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沈和 《唯实》2015,(1):43-47
近几年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国家许多重大发展战略先后在江苏密集叠加。有的以江苏某一特殊区域为重点,比如苏南现代化示范区、苏南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苏州城乡发展一体化综合改革试点、连云港国家东中西区域合作示范区和江苏沿海开发等战略;有的把江苏作为战略交汇点,比如新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战略;有的既覆盖江苏全省又覆盖与江苏紧密相关的国家重点发展区域,比如长江经济带、长三角区域经  相似文献   

2.
正贵州被纳入长江经济带规划的消息公开时,在社会上曾引起较大关注。作为西南不沿江不沿海不沿边省份,贵州未来发展能与长江流域整体规划紧密联系起来,确实是中国区域发展战略中的一件大事,更是贵州发展外向型经济、摆脱地域弱势的重大机遇。4月28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重庆主持召开座谈会,研究依托黄金水道建设长江经济带,为中国经济持续发展提供重要支撑。包括贵州在内的11个长江经济带覆盖省市政府主要负责人汇报了各自的思考和建议。至此,从之前学界讨论到国家战略部署,长江经济带建设构想迈进又一个新阶段。作为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战略举措,长江经济带建设承裁着优化中国经济战略布局的重大责  相似文献   

3.
成都市作为西部地区经济核心增长级、南方丝绸之路的起点,在国家"丝绸之路经济带"战略中的地位举足轻重;结合自身优势与发展潜力,探索在国家"丝绸之路经济带"战略优惠政策下,与沿线国家地区互联互通的现实对策,对于加快成都市经济社会发展,健全我国向西开放的战略体系,形成沿海内陆全方位开放新格局、实现东西部均衡协调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作用。  相似文献   

4.
正"如果说东部沿海像一张弓,长江经济带和丝绸之路经济带就像一支箭,它们的交汇点成都,就是弓与弦的支点,最重要的发力点。"打开中国地图,如果用笔分别将连通欧洲的"丝绸之路经济带"和贯通东西的"长江经济带"进行连线,成都刚好是两条经济带的交汇点。  相似文献   

5.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为总书记的新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基于对未来我国改革开放和发展稳定大局的深入思考和系统谋划,适时提出了许多新的区域发展战略构想和战略举措,主要包括"两带(丝绸之路经济带和长江经济带)一路(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与两区(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和京津冀协同发展合作区)"。习近平区域发展战略思想,是新形势下我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的延续与发展,具有显著的时代特征和重大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6.
《湘潮》2017,(4)
正2013年11月初,习近平总书记在湖南考察时,首次从全局视野和战略高度对湖南作出"东部沿海地区和中西部地区过渡带、长江开放经济带和沿海开放经济带结合部"(即"一带一部")的新定位。"一带一部"提出3年多来,湖南省委、省政府带领全省各族人民,主动融入长江经济带,对接国家"一带一路"战略,形成了结构合理、方式优化、区域协调、城乡一体的发展新格局。伟大的历史时代,三湘大地上新的行动正在书写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湖南篇章!  相似文献   

7.
习近平主席提出共同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战略构想。新疆、兵团要建设好"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兵团是自治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参与"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建设中战略定位尤为重要,本文通过数据及理论分析,浅析了兵团参与"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战略定位,并提出了保障措施。  相似文献   

8.
正"丝绸之路经济带"是习近平总书记2013年9月在访问中亚国家时提出的战略构想,旨在打破欧亚大陆地域隔阂,使欧亚各国经济联系更加紧密、相互合作更加深入、发展空间更加广阔。内蒙古已被国家纳入"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范围,深刻认识我区在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中的战略地位和重要作用,对我区积极主动融入"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有重要意义。内蒙古在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中的地位一是从历史上看,草原丝绸之路是"丝  相似文献   

9.
正贵州已具备了天时地利条件:横向看,贵州是中国国家战略布局中长江经济带与珠江经济带的中间带;纵向看,贵州是西部地区陆上丝绸之路与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连接点,交通区位优势明显。作为不沿边、不沿江、不沿海的内陆省份,近年来,贵州的开放格局正实现全方位突破。当前,贵州正加快开放通道和重大开放平台建设,推动更多企业和产品"走出去"。沿着"一带一路"方向推进更多企业走出去,既是贵州重要决策部署的需要,也是现阶段贵州企业开拓国际市场、通过国际化经营发展壮大的实际需要。  相似文献   

10.
“丝绸之路经济带”已上升为国家战略,是中国经济发展及外交事业的一大重要构想,是在古丝绸之路概念基础上形成的一个新的经济发展区域.区域教育合作是区域合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实现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文化交流具有直接推动的作用,开展理论研究,建立丝绸之路经济带教育合作机制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11.
正为什么要建设长江经济带?建设长江经济带对中国经济稳增长、区域协调发展和转型升级有怎样的意义?中国经济发展新引擎"要改善民生、实现中国梦,中国经济必须保持一定的速度,必须寻找新引擎,长江经济带有望成为新的经济增长极。"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发展战略和区域经济研究部部长侯永志说。当前,中国正处于发展速度换挡期、结构调整阵痛期、前期刺激政策消化期三期叠加阶段,经济增长面临较大的下行压力。建设长江经济带表明,我国在提升东部沿海发展质量  相似文献   

12.
与当下经济受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普遍遇冷不同,辽宁三大区域建设持续升温。辽宁沿海经济带开发开放战略正在打通沿海与  相似文献   

13.
长江经济带是中国承上启下、承东启西的核心经济带。按照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的"以区域发展总体战略为基础,以‘一带一路’建设,京津冀协调发展、长江经济带建设为引领,形成沿海沿江沿线经济带为主的纵向横向经济轴带"发展要求,为长江经济带的新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应该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五大"发展理念,把握长江经济带发展的关键—建设综合交通枢纽,大力推进长江经济带的城镇化建设。  相似文献   

14.
王喜莎 《实事求是》2015,(2):100-102
2013年9月7日,习近平主席在哈萨克斯坦纳扎尔巴耶夫大学发表演讲,提出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战略构想。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曾是古丝绸之路中道的咽喉之地,中央确定新疆打造"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巴州应积极有所作为,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重要战略支点,推动经济社会的跨越式发展。  相似文献   

15.
何支刚 《当代贵州》2016,(13):46-47
正随着国家长江经济带区域发展战略的深入推进,沿河土家族自治县正由全省最"边沿"变为贵州面向长江经济带开放最"前沿",迎来加快发展、后发赶超的加速期。当前,沿河土家族自治县迎来国家战略政策红利释放、区域布局迎来战略机遇、跨越发展积累后发优势等难得的发展机遇。2016年,是沿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开局之年和加快推进"三年大会战"关键之年。围绕全年地方生产总值增长15%、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2%、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15%以上、全面小康实现程度达到89%的主要预期目标,沿河必须  相似文献   

16.
储东涛 《唯实》2015,(2):43-46
党的十八大之前,江苏抓住沿海开发、长三角一体化和苏南现代化建设示范区三大国家战略叠加的重大机遇,审时度势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构筑起区域协调发展新格局,从而促进了全省经济社会的平稳和谐发展;十八大以来,江苏又恰逢党中央、国务院提出的"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和苏南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三大国家战略的相继推出。因此,今后江苏要紧紧抓住这六大国家战略构成的叠加机遇,对接国家规划,全面深化改革,深度创新驱动,释  相似文献   

17.
随着"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我国全方位对外开放新格局正逐步形成,西部内陆地区已成为我国开发开放前沿和区域发展战略的支撑。成都地处我国内陆,是国家"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战略交汇点,也是两大经济带战略的核心节点城市,展望未来,成都将为"一带一路"建设和发展提供重要的战略支撑。本文以国家"一带一路"战略为背景,深入剖析成都在参与"一带一路"建设中所面临的七大机遇和五大挑战,并结合成都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提出了成都参与"一带一路"建设的四条路径。  相似文献   

18.
《奋斗》2015,(6)
<正>构建"中蒙俄经济走廊"龙江陆海丝绸之路经济带,使我省沿边铁路链接和提速项目成为焦点,这也是我省"十三五"规划的重点之一。随着省域沿边铁路陆续开工建设,畅通龙江陆海丝绸之路经济带沿边金色通道布局将全面展开。沿边铁路整合、口岸振兴,对全省对俄贸易及旅游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一、"一带一路"战略带来的振兴契机我省围绕国家"一带一路"战略提出"中蒙俄经济走廊"龙江陆海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规划,是  相似文献   

19.
<正>南盘江流域地处滇黔桂三省(区)结合部,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倡议的提出,南盘江流域与东南经济发达地区从此紧密联系起来,并融入了"一带一路"的建设中。其中,广西是连接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门户;贵州是长江经济带的重要节点城市;云南是面向南亚、东南亚的辐射中心。所以,可以通过广西左右江革命老区、"两江一河"区域、长江经济带等的建设与"一带一路"倡议进行连接,发挥区域优势,打造经济发展新高地。  相似文献   

20.
《学习月刊》2012,(13):23
未来十年是湖北发展的"黄金十年"。立足湖北实际,着眼未来发展,省十次党代会作出了振奋人心的战略判断。多重机遇眷顾"好运湖北"。国家实施扩大内需战略,湖北成为拓展内需市场的前沿阵地;新一轮国际资本和沿海产业转移,湖北成为资本、产业亲睐的"洼地";中部崛起、长江经济带开放开发、东湖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等,湖北畅享一系列政策优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