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用间接血凝试验对广东3个大型集约化猪场进行衣原体病血清学调查,共检测286份血清,总阳性率35.3%,其中仔猪、生长肥育猪及母猪的阳性率分别为15.6%、25.8%和47.4%,XG猪场有流产、死产史母猪的阳性率(69.4%),显著高于正常经产母猪(45.5%);结合生产中存在的问题分析,认为衣原体病对广东集约化猪场母猪繁殖及其他猪的发育、生长已造成一定的危害.  相似文献   

2.
应用正向间接血凝试验分别检测了46个规模化猪场1075头母猪、9个规模化猪场198头育肥猪、4个规模化猪场72头断奶前仔猪和13个规模化猪场296头断奶后仔猪血清的猪瘟抗体效价.结果,母猪、育肥猪、断奶前仔猪和断奶后仔猪分别有149、65、3和110份血清抗体效价≤1∶8,低于临界保护线;分别有926、133、69和186份血清抗体效价≥1∶16,视为免疫合格,免疫合格率分别为86.17%、67.17%、95.83%和62.84%,检测结果表明,断奶后仔猪和育肥猪免疫效果不理想.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青海省猪场中母猪繁殖障碍性疾病不断增加 ,各猪场普遍存在母猪不育、流产、产死胎、弱胎、木乃伊胎和弱仔猪增多的情况 ,给养猪业带来了较大的经济损失。为了给今后的综合防制工作提供科学依据 ,笔者于 2 0 0 3年在该省 2个种猪场中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ELISA)、间接血凝试验 (IHA)、血凝抑制试验 (HI)和试管凝集试验 (SAT)分别对猪瘟、猪生殖与呼吸综合征、猪伪狂犬病、猪细小病毒病、弓形虫病、衣原体病和布鲁氏菌病 7种母猪繁殖障碍疾病进行了检测。1 材料与方法1.1 被检血清 采自青海省 2个种猪场 ,共 184头份 ,其中…  相似文献   

4.
用DRS-Ⅰ型超声波诊断仪(以下简称DRS-Ⅰ型,河北省邯郸市医疗器械厂生产)在我农场的6个猪场,检测了已配母猪的妊娠情况,并与超声多普勒诊断仪作了比较。 (一)试验地点及检测头数 在东北旺大队的4个队办猪场、北辛村猪场和药圃猪场,共检测了52头不同日期发情配种后母猪,共检测75头次。检测最早的是在配种后17天,最晚的是在配种后104天。  相似文献   

5.
从浙江省杭州地区 2 8个猪场采集猪血清 1 6 77份 ,用间接荧光免疫试验进行了猪Ⅱ型圆环病毒 (PCV 2 )抗体检测。共检出抗体阳性血清 96 0份 ,总阳性率为 5 7.2 5 % ,其中经产母猪的阳性率为 6 2 .32 % ,后备母猪的阳性率为 5 5 .5 5 % ,断奶后仔猪的阳性率为 5 5 .4 8% ,断奶前仔猪的阳性率为 5 2 .98%。血清学调查结果显示 ,PCV 2在杭州地区猪场的感染较普遍  相似文献   

6.
1999年 912月 ,上海市一些规模化猪场相继发生以母猪流产或产死胎、弱胎、干尸化胎等特征性症状的繁殖障碍性疾病 ,经用抗生素治疗无效。本病多发于怀孕中后期的生产母猪 ,以初胎母猪发病率最高 ,可达 41.0 %。发病猪场母猪均免疫过猪瘟和细小病毒疫苗 ,未免疫伪狂犬病和猪生殖与呼吸综合征 (蓝耳病 )疫苗。为摸清病因 ,我们对上海市闵行区和南汇县的 9个规模化猪场生产母猪进行了血清学调查。1 材料1.1 试验用血清 无菌采取闵行、南汇 2区、县共 9个规模化猪场的 2 15份有繁殖障碍病史的母猪血样 ,分离血清后冻存备用。1.2 诊断试剂 …  相似文献   

7.
用间接血凝试验对甘肃省 7个市 (地 )的部分猪场猪群用间接血凝试验进行衣原体血清抗体检测。共检测 4 68份猪血清 ,阳性 161份 ,可疑 5 1份 ,总阳性率为 34.4 0 % ,其中武威市为66.67% ,平凉市为 5 6.2 5 %  相似文献   

8.
20 0 1年 1~ 4月 ,广东某猪场发生了以妊娠母猪流产、产死胎、母猪屡配不孕以及仔猪发病急、病死率高、高热稽留、出现神经症状为主要特征的疾病。通过流行病学调查、临床症状、病理变化、试验动物接种以及乳胶凝集试验 ,确诊为猪伪狂犬病。经过彻底消毒、灭鼠、紧急免疫接种等措施 ,疫情得到控制。1 发病情况广东某猪场共有经产母猪 5 64头 ,后备母猪 60头 ,均未使用过任何伪狂犬病疫苗。 2 0 0 1年 1月该猪场生产 87胎 ,出现16头死胎 ;2月生产 83胎 ,出现 3 9头死胎 ,1头干尸化胎 ;3月生产 90胎 ,出现 5 6头死胎 ,每窝死胎 1~ 5头 ,但…  相似文献   

9.
在吉林省长春、四平、松原、辽源 4个地区 ,对正在发生母猪繁殖障碍的 18个猪场进行了病因调查。对 4 998头繁殖母猪包括发生繁殖障碍的母猪进行了现场调查和临床检查 ;对发生繁殖障碍的母猪和部分公猪血清 10 4 0头份进行了抗体检测 ;对 10 6头份死胎病料进行了实验室检查 ,对其中 76头份死胎病料采用免疫荧光试验检测了抗原。结果表明 ,吉林省母猪繁殖障碍的平均发病率为 19.83% ,主要由PRV、PPV、CSFV和PRRSV感染引起 ;PRV、PPV、CSFV和PRRSV的抗体阳性率分别是 6 1.4 %、5 3.7%、2 .9%和 2 2 .0 % ;相应的抗原检出率分别为 6 9.8%、35 .3%、2 2 .9%和 30 .4 %。  相似文献   

10.
猪传染性水泡病对于乳猪能否从其母体胎盘中受到感染,及其在免疫力方面的研究,尚未见报道。为此,我们在某种猪场将患本病的恢复期及痊愈母猪集中饲养管理,对其中21头母猪所生的159头乳猪进行了系统的观察。 一、观察的条件 (一)上述观察的21头母猪,发病时间均在1971年12月18日至12月20日,痊愈时间均在1972年1月11日至1月15日。  相似文献   

11.
为建立简便实用的马链球菌兽疫亚种间接ELISA,对马链球菌兽疫亚种ATCC35246菌株的类M蛋白(SzP)进行了原核表达,以纯化的SzP作为包被抗原,建立了马链球菌兽疫亚种血清抗体间接ELISA,并对抗原包被浓度、血清稀释度、封闭液的选择等反应条件进行了优化。结果显示,重组SzP的最佳包被浓度为0.625μg/mL,标准阳性血清的最佳稀释度为1∶40,最适封闭液为含50g/L脱脂奶粉的PBS溶液,待检血清的最佳孵育时间为60min,酶标二抗的最佳作用时间为45min。用建立的马链球菌兽疫亚种血清抗体间接ELISA对采自河南、山东、安徽、上海、江苏等地猪场的1 080份血清进行检测。结果显示,上述五地猪场血清样本马链球菌兽疫亚种抗体的阳性率分别为33.3%、16.5%、21.8%、13.9%和13.5%。上述结果表明,本试验建立的间接ELISA的特异性和重复性良好,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2.
猪伪狂犬病的诊治1994年2月初,某猪场爆发了以幼猪为主的具有神经症状的疾病,病死率高达100%。经过流行病学、病理剖检、微生物学试验、动物试验、血清学试验确诊为伪狂犬病,经过严格消毒,对20日龄以上的猪及产前10~20天的妊娠母猪接种伪狂犬病疫苗,...  相似文献   

13.
仔猪白痢在我市一些养猪场每年都有不同程度的发生,据调查赤峰市南部地区及本所试验猪场,多年来仔猪白痢病的发病率达45%~70%左右。应用药物治疗,虽有较高的疗效,但仔猪生长发育受阻比较严重,为减少仔猪白痢病的发生,保证仔猪正常发育,增加经济效益,我们于1979~1981年筛选出抗白痢免疫原性强而稳定的不同菌株组成联合甲醛菌,应用该菌株采取6种不同的免疲途径接种。经对比试验证明,以产前与产后对母猪做两次菌苗接种所生仔猪获得抗白痢的免疫力效果最好。故于1982~1988年采取该办法在赤峰地区6个猪场接种母猪554头,免疫仔猪4372头与同群的143头母猪未免疫的1129头仔猪相比,菌苗接种群的仔猪白痢、黄痢发病率明显下降。  相似文献   

14.
用衣原体间接血凝试验(IHA)对采自六省(区)部分大、中型猪场的1102份猪血清检测结果,猪群衣原体抗体阳性检出率河北省为52.71%,陕西省为40.91%,甘肃省为16.50%,宁夏回族自治区为27.44%,河南省为28.00%,湖北省为31.88%;另外,对湖北省某地3个万头猪场中不同年龄猪群检测猪衣原体抗体,仔猪的平均检出率为9.26%(6.67%~10.53%),生长肥育猪为45.28%(35.00%~64.71%),母猪为64.91%(47.37%~85.71%);从母猪流产胎儿病料和哺乳期肺炎死亡仔猪肺中分离出3株鹦鹉热衣原体(Chlamydiapsitaci),其中2株流产株(HB1和HB2)的ELD50均为1×10-13,肺炎株(HB3)为1×10-12。  相似文献   

15.
1990年7月,武昌县某猪场爆发一种以母猪、断奶仔猪体温升高、咳嗽、流鼻液、流产等为特征的传染性疾病。我们经现场调查、病理解剖、鸡胚接种、血球凝集试验、实验动物感染及鉴别诊断,证明本次疫病流行为猪流感。(一)现场调查 该场为拥有500余头母猪的大型商品猪场,年产商品猪近万头,所有母猪及后备母猪在配种前已经注射了猪乙型脑炎疫苗、猪细小病毒疫苗及流产三联疫苗(猪乙型脑炎病毒、钩端螺旋体、衣原体)。7月4日,肥猪栏的猪舍整栏整栏的猪相继体温升高,达40.2~41.8℃,精  相似文献   

16.
(一)方法 在母猪临产前的2~3个月,用成都药械厂生产的猪瘟弱毒冻干苗,按其使用说明书方法,进行猪瘟预防注射,待母猪产仔后采取初乳,放于冰箱中静置过夜,翌日缓缓吸出中下层乳清,经1000~1500rpm离心沉淀1~2分钟后,用巴氏吸管吸取乳脂层下乳清,再按倍比稀释后,用四川省兽医防疫检疫总站制备的猪瘟致敏绵羊红细胞进行间接血凝试验。以检测其抗体滴度;同时对娩出的乳猪,在断脐带时,采取脐带血,沉淀分离血清,进行猪瘟抗体检测。  相似文献   

17.
华南五省区猪增生性肠炎的血清学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ELISA方法对采自福建、广东、广西、湖南、湖北5省区22个猪场的1 100份血清样品进行了猪增生性肠炎抗体检测。结果,在被检的22个猪场中猪增生性肠炎抗体全部阳性;但不同阶段的阳性率不同,3~4周龄和8~10周龄猪的阳性率较低,一般低于50%,从13周龄开始阳性率增加,18和24周龄阳性率最高达90%,后备母猪和母猪阳性率高达50%~100%。结果表明,猪增生性肠炎已成为华南地区集约化养猪场的一种高发病。  相似文献   

18.
在1966年10月,在意大利的Lombardy的猪中发现一种不能与口蹄疫相区别的疾病。生物学和血清学试验表明这种意大利疾病不象是口蹄疫,因此曾在意大利的Brescia市和英国的Pirbright市进行进一步的研究来确定其病原的性质。 此病同时发生于两个猪场,这两个猪场都曾从同一来源引进猪只以供肥育。一个猪场在20个猪舍中养有10,000头猪,此病最初出现于一群新引进的100头猪中,全部发病。后来传  相似文献   

19.
利用PCR方法获得PRRSV M基因,使用原核表达系统p ET-28a(+)-BL21(DE3)诱导表达M蛋白。用表达的M蛋白建立检测PRRSV抗体的间接ELISA。通过特异性试验、阻断试验和重复性试验考查基于重组M蛋白建立的ELISA(M-ELISA)的实用性,同时使用M-ELISA和IDEXX Herd Chek ELISA for PRRSV试剂盒检测收集的400份临床血清样品。结果,用PCR扩增到了PRRSV M基因,获得了重组M蛋白,建立了用于检测PRRSV抗体的间接ELISA(M-ELISA);该M-ELISA具有良好的特异性和重复性。400份临床血清的检测结果与IDEXX试剂盒的检测结果的符合率为95.3%。上述结果表明,本研究基于表达的重组M蛋白,成功建立了检测RRSV抗体的间接ELISA。  相似文献   

20.
1973年5月在我场一个猪场里,发生一种独特的肠道疾病。其症状为拉血便,成年母猪、150市斤以上的肥猪也能感染,并引起死亡。本病初发时没有进行有效的封锁措施,将发病猪场的猪调到其他养猪单位,也引起了相同症状的肠道疾病,群众称为“血痢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