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正>2013年台湾政局在"闹而有序"中度过。一年来,马英九当局由于内部改革措施出台草率,行政立法系统沟通不足,"闷经济"状况无法改观,导致施政始终无法摆脱困境。从台湾两大主要政治势力看,马英九虽顺利连任国民党主席,稳住党内权力地位,但因"关说案"爆发激化与王金平矛盾,给国民党内部团结蒙上阴影。民进党抓住国民党施政  相似文献   

2.
在国民党第十七次代表大会上,连战正式交棒,国民党进入了马英九时代。无疑,赢得2008年选举,夺回执政权,是这位新一代领导人面临的首要目标和考验,也是所有关心台湾和两岸关系的人们关注的焦点。对于马英九来说,赢得国民党主席的选举,是其实现个人抱负的历史性机遇,而对于国民党成员和广大泛蓝民众来说,则是国民党和泛蓝乃至台湾未来的希望所在。人们都说马英九长得很帅,但只有带领国民党和泛蓝民众赢得2008年选举,他才会真的光芒四射。已经连续两次在选战中失败的国民党不能再输了,一个百年老党,一个在台湾掌权50多年,为台湾经济社会的发展…  相似文献   

3.
晓沙  安东 《台声》2007,(3):14-14
台北地检署2月13日宣布起诉国民党主席马英九,在岛内政坛引发强烈的连锁震动。而马英九迅速宣布辞掉国民党主席职务,并同时宣布参加2008年台湾“总统”选举,一下子戳破了议论纷纷的两大悬念。国民党及泛蓝阵营从传出起诉消息,到马英九宣布参选“总统”,经历了从愤怒到组织反击的迅速调整,民进党阵营这一天却十分兴奋。媒体分析称,这将是对马英九及国民党中央的巨大考验,国民党要赢2008年“大选”,就必须先过这一关。而事态发展下去,也未必就不会烧到民进党。“特别费”调查将成为今后蓝绿两大阵营拼杀的另一主战场,未来的一年台湾将充满动荡。  相似文献   

4.
2005年8月19日,在台北市国父纪念馆召开的国民党第十七次代表大会上,马英九从连战手中接过党旗奋力挥舞,全场响起持久热烈的掌声,它标志着“马英九时代”正式来临。自1949年国民党来台后已经换了4位领导人。1975年蒋介石去世,蒋经国开始担任党主席(党“总裁”之名由蒋介石专用)。1988年蒋经国去世,李登辉继任。2000年台湾“总统”大选,国民党失败,民进党获胜,故意造成国民党败选的李登辉被开除出党,连战担任党主席。在此后的5年中,国民党历经坎坷,屡遭挫折,但在连战的领导下,渡过了一个个难关,现在仍是台湾政治舞台上最大的在野党。2005年7…  相似文献   

5.
2012年,台湾政局仍然以蓝绿对抗为主要特征,从年初激烈喧闹的选举到年末沉闷僵持的对立,国民党还是国民党,民进党也还是民进党,几乎看不到败选后的民进党有改弦更张的迹象,也看不到国民党还有什么更高的招数来让台湾经济和社会振衰起弊。马英九在社会各界支持"九二共识"的声浪中胜选连任经过激烈的对抗和竞争,台湾地区领导人选举和民意代表选举2012年1月14日落下帷幕。马英九以51.6%的得票率胜出,超出蔡英文近80万票。在台"立委"选举中,国民党依然固守了台湾民意机构的过半优  相似文献   

6.
马英九是否参选国民党主席的话题,几个月来—直搅动台湾政坛。6月10日,马英九郑重宣布,参选国民党下任党主席,并称不是为了扩张权力,而是肩负更重大的责任,推动党政整合。台湾各界随即纷纷品评,看法不一。  相似文献   

7.
《台声》2018,(11)
正据台湾媒体报道,马英九被控泄密等案遭台湾台北地方法院起诉,一审获判无罪;全案可上诉。二审台湾法院5月16日撤销原判决,改判马英九有期徒刑4个月,并处罚金,全案可上诉。国民党主席吴敦义5月16日下午在国民党中常会表示,对于法院逆转判决,改判马英九4个月有期徒刑,强烈遗憾。国民党全党上下强烈支持马英九依法提起上诉,捍卫自身清白,大家一起为马英九加油,也为司法  相似文献   

8.
金奕 《两岸关系》2007,(9):22-24
8月14日,国民党2008年候选人马英九的"特别费案",历经台北地方法院4个多月的审理,一审宣判无罪。这一判决结果对台湾2008年"大选"有着重要的影响。因为如果马失去候选人资  相似文献   

9.
《台声》2010,(6):6-6
据台湾“中央社”报道,马英九就职台湾地区领导人届满两周年,国民党党政高层今天认为,马英九施政重视基础打桩,两年来的改造重点放在岛内的廉洁政风、两岸关系以及经济发展,已进入“验收期”。  相似文献   

10.
黄涛 《两岸关系》2014,(6):49-51
<正>3月以来,由于接连遭受部分台湾学生占领"立法院"议场和反核四社会运动的冲击,国民党的好感度和马英九执政团队的威信受到重挫。经过反思,国民党主席马英九决定大力推进党务改革,最重要的举措是延揽郝龙斌、朱立伦、胡志强担任国民党副主席。从目前台湾各界的反应看,此次党务改革有利于国民党世代交替,扩大决策圈,因而获得了国民党内和台湾舆论的普遍肯定。  相似文献   

11.
《台声》2015,(2)
<正>台湾岛内"九合一"选后,国民党重挫,民进党大胜。国民党内外对马英九的批判与攻击排山倒海,最终迫其辞去党主席一职。从历史来看,任何一个政治人物,多少都会受到个性、用人风格、政治环境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也一定有功有过。但在今日台湾岛内,似乎对马英九的评判只有过,完全没有功。2008年马英九执政以来,面对岛内乱局与困境,打破两岸僵局、维护台海和平,拓展台湾地区"国际空间",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为加强与台湾青年族群的沟通,获得青年一代的支持,国民党启用了一批青年才俊,其中李佳霏、殷玮身居上传下达的位置,活跃在台湾政坛上,这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国民党给外界"百年老店"的印象,扩大了国民党在台湾民众中的支持基础。"猫女"李佳霏李佳霏是马英九的嫡系学生,因形象与沟通能力出众而受到重用,成为台"总统府"史上首位女发言人。  相似文献   

13.
《台声》2013,(10):20-24
台湾自光复至今,特别是蒋经国之后,政坛上的政治争斗可谓家常便饭、越演越烈,政党与政党之间,政党内部各派系之间争斗不断。而这轮政治斗争却是在国民党的内部:一个是台湾地区领导人马英九,一个是台湾立法机构负责人王金平。  相似文献   

14.
戴澄东 《黄埔》2012,(2):11-12
2012年1月14日,台湾地区国民党、民进党、亲民党争取领导人的选举,在熙熙攘攘的声浪中,以马英九先生赢了,获得连任而结束。这次选举国民党之所以能够获胜,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最为重要的是两岸政策获得大多数台湾民众认同。  相似文献   

15.
《台声》2007,(7):36-36
据中新社报道,6月24日,国民党“全代会”正式提名马英九和萧万长为国民党2008年台湾地区领导人选举正副候选人。此前一天,持续了数月的谜底终于揭晓.马英九“三顾茅庐”请来“许久不过问政治”的台湾“中华经济研究院”董事长萧万长做自己的副手。  相似文献   

16.
国民党在台湾"九合一"选举中大败之后,台湾"行政院长"江宜桦辞职,马英九任命毛治国"组阁",再次引起一阵批判之声,认为马英九用人缺乏创意,又是老面孔,没有新气象。暂且不论马英九提名人选是否合适与恰当,我们首先要问台湾需要怎样的治理人才与精英?选人用人是要没有治理经验  相似文献   

17.
吴师 《两岸关系》2015,(1):39-40
<正>2014年11月29日,台湾"九合一"选举结果出炉,22个县市长中,国民党获6席,民进党获13席,无党籍获3席,蓝绿政治版图呈现逆转之势。针对选举结果对岛内社会形态和政局走向的影响,台湾学者表达了不同观点和见解。国民党应加速改革台湾历史学者武之璋认为,2008年马英九上台后,大家都寄望马拨乱反正,把台湾带向一个正常社会。没想到  相似文献   

18.
人物     
《小康》2015,(1)
<正>辞职者马英九"我向所有的支持者道歉,有负于创党先烈先贤,很惭愧,让大家失望了。"12月3日下午,中国国民党主席马英九在国民党中常会上宣布辞去党主席职务,以示对该党于"九合一"选举遭遇重大挫败负责,他深鞠躬10秒,国民党中常会随后依据党章,通过由现任第一副主席吴敦义担任代理主席。马英九1950年7月13日出生于香港,祖籍湖南省衡山县,1952年随家人移居台湾。1967年加入中国国民党。1972年台湾大学法律系毕业,之后马英九  相似文献   

19.
《台声》2007,(3):15-16
就在前国民党主席马英九仍身陷“特别费案”危机之际,岛内媒体传出消息,“立法院长”王金平将在春节后正式宣布参加国民党内“总统”初选,这立即在台湾政坛掀起波澜,并引发了人们对国民党是否会陷入分裂的担忧。  相似文献   

20.
杨毅周 《台声》2008,(6):31-34
2008年3月22日,对于两岸关系和台湾政局来说,都是一个重要的转折点。那一天,国民党籍的马英九以57%的历史性高票,击败了民进党籍的谢长廷,而且,表征法理“台独”的“入联公投”也因为投票人数不足被否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