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学理论》2015,(3)
太昊陵庙会是以河南省淮阳县的太昊陵祭祀为中心的一个传统庙会,有数百年的历史。被认为是豫东地区最古老而规模最大的庙会,2006年太昊陵庙会入选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目录。太昊陵庙会具有信仰单一、仪式多样和影响甚广等特点,并其文化、经济及社会开发现实价值极高。  相似文献   

2.
正当年我在锦州读初中时就听说过北镇崇兴寺双塔。最近我利用回家看望父母的机会,又去了趟北镇双塔。开车驶近崇兴寺,门前有块场地可以停车。几间山门,雕梁画栋,虽然已陈旧斑驳,还能看得出其精致,门前一对石狮颇有气势。山门旁有一小门。门两边墙上各镶一块石碑,右边刻着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崇兴寺双塔;左边刻的是简介。走进崇兴寺山门,里面有两个大院。前院建有天王殿,门前摆着铁香炉,香火旺盛。正面建筑是大雄宝殿,两侧为僧房,显得有些寂寞。殿前有几位信徒进来烧香,三步一拜,非常虔诚。走过天王殿,两座古塔耸立在大  相似文献   

3.
文姝 《学理论》2008,(1):79-80
我总是说,千万种鲜花比不过一种花的高洁神圣; 我总是说,千万种鲜花比不过一朵花的温婉可人; 我就是说,这种花儿寿比南山,与天齐与地久;  相似文献   

4.
北风 《侨园》2014,(11):32-32
金秋十月,7天长假让人们玩得痛快而尽兴。各地的风景名胜吸引了无数城里人风尘仆仆去观赏,去流连。笔者上了点年纪,不愿舟车劳顿去外地旅游,想就近选个地方开开心就算了。一天,笔者的领导告诉我沈阳北市场有庙会非常热闹,每天都是人山人海。于是,长假的最后的一天,笔者早早来到了北市场庙会。9点不到,庙会里人还不多,但多数摊位都开张营业了。进了大门就看见新疆特有的美食烤羊肉串。两个小伙子边烤嘴里还叨叨咕咕,旁边还放着音乐,气氛热烈让许多人驻足。接下来,笔者看见"北海珍珠"的床位。  相似文献   

5.
毛志成 《民主》2006,(4):45-45
前时,我以专家的名义参加了一场申报“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论证会,并以专家的名义签写了“非常支持”四字。这场论证会,申报的对象是北京宣武区的厂甸庙会。事后我联想起,中国有太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需要抢救。若能抢救,功德无量!中国的物质文化遗产很多,  相似文献   

6.
萧乾 《瞭望》1992,(11)
人人老年,一个难免的倾向是怀旧。我是土生土长的北京人。对于老北京的一切,自是无限眷恋。可倘若要我讲出顶怀念的是什么,却又不知从何说起。反正我想的不仅仅是那已拆掉了的城墙,而是城墙内熙熙攘攘、丰富多采的生活:隆福寺庙会,天桥的杂  相似文献   

7.
说“等”     
外地朋友来杭州,总要逛逛灵隐,而灵隐那尊“朝也笑,晚也笑,哈哈大笑”的弥勒佛又总令人驻足不前。对弥勒佛,有人喜欢他笑口常开;有人欣赏他大肚能容,我却觉得挂在那里的一副对联作得好极: 峰峦或再有飞来,坐山门老等。 泉水已渐生暖意,放笑胆相迎。 这对联究竟是赞扬、是揶揄、是嘲讽,见仁见智,人各不同。我看之后,觉得很画出了这泥塑木雕的呆相。你看他咧嘴坦腹,坐在山门老等,可等来了飞来峰寸土片石?反倒使“年少光阴虚度”,成了个无所作为的呆鸟。 说佛、说鬼,其实大多是为了说人。那副对联所  相似文献   

8.
王宝文 《侨园》2014,(12):31-31
在古书里,经常读到蓟州这个地名,起初不知它位于何处,总觉得是在很遥远的地方。前些日子与朋友聊天提及到此,朋友说我真"奥特",蓟州,就是今天的天津蓟县,因所居的关城距离京津很近,便择日乘车前往了。蓟县有一千年古刹独乐寺,就坐落在城内渔阳古街上。它始建于隋朝,辽代统和二年、公元984年重建。由山门、观音阁、韦驮亭、报恩院、乾隆行宫、清代民居等组成的庙宇式建筑群。  相似文献   

9.
每年农历正月十五到二月二日,是河南浚县一年一度的大型庙会。主办者意在物资交流,搞活商品经济。但是,事与愿违,庙会几乎成了大搞迷信活动的拜神会。 2月25日上午10时,庙会开始。天气阴沉,寒风刺骨。满载着人的汽车、马车、拖拉机、架子车从四面八方涌向大伾山;自行车和行人搅在一起,象长蛇  相似文献   

10.
曹雪芹笔下有个王一贴,他是天齐庙的一位当家老道士。此公虽名不见经传,却因跟宝二爷偶然“胡诌妒妇方”而赫然上了回目,而且给人留下颇为有趣的印象。这位王道士,原无所长,只是“专在江湖上卖药,弄些海上方治病射利,庙外现挂着招牌,丸散膏丹,色色俱备”。他混迹...  相似文献   

11.
《侨园》2017,(7)
正今年春天,一位老战友从南方来鞍山办事,我们鞍山的几位战友陪他游览千山,住在山门外一个度假村。度假村东面围墙边上有几棵榆树,树上结满了一串串的榆钱,走近,一股股淡淡的清香扑面而来。于是,我吩咐厨师晚餐时做一盆榆钱儿鸡蛋甩秀汤。  相似文献   

12.
文刃 《党政论坛》2010,(8):60-60
有一阵子,每6周就有一本关于我的新书出版。这些书跟我一点关系也没有。这些书把我写成一个从不犯错误的人,好像我是一个神。  相似文献   

13.
尹忠华  邹斌 《侨园》2022,(3):33-35
<正>《左传·成公十三年》中有言,“国之大事,在祀与戎”,意思是说祭祀和战争一样,都是国家生活中的头等大事。作为在中国民间广为流传的传统民俗活动,庙会是被广大民众创造、享用和传承的生活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其产生、  相似文献   

14.
正在人们心目中,春节是热闹的。大红的春联,喜庆的年画,翻腾的龙舞,火火的庙会,都昭示着盎然的春意,一切烦恼和不快都留在了旧岁,人们期待在新的一年追寻新的希望。爆竹一声除旧,桃符万户更新。春节期间此起彼伏的爆竹声,历来都是中国人这个最重要节日的标配。但今年春节回乡,"爆竹声稀"是最大的变化。我的家乡地处京津冀区域腹地,是华北平原东南部的一座小县城。前几年北方雾霾严重  相似文献   

15.
江南尘 《学理论》2008,(9):80-80
“满街都是圣人”,来自朱熹。这位著名理学家看到泉州浓郁宗教文化氛围后,大为感叹,便有“此地古称佛国,满街都是圣人”的赞语。由李叔同书写的匾牌,还留在开元寺山门之前。这是宋代故事。  相似文献   

16.
我是1961年参加工作的,干了三十多年政工,可算是堂堂正正的老政工了。其间有过成绩和荣誉,也有过困惑和烦恼,基层政工的酸甜苦辣都尝过,深切地体会到了当一名合格的政工人员可真不容易。 那年,单位领导派我去省交通干校学习政工专业知识。我在完成工作任务之外,每天早起晚睡抓紧学习和完成作业。有一天早上四点半钟起床,天还不算亮,我边走边看书,出了神,掉在路  相似文献   

17.
北风 《侨园》2014,(7):30-30
初春的一天,我和友人来到沈阳苏家屯区大沟乡三块石村附近的"地藏寺"踏青。我们为什么选择这个不太知名的地方呢?原因就是这里很清净,没有喧嚣,没有车流。辽阔的平原上,"地藏寺"显得突兀刺眼。走近它,才看清这里正在扩建。前面是巍峨的山门,走进去,里面和后面还有不少庙宇。  相似文献   

18.
行业神崇拜是我国历史上曾经普遍流行的一种民间宗教信仰。这些神灵中有许多被认为对某种行业有开创发明之功,所以这部分行神又称作行业祖师或祖师爷。较为著名和流行的行业神有以下10类。1.工商业行神。金属制品业祀老君、陈辛、胡锭角、金炉娘娘,笔  相似文献   

19.
读《顾准日记》●宋庆森关于顾准,有这样的评论:在造神运动席卷全国的时候,他是最早清醒地反对个人迷信的人;在“凡是”思想风靡思想界的时候,他是最早冲破教条主义的人,仅就这一点来说,他就比我以及和我一样的人,整整超前了10年。“只因为他的思想变成了铅字”...  相似文献   

20.
张衍荣 《侨园》2013,(11):35-35
<正>相信游过金山寺的人,很多会和我一样,那趟佛文化之旅,恐怕此生绝无仅有。那天我们是从扬州过的长江。车一上润扬大桥,我就发现镇江遥遥在望,便忍不住激动起来。啊,久仰的金山寺,终于就要见到你了!不大工夫,我们一行便到了金山寺大院门口。打量这千年古刹的山门,特别是那块蓝底金字、不甚气派的"金山"寺门匾,我不禁暗生狐疑:难道这就是向往已久的天下名刹金山寺?怎么看都不像啊!我知道,这是天下风行造假带来的心理障碍在作祟,眼前的金山寺,怎么可能是个"水货"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