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对信访负面舆情处置不力、应对不当,瞒报、谎报、缓报信访信息等行为将被追责!最近,《广西壮族自治区信访工作责任制实施细则》(简称《细则》)正式实施。它立足我区实际,通过强化问责,将有效遏制和解决一些地方和部门群众观念淡薄,漠视群众利益,决策不民主、程序不规范、决策失误导致信访问题产生或久拖不决,甚至造成大规模聚集、极端恶性事件的问题,压实了信访工作主体责任,推动了我区信  相似文献   

2.
在全媒体语境下,处置消防舆情危机事件应当对其形成原因、自身特点进行分析研究。立足全媒体传播语境,才能正确认识消防舆情危机事件。只有不断健全舆情引导机制,掌握舆情处置技巧,运用新型互联网思维方式,在全媒体宣传平台集中发声,才能积极应对消防舆情危机事件,消除或消减负面社会效应,有序引导消防舆情平稳发展。  相似文献   

3.
庆安枪击案是近期以来公安机关处置网络涉警舆情危机的一个比较典型的案例。该案件中网络涉警舆情危机处置的方式启示公安机关:可从规范法律流程、落实媒体问责和警务公开制度、加强民警教育培训以及运用社会计算相关方法等方面着手,提升公安机关应对网络涉警舆情危机的成效。  相似文献   

4.
当前,涉警公共舆论事件呈现出虚拟社会与现实社会相互交织、舆情动态与事件处置相互影响等特点,网络负面社会心态和传播效应对涉警公共危机事件的处置工作具有极大影响。公安机关应对处置涉警公共危机事件,要健全公共危机事件处置机制,建立完善舆情风险评估机制,建立网络舆情监测研判机制,总结完善涉警舆情引导处置策略,不断改进虚拟社会管理工作。  相似文献   

5.
微博具有操作简单、互动性强、传播迅捷的特点,目前微博正逐步抢占新闻报道的制高点,影响公共舆论甚至左右公共舆论。微博中存在的大量虚假失真言论和信息,使微博无序化、暴力化倾向明显,影响网民对现实世界的理性判断,对正常社会秩序带来冲击。微博中"无直接利益冲突"渐成泛化趋势,无限制的微博网络言论导致"网络暴民"和"网络群氓",极易引发网络群体性事件。公安机关应建立网上舆情实时监控机制、负面舆情风险评估机制、负面舆情引导处置机制和网络舆情长效管理机制,理性处置微博负面舆情。  相似文献   

6.
何保国 《创造》2016,(2):63-65
2015年富源县舆论环境平稳健康,总体呈现出“正面宣传有声有色,负面处置引导有力”的特点,全年网络监测涉及富源有关的网络舆情246条,比2014年同期285条减少39条,下降15.86%,其中负面舆情227条,处置回应227条,占网络舆情总量的92.27%.  相似文献   

7.
正数据显示,去年前三季度,530余个单位的党委(党组)、纪委(纪检组)和8000余名党员领导干部,因落实"两个责任"不力被追责。在严厉的问责声中,我们惋惜于一些官员的不作为、乱作为,同时也欣慰地看到,一个新的政治生态系统,正在悄悄地构建!问责让党员干部神经绷紧,振作"认真",不敢轻松躺在权力上"睡大觉","睁只眼闭只眼"的现象大大减少。当然,目前我们所看到的问责,大都属于事后问责、突击问责。而真正具有震慑性的问责则应是  相似文献   

8.
7月13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实行党政领导干部问责的暂行规定》。《暂行规定》对决策严重失误,工作失职,管理、监督不力,滥用职权,对群体性、突发性事件处置失当,用人失察、失误及其他造成重大损失或者恶劣影响的,或发生特别重大事故、事件、案件的七种情形,将对有关党政领导干部实行问责。舆论普遍认为,这是问责走向科学化制度化的一个标志,表达我党整肃吏治、  相似文献   

9.
近期,因重大事故导致多名官员被问责,数人已被免职。其中,有些官员因为未及时上报,处置不力,被免职。未及时上报,处置不力作为处理官员的理由,反映出高层对官员不肯说实话、不愿及时公布真相、不把老百姓的事情当作大事处理的愤怒,也呼应了公众强烈要求不负责任、不为民  相似文献   

10.
张继东  唐慧玲 《公安研究》2013,(10):11-17,21
纵观发展过程,网络涉警群体性事件大致经历了始发期、发展期、爆发期、平稳期四个阶段,其具有宣传与炒作交织、理性与盲从并存、言论与行动结合、正面与负面兼有等特点,形成原因既有社会问题、网络特点等外在原因,也有公安机关自身问题和应对不力等内在原因。公安机关要科学应对网络涉警群体性事件,必须建立健全涉警舆情监测分析、舆情引导、网下处置和公安队伍教育管理等机制,才能牢牢把握应对工作的主动权,维护和树立公安机关的良好形象。  相似文献   

11.
司法舆情引导不力,会破坏网络生态,引发舆情信任危机,造成社会不稳定。司法舆情负面影响具有扩散性与持续性、自我消除性与引导消除性、可逆转性与休眠性等特性。消除司法舆情的负面影响,实现司法与舆情良性互动,要坚持问题导向,做好实体处置;主动接受监督,走好网上群众路线;健全司法舆情应对机制,营造良好的网络舆情环境。  相似文献   

12.
从2001年7月广西南丹矿井透水导致81人死亡,县委书记被免职开始,我国的党政干部行政问责制度在基层起步。2003年,由于对"非典"的处置不力,卫生部部长和北京市市长被免职,成为行政问责的标志性事件。今年5月26日,国  相似文献   

13.
黑丁 《人民公安》2012,(2):20-24
在央视大火案一审判决中,这把火并没有像很多媒体和民众期望的那样,“烧出渎职和腐败”。这次以“小人物”为主的刑事追责,未能消除公众的疑惑。却让舆情质疑问责的公正性。有媒体质问,为什么这些小人物被控的惟一罪名是危险物品肇事罪?为什么不涉及贪腐或者工程质量问题?  相似文献   

14.
典型案例     
山东乳山:治庸治懒追责问责中共乳山市委书记傅广照:2010年以来,乳山市从提高干部队伍执行力、推动工作落实入手,制定了《从严管理领导干部实施细则》,突出治庸治懒,严格追责问责,对领导干部严格要求,严格管理,严格监督,构建起从严管理领导干部的长效机制。  相似文献   

15.
正2015年11月30日,重庆市委常委会召开扩大会议,传达学习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和习近平总书记、李克强总理重要讲话精神。市委书记孙政才在会上强调,要加强督察问责,对目标任务落实不力的,对利用扶贫资金、政策搞"政绩工程"的,对追求短期政绩搞"垒大户"、"造盆景"的,对"假脱贫"、"被脱贫"、"数字脱贫"的,要严肃追责。2015年12月15日上午,重庆市武隆县召开全县脱贫攻坚丁作第二次推进会。由于脱贫攻坚工作推进不力、措施不实,5个  相似文献   

16.
<正>2014年上半年,全国各地公安机关密集出拳,开展一系列专项行动,取得了不俗的成绩,获得了较好的社会反响。各地公安机关面对各种舆情事件进行处置应对,整体上有礼有节有序,积极扭转不利态势,但也存在一些不当之处,值得总结、研究、改进。涉警舆情聚焦三方面综合分析上半年的涉警舆情可以看出,舆情聚焦在以下三个方面。第一、暴恐案件接连发生,反恐斗争形势日益严峻,维稳压力巨大,考验警方处置能力。第二、媒体关注敏感案件,警方的通报及回应易引发舆论反弹。第三、警察违法违纪依然是媒体及网友关注并持续问责的热点。  相似文献   

17.
福州市警方在应对“2·25”涉疆抢劫案过程中,通过积极稳妥的案件处置工作和及时有效的舆情引导工作,化解危机,使涉警负面信息、煽动民族对立情绪等有害信息得以遏制、消除,取得了媒体褒扬、群众拥护、嫌犯认罪、民警满意的最佳效果,有效维护了社会安定。其成功之关键在于把好“三道关”:舆情研判、案件处置、新闻发布。该案应对处置的主...  相似文献   

18.
治理现代化背景下多元主体参与廉政问责程序可以从人民主权理论、社会资本理论和善治理论等层面作出确证,同时也是提升廉政问责实效性的现实需要。多元主体参与廉政问责程序可以通过参与廉政问题的发现、廉政责任归属调查、廉政追责方式议定和廉政问责程序落实等模式来实现。当前要通过积极建构廉政问责程序的目标引导机制、任务分解机制、信息联通机制、衔接实施机制和能力建构机制等途径,推进多元主体参与廉政问责程序的科学发展。  相似文献   

19.
<正>在自媒体时代,网络负面舆情日益增多。一些重大的负面舆情不仅对个人、单位、行业不利,甚至对党和政府的形象都损害巨大。应对负面舆情,要从被动应急转为主动应急,从盲目应对转为科学引导。借助发展迅猛的大数据平台,发挥其对数据的采集、鉴别、萃取和分析解读等强大功能,对舆情精准式引导,才能成功化解舆情危机。一、建立舆情引导机制,提  相似文献   

20.
治理现代化背景下多元主体参与廉政问责程序可以从人民主权理论、社会资本理论和善治理论等层面作出确证,同时也是提升廉政问责实效性的现实需要。多元主体参与廉政问责程序可以通过参与廉政问题的发现、廉政责任归属调查、廉政追责方式议定和廉政问责程序落实等模式来实现。当前要通过积极建构廉政问责程序的目标引导机制、任务分解机制、信息联通机制、衔接实施机制和能力建构机制等途径,推进多元主体参与廉政问责程序的科学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