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台湾的人     
徐南铁 《同舟共进》2013,(11):76-77
台湾的人也是黄皮肤、黑眼睛,说起话来也和我们一样,并不像我们某些影视剧中表现的那样嗲声嗲气、扭捏作态。但在宝岛又分明让我感到台湾人的某些不同,这些不同让人生发出关于“人”的深深思考。关于台湾的人,最先给我深刻印象的是台湾的“志工”。一天参观历史博物馆,为我们讲解的老者风度翩翩,头发花白,戴一副金边眼镜,穿着红色马甲,脖子上挂着工作牌。他说得很详细,很流畅,对我们提出的问题也都能给出恰当的解答。在大陆看惯了年轻姑娘当讲解员,我以为他是馆里的资深工作人员,甚至是馆长一级的人物,专门为我们这些大陆来的文化人解说的。  相似文献   

2.
黄中一 《台声》2006,(12):38-38
中共浙江省委台办和中共金华市委联合举办台湾义勇队纪念馆开馆仪式暨李友邦将军诞辰100周年纪念会,邀请我们原台湾义勇队、台湾少年团部分老战士和部分亲属前来参加这次隆重的盛会,使我们感慨万千。我们一方面感到无比高兴和荣幸;一方面也感到非常负疚。高兴的是,当年爱国台胞组建的台湾义勇队和台湾少年团,在台湾省籍爱国将领李友邦的领导下,在参加祖国伟大的抗日战争中所体现出的台湾同胞具有爱国主义传统,通过这次活动再次得到浙江省各界和祖国人民的认同。这是祖国人民给予李友邦将军和台湾义勇队、台湾少年团的至高赞誉。愧疚的是,当…  相似文献   

3.
中国茶文化源远流长,如今中国人的日常生活仍离不开茶。我们赴台湾采访,固然感受到现代生活节奏加快,咖啡和饮料与许多都市人相随,不过茶香并没有消散,无论是以茶为荣,还是以茶为友,爱茶的大有人在,那些有关茶的情景让人难忘。茶乡一家人宝岛台湾四季如春气候宜人,是中国茶的主要产地之一。我们在台湾期间正逢采茶时节,驱车前往中部的南投县,茶园的一片片绿色扑面而来。在南投县名间乡,我们与乡农会的茶业指导蓝芳仁先生见了面,他是个挺健谈的热心人,听说我们想采访茶农人家,很乐意当我们的向导。雨过日出,蓝天如洗。一条柏…  相似文献   

4.
柏连学 《台声》2007,(7):71-72
如果你到台湾没有去过台北迪化街,你只能算是到岛一游,不能真正了解台湾,更别说了解台湾历史。当我走进台北迪化街,置身于繁华古雅的小巷,仿佛历史的烟云从我眼前拂过,我感到是那样地熟悉,又好像是那么地陌生。古巷空街,不知又响起了谁的脚步,他或她又有着怎样的故事?总之我是迷上了这条神秘而斑驳的小街。  相似文献   

5.
从台湾来的王明信先生是第一次到云南。他一走下飞机就感到吃惊,原来昆明是一座现代化的美丽城市,许多建筑都很气派。他说过去在台湾了解云南的机会很少,传媒很少有介绍,只知道云南是祖国的西南边疆,那里有很多民族,原以为是一个落后的地方。 当快要离开云南的时候,他说:“这次云南之行让我终生难忘。” 升旗和开幕 同王先生一起从台湾来到云南的,共有94人,他们组成了台湾原住民龙舟队及观摩团前来参加第五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去年11月4日下午六时,台湾原住民龙舟队的队旗在昆明市拓东体育场高高升起,同全国各省、直辖市和自治区等代表团的旗帜一同在风中飞舞。  相似文献   

6.
今年的人代会已经闭幕,根据法律规定,3月底,我们在大会期间提交的书面意见也已处理完毕。下一步代表履职该从何入手?大家都感到很困惑,很焦虑,甚至觉得有压力。有代表因至今未写一份书面意见而感到内疚,还有代表说当代表前讲话很随意,想怎么讲就怎么讲,当代表后反而“不会说话”了。因此,这次代表履职轮训像一场“及时雨”,为我们如何进一步履行职责指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7.
《台声》2017,(5)
<正>"茗茗姐,我们到台湾啦,正在前往台南的路上。这一周受你们照顾,真是特别感动!有空来台湾玩儿,一定给你推荐满满的美食清单!我想,接下来几天里,我会很想念你,想念陪伴我们一周的你们,难得的缘分让我们相遇我一定会好好珍惜……"回京的列车刚刚停下,手机里便收到了一条如此暖心的信息。这是刚刚  相似文献   

8.
文革前 ,我们家一直自称是“福建厦门人”。为什么文革后报上又说我们是“台湾省籍”呢 ?和其他许多背井离乡来到祖国大陆的台湾同胞一样 ,这里包含了一段屈辱的历史。记得还在上小学的时候 ,父亲就曾经在饭桌上对我和年幼的弟弟妹妹们严肃地说 :“我们家实际上是台湾人。当年日本占领了台湾 ,你们的爷爷还很年轻 ,他不愿当日本臣民 ,带着新婚的妻子———也就是你们的奶奶———和年少的弟弟妹妹 ,陪同他年迈的爷爷 ,买了一条小渔船 ,渡海来到厦门定居。”他又告诉我们 :“当时台湾成了日本的殖民地 ,台湾人在大陆被人看不起 ;再加上有些海…  相似文献   

9.
《台声》2016,(24)
正很有趣,也很不理解,缘何一个艺文类的金马奖,在台湾却会被酸,会被死拉硬扯,会被戴了个政治帽,甚至占尽台湾某些媒体的头条二条。直到近几天,有台湾友人转来了其他能够代表正面声音的媒体文章,这才仿佛茅塞顿开。原来,这是一些"沉沦的台湾媒体正拖着台湾往下沉沦",是"毒(独)性"极强的那种。这个理论,出自台湾一位知名专家的口,他正在极其勇敢地用针,为台湾毒瘤挑血,丝毫未惧。  相似文献   

10.
难忘的台湾之行刘启林1996年元旦前夕,当我们乘坐的SZ510航班的飞机缓缓地在桃园机场跑道滑行时,我真切地感到,几十年来梦寐以求的亲眼看看祖国宝岛台湾的愿望,已经变成了现实,心中的感慨是难以用语言形容的。应台北市公共利益文教基金会的邀请,我带领祖国...  相似文献   

11.
《台声》2011,(12):43-43
“哇,我们看到雾凇了!好兴奋!”“滑雪太刺激了,那劲,那胆,真叫人感到快意!”这样的语言,这样的心情,在每年的全国台联台胞青年冬令营中,俯拾即是;而每一位从宝岛台湾来的台胞青年,无不感觉自己是个幸运儿。当他们一踏上东北的土地时,  相似文献   

12.
北平五年(上)1941年,父母亲带着两岁的我,从故乡台湾来到日本人侵占下的北平,1946年初撤离北平。我们的三口之家,父亲苏子蘅,母亲甘端钗,还有我——小民生,在北平生活了将近五年。那时民生太小不懂事,这里所写的,很多是从长辈的谈论和文章中了解到的事情。为什么要到祖国大陆很多朋友问:你们家为什么离开台湾到大陆?对于这个问题,父亲的回答是很沉重的。︶?父亲说,1937年春天,从日本仙台东北帝国大学应用化学系毕业后回到台湾,正是卢沟桥事变前夕。日本侵占我东三省之后,大举“南进”之势已经很明显,在台湾加紧压榨,横征暴敛,令人更加感到压…  相似文献   

13.
正流动的音乐人岁末的厦门,天气渐渐转凉,但依然有不少游客到曾厝垵游览。沿着曾厝垵公交站背后的一条小巷往里走,不到30米,便来到黄弘毅的店。店的名字很可爱,叫"欧买GOD",取的是"Oh my god"的谐音,有种让你惊叹的意味在其巾;而当你得知,这位来自台湾的小吃店主,曾经是一位音乐人时,你真的会情不自禁地说出:"Oh my god!"黄弘毅在台湾做了20年的键盘手,当时,正值台湾音  相似文献   

14.
何文 《两岸关系》2002,(8):36-36
在台湾,酒后驾车是一种大量发生的违规行为,更有不少人是醉酒驾车,引发许多交通意外,让交管部门感到很头疼。现在台湾对酒后驾车的处罚金额已经提高到1.5万至6万元新台币,但铤而走险的人仍就大有人在。为此,台湾交管部门也采取了给触法者办“学习班”的办法。 而那些酒后驾车人员,本来  相似文献   

15.
海南对台工作的发展始于一个伟大的时代。1987年6月,小平同志"海南岛和台湾岛的面积差不多……海南岛好好发展起来,是很了不起的"的重要谈话,揭开琼台密切联系的历史大幕。1991年12月6日海南省台办成立,回首20年,我们有理由为我们开创并为之努力奋斗的事业感到自豪——  相似文献   

16.
拒绝绝望     
人的心灵其实是很脆弱的,尤其是在年轻的时候。稍遇挫折就会感到生活毫无生气,受伤的心只想逃避。逃避只是一种淡淡的绝望,当逃避失败后,有一种无形的力量便把我们推入一种自造的绝境,这种无形的力量,便是绝望。很多鲜活的生命,便是在这一瞬间过早地走到了尽头。 有个故事,说是一个年轻人遇到了一只猛虎,他跑呀跑,终于在一棵大树旁发现了一口旱井,一条大树藤从树冠伸进井里。于是,他抱着树藤滑向井底。就在他要落地时,才发现一条毒蛇盘  相似文献   

17.
王船  广尧 《两岸关系》2007,(6):26-27
从台湾到大陆,从“惠新”到“大统”,当青岛大统纺织开发有限公司董事长许利雄先生回顾自己所走过的这一段创业之路时,他感到由衷的欣慰和自豪。  相似文献   

18.
郭雪筠 《台声》2022,(21):67-69
<正>“我是九二共识之子”,这是厦门大学台湾教师邱士杰,对自己为何成为“左统青年”的一个总结。“左统”,顾名思义,左派并且支持两岸统一。别说在台湾,可能很多大陆民众对于“左统”这一词都感到陌生。“我的立场是‘左统’,就是作家陈映真自称的‘左翼统一派’。这在台湾属于小众群体,甚至会有一些人戏称我们是‘奇葩’。就算在大陆,碰到一些大陆朋友,对‘台湾左统青年’也会觉得好像‘很怪’,不象是他们会遇见的‘传统台湾人’。但我就是一位普通家庭出来的台湾人,  相似文献   

19.
刘建林 《台声》2014,(7):62-62
<正>在每个人童年的记忆里,总会流淌着一条河,哪怕那河水浅浅的,河面窄窄的,窄得能一跃而过,但在儿时的记忆里它却显得很宽阔、很幽静。或许,那根本就不是一条河,就是一条人造河、一条水渠或是水利枢纽工程的一部分。在台湾著名作家刘墉的童年记忆里,就流淌着这么一条河,那是瑠公圳主流的小圳。他说,虽然水小了,流得  相似文献   

20.
一美国国会在中美建交后,通过了一个所谓的《与台湾关系法》,并由总统签署发布执行。对此,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于1979年4月28日即向美国政府提出了抗议照会:“中国政府反对‘两个中国’、‘一中一台’的立场是坚定不移的。如果美国方面在台湾问题上不恪守建交时达成的协议,而怀有继续干涉中国内政的图谋,这只会给中美关系造成损害,对中美任何一方都不会带来好处”。当里根还是作为总统候选人时,他说过这样的话:“我感到满意的是,《与台湾关系法》为维护我们同台湾的关系提供了一个官方的充分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