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李吉祥 《学理论》2013,(11):178-179
《红楼梦》自诞生以来,大观园就随着红学的升温逐渐受到广泛关注和研究。在大观园中,尽管出现过园外少有的欢声笑语和诗情画意,但它并不是一个理想国。因为,大观园内部存在着矛盾和不光彩,同时,它以贾府为依托,还受到来自贾府上下对它的摧残,因此,大观园不是《红楼梦》中的理想国,也不是曹雪芹精心构筑的理想国。  相似文献   

2.
《侨园》2016,(1)
正曹雪芹在《红楼梦》里,以花卉为背景对小说中几位主要女性进行了形象衬托、渲染,这是他以花喻人笔法神妙之处。大观园名媛众多,笔者从中撷取三位"花神":梅花李纨、杏花探春和茶蘼花麝月。梅花李纨第六十三回梅花型李纨。宋代王淇《梅》诗云:"不爱尘埃半点侵,竹篱茅舍自甘心。"就是为李纨而写的。梅花是高洁坚贞的花。李纨虽是女性,却有着梅花的品格。李纨是金陵名臣李守中之女,受着严格的封建礼教规范。李纨在《红楼梦》里不是显赫人物。曹雪芹给她设计的人生轨迹,是把她比作迎寒傲雪的梅花,这是因为李纨是贾珠的妻子,贾珠婚后不久留一子早逝,扔下孤  相似文献   

3.
中国五千年文明,积淀了丰厚的传统文化底蕴,而曹雪芹是传统文化的集大成者。以小说《红楼梦》中人物的命名为依据,阐述了作者曹雪芹是如何在小说中体现中国传统文化的。  相似文献   

4.
时常浩 《侨园》2015,(1):52-53
《红楼梦》中"酒"几乎遍及全书。作为一部文学巨著,曹雪芹于悼红轩中披阅十载,增删五次,对《红楼梦》中每一个环节都精雕细描,展现出精湛的艺术才华。据统计,全书共出现"酒"字580多次。写喝酒场面60多处。如果把书中所有的"酒"集中起来,堪称"说酒大全";把"酒"归结成五个话题:酒的品类、宴间酒器、酒后形态、饮酒行令、酒在诗中。给读者留下的感受也异乎寻常。酒的品类。贾府在不同场面就饮用了十多种酒,还有多处可见的烧酒。这些酒  相似文献   

5.
晓凯 《侨园》2021,(1):52-53
提起曹雪芹想必世人都知道,他写的《红楼梦》被公认为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有关曹雪芹祖籍在什么地方,一直争论不休.普遍的说法主要集中于"丰润说""辽阳说""铁岭说"和"武阳说".笔者以为,既然四个地名中辽宁就占了两个,何况经"红学"专家多年考证其祖籍在辽阳.正如中国《红楼梦》学会会长、红学专家冯其庸先生所说"雪芹祖籍辽阳...  相似文献   

6.
李雄燕 《学理论》2010,(6):80-81
《红楼梦》中儒释道诸家思想异彩纷呈。但由于曹雪芹的人生际遇及清代重儒佛轻道的文化政策,使得曹雪芹在《红楼梦》中对道家文化取不够重视的态度。  相似文献   

7.
依据我国古典文学名著《红楼梦》中所描写的景观建造的北京大观园,是一座典型的主题类人造景观,可称为中国园林史上的一个杰作。如今,她已走过了十几年辉煌的历程。大观园的建造给人启迪1983年,中国电视剧制作中心计划拍摄36集电视连续剧,选中了宣武区南菜园苗圃作为置景地,当时只求搭设部分景区即可。北京市  相似文献   

8.
铁岭,这个辽宁北部的城市,看起来和《红楼梦》毫无关系,但留意的人,就会发现铁岭和《红楼梦》有着难解之缘,《红楼梦》续作者、整理者高鹗家在铁岭镇西堡,而长篇小说《曹雪芹》的作者端木蕻良则生于铁岭昌图。 铁岭市曹雪芹研究会副会长安国复说,热心于“红学”、“曹学”的人在铁岭为数众多,研究者既有专家教授,也有党政官员、离退休  相似文献   

9.
潘光熙 《侨园》2015,(Z1):68-69
当《红楼梦与辽阳》、《再悟红楼》还是初稿时我就有幸拜读了这部力作(上下集),此书正式出版发行,为辽阳增加了喜庆。这部由辽阳市红学会会长刘洪伟先生精心雕琢的作品,充分挖掘了辽阳市与《红楼梦》相关的历史资料,细致入微地剖析了《红楼梦》作者曹雪芹与辽阳文化的历史渊源,多方位阐述了辽阳文化对曹雪芹先生的影响。是对红学智慧、语言、趣味、博大精深内涵的深刻解读,是奉献给红学爱好者打开《红楼梦》知识宝  相似文献   

10.
朱小枝 《学理论》2013,(3):149-150
苏轼岭南白梅诗是苏轼贬谪惠州时所作,曹雪芹白海棠诗出现在《红楼梦》第三十七回,托名书中几位主要少女咏白海棠,以揭示她们的性格、命运。笔者通过细读苏轼岭南白梅诗和曹雪芹《红楼梦》中的白海棠诗,发现白海棠诗无论用韵、炼字、意境,均对白梅诗有所借鉴。在正文中,笔者就这三方面展开详细论述,并以布鲁姆"误读的诗论"相关引言做总结,指出借鉴对于创新的意义所在。  相似文献   

11.
冯凌宇 《学理论》2009,(27):246-247
曹雪芹虽然不是修辞学家,但其倾毕生心血创作的《红楼梦》却随处可见关于言意观的精辟见解。本文从“内诚”与立意;重视词藻,强调新雅以及不避老题,倡翻新意三个方面入手,对曹雪芹散见于《红楼梦》有关章节的言意观进行了系统整理和分析,认为《红楼梦》在修辞理论和实践两方面做到了极好的结合,曹雪芹也通过《红楼梦》真正做到了“随意所之”,出语自然,“喜则以文为戏,悲则以言志痛。”  相似文献   

12.
凡是读过《红楼梦》的人,都知道小说里有座大观园,其富丽如“金门玉户神仙府,桂殿兰宫帝王家”,反映出一种“天上人间诸景备”的巧思妙想。 谁会想到,在曹雪芹先生逝世二百十九周年的今天,这座过去只存在于人们想象中的幻境,却千姿百态地展现在人们的眼前:  相似文献   

13.
《侨园》2017,(3)
正最近,在一次学术研讨会上有人提出:中国古代四大名著《红楼梦》的写作背景是什么呢?笔者以为,当年曹雪芹写《红楼梦》时,是带着强烈的反封建思想和倾向,以及鲜明的憎爱情感的。他通过对花草树木的描写和想象,动用了各种比拟、象征、联想、寓意等手法。在《红楼梦》中,花卉多作为背景来表现人物的容貌、性格和命运。尤其他对小说中几位主要女性形象的衬托、渲染,均围绕着"花语皆情语,一  相似文献   

14.
李中跃 《各界》2022,(3):59-62
《红楼梦》被誉为传统社会的百科全书,深受社会各阶层的喜爱.除了涉及政治、经济、文化、家族,《红楼梦》也有较多的军事描写,显示了四大家族的军功背景.比如《红楼梦》第七回曹雪芹借尤氏和焦大之口,道出了宁国公的军功背景:"他从小儿跟着太爷出过三四回兵."第二十七回贾兰因贾宝玉嗔止他追射小鹿,便以军功风尚给自己解围:"这会子不...  相似文献   

15.
姚春海 《学理论》2010,(25):183-185
曹雪芹钟情于《西厢记》,并将其融入《红楼梦》的描写。通过其中众多人物对《西厢记》的评价,《红楼梦》描写了一段有悖于封建礼教的高贵爱情,刻画了一大批恪守封建礼教的卫道士。当前人们主要认为是封建礼教和封建家长导致了贾宝玉和林黛玉爱情的悲剧,是贾宝玉和林黛玉二人与时代格格不入的反封建性格使爱情走向了幻灭。通过与《西厢记》的比较,我们发现《红楼梦》爱情悲剧的一个很重要的因素是贾宝玉和林黛玉所处的环境中缺少了一个《西厢记》中"红娘"式的爱情"擎天柱"。旨在从《西厢记》的角度,阐述《西厢记》之所以成为喜剧,而《红楼梦》之所以成为悲剧的原因。  相似文献   

16.
线天长  吴营洲 《各界》2011,(1):50-54
曹雪芹生命中的最后十年,大部分是在北京西山度过的。这段时间,曹雪芹没有再写再改他的啼血之作《红楼梦》,以致“书未成”,自己也“泪尽而逝”。而在人们通常的印象里,曹雪芹该是“生命不息,写作不止”的,其实不是。  相似文献   

17.
最近,北京市政协文史委员会、北京市崇文区政协、中国红楼梦学会两次联合召开曹雪芹旧居遗址研讨会,认定北京市唯一一处有史可查、有图可考的曹雪芹旧居遗址,在北京市崇文区蒜市口。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研究员、红楼梦学会常务理事张书才为考订此事,花费了17年时间。1978年,香港《明报月刊》曾发表黄震泰、黄庚《曹雪芹故居之发现》一文,认为北京香山正白旗38号是曹氏故居。然而后来许多专家指出此说没有依据,予以否定。这次曹氏旧居遗址发现,是否有案可稽呢?据旧居发现者张书才先生说,这一回决非空穴来风。他详细谈起了发现的经过:…  相似文献   

18.
剪纸,作为我国传统的民间艺术,历来为中外人士所喜爱。《红楼梦》作为中国文学史上的一部辉煌巨著,早已享誉世界,家喻户晓。用民间的剪纸艺术表现红楼梦的内容,以前也有一些作品,但这些剪纸作品,大都是小型的、几个人的单景作品,在一幅画面中表现红楼梦众人物多场景的巨幅作品尚属少见。而现在李宝凤凭着对艺术的不懈追求和女性的细腻灵巧做到了。1999年8月16日“李宝凤《红楼梦》剪纸艺术展”在北京大观园隆重举行。我国著名的  相似文献   

19.
《红楼梦》艺术成就非凡,世人皆知,毋庸赘述。然而正象人的出名会招来某些麻烦一样,《红楼梦》也逃不脱盛名之累。自然,这麻烦怪不着也碍不着九泉之下的曹雪芹,纯粹是后人自作多情。何以见得?试举数例以说明: 《红楼梦》研究硕果累累,评价其成就是专家们的事。然而,近来某些考证文章却有点让人皱眉。如有的异想天开,考证出《红楼梦》是李鸿  相似文献   

20.
人生隽语     
《民主》2015,(5)
<正>王立平(国家一级作曲家):我自己的体会是:"一朝入梦,终生不醒。"我非常喜欢这部作品(《红楼梦》),很小的时候就读过但未读懂,好像尽是些家长里短的事,甚至读得有点烦。而真正读懂曹雪芹在每一个人物背后所透出的文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