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时事资料手册》2000,(2):47-47
一、将总纲第五自然段修改为“我国将长期(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面临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我国各族人民的根本任务是,沿着(根据)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理论),坚持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集中力量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相似文献   

2.
目前,对中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判断,迄今为止,仍然没有摆脱改革开放初期和中期的认识。这个认识是:目前我们还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其主要矛盾是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因此,解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主要矛盾的根本途径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只要把经济建设搞上去,其他问题就能得到根本解决。这种认识曾经符合当时中国的国情。  相似文献   

3.
“三个代表”思想作为对我国社会实践起普遍指导作用的思想,必然以社会主义矛盾为依据,社会主要矛盾是其基本要点统一的基础和围绕的核心。加强社会主义政治明建设,是为了满足人民群众的政治生活需要,可以促进社会主要矛盾的解决。  相似文献   

4.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和当前我国发展的阶段性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党建研究》2007,(11):36-39
党的十七大报告全面分析了当前我国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同时强调,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这一社会主要矛盾没有变。这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立足点,也是理解十七大报告精神的一把钥匙。  相似文献   

5.
毛敏 《长江论坛》2008,7(2):16-19
矛盾是社会发展的动力。正确处理各种社会矛盾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目前我国社会存在着一定范围的敌我矛盾,主要矛盾是人民内部矛盾。如何处理这两类不同性质的矛盾,尤其是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关系到我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因此,我们要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解决好各种社会矛盾,不断消除不和谐因素,增加和谐因素,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相似文献   

6.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由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同时,必须清醒看到,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当前,仍然面临不少困难和挑战。我们要坚持问题导向,保持战略定力,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必须要做好新形势下党的群众工作。  相似文献   

7.
郑伟 《群众》2018,(17):35-36
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坚定文化自信,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党的十九大报告鲜明提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的重大判断。  相似文献   

8.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这是对我国社会发展根本问题作出的重大判断,是制定路线方针政策和确定工作重心的重要依据。社会主要矛盾既是一个重大的理论问题,也是一个重大的实践问题,准确理解和把握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需从理论上厘清四个认识误区。  相似文献   

9.
江泽民同志提出的“三个代表”思想,深刻反映了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同时,“三个代表”思想也明确指出了解决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主要矛盾的原则与方法。我们应该自觉实践“三个代表”思想,力求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不断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相似文献   

10.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确立10年以来,其客观真理性已在实践中得到证明。然而实践同时也证明,在改革开放中,来自石的和“左”的干挠并没有结束,人们对现行路线和政策的种种疑惑还没有澄清。本文联系历史和现状,论述进一步强调我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必要性,阐明只有坚持一切从国情实际出发的科学精神,才能解决我国经济不发达这个主要矛盾。  相似文献   

11.
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作为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之一,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贯穿于我国社会主要矛盾转化的全过程,是新时代判断我国社会主要矛盾转化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新发展理念是化解当前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根本和关键,我们必须在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的基础上,将新发展理念贯穿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之中,以新发展理念引领新的发展实践。  相似文献   

12.
邓小平从深入研究和分析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入手,找到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在现阶段的具体表现,由此对社会主义社会主要矛盾作出科学的判断,并以此为根据,完整准确地阐明了社会主义的本质,从而对社会主义矛盾理论做出了开创性的贡献。  相似文献   

13.
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社会生产力水平明显提高,人民的社会需求明显改善,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成为主要制约因素,促使社会主要矛盾发生历史性变化。但是,我们在认识社会主要矛盾改变的同时还要把握基本国情、国际地位的没有变。而变与不变的辩证关系正是我国当前及今后一段时期内社会矛盾运动发展的重大新情况和新特点。  相似文献   

14.
在总体上实现了小康的基础上,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被列为新时期的新任务,这是党的十六大吹响的号角。十六大报告指出当前社会的主要矛盾之一是“城乡二元经济结构还没有改变,地区差距扩大的趋势尚未扭转,贫困人口还为数不少”。这是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的重要表  相似文献   

15.
袁欢 《新东方》2024,(1):83-88
生态社会主义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均在生态与社会主义的有机结合上作出了一定探索,推动着世界社会主义运动与绿色运动的发展。通过将二者进行比较不难发现,虽然二者均以建立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社会主义社会为目标,但在指导思想、致力于解决的矛盾问题以及实现生态目标的方式途径等方面存在显著差异。生态社会主义以“生态的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深入阐释了“资本主义两重矛盾”,并在具体实践中走上了改良折中的“第三条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在马克思主义的生态观的指引下,为解决社会主义社会主要矛盾做出生态贡献,形成了符合我国国情的特色路径。历史与现实证明,只有彻底推翻资本主义制度,建立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才能彻底解决生态危机。  相似文献   

16.
正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中强调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10月19日,习近平总书记参加党的十九大贵州省代表团讨论时强调,要深刻学习领会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变化的新特点。一、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的历史沿革及启示英国历史学家汤固比曾经说过,凡是能够对  相似文献   

17.
正十九大报告明确指出,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准确把握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变化的新特点,是深入理解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核心问题。  相似文献   

18.
一、基层社会治理法治化方面存在的问题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随着新型城镇化及乡村振兴战略的稳步推进,传统的自然村落变成了新农村社区。  相似文献   

19.
观点     
《群众》2017,(22)
正李君如:解决社会主要矛盾不能急于求成解决社会主要矛盾不能急于求成,要客观地、冷静地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出发来指导我们的经济社会发展。一方面,是社会主要矛盾发生了新的变化;另一方面,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基本国情没有变。怎么理解这个"变"和"不变"的问题?应该说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是在社会主义初级阶  相似文献   

20.
<正>新时代开创了我国社会救助的新起点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了中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在新时代背景下,我国社会救助面临五大新起点:一是社会主要矛盾的历史性变化。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