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群众》2015,(5)
<正>地处中国南北地理分界线的淮安,是一代伟人周恩来总理的家乡。"南船北马,九省通衢"。运河经济时代,中心城市的繁华与兴盛,淮安人不曾忘却;"周公吐哺,天下归心"。周恩来精神世人敬仰,建好总理家乡的责任与担当,淮安人不曾忘却。随着苏北重要中心城市建设成为省委、省政府的重大战略,"崛起江淮"的激情在560万淮安人心中重新燃起。2014年,全市GDP、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城镇居民和农村  相似文献   

2.
2009年5月1日,淮安一张新的城市名片、首座中国南北地理分界线标志园——球体标志建筑"红桥"主体风貌展现在世人面前。当人们兴奋、激动地站在祖国南北地理分界线上时,也许不会知道这"红桥"是由市政协提案催生的,其中凝聚着范元中等多位市政协委员的无限心血。  相似文献   

3.
正京杭大运河作为世界上距离最长、规模最大的运河,在2500多年的漫长岁月中,极大地促进了中国南北经济文化的交流合作,为国家统一和民族融合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淮安处于京杭大运河的中节点,历史上漕运总督部院长期驻节于此,是名副其实的漕运之都,京杭大运河淮安段是展现大运河文化最为集中、运河遗存保留最完整的区域。2020年12月30日,淮安大运河文化带经中共中央台办、国务院台办批复设立海峡两岸交流基地。  相似文献   

4.
《小康》2021,(25)
正临沂,"中国物流之都",地处长三角与京津冀两大经济圈结合点、中国东部南北大通道中心枢纽、亚欧大陆桥东部核心区域,是中国北方最大的市场集群和商品集散中心。在历史上,这里是书法家王羲之的故乡——城市中心高高耸立的"书圣阁"仿佛在向人们骄傲地宣布。  相似文献   

5.
淮思研 《群众》2022,(17):69-71
党中央将碳达峰、碳中和纳入生态文明建设整体布局,明确提出“3060”战略目标。江苏省“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明确提出:“碳排放提前达峰后持续下降,生态环境根本好转,建成美丽中国示范省份。”淮安是通济江淮的生态文旅水城,在苏北率先创成国家生态城市,也是国家低碳试点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国家环保模范城市,正聚力聚焦打造“绿色高地”,全面推进绿色低碳循环发展,全力绘好“美丽江苏”淮安画卷,努力为我省在全国率先实现碳达峰、碳中和贡献淮安力量。  相似文献   

6.
<正>一、淮安城市文化形象定位城市文化形象是城市文化精神的提炼,是城市历史文化积淀、遗存和集体文化的记忆,也是城市重要的无形资产,需要有合理的定位。有着2200多年历史的淮安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与浓郁的人文气息。作为河道治理中心、漕运指挥中心、漕船制造中心、漕粮储备中心、淮北盐运集散中心,淮安有着"运河之都"的历史地位。当今的淮安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  相似文献   

7.
正淮安市位于江苏省北部中心,江淮平原东部,是苏北重要中心城市,也是目前大陆唯一一家国家级台资企业产业转移集聚服务示范区。淮安拥有大陆首个两岸信息家电产业园,并连续五年获评台商投资"极力推荐城市",名列台湾民众评选出来的"大陆十大最想居住城市"第七位。淮安台商论坛,是大陆唯一以"台商"命名的论坛,是淮安倾力架设的两岸经贸合作"金桥"。2006年,  相似文献   

8.
麦加 《创造》2015,(9):48-49
<正>规划科学是最大的效益,规划失误是最大的浪费,规划折腾是最大的忌讳。"城市规划"是研究城市的未来发展、城市的合理布局和综合安排城市各项工程建设的综合部署,是一定时期内城市发展的蓝图,是城市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城市建设和管理的依据,也是城市规划、城市建设、城市运行三个阶段管理的前提。时代赋予云南的新坐标、新定位、新使命,在新型城镇化建设新阶段,必须以规划引领发展。发展要出彩,规划必须先出彩。9月1日,云南省城乡规划工作会议的召开标志着云南把城乡规划工作提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相似文献   

9.
"淮阴可以有穷人,但绝不允许有得不到党和政府温暖的穷人";对于解决民生问题,我们不是靠热情,不是口头上的关心,而是实打实四年前,也是这个时间,各地人大代表赴京参加"两会",而全国40多个城市的代表则齐聚淮安,目的是参观学习淮安城市管理先进经验——"和谐城管"。淮安"和谐城管"的魅力何在?看了这样一组数据便  相似文献   

10.
再创阿房宫     
谭畅 《小康》2013,(8):88-91
7000多村民即将搬离他们祖辈繁衍生息的土地,让位于规划总面积为2.3平方公里的阿房宫国家遗址公园。保护文物,开发土地,秦始皇未完成的阿房宫只是城市开发中的一枚棋子"六王毕,四海一,蜀山兀,阿房出。"作为中国历史上大一统文化的标志,阿房宫一直是个传说。但最近在西安郊区,一个东西长1270米,南北宽426米,从地里往上算最大高度达12米的夯土台子,在2012年获得国家文物局的批复后,终于被保护起来了,当地正打算将阿房  相似文献   

11.
王冰 《群众》2023,(4):16-17
<正>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加大文物和文化遗产保护力度,加强城乡建设中历史文化保护传承,建好用好国家文化公园。”淮安是大运河文化带重要标志性城市之一。中办、国办印发的《大运河文化保护传承利用规划纲要》十余次提及淮安,将淮安定位为“千秋淮扬”文化高地。  相似文献   

12.
《时代潮》2001,(5)
正泰集团是中国低压电器行业最大的产销企业,几乎在每一个城市,我们都可以看到它的销售公司。人们已熟悉这个名字,而获得世界青年企业家杰出成就奖、中国十大杰出青年荣誉的正泰集团董事长南存辉也早已是新闻媒体追逐的人物。"两会"召开在即,作为全国人大代表的南存辉有什么见解?"十五"规划是  相似文献   

13.
王向东 《群众》2022,(3):67-68
<正>淮安是一代伟人、国家首任人防委主任周恩来的故乡,是国家重点人防城市。自新中国人民防空创立之日起,淮安人防建设已走过70余载恢弘历程,先后荣获“全国人防先进集体”“全国人防先进城市“”全省人防工作先进单位”等50余项省级以上荣誉。围绕核心职能,淮安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建设不断完善,城市承载力和防护力不断提升,全面构建了布局合理、功能完善、设施完好、多层次、立体式的城市防护体系。近年来,  相似文献   

14.
《群众》2017,(18)
正"洪泽湖的水质是好的,这儿也像太湖一样白鱼白虾银鱼‘三白’都有。"2009年4月份,习近平同志视察淮安时徒步洪泽湖大堤,看着碧波荡漾的洪泽湖连连赞叹,要求淮安继续认真做好环境保护工作,让洪泽湖永远保持清纯美丽。近年来,淮安牢记习总书记嘱托,始终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崛起战略取向,切实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和环境保护,先后获得国家卫生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国家低碳试点城市等  相似文献   

15.
正五年规划,是中国国民经济计划的重要部分,是政府履行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责的重要依据。《北京市"十三五"时期城市管理发展规划》和《北京市"十三五"时期城乡环境建设规划》的编制和发布实施,是以北京城市环境建设及城市管理领域未来五年发展需求为核心,在系统总结"十二五"时期城市环境建设和城市管理工作的基础上,破解发展难题,厚植发展优势,进一步完善城市管理治理体系,  相似文献   

16.
肖本明 《群众》2007,(6):68-69
清河新区位于淮安城市的东部,规划面积12平方公里,总人口约1.7万人,由淮安市委、市政府于2004年3月通过区划调整成立。由于地处三区交界,清河区在经济社会发展中一直被边缘化,产业单一,农民收入水平不高,受教育程度低,居住布局零散,基础设施落后,城乡二元结构突出。2005年下半年,按照市委、市政府加快城市化和“四区联动”战略要求,我们借鉴国外城市建设的先进理念和国内苏州、东莞等地的成功实践,集思广益,科学规划,精心论证,编制完成了新城区控制性详规和部分地段修建性规划,全面启动了新区建设。  相似文献   

17.
<正>建设苏北重要中心城市,推动东扩南连、三城融合、五区联动,加快以"构筑大交通、培育大产业、发展大流通、繁荣大文化、开发大旅游"为内容的"五大建设",是淮安市委、市政府从全局高度作出的战略选择,事关淮安长远发展,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18.
正千百年间,淮扬菜飘香中华,成就了淮安引以为傲的荣誉和底气。如今,淮安正积极申创"世界美食之都",将美食打造成为淮安的闪亮名片,推动食品产业快速发展,为这座古老的城市注入新的发展活力。一种抉择,从"千年粮仓"到"美食之都"进入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发  相似文献   

19.
《群众》2011,(7):53-54
如何创新基层社会管理,这是淮安市委、市政府一直在思考和探索的问题。将精神文明建设融入基层社会管理全过程,这是淮安市创新社会管理开创的新思路。两者的有机结合,促进了社会的安定和谐,淮安市连续两年荣获“中国和谐管理城市”奖,2010年荣膺“全国城市管理人民满意城市”称号,涌现出“亲民淮安”、“平安淮安”、“和谐城管”、“阳光信访”等一批基层社会管理的创新亮点。精神文明建设为什么能融入、为什么要融入、怎么样融入基层社会管理,这里从理论和实践层面作简要分析和思考。  相似文献   

20.
《群众》2017,(8)
<正>开展市县空间规划改革试点,推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土地利用规划、城乡规划、生态环境保护规划"多规合一",形成一个市县一本规划、一张蓝图,是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工作中的一项重要任务。2014年,国家发改委、国土部、环保部和住建部四部委联合下发《关于开展市县"多规合一"试点工作的通知》,提出在全国28个市县开展"多规合一"试点,淮安是江苏入选的唯一地级市试点。现有城市规划面临的困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