提供了现实的经济基础,在于各民族文化传统中可供建立普世价值所借鉴的“资源”的存在;其限度在于各具体主体的多元化及其独特的利益、需要和能力,在与普世价值本身是一种“价值的普遍”,而非“事实的普遍”。普世价值的追寻是一个动态、历史的过程,实现是漫长的、艰苦的历史过程,需要各具体的价值主体(民族、国家、地区等等)在充分发展的个性和能力基础上,自觉地清醒地共同参与。  相似文献   

9.
自从2008年5月22日《南方周末》发表编辑部文章《汶川震痛,痛出一个新中国》以来,“普世价值”逐渐成为社会舆论热点话题,后来随着相关讨论文章的陆续推出,不同观点之间时有对垒和交锋。面对当前国际国内环境相对复杂多变的大形势,究竟怎样看待“普世价值”,涉及到如何看待改革开放30年历史进程及其基本经验,涉及到面临当前世界性的经济衰退,  相似文献   

10.
普世价值是一个敏感的话题,学术界对其有多方面的研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十八大报告中的理论创新,具有十分重大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文章试图将普世价值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结合起来,从普世价值的视域下来反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强调要正视普世价值的存在,寻求出二者的相通之处。  相似文献   

11.
在价值观领域确实存在人类普遍认同、具有共性的普世价值观念。但是资产阶级在意识形态领域里宣扬的普世价值,不同于一般学术意义上的普世价值观念,具有鲜明的政治企图,其根本政治目的是通过资产阶级普世价值观念的宣传,确立资本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中心地位,是话语霸权在意识形态领域里的反映,是对于边界意识的反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坚持和而不同的原则,维护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里的主导地位,是对边界意识的自觉运用。  相似文献   

12.
北京奥运会火炬境外传递活动正按计划举行。作为现代奥运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奥运火炬所承载的,是世界各国人民的共同理想与追求,所传递的,是和平、友谊、进步的奥运精神,所弘扬的,是人类的普世价值准则。北京奥运会火炬接力和谐之旅的主题,意在让全世界人民共享奥运的激情与荣耀,是全  相似文献   

13.
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吸收、借鉴中外优秀文明成果,并不是原封不动地照抄照搬、毫无鉴别地照单全收,而是要经历一个"四化"的过程——"传统现代化"、"外国中国化"、"精英大众化"、"高雅通俗化"。一在党和国家政策层面的价值观自觉、社会对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现实诉求以及应对国外价值观挑战、坚持和平发展道路需要的背景下,近年来提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成为国内学界研讨的热点、难点。学界在对价值、价值观、核心价值观已有认识的基础上,对社会  相似文献   

14.
魏博文  易善秋 《学理论》2012,(11):34-35
普世价值的问题,并非是一个新问题,却是一个慎重的问题,而且,就当前我国的发展现状来说,普世价值问题同时也是一个紧要的问题。随着全球化速度的不断加快,不同国家、不同民族交往的日益紧密,如何对待原本属于自己民族背景下的文化存亡问题,如何吸收、借鉴别国的政治、政策经验,如何最大限度地促进全人类的生存和发展等问题值得各方面的关注。  相似文献   

15.
"普世价值"问题之我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普遍价值"来自于统治阶级特殊利益的"普遍化"。随着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全球性扩张,其"普遍价值"演化为世界范围的资本主义"普世价值",它具有阶级性、民族性和历史局限性。我们认为,取而代之的将是代表着历史进步方向的无产阶级所倡导的当代普世价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这一普世价值的核心内容与社会主义制度相结合的产物。  相似文献   

16.
马克思主义是“普世价值”吗?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的思想体系,不是适用一切人、适应一切时代的普世价值。马克思主义揭示了自然界、人类社会和思维发展的普遍规律,因此马克思主义是普遍真理。但马克思主义是普遍真理,马克思主义具有普遍指导意义,并不意味着马克思主义是普世价值。自由、民主、平等、人权等价值观念的内涵,是由社会的经济基础的性质所决定的。在阶级社会里,自由、民主、平等、人权作为反映人们的社会关系的观念,无不打上鲜明的阶级烙印,它们在马克思主义的理论中从来不具有普世性的内涵。  相似文献   

17.
打开"普世价值"论争的症结,需要我们对"普世价值"进行具体的、历史的分析:区分作为抽象的理念层面的"普适价值"和作为当下中国现实形态的"普世价值",区分作为西方人鼓噪的"普世价值"和作为人类共同的价值追求的"普世价值"。为了在思想层面上产生持久强大的凝聚力,我们需要倡导的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而不是充满各种认识迷雾的"普世价值",并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主旋律,统摄"普世价值"的论争。  相似文献   

18.
当以民主、平等、公正、互助为核心的社会主义或中华民族核心价值观确立起来,并灌注于全民族的心灵深处,血液之中.一个伟大的民族必将矗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相似文献   

19.
马克思的实践价值论与政治“普世价值”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世界观的变革总是以方法论的变革为前导。马克思在批判亚里士多德和黑格尔方法论的基础上,创立了实践的、历史的和辩证的唯物主义,并以此为指导,确立了科学的实践价值理论。依据马克思的实践价值论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分析政治普世价值问题的实质,使我们认识到普世价值政治欺骗性的本质,绝不存在可以适用于各个国家和民族、也不存在可以适用于各个不同历史时期的政治价值选择的药方。  相似文献   

20.
张力斌 《学理论》2008,(21):9-11
当今时代,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丰富精神文化生活越来越成为我国人民的热切愿望。党的十七大报告把文化建设摆在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