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邓小平的一生,与“左”倾有着不解之结,反“左”是导致他三起三落传奇经历的终始原因。邓小平与“左”倾的斗争,是思想战线上的斗争。这种斗争,不同于其他方面的斗争,它更需要冷静和睿智。虽没有枪林弹雨、硝烟弥漫,但其中的斗智与斗勇,惊心动魄程度决不亚于战场上的。早在民主革命时期,邓小平就与左倾有过五次较量,且有输有赢,其中有几次,至今仍是鲜为人知的。  相似文献   

2.
邓小平在江西中央苏区时期,为创建地方红色政权作出了重要贡献,却又历尽坎坷,大起大落.1933年3月,时任中共会寻安中心县委书记的邓小平,被"左"倾错误推行者打成"江西罗明路线"的代表人物,并受到错误的处置.这是邓小平政治生涯中遭遇的第一次磨难.事情发生的深层根源是邓小平不认同"赣南会议"对毛泽东的错误批评、指责,根本原因是邓小平的思想主张与"左"倾路线相悖,导火线是所谓"寻乌事件".历史证明,邓小平是中央苏区江西党内坚持毛泽东正确路线、抵制"左"倾错误的杰出代表.  相似文献   

3.
罗章龙在面对"左"倾盲动主义错误时,能够结合自身革命斗争的实践经验,分析"左"倾盲动主义错误的根源、本质与危害.但是在反对李立三"左"倾错误中,罗章龙采取否定一切的态度,要求完全改造中央,并且发展与王明的宗派斗争,走上了宗派主义的错误道路.两派最初是在思想领域内围绕如何解决李立三"左"倾错误、如何改组中央领导机关出现分歧,但随着矛盾的不断升级及共产国际代表米夫的介入,思想斗争演变成为政治路线上的斗争与权力斗争,并直接导致罗章龙走上了另组"中央"的道路.罗章龙对纠正"左"倾错误起到过一定的积极作用,但是,他不顾党的组织原则成立"中共中央非常委员会",给党的工作带来严重的损失.  相似文献   

4.
在中央苏区时期,邓小平始终坚持以毛泽东为代表的正确路线,同王明"左"倾错误进行了针锋相对的斗争,终被诬为"江西罗明路践"的主要代表,受到错误的批判和打击.本文主要论述了邓小平与王明"左"倾错误的英勇抗争及反"罗明路线"给党所带来的危害,展示邓小平在这场错误的党内斗争面前所表现的一个马克思主义者的原则立场和态度.  相似文献   

5.
在邓小平长这70余年的革命生涯中,防“左”、反“左”可谓贯穿始终。在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他曾同李立三、王明两次“左”倾路线进行过斗争;社会主义时期,又对毛泽东晚年“左”倾  相似文献   

6.
陈云在中央苏区纠正"左"倾错误的思想是毛泽东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陈云在苏区的纠"左"历程的前期侧重于经济工作方面的纠"左",中期侧重于白区工作方面的纠"左",后期涉及军事工作方面的纠"左"。陈云的工作主要集中在纠正劳动政策、经济斗争、白区工作中的"左"倾错误。他针对劳动法中的"左"倾错误,提出订立合同时要考虑地区的特殊性、企业的特殊性、工人的特殊性、时间的特殊性。针对经济斗争中的"左"倾错误,提出党与工会领导工人斗争的重点在于说服群众、斗争的基础在于依靠群众、斗争的方式在于发动群众、斗争的战术在于组织群众、斗争的保证在于领导群众。针对白区工作中的"左"倾错误,提出开展白区工作加强舆论宣传是重要手段、开展群众斗争是重要步骤、加快干部培养是关键环节、加强党的领导是重要保证、注意秘密工作是重要前提。  相似文献   

7.
孟东 《党史文苑》2002,(2):30-32
1933年初,中共福建省委代理书记罗明因支持在党内受"左"倾路线排挤的毛泽东的各项主张,与"左"倾临时中央产生深刻矛盾.不久,"左"倾临时中央将其召到瑞金撤职批判,并在各根据地开展揪"罗明路线"代理人的斗争.  相似文献   

8.
汤胜利 《党史博采》2004,(10):39-40
众所周知,邓小平一生经历三起三落,但要说到邓小平第一次遭打击后,是如何被重新起用的,其内幕就鲜为人知了。其实这与王稼祥的帮助是分不开的。1933年,邓小平作为江西“罗明路线”的代表被博古一班人打倒后,被下放到宁都县一个边远农村劳动锻炼。王稼祥得知后,仗义执言,据理力争,正是在他的帮助下,邓小平才重新走上新的工作岗位,实现了他政治生涯中的第一次复出。重病中的王稼祥从李富春口中得知邓小平的艰难处境后,气愤不已邓小平因坚持从实际出发,坚持运用毛泽东的对敌斗争策略,反对“左”倾冒险主义而遭到“左”倾领导者的迫害。虽然当时…  相似文献   

9.
陈云在中央苏区工作期问,对王明等"左"倾教条主义者强制推行的"左"倾劳动政策,对党与工会在领导工人经济斗争中出现的脱离实际、脱离群众的官僚主义、命令主义错误进行了严肃批评和坚决抵制.他在领导苏区工人经济斗争中,始终坚持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的科学态度,旗帜鲜明地反对王明"左"倾教条主义的错误路线,并身体力行,亲自做了许多纠正"左"倾错误的实际工作,为苏区经济发展,巩固工农联盟,巩固苏维埃政权做出了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10.
在老一辈革命家中,王震的坚持真理、维护真理是出了名的他性格刚烈、仗义直言,在我党历史上几次"左"倾错误路线占统治地位时期,坚决同错误路线进行斗争.保护了大批干部,受到人们广泛赞誉。  相似文献   

11.
罗章龙在面对"左"倾盲动主义错误时,能够结合自身革命斗争的实践经验,分析"左"倾盲动主义错误的根源、本质与危害。但是在反对李立三"左"倾错误中,罗章龙采取否定一切的态度,要求完全改造中央,并且发展与王明的宗派斗争,走上了宗派主义的错误道路。两派最初是在思想领域内围绕如何解决李立三"左"倾错误、如何改组中央领导机关出现分歧,但随着矛盾的不断升级及共产国际代表米夫的介入,思想斗争演变成为政治路线上的斗争与权力斗争,并直接导致罗章龙走上了另组"中央"的道路。罗章龙对纠正"左"倾错误起到过一定的积极作用,但是,他不顾党的组织原则成立"中共中央非常委员会",给党的工作带来严重的损失。  相似文献   

12.
<正>在探索中国特色革命道路的过程中,毛泽东与党内"左"倾路线进行过各种斗争,他本人也曾遭遇多次打击和挫折。1956年,毛泽东在党的八大预备会议上曾说:"至于三次‘左’倾路线时期给我的各种处分、打击,包括‘开除党籍’、开除政治局候补委员、赶出红军等,有多少次呢?记得起来的有二十次。"不公正待遇既能让人绝望沉沦,也能砥砺人的意志、信念,激发更大的动力和智慧,为日后的崛起酝酿条件,  相似文献   

13.
在中央苏区时期,邓小平始终坚持以毛泽东为代表的正确路线,同王明“左”倾错误进行了针锋相对的斗争,终被诬为“江西罗明路线”的主要代表,受到错误的批判和打击。本文主要论述了邓小平与王明“左”倾错误的英勇抗争及反“罗明路线”给党所带来的危害,展示邓小平在这场错误的党内斗争面前所表现的一个马克思主义者的原则立场和态度。  相似文献   

14.
邓小平同志在他长期领导我国社会主义革命和现代化建设的历史进程中,一以贯之地反对"左"倾错误思想,并形成了一系列反对"左"倾错误思想的论点:危害论;表现论;根源论;清除论。邓小平关于反对"左"倾错误的思想是推进新时期理论创新的客观需要,是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15.
中国共产党在幼年时期曾受"左"倾或右倾思想的统治和影响,特别是以王明为代表的"左"倾教条主义错误,在土地革命时期给党带来了极大的危害.  相似文献   

16.
李洪峰 《求是》2015,(2):61
<正>实事求是,是治史的根本原则,也是《邓小平传》(中央文献出版社2014年版)的突出特点。邓小平一生倡导和践行实事求是,为全党全国人民树立了光辉典范。邓小平的一生,三落三起,能够历经磨难而不衰,根本原因在于他做到了共产主义的理想信念、实事求是的政治品格和乐观主义的精神气质的内在统一。《邓小平传》详细叙述了邓小平在中央苏区工作期间经历的第一次政治磨难。当时,邓小平和毛泽覃、谢唯俊、古柏在实际工作中拥护毛泽东提出的正确主张,反对王明"左"倾教条主义。针对"左"倾教条主义者攻  相似文献   

17.
邓小平在中央苏区战斗、工作了四年零八个月。其间 ,他有显著政绩 ,出类拔萃 ,却历尽坎坷 ,大起大落 ;他出色地领导根据地军民进行了创造红色政权的斗争 ,却遭受“左”倾教条主义者的错误批判和打击。他求真务实 ,刚毅执着 ,襟怀坦荡 ,忍辱负重。中央苏区时期的邓小平 ,根本不是什么“毛派”,而是党内的“实事求是派”,是坚持毛泽东正确路线、反对王明“左”倾错误的杰出代表。  相似文献   

18.
历时十年的"文化大革命"是一场给党、国家和各族人民带来严重灾难的内乱.对于这一全局性的、长时间的"左"倾严重错误.广大干部和群众进行了持续的、不同程度的抵制和斗争,比较集中的有四次:1967年的"二月抗争";1971年"九一三"事件后周思来领导的批判极"左"思潮:1975年邓小平主持的全面整顿以及1976年的"四五"运动.这四次抗争均有可能成为结束内乱的契机,但均未完成结束"文化大革命"的历史使命.究其原因,是多方面的.本文试图对毛泽东主观方面的原因争历史的客观原因,特别是竞争国家领导制度、体制方面的原因作粗浅分析.科学地总结"四次抗争"的经验教训,有助于我国当前的民主法制建设.有助于社会主艾政治文明建设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建设的伟大事业.  相似文献   

19.
以邓小平为核心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对新时期党的组织建设作出了重要贡献,主要是:在与"左"倾错误的斗争中,重新确立党的马克思主义路线,为新时期党的组织建设健康开展提供了前提;全面完成组织上的拨乱反正,健全了竞的组织原则和各项组织制度.使新时期党的组织建设走向了正常化、制度化;大力培养接班人.顺利、稳妥地实现了高层领导的新老交替,解决了新时期党的组织建设在特定阶段所面临的具有战略意义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20.
邓小平在苏区对“左”倾错误的抵制和批判曹仲彬1929年底至1930年初,邓小平在广西发动领导了百色起义和龙州起义,创立了左右江苏区。后来,中共中央派他到中央苏区工作。1933年初,中共临时中央从上海迁到中央苏区后,发动了反"罗明路线"斗争。邓小平因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