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香港"关怀行动"成立于1993年,是由梁秉中等香港医学专家及各界人士组建的慈善医疗组织,致力于在国内偏远落后地区开展持续性医疗救助与技术转移。近年来,面对农村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构及机构自身发展过程中出现的种种问题,香港"关怀行动"积极探索将医务社会工作嵌入传统医疗救助服务,建构自下而上的农村社区公共卫生服务模式。其对于慈善医疗事业发展的启示意义在于,要以非营利组织为服务依托机构,以公共卫生服务、医疗救助为服务着力点,以社区工作、个案工作方法为服务手段。  相似文献   

2.
中国社会工作自恢复重建以来,主要遵循嵌入性发展逻辑推进,并依托政府购买服务制度进行实践。社会工作因坚持国家与社会关系、新公共管理主义等主导性理论视角,在实践中存在着行政吸纳专业、服务专属性弱、偏移专业使命等现象。为重申社会工作的人本性和社会性内核,并为社会工作找寻新的本土理论支撑,尝试依托第三次分配理论,从核心属性、运行机制、价值追求、功能发挥、实践目标等维度建构第三次分配与社会工作的深层契合框架,为社会工作本土理论建构和有效性实践提供了可能性,并从公益慈善氛围营造、均衡性社会分配机制建构、推动高质量社会治理效能以及参与共同富裕等方面创新社会工作实践。  相似文献   

3.
随着乡村振兴与共同富裕的战略演进,如何推进数字乡村建设工程成为乡村高质量发展的必答题。在发展的属性上,从技术、制度、信任三维视角解读数字乡村建设共同体符合乡村振兴的内在逻辑。相应地,技术场域从数字鸿沟转向数字协同、制度场域从建设失序转向统筹协调、信任场域从认知偏差转向理念认同,系统耦合地强化了数字乡村共同体的建设动力。面对数字乡村建设技术悬浮、制度脱嵌与信任耗散等掣肘共同体发展的问题,以技术落地强化数字乡村建设共同体的动力引擎、制度嵌入聚合数字乡村建设共同体的行动共识、信任缔结融洽数字乡村建设共同体的合作关系等各场域的行动协同,将进一步提升数字乡村建设行动的效能。  相似文献   

4.
新征程上,基层社会在结构性治理体系、过程性治理服务和功能性治理能效上面临着新的发展难题。社会工作在参与基层社会治理的过程中,具有政策同源、理念相近、场域重叠和文化交织的独特优势和嵌合逻辑。社会工作推动基层社会治理无法做到一步到位式的完全嵌合,而是需要根据新情况、新需求和新问题进行新治理、开展新服务、促进新融合。通过适应式治理、融入式治理、连接式治理及共进式治理等社会工作参与基层社会治理的递进式嵌合,提升社会工作参与基层社会治理的专业水平与服务能力,将助力基层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更好迈向新发展阶段。  相似文献   

5.
董邦俊 《学理论》2009,(30):169-170
少年司法是严峻司法制度中显现“人性之光”的绿洲,是以少年违法犯罪处理为中心的法律制度总称。其根据少年身心特点,以保护为出发点,采取刑事与行政相结合的方式建立的处理少年违法犯罪行为的现代法律制度。随着我国少年司法工作的深入开展,应不断推进理念制度创新,以更好地保护少年合法权益,促进社会和谐。  相似文献   

6.
宽免制度是意大利未成人犯罪行为消灭原因之一,是其福利混合模式少年司法制度的集中表达。本文在评析意大利少年司法宽免制度发展历史、基本内容的基础上,提出我国应该延续"恤幼"的传统,在最小干预的原则下,建立少年司法宽免制度。本文同时探讨了宽免的适用、类型、程序、效力及附条件的宽免与社会化处遇之间的转向机制,即由司法社工作为"转向中枢",构建与少年保护机构、家庭、学校和社区之间的社会支持网络,体现教育、保护和社会化的理念。  相似文献   

7.
环境政治是洞悉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方面。借助历史制度主义的制度理论和时间理论,为中国环境政治构建“理念创设—制度供给—实践探索”的分析框架并运用“理念—制度—实践”的分析框架研究发现,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环境政治建构过程是一个以理念变革引领环境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变革,进而迈向环境治理理念、制度和实践“同频共振”的现代化过程。中国环境政治经历了“短暂间歇”“密集调适”“稳中有序”的演变历程,理念、制度与实践这三重要素在不同阶段的组合叠加及其作用强弱,共同塑造了建构中国环境政治的实然结果。同时,责任政治逻辑、注意力配置逻辑和场域构造逻辑,分别扮演着维持中国环境治理理念创设的持续性和稳定性、制度体系的完整性和接续性、治理实践的系统性和创新性的独特角色,共同形塑了中国环境政治的生动图景。  相似文献   

8.
个案社会工作是社会工作专业的核心课程,十分注重学生技能的习得和独立开展个案工作能力的培养。鹰架学习法是一种搭建鹰架以支持学生在其最近发展区里建构知识的教学方法,其理念与社会工作的价值观有相似之处,都强调以学生为中心,并期望在教学过程中提升学生独立和自助的能力。将鹰架学习法运用于个案社会工作的实践教学课程,可以从中探索如何操作鹰架学习法来促进学生的学习本质动机和自主性,进而有效地提升学生独立开展个案社会工作的能力。  相似文献   

9.
在法官的执法理念中要有清晰的司法保护意识,不管审理哪一类未成年人刑事案件,也不管是什么样的未成年被告人,法官都必须把司法保护放在重要地位,体现教育、感化、挽救方针和教育为主、惩罚为辅原则。司法保护与审判活动同时存在,司法保护贯穿于整个审判工作过程。法官一方面要及时处理案件,用特殊的审理方法教育失足少年;另一方面要通过司法保护措施的运用,挽救和矫治失足少年,预防他们重新犯罪,这两者都不能偏废。  相似文献   

10.
司法体制改革是新形势下加强依法治国建设的重要举措,法官员额制改革在其中扮演着关键角色.法官员额制改革对于推进法官队伍正规化、专业化、职业化建设,从而将优秀法官集中到办案第一线等都具有重要作用.其本质上是一场利益衡量的变革,涉及个体利益、群体利益、制度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必须正确认识法官员额制改革的目标意义,防止认识误区和行动困境,为此,需要根据利益衡量甄别规则,厘定可相容利益位序,嵌入与改革目标一致的利益,在不相容利益间做出选择,抽离与改革目标相背离的利益,在此基础上推进实践建构.  相似文献   

11.
高职院校开展学校社会工作,不仅有利于高职学生的全面发展和高职院校学生工作制度的创新,而且有利于我国社会工作的本土化发展和社会的和谐稳定。首先明确了学校社会工作在高职院校工作体系中的定位,然后从服务内容、服务程序、路径选择和评价激励机制等方面构建了高职院校开展学校社会工作的框架体系。  相似文献   

12.
《学理论》2016,(5)
随着社会的发展,青少年问题的日益增多,学校社会工作作为一门专业化的学生服务机制逐渐受到人们的重视。与此同时,学校社会工作也面临一系列困境:一是自身角色定位不明晰,二是当前的发展路径不顺畅,三是学校社会工作者的实践经验缺乏。针对学校社会工作出现的困境从三个方面进行推进:嵌入学生工作体制,发挥学校社会工作的专业性;统筹兼顾两种路径,形成整合性的发展渠道;通过实习与督导,提升学校社会工作者的专业能力。  相似文献   

13.
社会工作是一种福利性和公益性服务,它的正常运转需要整合社会资源,协调社会关系,而社会资本就具有这种功能。可以说,社会工作就是社会资本的社会支持功能的具体展示。目前,我国社会工作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仍面临着社会认同度较低、职业化和专业化程度不高、激励保障机制缺失等发展困境。这主要是由于社会工作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不够健全,社会工作理念和意识不够普及,社会工作人才评价体系不够完善造成的。为此,要端正价值取向,加大政府支持力度,健全职业体系,开发社工岗位,加强教育培训和激励保障,以利于积累社会资本,推进社会工作发展。  相似文献   

14.
网络环境下我国公众司法参与面临着参与行为的非理性化、参与过程的无序化和参与效果的低效性等困境,亟需进行制度化建构.司法民主化改革的取向、社会主体问复杂的利益冲突、互联网技术的广泛使用,为网络公众司法参与制度化建构提供了制度、动因和技术等基本生成要素.要彤成制度化的网络公众司法参与,需要选择从建立有效的司法网络回应机制、完善公众参与的程序性制度及规范网络公众司法参与行为这些路径人手.  相似文献   

15.
当前深刻的社会变革和高等教育的大众化以及高校辅导员的工作实际状况要求高校辅导员要转变角色定位,向高校社工功能延伸,弥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和服务管理的缺位.其有效的路径是:加强高校辅导员职业化、专业化建设,健全和完善高校辅导员制度;培育高校辅导员社会工作价值理念,提高高校辅导员自身的素质和能力,完善其知识结构,掌握学校社会工作的理论、方法和手段,使专业社会工作成为高校学生工作的有机整合体.  相似文献   

16.
为妇女的生存和发展服务是妇女社会工作的宗旨.在社会建设视野下,妇女社会工作在工作理念、方法等方面要进一步体现社会建设的现实要求.当前妇女社会工作在实践中取得了一些成效,主要表现为妇女社会工作服务组织日趋多样化,服务领域不断拓展,服务水平大大提高等;但也明显存在专业社会工作在广度和深度上介入不够,本土化有效运作模式不足等问题.为此,需要从妇联组织、高等院校、民间妇女组织以及现行的社会政策法规运行环境等方面入手,进一步提升妇女社会工作的专业化、职业化和牡会化水准,以更好地服务于妇女发展与和谐社会建设.  相似文献   

17.
社会抗争关系到利益表达与维护,作为一种非制度化的政治参与形式,国内的抗争诉求多集中在"权利与利益"方面。社会抗争行为发生在一定的场域之中,场域中包含抗争者、管控者、制度、规则等内容,场域具有非"是非"特征,呈现出一种波动性的"半闭合"状态。社会抗争行为场域的产生离不开政治机会结构,政治机会结构塑造了抗争场域,在场域中放置了政治机会与政治限制。当然政治机会结构是政府"过程学习"的结果,虽然政府有"内生性"学习目标(为人民服务),但是政府的学习也会出现偏差,因而社会抗争行为的场域——政治机会结构——政府的"过程学习",这一衍变过程即是社会抗争行为场域的逻辑所在。展望未来,逐步构建回应性政治,在政治吸纳上做功课,遵循社会抗争行为场域的逻辑,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8.
人的道德观念和行为方式的形成是接收多种道德观资源并在自身中调适的过程。通常每个人都会接受到家庭、学校、社会的道德教育,并且在自身中对这些道德观念进行比较、反思,这就形成了道德观建构的四个不同场域。不同的道德教育场域在一个人成长的不同时期所发挥的功能也不同。只有深刻把握人在不同成长阶段的心理特点,把握不同场域的教育在道德观建构过程中所起的不同作用,按照德性发育发展的规律"顺势而为",道德教育才能成为更好地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正能量"。  相似文献   

19.
常雅慧 《学理论》2012,(29):77-78
以西北地区"重生行动家长社会心理支持小组"为研究案例,探讨医务社会工作心理支持功能的实际效果。作出若干反思:一是充分发挥专业社会工作介入医务领域的独特优势;二是秉持社会工作基本理念价值,去标签化思想;三是兼顾多方需求、格外关注年轻家长的心理情绪;四是深刻理解小组成员生活背景,以同理之心开展服务;五是增强社工服务团队综合素质,加强医学、心理学方面专业素养。  相似文献   

20.
龚小玲 《青年研究》2005,57(12):39-46
本文简要评析了我国关于违法犯罪青少年的现行司法保护制度,探讨了社会服务令制度及其对我国少年司法制度改革和完善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