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沭阳是全省面积最大、人口最多的县份,1996年区划调整以来,我们立足欠发达县情,坚持不畏难、不争论、不依赖、不空谈,解放思想,改革创新,全民动员,艰苦创业,走出了一条具有沭阳特色的发展之路,初步形成了全县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局面。2001年,实现国内生产总值69.02亿元,财政收入2.7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3160元,分别是1996年的2.17倍、2.25倍和1.58倍。  相似文献   

2.
<正>第一件实事[承诺]帮助3万人实现创业并带动10万人就业再就业。[完成情况]截至2008年12月底,全省扶持成功创业5.22万人,带动16.27万人就业,发放小额担保贷款59000万元,超额完成年初确定的目标任务。  相似文献   

3.
就业十题     
2005年,吉林省就业再就业工作面临着许多新的形势和任务,面对新的形势和任务,2005年全省就业再就业工作基本思路是:坚持一个主题——创业促就业,抓紧两个环节——扩大就业、调控失业,疏通三个渠道——省内就业、省外就业、境外就业,构筑四个体系——促进就业的组织领导体系、政策法规体系、资金保障体系和工作服务体系。  相似文献   

4.
<正>今年以来,沭阳县政协组织委员重点就加快农民网络创业、促进农民增收进行专题调研,这是沭阳县政协贯彻落实省、市关于加快"一村一品一店"建设、助力农民增收的举措之一。沭阳是全省花木生产大县。近年来,该县以花木产业为龙头,始终将电子商务作为全民创业、网络创业的重要手段,先后建立电子商务服务中心34家,开设网店2.2万家,其中,销售农产品网店1.48万家,网上  相似文献   

5.
刘成文  胡涛 《群众》2009,(10):55-56
就业是民生之本,创业是就业之源。近年来,我们东海县委、县政府把抓好农村剩余劳动力有效转移、促进其创业就业作为推进新农村建设的有效切入点,力争使农村零转移家庭至少有一人创业就业,全县县域经济发展的潜能不断得到激发,创业就业的氛围日益浓厚.农民增收致富的步伐进一步加快。  相似文献   

6.
张莉萍 《群众》2017,(18):51-52
前不久,在联合国贸易和发展会议的论坛上,一部讲述沭阳草根创业者的纪录片《你好,淘宝!》引起了广泛关注。片中真实再现了7名不同类型创业者从迷茫到坚定的创业历程,既是沭阳几十万创业者的缩影,也反映沭阳借力互联网,推动电商创业,走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创业富民之路。经过多年发展,沭阳已成为全国十大淘宝村集群之一和全国唯一农产品淘宝村集群,农产品网络销售额排名全国前三。2016年快递量达到8500万件,每秒钟就有2.7件快递从沭阳发向世界各地。在这一切的背后,当地政府扮演着一个看得高远、俯得下身、吆喝得响的“店小二”角色,助力沭阳农村电商发展闯出新路。其经验可以总结为以下三个关键词。  相似文献   

7.
2009年,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吉林省就业形势面临前所未有的压力和挑战。但难能可贵的是,全省就业仍保持基本稳定。来之不易的就业成果,与国家和吉林省实施的积极就业政策息息相关,也得益于全省开展的“全民创业带动就业”活动。24个牵头部门、37项各具特色的系列活动,形成了推动创业就业的巨大合力,在吉林省掀起了创业带动就业的新高潮。  相似文献   

8.
《就业与保障》2006,(11):14-15
尤溪县是朱熹的诞生地,闽中农业人口大县,土地总面积3463平方公里,辖8镇7乡250个村委会和10个居委会,全县总人口42.3万人,其中农业人口35.74万人,农村劳动力达18.76万人,已经转移就业9.68万人,占农村劳动力51.6%。作为传统的农业大县和正在加速崛起的新兴工业县,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在全县工作大局中,意义重大、任务繁重。  相似文献   

9.
《两岸关系》2021,(9):53-55
正江苏是两岸经贸交流最活跃的地区之一,也是台湾青年"登陆"就业创业的首选地之一,服务台湾青年就业创业工作基础扎实、优势明显——国台办批准设立了12家海峡两岸青年就业创业基地(示范点),数量居各省(区、市)首位;据统计,2016至2021年上半年,全省累计服务台湾青年创业项目近1300个,服务台湾青年实习就业创业超过1.7万人次;全省各地台协会内设的17家台青会现有会员近2000人。  相似文献   

10.
张艳慧 《长白学刊》2010,(3):158-158
我国人口大国的基本国情、国家经济发展的现实要求及青少年未来发展的实际需要,决定了着力实施就业创业教育成为教育领域中一项重要而紧迫的任务。  相似文献   

11.
<正>吉政办发[2014]24号各市(州)人民政府,长白山管委会,各县(市)人民政府,省政府各厅委办、各直属机构:2013年6月17日,省政府办公厅发布了《关于做好全省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通知》(吉政办发[2013]24号,以下简称《通知》),明确了普通高等院校毕业生(以下简称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的相关政策措施,对做好全省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发挥了重要作用。近日,国务院办公厅发布了《关于做好2014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的通知》(国办发[2014]22号),就做好2014年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提出了  相似文献   

12.
《中国妇运》2008,(3):24-26
近年来,吉林省妇联按照省委、省政府全民创业促就业工作总体部署,提出了“岗上岗下齐抓,创业就业并举”的工作思路,在全省实施了“巾帼创业小额借款项目”,为下岗失业妇女提供创业资金支持,使她们实现了创业就业。迄今为止,“巾帼创业小额借款项目”在全省9个市州全面铺开,借出资金总额已达2308.92万元,直接扶持4495名下岗失业妇女创业,并带动11412名下岗失业妇女实现就业。  相似文献   

13.
<正>陕政发[2015]26号各设区市人民政府,省人民政府各工作部门、各直属机构:就业是民生之本,事关经济发展和民生改善大局。近年来,我省认真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大力实施就业优先战略,鼓励创业带动就业,全省就业局势总体稳定。当前,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结构性就业矛盾更加突出。把创业和就业结合起  相似文献   

14.
就业是民生之本,创业乃民富之路。在我国就业全局中,青年就业问题日益显示出社会转型期的战略性、主体性和特殊性。据2000年全国第五次人口普查资料,在失业人口中,19岁以下的占22.2%,20-24岁的占20.5%,25-29岁的占14.5%,30-34岁的占12.3%,总体上讲,34岁以下的失业青年已经占总失业人口的69.5%。数据表明,青年已经取代过去的下岗工人群体而逐渐成为失业人群的主体。为了充分了解江苏青年的无业失业状况,寻求促进青年就业与创业的有效途径与解决方法,共青团江苏省委于2004年2月至9月,在全省范围内对35周岁以下的无业失业青年进行了抽样调查。…  相似文献   

15.
<正>就业创业工作是推动地方经济发展的有力支撑,是促进居民收入增长的基础工程,也是落实省党代会提出的聚焦富民目标任务的重要抓手。近年来,宝应县始终把促进就业创业放在经济社会发展的优先位置,高度重视就业创业培训工作,不断加大组织力度、加大资金投入、加强平台建设,就业创业培训取得了积极成效,但还存在各方参与积极性不够高、培训靶向性不够准、平台功能性不够强、工作成效性不够实等问题和不足。为此建议:  相似文献   

16.
琼府办[2009]90号各市、县、自治县人民政府,省政府直属各单位:为进一步做好全省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工作,根据《国务院办公厅转发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等部门关于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工作指导意见的通知》(国办发[2008]111号)等有关文件精神,经省政府同意,结合我省实际,现提出如下意见。一、统一思想认识,明确目标任务  相似文献   

17.
《协商论坛》2015,(2):40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要健全促进就业创业体制机制,建立经济发展和扩大就业的联动机制,健全政府促进就业责任制度。创业就业也是目前青年最为关心和关注的问题,关系到每个青年的切身利益和人生发展。通过几年来的扎实工作,我省青年创业就业工作已经打开了一个良好的局面,初步形成了青年争先自主创业的氛围,但与全省青年创业就业的需求还存在很大差距,青年创业也面临一些问题和困难,如缺创业资金、项目和能力等。因此,  相似文献   

18.
曾玉兰 《世纪行》2010,(4):45-45
<正>全省有各类残疾人379.4万,占全省总人口的比例为6.64%,其中城镇残疾人106.2万,农村残疾人273.2万。残疾人口抽样调查数据显示,15—59岁劳动年龄段内有劳动能力且需要就业的残疾人口数量为140.5万人,占残疾人总数的37%,已经就业的有106.64万人,其中城镇残疾人23.8万,残疾人口就业率为57.23%,比健全人口就业率低30个百分点,全省现有33.86万有就业能力的残疾人需要就业。  相似文献   

19.
目前吉林省创业促就业活动发展势头很好,但也存在一些不容回避的问题,就业形势依然严峻。主要表现在:经济发展吸纳就业能力相对不足,就业供需矛盾相当突出;中小企业已成为就业的主渠道,但规模偏小;就业问题出现多元化、复杂化变动迹象。面对复杂的就业问题,吉林省一直在不懈地探讨解决问题办法。但笔者发现,单靠积极落实就业政策,民众不积极创业,要想根本上化解就业问题十分困难,就业的突破口在于创业。推动创业、扩大就业是我省面临的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今后,要在下大力气进一步提高民众对创业和就业工作重要性的认识的基础上,积极优化…  相似文献   

20.
吉林省是老工业基地之一,历史包袱沉重,就业任务十分艰巨。吉林省人口占全国人口的比例不足2%,而每年的就业、再就业任务量占全国5%以上。特别是受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今年吉林省城镇需要的就业劳动力总量5年来首次攀升,达到82万人。面对严峻形势。省委、省政府坚决贯彻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部署,采取有效措施积极应对,保持了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全省上半年主要经济指标增速好于预期,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