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正>在人大工作已8年有余。8年来,我从对人大业务及人大宣传工作一无所知,到成长为本单位的新闻宣传骨干,一路上不仅洒下了自己辛勤的汗水,更重要的是得益于《人大建设》杂志编辑老师们的悉心指导与栽培。有了你们的关爱,我的写作水平不断提高;有了你们的关爱,我在事业上得到长足的发展!谢谢你给我的爱——《人大建设》!《人大建设》的内容使我受益匪浅。《人大建设》所刊发的文章紧密结合时事,结合人大工作实际,观点新颖,立意深刻,内涵  相似文献   

2.
5年来,在我办公室案头上经常摆放着一摞《人大建设》杂志,它像良师益友一样,指导着我不断前进。1995年,我由乡党委副书记改任乡人大主席。当时社会上一些人认为,人大工作不过是摆摆形式、走走过场的“应景文章“。我也曾想:自己从一线到二线,应付几年就退休。接手后,我在人大办公室资料柜里搬出了从1992年以来收存的《人大建设》杂志,准备翻阅翻阅,以便能说点行话,应付一下场面。谁知打开一本一看,立即就被吸引住了。我接连看了一篇又一篇,读了一本又一本,不几天的功夫就把几十本刊物阅了一遍,有的文章甚至读了几遍。《人大建设》像  相似文献   

3.
看到人大建设杂志社举办的“我与《人大建设》征文启事”,我的心头不禁为之一热。到人大工作五年来,我是伴着《人大建设》杂志一起走过来的。其中为文的辛酸苦辣以及从编辑那里受到的启迪和教诲,令我难忘。  相似文献   

4.
<正>花开花落又一季,春去春来又一年。转眼间,我与《人大建设》杂志结下情缘已超过10个年头。10年来,"她"作为良师益友,为我释疑解惑,帮我掌握了较为丰富的人大工作知识,从一个"门外汉"成为"内行人"。提起与《人大建设》的相识,还要从2006年年末的县乡人大换届说起。当时,我到内乡县人大常委会选工委工作已近一年。我虽然把《选举法》、《代表法》和《地方组织法》等与人大工作息息相关的法律法规硬"啃"了若干  相似文献   

5.
《人大建设》全国公开发行已经5年了!值此纪念杂志公开发行5周年之时,我和许多读者一样感到高兴,也特别向杂志社的同志们表示祝贺!在过去的5年时间里,承蒙《人大建设》杂志编辑部的关照,全国人大常委会研究室以及我自己定期都可以收到赠阅的杂志。每次收到杂志后,无论工作多忙,我们都会抽时间把杂志里的文章细细地读一读。借此机会,作为《人大建设》多年来的一个忠实读者,我想对杂志提几点希望。第一,《人大建设》杂志应当热情讴歌人大建  相似文献   

6.
<正>在我的办公桌上,始终摆放着最新几期《人大建设》杂志及往年的《人大建设》合订本。在工作空闲之余阅读《人大建设》,是我学习人大知识的重要途径,也成了我的爱好之一。通过阅读《人大建设》,我不但提高了政治理论水平和业务素质,也及时了解到全省乃至国内各地人大工作的动态,还认识了一大批优秀的人大代表和人大工作者。可以说,是《人大建设》架起了我们沟通交流的桥梁。与《人大建设》结缘,还是我到新郑市人大常  相似文献   

7.
<正>屈指数来,我与《人大建设》杂志结识已有七个年头。七年来,《人大建设》伴我学习、成长、进步,让我从一个懵懵懂懂的写作新手逐步成长为人大新闻写作的能手。近年,我先后在《人大建设》、《南阳人大》、《南阳日报》等各级报刊上发表新闻稿件300余篇。从最初发表的寥寥几行的简讯信息到洋洋洒洒上千字的新闻通讯,从边角"豆腐块"到大篇幅稿件,见证了我从事人大新闻宣传工作的成长进步,让我品尝到从事新闻写作的成功与快乐。在  相似文献   

8.
正"《人大建设》杂志上有你的文章啊!"同事一见到我,就欣喜地拿给我看。我接过杂志,仔仔细细地看了又看。看到我写的《推进法治建设鹰城在行动》刊登在杂志上,喜悦的浪花在心中激荡,久久不能平静……一年多过去了,那一刻的欢喜情绪依然记忆犹新。我是人大新兵,2015年3月调入平顶山市人大常委会研究室工作。自2006年公选进入公务员队伍,我一直在其他系统工作。综合岗位多年的锤炼使我对干好新工作充满了期待。可是,我很快就发现,工作方法虽然是相通的,业务知识却是要从零开始的。人大工作的程序性强,工作  相似文献   

9.
我是1990年结识《人大建设》的。那时,她的刊名还不叫《人大建设》,而是叫《河南人大通讯》。从那时起,我就注意收集,一期不少地存放在办公室的档案柜里。这一摞摞杂志,不仅记载了《人大建设》与时俱进的坚实步伐,也浴入了我热爱人大,献身人大,宣传人大的浓浓情结。  相似文献   

10.
<正>自2002年从事人大工作到现在,我与《人大建设》已相知相伴15年了。15年来,以《人大建设》为媒介,我见证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不断的创新和完善,同时通过《人大建设》不断砥砺发展的进程,与她同频共振。多年来相识相知和相守,我发自内心地说:"《人大建设》,我永远的良师益友!"良师:工作的引航明灯2002年,我任乡人大秘书。当时,没有网络,  相似文献   

11.
<正>时光荏苒,我到汝州市人大机关已十四年多了。蓦然回首这段岁月,是《人大建设》杂志伴我一路走来、一路走好。回想自己从当初对人大工作十分外行,到如今熟悉人大工作,成长为一名地地道道的人大工作者,从一名科员成长为人大机关委室副主任、主任,尤其是担任市人大代表、人大常委会委员这些集荣誉感、责任感于一身的重要职务,都得益于《人大建设》的倾心关爱和帮助,是她铺就了我的人大工作之路,促使我学习人大知识、  相似文献   

12.
在星罗棋布的期刊市场上,真正能够成为我工作、学习和生活园地的.惟有《人大建设》杂志这家刊物。因此,我想借《人大建设》杂志版面的一角,谈谈我与《人大建设》结下的情缘。  相似文献   

13.
程军 《人大建设》2002,(9):44-45
我是两年多前脱下军装,进入商丘市梁园区人大常委会机关工作的一名新兵,记得刚到机关上班的第二天,办公室陈主任一摞厚厚的《人大建设》杂志递给我说,人大工作法律性、程序性、政策性都很强,必须不断学习,才能做好人大工作。这些《人大建设》杂志对你尽快进入角色是会有帮助的,拿去看吧。  相似文献   

14.
<正>2017年是《人大建设》杂志创刊25周年。为回顾、总结《人大建设》的发展历程和办刊经验,进一步加强与广大读者、作者的联系与沟通,本刊与河南乐氏同仁老药铺有限公司联合举办《人大建设》杂志创刊25周年系列纪念活动之一"我与人大建设"乐氏同仁杯有奖征文活动。  相似文献   

15.
正2013年冬天,我从乡镇被借调到淮阳县人大常委会办公室工作,欣喜之情还未来得及抒发,就被陌生的环境和工作打入"无底深渊"——原本立志把写作定成人生梦想的我,此时却对公文写作充满了恐慌和畏惧。正在迷茫而又无措时,领导向我推荐了一个老师——《人大建设》杂志。初识《人大建设》,就被她的版式设计和精彩内容吸引了。从此,一头扎入其  相似文献   

16.
胡冕 《人大建设》2013,(7):32-33
我与《人大建设》杂志有着不解之缘:是她,让我从一名乡镇人大秘书一步步成长为乡镇人大副主席,再到人大主席;也是她,让我对人大工作从陌生到熟悉,再到热爱;更是她,教我学会了许多做人、为政的道理,使我从一名人大工作的"门外汉"逐步成长为一名合格的人大工作者。一初次接触《人大建设》是在1998年。当时,我刚被分配到新县周河乡担任人大秘书,对人大工作的了解几乎是空白。一天下午,我接到通知:县人大常委会领导第二天要到我们乡召开调研座谈会,要求乡人大主席在会上发言。领导安排我就乡镇人大工作写一份发言材料,第二天早上送到他手上。接到这个紧急任务,我感觉头一下子大了,半天没缓过神来。这可怎么办?关于人大方面的知识,还是在高中政治课本上了解的一星半点。除此之外,几乎是一无所知。领导看到我这个样子,笑了起来:"不好写吧?刚开始是不容易。相信自己,肯定能完成任  相似文献   

17.
<正>我与《人大建设》杂志结缘是在22年前。1995年7月,18岁的我从平顶山师专毕业后,被分配到老家一所小学教书。在那所偏僻的乡村小学,没有图书室和阅览室,报刊对于我来说是难得一见的稀缺品。一次偶然的机会,我在学校所在村的村委会主任家中见到了一本《人大建设》杂志。上面登载的文章顿时吸引了我,让我爱不释手。村委会主任是区人大代表。《人大建设》杂志是区人大常委会订阅的,每个代表人  相似文献   

18.
<正>弹指一挥间,我在人大工作已整整8年。在这难忘的日子里,是《人大建设》铺就了我的人大工作之路,伴我在人大工作上一路走来。在我内心深处,总想把对《人大建设》的真实情感倾吐与大家,共享成功的喜悦和欢乐。记得2008年我从乡镇调到淅川县人大常委会机关工作时,对人大工作一窍不通,既不了解人大的性质、地位和作用,更不熟悉人大工作的业务,这让我感到前所未有的压力。究竟该从哪里入手呢?办公室主任王章君似乎看出了我的迷惑,他向我推  相似文献   

19.
2008年9月19日刚才,刘玉功副主任作了重要讲话,对做好新形势下的人大宣传工作进行了新的部署,提出了新的任务和要求。希望大家认真学习领会,切实抓好落实。下面,我就《人民权利报》、《山东人大工作》杂志和《山东省人大常委会公报》一年来的主要工作情况和明年人大报刊的宣传及征订发行工作,谈点意见,供大家参考。  相似文献   

20.
相伴如歌     
<正>2005年8月,我由淅川县人劳部门调到县人大常委会机关工作。初到新岗位,茫然无序。正在不知如何是好之际,领导拿来一摞杂志。我仔细一看,原来是几期《人大建设》。说实话,过去虽然也接触过《人大建设》,但因为业务关系,对"她"还真没有过多地关注。猛然相见,还真有种见到"熟人"的感觉:"嘿,咱人大也有'熟人'了!"从此,《人大建设》不仅在办公室陪伴着我,我还把"她"带回家放在床头,睡觉前再看一会儿。看得多了,加上对人大工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