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冬季是进补的最好季节,故民间有"冬令进补,开春打虎"的谚语。但是,冬令进补也要因人而异。那么,哪些人需要冬令进补呢?  相似文献   

2.
随着物质文明的提高,人们日益注重物质的“进补”。诸如,人参、银耳、鹿茸之类均为“药补”之良方。海鲜、山珍、甲鱼等为“食补”之佳品。科学提示,人的新陈代谢需要不断补充体内所必需的营养素,无论是“药补”,还是“食补”,只要“补”之得法,都是有益的。如果说物质“进补”为人之必需的话,那么,精神“进补”同样为人之不可缺少。从某种意义上讲,甚至比物质的“进补”更为重要。尤其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作为共产党员,包括领导干部,要保持共产党员的先进性,尤需要精神“进补”,以不断增强自己的“体质”,促进精神的健康。现在,有那么一部分…  相似文献   

3.
《天津政协公报》2011,(11):58-58
<正>从中医养生学的角度来看,立冬确实是进补的好时节。因为进入冬季后,人体新陈代谢减慢,消耗相对减少。冬令进补能够使营养物质转化的能量储存于体内,从而扶正固本,增强抵抗力。进补:以食补为上《内经》有"秋冬养阴"之说,而北方冬季气候干燥,常有大风天气,因此,滋益阴精是冬季养生的重要内容,最好能多吃白菜、银耳、木耳、枸杞、梨、猕猴桃等补益阴液的食物;辛辣厚味、烧烤油炸食物少吃为  相似文献   

4.
<正>引言:俗话说,"一夏无病三分虚"。炎热的夏季,人体出汗多,消耗大,或多或少都有体虚的表现。尤其是体质本身就虚弱的老人,在初秋合理进补,可以补充夏季的虚损。进补食物:红薯夏季,人们大多贪食冷饮冷食,脾胃功能还没有恢复过来。此时,若是大鱼大肉进补,会增添脾胃负担,影响消化吸收。用一些营养素食来进补,  相似文献   

5.
俗话说:"冬季进补,春季打虎;冬季不补,春季受苦。"传统养生学认为,冬季是最好的进补季节,应该多食用一些偏于温热性的食物,特别是能够温补肾阳的饮食,利用饮食养生的方法让身体更健康。  相似文献   

6.
《就业与保障》2014,(10):54-54
正俗话讲"一夏无病三分虚",进入秋天后,很多人神清气爽、食欲大增,这是进补的好时候。天一转凉,有些人就开始猛吃牛羊肉,想要补充体力,提高抵抗力,不料吃得口干舌燥、便秘难耐,甚至诱发心脑血管疾病。秋冬季节应注意补阳抗寒、增强活力,不过进补也应适度,大家可适量吃鱼,因为鱼肉高蛋白、低脂肪,含有大量不饱和脂肪酸,对心脑血管疾病有益。  相似文献   

7.
<正>2002年国家多部委联合制定并发布的《中药现代化发展纲要》提出,中药现代化发展坚持"继承创新、跨越发展"的方针。从纲要中可以看出,中药的现代化就是在继承和发扬我国优势中医药的基础上,利用当今世界所能够发现的科技手段,借鉴国际通行的医药标准及规范,研究、开发、管理和生产以"被国际社会认可"为特征的现代中药,使其成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中药产业。下面就中药现代化、国际化发展谈谈自己的几点看法。  相似文献   

8.
<正>尽管已经入夏,但记者走访一些火锅店时发现,吃火锅的人依然不少。营养师提醒,夏天吃火锅有伏天进补的效果,有祛除寒气、促进身体排汗等功效,但要注意一些问题,否则可能诱发疾病。  相似文献   

9.
《天津政协公报》2012,(8):39-39
<正>健康的生活,你现在所生活的是健康的吗?我想大家如今生活都不能说是健康的,只能说是亚健康。如今的人们或多或少都存在着一些小毛病,只是自己没有发现,自己没有引起注意而已,但并不是说明不存在。就如我们现在要介绍的"四虚",这都说明大家是处在亚健康的状态中。那么,当这"四虚"症状的出现要怎么办呢?【阴虚】又称阴虚火旺,俗称虚火,阴虚表现为怕热、易怒、面颊升火、口干咽痛、大便干燥、小便短赤或黄、五心烦热、腰酸背痛、梦遗滑精等。进补宜采纳补阴、滋阴、养阴等法,补阴虚的药物可选用生地、麦冬、玉竹、珍珠粉、银耳、冬虫夏草、石  相似文献   

10.
黄媛 《今日上海》2010,(3):23-25
中国人注重养生,早在《庄子》里就有专门的章节论述养生。养生的门道、法子不胜枚举。单说进补吧,不同的时间、季节、环境、体质,就有不同的进补法,诸如药补、食补,配方琳琅满目。  相似文献   

11.
<正>如今,养生成为热门,走进超市,阿胶枣、龟苓膏、凉茶等"中药零食"琳琅满目。俗话说"是药三分毒",中药加零食,看上去是美味和保健兼得,可会不会出现副作用呢?阿胶枣,就是添加了阿胶的红枣。阿胶和红枣都有滋阴、养血、补血的作用,很受女性朋友的喜爱。阿胶枣的确有补益的作用,对于气虚或血虚的人有一定好处,能改善面色苍白、浑身没劲、经常犯困等症状。但阿胶枣偏温性,对体内有湿热的人不适  相似文献   

12.
春回大地,万物复苏,春天是人体新陈代谢活动日趋活跃的季节。根据传统医学的理论,春季养生当需食补,如果能够抓住时机适当进补,对人的身体健康很有益处。养生专家建议,春季进补应遵循下列原则。  相似文献   

13.
正蒹葭苍苍,白露为霜。白露过后,天气逐渐转凉,"秋乏"来临——不少人会有一股说不出的疲劳感。炎热的夏天,人体消耗了太多的气血、体力和津液,再加上得不到充足的睡眠,失去了较多的"老本",欠了一笔"夏债"。秋高气爽,却也是干燥的季节,因而,有的人会出现一系列的不良表现。虚则补之,野山参是这个时节用来进补的上佳选择。人参文化源远流长野山参自古以来被誉"百草之王""万药之首",是驰名中外的稀世珍品;是世界上公认的最佳天然补品、最  相似文献   

14.
《台声》2015,(3)
<正>呷哺呷哺"呷"(xiā)在闽南语里是一口一口吃的意思,"哺"(bǔ)则有进补的含义"呷哺"两个字结合起来就是食用滋补、食用健康的意思"呷哺呷哺"含有20个口字,诠释食客众多,人气兴旺2014年12月17日,北京市民熟悉的"呷哺呷哺",成功叩响资本市场大门,登陆港交所主板,成为港交所"火锅第一股"。  相似文献   

15.
<正>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理想,理想决定着他努力和判断的方向。石嫣,这个爱穿粗布衣、有着质朴笑容的女子,身兼多种身份——中国人民大学博士、清华大学博士后、分享收获(北京)农业发展公司董事长、国际社会农业联盟副主席……但她更喜欢称自己为"农民",准确地说是"新农人"。从业近十年的"新农人"石嫣,如今正经营着自己的三个农场,忙碌在蔬菜大棚和鸡舍、猪圈之间,与村里的农民打成一片……  相似文献   

16.
《台声》2014,(2)
<正>新春梦想,是所有中华儿女在新年里的期盼。当"马上"成为马年里年轻人不可或缺的口头禅时,那么马年里,你"马上"了吗?……人的一生中,每个人都会有自己的梦想,它是人人所向往的一种精神境界。而没有梦想的人生注定是空虚的。梦想,就是理想。人们需要不断地追寻梦想来支撑自己的人生,使自己的理想在追寻中不断实现。但梦想又不是自私的,它与自己的家庭、民族、国家的梦想是紧密相连的,是要通过自己全力以赴的努力实践才能实现的。人活着就得有梦想。进入马年,新春福至,万象更新。有道是"一年之计在于春",新年里,我们有梦想了吗?能否在马年顺顺利利、马到成功、具有龙马精神、做事一马当先呢?这就要看我们的梦有多大、有多美、有多远、有多么令人神往……  相似文献   

17.
《天津政协公报》2011,(5):37-37
<正>毛泽东书信开头的称呼,对党内的人,一般称同志,个别称职务、兄和老;对党外的人,一般称先生,个别称职务、兄、夫子、和学长等,但对一些社会影响较大者则在称呼下面再加上"阁下"、"左右"、"道席"、"有道"、"勋鉴"、"大鉴"、"台鉴"、"共鉴"、"惠鉴"之词。兄,在旧书信中是朋友之间的相互尊称,并非专指比自己年长的平辈人的称呼,被称为兄者,有些比毛泽东年轻。夫子,是对老师的专用敬称。阁下,是书信中对人的敬称。左右,在书信中不直呼对方,而说左右的人,表示对对方的  相似文献   

18.
谭正力 《协商论坛》2010,(10):63-63
冬季进补要有所讲究,特别是体质本身就寒的人,尤其不能食用过多的性寒食物,否则容易导致肚子痛。较为常见的性寒食物有:绿豆、梨、橙子、柑、螃蟹、海带、紫菜、鸭血、鸭蛋(性微寒)、皮蛋等。  相似文献   

19.
《天津政协公报》2014,(9):42-42
<正>晚清重臣曾国藩有个著名的"八交九不交"原则。所谓"八交"就是要交胜己者、盛德者、趣味者、肯吃亏者、直言者、志趣广大者、惠在当厄者、体人者。"九不交"是不交志不同者、谀人者、恩怨颠倒者、好占便宜者、全无性情者、不孝不悌者、愚人者、落井下石者、德薄者。仔细想想,曾国藩的这十七条交友原则很有道理。和比自己强的人交往,才能提高自己;和道德高尚的人交往,才能塑造自己优秀的品行;和  相似文献   

20.
俗话说:“一夏无病三分虚”,立秋一过,气候虽然早晚凉爽,但仍有秋老虎肆虐,故人极易倦怠、乏力、纳呆等,在北京民间索有“秋补”习俗。根据中医“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的原则。此时进补十分必要。但进补不可乱补。应注意几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