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法哲学是对法的一般本质及其发展规律的哲学思考.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以辨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为理论基础和指导思想研究法的一般本质及其发展规律.马克思主义法哲学的产生,宣告了以往一切以唯心主义哲学为指导思想和理论基础的法哲学的结束.《德意志意识形态》这一巨著的问世,标志着马克思主义  相似文献   

2.
《德意志意识形态》一书是十九世纪四十年代中期,由马克思和恩格斯共同创作的。它是一部划时代的科学巨著,是马克思主义形成的标志。《形态》第一次全面制定了唯物主义历史观,实现了历史观的伟大变革,完成了对共产主义的理论论证,为其建立马克思主义的经济理论,创作《资本论》奠定了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基础。并以此为武器批判了黑格尔和青年黑格尔派的历史哲学,特别是批判了费尔巴哈人本主义历史观以及由此装备起来的德国的“真正的社会主义”和各种空想社会  相似文献   

3.
马文 《学理论》2009,(9):37-38
历史唯物主义的创立是马克思多年实践的结果,这一认识过程有着曲折的过程。本文以《莱茵报》、《黑格尔法哲学批判》、《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和《德意志意识形态》为代表研究了青年马克思转向历史唯物主义的标志。  相似文献   

4.
《学理论》2021,(3)
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产生于19世纪,是马克思唯物史观的重要组成部分,早期完整地表述于《德意志意识形态》和《共产党宣言》中。通过对黑格尔世界历史理论整体性思维的承续、唯心史观的颠覆和"欧洲中心论"的解构,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实现了对黑格尔世界历史理论的批判性继承和发展。以资本主义工业文明为物质基础、以生产力和交往的普遍发展为动力、以实现共产主义为未来趋势的世界历史构成了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的基本内容。随着世界格局的深刻转变和21世纪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对交往作用的重视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理论视野彰显了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的当代价值。  相似文献   

5.
人学思想在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德意志意识形态》是马克思人学思想形成的重要标志。对马克思人学思想的生成理路、马克思理解“人”的思维方式、《德意志意识形态》人学思想的主要内容进行梳理总结,从个人视野、国家视野、世界视野三个维度审视《德意志意识形态》人学思想的新时代价值,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与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6.
历史唯物主义出发点是什么?近年来不断讨论。众说纷纭,莫衷一是。但是,大多数论者都到《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找根据。这就产生了一个问题;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恩格斯究竟把什么作为历史唯物主义出发点?这个问题直接关系到能否完整准确地理解历史唯物主义理论体系,也直接关系到如何研究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有必要分辨清楚。  相似文献   

7.
恩格斯早期对历史唯物主义的探索表明,对政治经济学的研究或批判并不必然会跃升至历史唯物主义。他在早期对英国社会和思想状况的考察,为历史唯物主义的理论建构奠定了经验原则。这一原则经马克思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得以确认并成为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方法和前提。  相似文献   

8.
正《费尔巴哈论》是《路德维希·费尔巴哈与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的简称。路德维希·费尔巴哈是德国古典哲学的代表之一,原是黑格尔唯心主义者,后逐步转向唯物主义,并对马克思、恩格斯哲学思想的形成具有重大积极意义。恩格斯在《费尔巴哈论》中通过对德国古典哲学的批判与超越,其中主要是对黑格尔、费尔巴哈哲学的分析,理清了马克思主义哲学与德国古典哲学的关系,阐述了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在马克思主义哲学史上具有重要价值,当今仍具重要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9.
汤姆·洛克莫尔是研究当代欧陆哲学和马克思哲学的著名学者,在德国古典哲学和马克思主义研究领域颇有影响,现为北京大学人文讲席教授。他出版了《黑格尔:之前和之后——黑格尔思想历史导论》、《马克思主义之后的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哈贝马斯的重建》、《在康德的唤醒下:20世纪西方哲学》、《非理性主义:卢卡奇与马克思主义理性观》等著作。近日,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臧峰宇教授围绕启蒙的谱系、马克思政治哲学的观念资源与卢卡奇的理性观等问题对话汤姆·洛克莫尔教授,这些讨论关注马克思政治哲学史与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解史,在历史语境中勾勒出启蒙哲学与马克思哲学之间关系的一种可能性图景。  相似文献   

10.
《德意志意识形态》(以下简称《形态》),是标志马克思主义哲学形成的著作,同时,也是第一次以科学的理论结构论述了共产主义思想的著作。但是,长期以来,人们往往把兴奋点集中于马克思主义哲学内容  相似文献   

11.
陈婷 《理论导刊》2020,(7):102-106
《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提出的"现实的个人"是理解马克思主义人的解放理论的出发点。马克思恩格斯以对"德意志意识形态"的批判为逻辑前提,将对"人"的把握从德国思辨哲学的抽象性中拯救出来;以从事实际生产活动的人为现实起点,开始在物质生产领域中把握人的现实性;以人的发展实现和确立着社会历史的发展为实践路向,在生产实践中彰显人的本质力量;以实现人的解放为目标旨归,把观念解放推进到现实解放,使人从异化中解脱出来。  相似文献   

12.
在《生产之镜》中,鲍德里亚认为,马克思的历史唯物主义是一种生产主义。该书引起了国内外学术界大量的批评。不过,大多数批评观点与《生产之镜》一样,都存在类似的问题,即他们都将马克思对生产的不成熟的表述当做了成熟的表述。事实上,对于教条的马克思主义而言,《生产之镜》中对生产主义的批评是合适的。但是对于马克思成熟思想而言,鲍德里亚的批评很不合理。我们不能依据《德意志意识形态》,而只能依据马克思的成熟文本《〈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来理解其生产劳动概念,因为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中修改了他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的生产概念。  相似文献   

13.
长期以来,在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的教学中,对历史唯物主义的形成有一种观点,认为:历史唯物主义是由辩证唯物主义原理的“推广”而来的.本文仅就唯物史观的形成做一些历史和逻辑的比较分析,并与“推广”说进行商榷.一、物质利益是通向唯物史观的重要道路1844年,马克思在《〈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中写道;“就德国来说,对宗教的批判实际上已经结束;而对宗教的批判是其他一切批判的前提.”“因此,彼岸世界的真理消逝以后,历史的任务就是确立此岸世界的真理.”(《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1、2页)这是马克思第一次公开写下的关于自己的哲学同以往哲学关系的话.这一思想他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说的更为明显:“德国哲学从天上降到地上;和它完全相反,这里我们是从地上升到天上”(《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第30页).这就是从人们的物质经济关系论证出人们的思想、道德和宗教等观念.  相似文献   

14.
时下我国哲学界正兴起一种关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新解释派别,即实践唯物主义或历史唯物主义的解释派别。这一派别的一个主导性观点是:马克思的《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的人本异化史观和实践的人道主义是唯心主义的历史观,尚属资产阶级的意识形态。在《德意志意...  相似文献   

15.
正《德意志意识形态》是马克思恩格斯在1845年秋天至1846年5月间共同撰写的一部著作,通过批判费尔巴哈、鲍威尔、施蒂纳的唯心主义历史观和"真正的社会主义"的虚假本质,清算了自己以前的哲学信仰,全面制定和阐述了历史唯物主义。其中所阐述的交往理论作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内容之一,受到学界高度关注。近20年来,学者们对交往形式与生产关系以及交往思想基本达成  相似文献   

16.
科学社会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的三大组成部分之一。和马克思主义哲学和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形成过程一样,科学社会主义也有一个错综复杂的形成过程。《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的共产主义思想是"哲学共产主义",这是马克思恩格斯共产主义思想的起源。《神圣家族》中的共产主义思想是"群众的共产主义",这是马克思恩格斯共产主义思想的发展。《德意志意识形态》中建立在唯物史观基础上的共产主义思想,标志着马克思和恩格斯科学社会主义思想的初步形成。  相似文献   

17.
《学理论》2020,(2)
公正作为一种社会价值,与人们的现实生活密切相关。马克思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从历史唯物主义的视角出发,阐述了自己的社会公正观。作为一种科学的公正观,它的形成受到费尔巴哈人本主义思想以及空想社会主义公正观的影响。马克思对两者进行扬弃,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阐述了社会公正观丰富的具体内容。并且马克思的社会公正观与以往哲学家关于公正的观念相区别,形成了两个重要特质:人的自我实现以及公正的历史性规定。  相似文献   

18.
《德意志意识形态》特别是其中的"费尔巴哈"章在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对《马克思恩格斯全集》中文版第二版《德意志意识形态》卷"费尔巴哈"章的编辑提出4条建议。  相似文献   

19.
《学理论》2016,(3)
《哲学笔记》作为列宁重要著作之一,它对马克思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做出了巨大贡献,列宁在读取黑格尔《逻辑学》及马克思《资本论》后阐述了辩证法思想也是对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唯物辩证法思想的丰富和发展,唯物主义逻辑、辩证法和认识论"三同一"更被认为是马克思主义方法论的基本原则。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国内学界对马克思文献学研究取得了新的进展,为深入开展马克思的文本研究提供了新的条件。本文通过对《德意志意识形态》和《巴黎手稿》这两部经典著作的文献学研究成果的梳理和总结,讨论了马克思和恩格撕共同创立历史唯物主义的确证问题、马克思恩格斯在思想上微妙的差异问题以及《巴黎手稿》的评价问题,论述了马克思文献学研究对于解读马克思思想的基础性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