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文化实力和竞争力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的重要标志。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关键是以激发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为中心环节,进一步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改革开放特别是党的十六大以来.文化体制改革由点到面、逐步推开,取得重大阶段性成果,激发了广大文化工作者和社会各方面投身文化建设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相似文献   

2.
正深入发掘文化文明的力量,激发新时代人们的创新创造活力,不仅是增强中华文化自信、推进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发展的需要,更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需要。第一,发掘文化文明力量,坚定文化自信是前提。"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更基本、更深沉、更持  相似文献   

3.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我们党既要激发人才的创造活力,又要对各类人才凝心聚力,形成千军万马共建和谐的良好局面。本文从“党管人才”的角度,探讨党如何激发人才创造活力,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  相似文献   

4.
为聚焦党校学员“两带来”,发挥党校优势、体现党校特色,本刊与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教务部合作,开设“党校学员‘两带来’”栏目,每期从党校学员“两带来”问题中选取两个问题,邀请相关专家进行解答。  相似文献   

5.
文化创新是我们这个时代的鲜明特征.也是社会文化建设的重要动力。创新带动文化大发展.创新带动文化大繁荣。只有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创新文化内容和形式.才能不断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才能不断激发文化活力.为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提供强大动力。  相似文献   

6.
推进文化体制改革 激发文化事业活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蒋昌忠 《政策》2005,(8):28-29
近年来,湖北文化系统体制改革以艺术院团、电影经营等为重点,按照“管、办、转”的改革思路, 通过整合资源、理顺关系、创新机制,激发了文化事业的活力,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一、艺术表演团体改革全面展开,稳步推进整合资源,形成符合市场规律的艺术生产格局。省文化厅将原省艺术学校、省文艺干校和电影学校3所中专合并升格成立湖北省艺术职业学院,形成了中高级艺术人才培养基地。将省汉剧团、省楚剧团合并成立省地方戏曲艺术剧院,并新设黄梅戏剧团,将省歌剧团和省歌舞团合并成立省歌剧舞剧院,使省直艺术团体由原来的7个变为4个。通过重组,文化单位设置与市场联系更加密切,竞争力得到加强。现在全省专业剧团的个数和从业人员比过去减少了,而年演出场次由3200场增至16000场,演出收入大幅增加。  相似文献   

7.
《群众》2019,(3)
<正>人才评价,是人才发现、引进、培养、选拔、使用的依据和前提。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科学院第十九次院士大会、中国工程院第十四次院士大会上指出,要创新人才评价机制,建立健全以创新能力、质量、贡献为导向的科技人才评价体系,形成并实施有利于科技人才潜心研究和创新的评价制度。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于2018年2月和7月相继印发《关于分类推进人才评价机制改革的指导意见》和  相似文献   

8.
实现高质量发展、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离不开创意、创新、创业的强力支撑,而青年人是推动创意、创新、创业最具活力和发展潜力的有生力量。高质量建设青年发展型城市,要结合青年人的生命周期特点和发展需求,聚焦“创意、创新、创业”,打造“宜业、宜居、宜学、宜家、宜创、宜娱”之城,推动青年创新创造活力与城市创新创造活力相互激荡、青年高质量发展和城市高质量发展相互促进。  相似文献   

9.
<正>创新是时代的特点,是保证政协工作常做常新、不断前进的力量源泉;创新是时代发展的要求,是引领政协工作持续开创新局面的强劲引擎;创新是政协发扬优良传统的需要,也是推动政协工作再上新台阶的不懈动力。近年来,淮安区政协在继承中发展,在发展中创新,努力使政协工作焕发生机与活力。  相似文献   

10.
《北京观察》2020,(2):70-70
大运河水,延绵千年。水的灵秀滋养着两岸人民,也孕育了沿线特有的传统技艺、民间文学、民俗歌谣……因运河而生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门类数不胜数,璀璨夺目。北京作为京杭大运河的终点城市,形成了厚重的文化积淀,目前运河北京段已有11个项目被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单,如通州运河龙灯会、船工号子等风俗,大顺斋糖火烧、小楼烧鲶鱼饮食制作技艺等。  相似文献   

11.
王继兰 《群众》2008,(1):73-74
党的十七大报告首次提出把文化作为提高国家软实力的重要任务,奏响了“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最强音。身处苏南板块的岛城扬中,在跃上新平台、步人新时空的关键时段,必须顺应这一发展大势,举全市之力,集全民之智,挖掘特色文化资源,创新文化发展路径,努力打造文化要素集聚、文化事业繁荣、文化产业发达、文化创新活跃的特色文化强市,以文化推动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全面提升。  相似文献   

12.
13.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当是充满发展活力的社会。社会活力是社会进步、协调、和谐的基础和条件,社会活力不断增强,是现代社会的重要标志。新世纪新阶段,全面贯彻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方针,不断激发全社会的创造活力,是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必然要求,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认真解决的一个重大课题。  相似文献   

14.
赵景之 《乡音》2012,(3):23-23
发达国家的经验证明,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提升,经济活力、科技活力十分重要,文化艺术活力更为重要。文化艺术是民族精神的火炬,是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灵魂,同时也是激发民族创造活力的源泉。为阐述这个观点,我先讲一个真实的故事。上世纪70年代,美国的一位哲学家戈尔曼带领他的研究团队,提出了著名的研究课题零点项目。这个...  相似文献   

15.
金兴盛 《今日浙江》2013,(24):23-23
文化系统将根据省委部署,紧密结合实际,从六大方面深入推进文化体制机制改革创新。 完善文化管理体制。从加强文化领域意识形态建设、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深入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探索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法人治理机制、深化国有文艺院团改革发展机制、  相似文献   

16.
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是培育发展新动力、实现创新发展的重要手段,也是实现建设创新型国家目标的必然要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国一直存在着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不力、不顺、不畅的痼疾,要破除一切制约科技创新的思想障碍和制度藩篱,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推动科技和经济社会发展深度融合.  相似文献   

17.
赵笑蕾 《前进》2023,(12):15-16
<正>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把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放在治国理政极端重要的位置,围绕新时代文化建设提出了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构成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文化篇,形成了习近平文化思想。习近平文化思想内涵丰富、思想深邃,具有很强的实践指导性,为我们在新时代新征程自觉担当起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文化使命提供了强大的思想武器和科学的行动指南。  相似文献   

18.
彭雷 《群众》2023,(10):29-30
<正>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必须坚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不断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2020年以来,南京市玄武区以“建设最具竞争力的创新高地”为奋斗目标,逐步打通“政产学研用”协同创新通道,不断放大科创平台在人才培养、企业孵化、产业培育等方面的重要作用,努力探索以平台激发创新、以创新引领高质量发展的新路径,2022年成功跻身全国创新百强区。  相似文献   

19.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关键是增强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这是我们党领导文化事业的经验总结和智慧结晶,也是我们党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的重大创新,表明了我们党对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规律的认识达到了新的高度。  相似文献   

20.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书记处书记、中宣部部长刘云山4月6日至8日在河南调研时强调,要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大力繁荣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尽快形成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文化优势,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强大动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