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06 毫秒
1.
汪风涛 《新东方》2006,(7):30-33
2005年1月17~18日召开的全国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会议指出:“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关键是要抓住一个中心。这个中心就是以育人为中心,牢固树立‘学校教育、育人为本,德智体美、德育为先’的思想观念,把育人融入于学校工作的各个方面,贯穿于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努力形成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局面。”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作为系统化工程,它是一个动态的过程,不仅需要纵向的延伸贯穿,而且需要横向的渗透覆盖,只有构建全方位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机制,才能形成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强大合力,收到综合教育效…  相似文献   

2.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指出:教育振兴,全民有责。坚持德育为先。把育人为本作为教育工作的根本要求。但纵观当前学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大多  相似文献   

3.
“八荣八耻”,立意高远,思想深刻,对于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具有很强的指导性。在大学校园鲜明地倡导这样一种荣辱分明的观念,对新一代青少年的人格塑造和价值观教育将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八荣八耻”的提出极大丰富了学校道德教育的内容,必将有力地促进高校德育工作。发挥课堂教学的主阵地、主渠道作用,把社会主义荣辱观引入教材、引入课堂、引入学生头脑。高等学校应牢固树立“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观念,积极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荣辱观。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首先应集中体现在思想政治理论课中。要充分利用思…  相似文献   

4.
胡锦涛总书记在全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强调指出“: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关键是要抓住育人这个中心,牢固树立学校教育、育人为本,德智体美、德育为先的思想观念”。这一重要指示,具有很强的政治性、理论性、针对性,对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具有重大指导意义。一、树立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思想观念是面向新世纪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战略措施。贯彻党的基本路线,实现建设全面小康社会的宏图伟略,关键在人才,基础在教育。为此,我国党和国家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  相似文献   

5.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公安院校肩负着重要的历史使命和责任。学校教育,育人为本,全面发展,德育为先。结合公安院校实际,应该确立“维护公平与正义,践行依法治国方略”为主题。为此,要认识公安院校在加强公安教育中的主渠道和主阵地性质,掌握特色化的公安院校思想政治教育模式的特点;探索新形势下思想政治工作的规律,创新和改进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形式和机制。  相似文献   

6.
《当代广西》2005,(7):8-8
自治区党委副书记李纪恒在全区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会议上强调,要准确把握中央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形势的分析判断,进一步增强做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责任感、使命感和紧迫感。深刻领会、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自治区关于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部署要求,切实做好我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李纪恒在讲话中强调,要突出抓好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工作。他说,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哲学社会科学学科课程以及其他各门课程的教学,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对于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要坚持以育人为中心,牢固树立“学校教育、育人为本,德智体美、德育为先”的思想观念,切实加强和改进几个方面的教学工作。一要充分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主导作用;二要充分发挥形势政策教育的重要作用;三要充分发挥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学科课程的重要功能。高校各门课程都具有育人功能。要深入发掘各门课程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结合专业特点,把思想政  相似文献   

7.
张福成 《公安学刊》2010,(6):13-15,33
在新的起点上深入推进公安院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必须牢固树立"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理念,合力构建全员育人、全方位育人、全过程育人的工作体系;始终坚持"政治建校、政治建警"方针,努力培养忠诚可靠的公安专门人才;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更好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主渠道作用;积极开拓创新,切实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深入探索教育规律,充分发挥警务化管理的育人作用;着力抓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建设,进一步提升学生工作水平。  相似文献   

8.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应当采取更多的感性形式来提高实效性,“仪式育人”是感性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途径与方式。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通过仪式激发了学生美好的情感、具化了学生抽象的认知、形塑了学生崇高的信仰。同时,“仪式育人”作用的发挥有赖于仪式符号的选用、仪式时空的建构和仪式规范的制定。为充分发挥仪式的思想政治教育价值,需要活用班团仪式做到以情感人,巧用学校仪式达到以文化人,参加社会仪式实现铸魂育人。  相似文献   

9.
科学发展观是我们进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行动指南。高校院(系)思想政治工作必须把发展作为第一要务,坚持“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以育人为本,以学生为主体;以人才为本,以教师为主体,切实把大学文化建设作为一项重要工作。  相似文献   

10.
通辽市把中小学生政治思想工作做为实现党和国家长治久安的一项战略决策,各级党委、政府把中小学生政治思想工作摆上了重要议事日程,建立起了党委统一领导,党政群齐抓共管,文明委组织协调,有关部门各负其责,全社会积极参与的领导体制。学校、家庭、社会三个层面,环环相扣的中小学生政治思想工作网络。搭建起了由765处爱国主义、德育教育、青少年科技教育、国防教育、博物馆、纪念馆、革命烈士陵园、尊老敬老、生态建设基地构成的中小学生政治思想工作平台。他们本着以人为本,育人为先的理念,在加强中小学生政治思想教育课程内容学习的同时,…  相似文献   

11.
秦红 《理论月刊》2005,(7):149-151
学校教育、育人为本,德智体美、德育为先。随着国际政治格局多极化、世界经济一体化和全球信息网络化的日趋发展,国际敌对势力与我们争夺青年一代的斗争更加尖锐复杂,大学生面临着大量西方文化思潮和价值观念的巨大冲击,大学生思想道德呈现新特点。要使大学生成长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不仅要大力提高他们的科学文化素质,更要大力提高他们的思想政治素质。新环境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必须坚持以人为本。  相似文献   

12.
梁铭 《人民论坛》2021,(8):70-72
实践育人是思想政治教育体系的一个重要环节。日常生活是人们社会活动的基本场域,也是思想政治教育内容转化的实践场景,彰显实践的育人功能,要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日常生活当中,突出核心价值引领,培养核心素养和关键能力,为未来生活奠基;实践育人具有知行转化的验证作用,彰显实践的育人功能要强化思想政治教育的知行合一,开展思想理论、政治信仰和道德品格的实践转化;文化与历史本身具有精神熏陶、价值观塑造、历史记忆和灵魂唤醒的作用,彰显实践的育人功能要把红色资源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生动教材,教育大学生坚定理想信念,自觉肩负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时代责任。  相似文献   

13.
高校作为培养人才的重要阵地 ,必须始终坚持正确的育人方向。要把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放在第一位 ,推进以德育为核心的素质教育 ,促进青年学生全面发展 ;要转变教育思想 ,深化教育改革 ,树立现代教育观念 ,强化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建立适应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需求的教育体系 ,不断探索与时俱进的育人新模式、新途径、新方法 ,促进教育目标的实现 ,更多更好地培养高素质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相似文献   

14.
蔡紫峰 《就业与保障》2023,(12):172-174
大学生作为祖国未来的接班人,肩负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使命。因此,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对端正大学生的思想动态具有重大意义。基于此,文章分析了“三全育人”视域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问题,并从构建以育人为核心的互助式多员协同、以授课为核心的“双课堂”培养模式及以制度为基础的校内外共建体系三方面提出了解决路径,形成长效的育人机制,以期为高校提升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一定的启示。  相似文献   

15.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关系着社会主义事业发展中培养什么人、如何培养人的根本问题,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一项重大战略任务;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在新形势下的集中体现,为高等学校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指明了方向。文章结合科学发展观,从树立“以学生为本”理念、构建思想政治教育新体系、强化校园文化育人功能三个方面对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6.
《前进》2005,(11):F0002-F0002
山西农业大学党委一班人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学校改革与发展的全局,充分发挥党委的政治核心作用,各项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 坚定不移地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和党的教育方针,把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原则贯  相似文献   

17.
《德意志意识形态》是首次系统阐释历史唯物主义的重要著作,蕴含着马克思“新历史观”的主要内容,集中展示了以现实的人与实践的历史为逻辑起点、以客观的存在与真实的理论为逻辑中项、以世界性的历史与共产主义事业为逻辑终点的关于肯定物质实践与客观历史的核心要义,对于以现实的人为中心的思想政治教育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指导价值。在马克思“新历史观”视域下审视思想政治教育育人功能,赋予其更加科学合理的人本逻辑、实践逻辑和历史逻辑,有助于发挥马克思主义在理论与实践中的鲜活力量,在科学理论中坚定思想政治教育育人方向;在生动实践中丰富思想政治教育育人内容;在崭新时代里展现思想政治教育育人实质。  相似文献   

18.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是邓小平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的深土厚壤。邓小平在继承和批判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基础上,用“德教为先”的思想来确定德育的首位,用“义利双修”原则来指导当今我国的文明建设和文明进步.把内圣外王与党的建设与个人德性修养联系起来,使党的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建立在更坚实的基础之上。  相似文献   

19.
沈廷川 《前沿》2007,(7):115-117
随着人与社会的发展,传统思想政治教育育人功能已不能很好适应人的全面发展要求,因此,对现代思想政治教育育人功能的探讨成为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新课题。本文认为,促进人的健康素质发展是现代思想政治教育育人的基础,促进人的思想与精神生活的全面发展是现代思想政治教育育人的目标,依靠人的主体性实践是现代思想政治教育育人的主要途径,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系统的综合与优化是现代思想政治教育育人的必要条件。  相似文献   

20.
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可以提高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促进学生的知行转化、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高职院校构建和谐育人的校园文化,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和谐育人的校园文化建设;树立"以生为本"的办学理念;重视学生社团活动;构建包含一定企业文化的和谐育人校园文化;积极营造健康的校园网络文化氛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