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刘以安 《群众》2017,(13):14-14
南京作为我国东部地区重要中心城市,长三角唯一特大城市,经济总量和人口总量约占扬子江城市群总量的1/5,且具有区位、创新中心、产业发展、交通枢纽、开放平台以及绿色生态等多重优势。南京将发挥自身优势,切实提升城市首位度,努力打造扬子江城市群“引擎”,在扬子江城市群建设中发挥好龙头作用。  相似文献   

2.
韩立明 《群众》2017,(13):18-18
运功能节点的独特优势,深入推进陆海统筹发展综合改革试点和通州湾江海联动开发示范区建设,提升面向国际、服务长江中上游及长江以北地区发展的资源配置能力,努力成为扬子江城市群构建双向开放新格局的“江海门户”。另一方面,策应长三角城市群和上海卓越全球城市建设,打造上海大都市北翼门户城市。积极融入长三角世界级城市群“一核五圈四带”发展布局,抢抓上海大都市圈同城化机遇,构建“三港三城三基地”空间格局,着力建设长三角北翼经济中心和江苏沿海湾区经济新增长极,打造集“生态屏障、产业腹地、创新之都、文化名城”等功能于一体的上海“北大门”和Ⅱ型大城市,努力成为扬子江城市群与上海协同发展的“咬合器”。  相似文献   

3.
《群众》2017,(13)
正作为扬子江城市群的重要成员,无锡既是区域内苏锡常都市圈的中心一环,又是省内率先推动跨江融合发展的城市。无锡将积极与区域内各城市沟通配合,协同共推扬子江城市群建设,为推进"两聚一高""强富美高"新江苏和打造长三角世界级城市群贡献力量。坚持科学规划引领。深入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部署精神,制订并实施无锡融入扬子江城市群建设发展行动计划。明确城市发展目标和功能定位,在产业转型升级、生态廊  相似文献   

4.
<正>随着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区域内资源进一步融合。南京在城市功能和首位度提升上,需要体现出反映国际城市发展趋势、体现国家战略意图和南京城市发展需要的新时代内涵。第一,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战略支点。在这个世界级城市群的空间格局中,江苏是长三角一体化行动的关键区域,是长三角世界级城市群的北翼腹地,南京  相似文献   

5.
刘西忠 《群众》2022,(5):15-16
江苏省第十四次党代会报告强调指出,要“着力提升扬子江城市群发展水平,支持南京争创国家中心城市,加快宁镇扬、苏锡常一体化进程,努力把沿江地区打造成全省现代化建设先行带、引领带”。推动沿江地区现代化建设走在全省全国前列,就必须顺应和把握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律,加强区域联动发展,在支持苏南地区巩固放大引领优势,加快打造现代化建设先行示范区的同时,支持苏中地区跨江融合,加快实现中部崛起,提升北沿江的发展能级,通过南北沿江高质量高水平的协同,切实增强扬子江城市群的“发动机”功能,增强对沿海经济带、江淮生态经济区和淮海经济区的引领带动能力。  相似文献   

6.
朱晓明 《群众》2017,(13):8-9
谋划建设扬子江城市群,是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建设“强富美高”新江苏的具体行动,是新发展理念与江苏实际紧密结合的创新实践,也是江苏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区域格局新谋划,使江苏发展又一次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对增强区域国际竞争力、辐射带动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提升江苏在全球竞争格局中的地位,协同打造长三角世界级城市群,意义重大、影响深远。  相似文献   

7.
《群众》2017,(13)
正推进扬子江城市群建设,是顺应经济发展新常态、改革发展新要求、城市发展新趋势的战略举措。泰州将主动策应"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建设和长三角区域一体化等国家重大战略,加快转变城市发展方式,着力提升城市经营效率,努力建设特色明显、人民满意的现代化城市,为融入和推动扬子江城市群发展作出积极贡献。坚持规划引领,把握城市建设新定位。《长江三角洲城市群发展规划》明确了泰州建设Ⅱ型大城市的  相似文献   

8.
当今时代,城市群已经成为全球经济重心最重要的承载体。地处长三角开放前沿的江苏,无论是参与国际竞争还是推动区域协调发展,都需要构建新的战略载体。在落实“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建设等国家战略以及更好地对接、参与、支撑长三角世界级城市群建设的要求下,整体谋划沿江八市的集群发展、融合发展,建设一体化发展的扬子江城市群,是基于现实的战略选择,是面向未来的责任担当。  相似文献   

9.
《群众》2021,(6)
正长三角城市群是目前我国综合实力最强、一体化程度最高的城市群,经济有活力、开放程度高、创新能力强。它肩负着创新引领和率先实现东部地区高质量发展,建立更加科学有效的区域协调发展新体制、新机制,建设世界级城市群的重任。如何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征程上向更高质量一体化发展迈进?找准推进长三角高质量一体化发展的发力点是关键。城市群协同治理是推进长三角高质量一体化发展的重要路径。国家"十四五"规划与2035年远景目标提出,要深入实施区域重大战略、  相似文献   

10.
城镇化是现代化的必由之路,城市群是城镇化高级阶段的主体形态。现代城市群建设在我国构建新发展格局和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建设中,发挥着强大的创新载体与动能支持作用。《扬子江城市群与区域一体化战略研究》一书率先建构起中国特色城市群高质量发展研究的话语体系,并以江苏服务长三角区域一体化的生动实践,绘出了“中国情景”现代化城市群的美好未来,为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注入更丰富的内涵。  相似文献   

11.
<正>今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是决胜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之年。我们始终以开放的胸襟和心态,抢抓长三角区域一体化、扬子江城市群建设等国家和省重大战略机遇,向东主动接轨上海,向西主动融入南京都市圈,更加紧密地协同苏锡常、锡常泰城市群发展,为江苏走在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前列作出常州应有贡献。  相似文献   

12.
徐海贤 《群众》2017,(18):37-38
“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江苏依水而生、因水而兴,自古以来就是我国著名的鱼米之乡、富庶之地,平原和水域面积占比均居全国各省(区)首位,而江淮生态经济区尤具水乡和田园优势,该区域的整体保护和绿色发展对江苏具有重要示范意义。在“强富美高新江苏”和“两聚一高”的战略指引下,江苏省域空间重点推进“1+3”功能区发展战略,立足于省域内部地理环境基础、资源经济特色的分区特点,突出扬子江城市群的龙头和核心带动作用,同时加快沿海经济带、江淮生态经济区和淮海经济区中心城市的特色化发展,通过各功能板块差异化定位,分类引导,特色发展。其中,江淮生态经济区在省域“1+3”战略格局中定位明确,是唯一以生态功能为主体定位的区域,该区域对建设长三角世界级城市群具有重要意义,是探索后发地区新型城镇化的特色功能板块。  相似文献   

13.
吴海瑾 《群众》2017,(4):41-42
江苏沿江八市无论是在经济总量还是人口密度、城镇密度、进出口经济规模等方面,都在江苏板块上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实现沿江八市的协同发展,一个最重要的战略思路就是要大力推进南京作为特大型城市在“宁镇扬”区域联动发展中的功能建设。在国务院批复的长三角城市群建设规划及南京城市规划中,分别将南京定位为特大城市及中心城市。  相似文献   

14.
《今日上海》2008,(10):56-57
长三角地区是我国综合实力最强的区域。实现这个地区又好又快发展,事关国家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大局。在国内主要媒体报道了今年8月6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并原则通过《进一步推进长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开放和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意见》之后,9月16日,中国政府网正式发布了国务院的这份《意见》。这份1万1千字的文件提出的促进长三角地区经济、社会、文化等方面发展的重要意见共有42条,目标是将长三角地区建设成为亚太地区重要的国际门户和全球重要的先进制造业基地,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世界级城市群。为之要求长三角地区进一步深化改革、扩大开放,着力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着力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着力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着力提高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水平,着力促进社会和谐与精神文明建设,实现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率先发展、一体化发展。《意见》的出台将促进长江三角洲地区在高起点上争创新优势,从而实现新的跨越。  相似文献   

15.
《群众》2019,(20)
<正>开放是促进区域发展的必要路径,制度创新是推动区域合作的内生动力。自贸试验区作为我国新时代深化改革开放的试验田,在制度型开放进程中发挥着龙头和示范作用,是推动区域一体化发展的重要载体。鉴于与国内城市群布局具有高度一致性,自贸区正被视为城市群发展的"泉眼"、区域发展的新窗口。当前,长三角地区已有5个城市设立自贸区,依靠制度创新,自贸区主动突破限制区域协同发展的瓶颈,致力于构筑一体化开放格局,为本地区对外开放迎来又一次重大发展机遇。随着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其目标不仅仅要建设引领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16.
《群众》2017,(8)
<正>宁杭生态经济带贯穿江苏西南部和浙江西北部,连接南京与杭州两大中心城市,是长三角重要区域,也是长江经济带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快宁杭生态经济带建设,对于加快长三角区域一体化、推进长江经济带建设、带动中西部地区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有利于提升区域发展的协调性,为长三角打造世界级城市群提供新的动力。经过长期发展,长三角已经形成沪宁、沪杭、宁杭三个城市发展轴。其中,沪宁、沪杭"两条边"较强,沿线交通基础设施完善,城市连  相似文献   

17.
李亚平 《群众》2017,(13):15-15
打造扬子江城市群是江苏省贯彻落实长江经济带发展规划的系统设计和重大部署,彰显了长江经济带战略实施中的“江苏标记”和“江苏使命”。苏州地区生产总值已达1.55万亿元、常住人口1065万人,分别占扬子江城市群的25.7%、21.4%,是推动扬子江城市群融合发展的重要引擎之一。我们要切实按照江苏省委书记李强同志对扬子江城市群的协同发展、创新发展、优化发展和融合发展等要求,充分发挥综合实力强、产业基础好、开放程度高的优势,凝心聚力推进“两聚一高”新实践,努力在建设扬子江城市群大格局中谱写精彩华章,为“强富美高”新江苏建设贡献更多苏州力量。  相似文献   

18.
《群众》2017,(2)
<正>打造城市群推进城市化是大势所趋,江苏正在谋划把长江沿江城市作为一个大的板块,打造扬子江城市群,促进沿江地区发展能级的整体提升,使之成为江苏引领多个城市协同发展最主要的增长极。未来等到扬子江城市群过江通道被高铁环线、过江公路大桥、过江隧道等交通形式加密后,南北之间的交通将达到高度便捷,届时南北沿江在基础设施、公共服务、教育医疗等方面的差距将极大地缩小,扬子江城市群的最终  相似文献   

19.
<正>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江苏要把握大机遇,超前谋划,主动融入,在推动更高质量一体化发展中走在前列,当好示范,进一步展现新担当、新作为。江苏是建设长三角世界级城市群的北翼腹地,是推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关键区域。从长三角城市和区域协作,到落实《长三角地区一体化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年)》,江苏作为经济大省、科教大省和开放前沿  相似文献   

20.
《群众》2017,(22)
正安全是城市健康发展的基本前提和根本保证。规划和推进扬子江城市群建设,要牢固树立安全发展理念,针对城市群建设过程中存在的薄弱环节和短板漏洞,进一步注重公共安全战略规划和体系建设,加大风险预警防范和协同治理力度,提升公共安全有效供给和保障支撑能力,推动城市群融合发展、稳定发展。正视风险挑战,强化城市群公共安全治理城市群是不同城市合理分工、紧密协作而连接成的网络。城市间的深度融合使城市群成为一个开放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