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正史上最大的北京、东北雾霾因何发生?对人群健康影响究竟如何?为何未见红色预警?中国治霾需要痛定思痛11月30日北京迎来一个与气候变化相关的重要时刻历史上最大一场雾霾来临。这场极端大雾霾,在11月30日前已持续了三天,之后又持续了一天。大霾因何而生12月2日凌晨,冷空气终于抵达北京洗净雾霾。此时环保部也发布通报,解释此次京津冀重霾成因,认为燃煤是罪魁祸首。进入冬季,华北地区城乡接合部、农村散烧煤情况普遍,供热锅炉排放量也增大。但在北京等大城市,机动车对PM2.5的贡献更明  相似文献   

2.
中国城市雾霾治理的成效不仅关系经济的发展,更关系人民的福祉。挖掘中国城市雾霾治理的内在机理、寻求中国城市雾霾治理的有效路径是迫在眉睫的问题。从雾霾产生的溯源看,能源结构、产业结构和环境规制是雾霾产生的重要因素,雾霾治理进步率符合城市雾霾治理的理论逻辑,能源结构调整、产业结构调整和环境规制完善对雾霾治理进步率的影响是雾霾治理的内在机理,减少煤炭消费、增加清洁能源使用、加快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大力发展新兴产业、发挥产业集聚优势、完善正式环境规制、加强非正式环境规制约束是有效进行雾霾治理的路径选择。  相似文献   

3.
今年年初以来,一场大范围的雾霾天气一度笼罩了中国七分之一的国土,多个地区PM2.5监测更是持续爆表,引发了国内外各界人士的强烈关注。雾霾表面看是燃油、汽车尾气、扬尘等加上天气原因形成的,背后则与中国的能源结构、产业结构和生活方式等因素密切相关。究其根本,正是粗放型发展方式所致。中国在快速成长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  相似文献   

4.
治霾的挑战     
<正>按照环保部的部署,2014年底前,35个城市要公布各自的雾霾源解析清单,搞清楚雾霾的元凶。由于城市产业不同,各个地区的雾霾元凶可能不太一样,比如河北的第一元凶是燃煤,北京的第一凶手是机动车,而天津的PM2.5中,建筑扬尘占比最多。中国环科院副院长柴发合强调,治霾并非一时冲动,也不能搞一刀切,一定要在科学研究基础上,根据各地的不同情况制订个性化治霾方案。  相似文献   

5.
雾霾是中国现代化过程中,高能耗高污染的粗放式经营发展的产物。解决雾霾的过程,并不仅仅是一个雾霾原因调查然后关闭工厂这么简单的事情,其实质是一个生态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过程。生态治理困境的背后,实质是国家治理能力的不足。以雾霾治理问题来看,至少涉及多个制度问题,比如地方政府之间的关系问题,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的关系问题,就业问题和环境治理问题、中产阶级与工人农民的利益冲突等。所以,通过行政的方式(朝令夕改的政策)无法解决雾霾问题,必须通过立法(广义的立法,包括法律法规,高层级的行政规范性文件),统筹考虑各个地区、各个阶层的利益,才能找到各方满意,并共同遵循的解决办法。  相似文献   

6.
《党政论坛》2013,(24):28-28
1.“发展与转型”关 2013年秋冬之交,挥之不去的雾霾再度肆扰中国。对处在转型关口的中国,雾霾绝非仅是环境的灾害,更是对中国高能耗增长模式的严重警示。  相似文献   

7.
雾霾已经成为与民生休戚相关的环境风险事件。本研究聚焦微博青年用户,以情感分析为研究方法,可视化为呈现结果,探讨当代青年对雾霾事件的态度及其影响因素。研究结果显示,雾霾情感可分为3级、2个大类、7个亚类、15个小类;"惧"、"哀"是主要的二级情感;雾霾态度随空气质量状况而变化,且受热点事件的影响。对雾霾情感的研究可以为雾霾事件情绪预警、情绪监控提供支持;也可以为雾霾情绪机制下,通过雾霾情感激发当代青年的环保行为、增强环境风险事件应对提供情感分析的依据。最后,本文提出了雾霾情绪管理与疏导的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8.
雾霾天气成因分析及应对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13年,我国中东部地区先后遭遇多次大范围持续雾霾天气,给人们生产生活造成了严重影响。本文详细分析了雾霾天气产生的原因及特点,列举了国外工业化过程中出现的雾霾影响和治理过程,以及我国近期为防止大气污染采取的多琐措施,提出从根本治理大气污染、改善空气质量需要在制度上实现保障,从源头上进行防治,建立长效的协同治理的联动机...  相似文献   

9.
石头 《求知》2013,(6):58-60
2013年1月,我国中东部的大部分地区被雾霾所笼罩。截至1月14日零时,在全国74个监测城市中,有33个城市的部分监测站点,监测数据都超过了300,悬浮颗粒物浓度急剧超标,城市的空气质量已经达到了严重污染程度。雾霾天气导致了道路管制、企业停工、机场关闭、港口停运等,患呼吸道疾病的病人大幅增加,部分中小学的体育课甚至改在了室内进行,市民的工作、生活和学习受到了很大影响。雾霾的形成有多方面的原因,对雾霾的治理也有多方面的举措。为此,本刊编者特从两个不同的角度摘录了伦敦在上世纪50年代治理雾霾的一些经验和有力举措,以供读者参考。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各地雾霾高发,大城市俨然成为空气污染的重灾区,而随着工业化与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空气污染不再专属于大城市,一些中小城市污染势头甚至猛于大型城市。随着环境保护工作的深入开展,现行的环境管理体制弊端凸显,挥之不去的雾霾天气更让人们认识到环境管理体制改革的紧迫性和必要性。  相似文献   

11.
《求知》2015,(9)
<正>改革开放极大地促进了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使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不断发生变化,与此同时,环境污染、雾霾天气等问题已成为当前经济发展面临的重大挑战和威胁。当前,治理好雾霾天气,不仅是积极应对环境恶化的战略选择,也是提升城市形象和改善投资环境的客观要求。为此,必须对能源结构进行重大调整,大力发展太阳能光伏发电,开辟光伏发电治理雾霾的新途径。雾霾主要来自化石燃料的燃烧。以天津市雾霾  相似文献   

12.
伴随着工业化、城镇化的加速发展,雾霾污染以及气候变化等问题逐渐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瞩目。我国雾霾污染和温室气体减排具有同根同源的特征和明显的协同效应。积极探索碳排放权交易机制,是通过制度创新,建立倒逼机制,以高效率、低成本完成雾霾治理和温室气体减排的重要举措。2013年启动碳排放权交易试点以来,我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在发展中出现了一系列问题,为了加快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建设,有效促进雾霾防治,必须从以下几点入手解决:建立完善政策法规体系;科学制定碳排放总量目标;积极鼓励自愿减排交易;创新碳金融工具类型;加大碳排放权交易宣传力度。  相似文献   

13.
问诊雾霾     
作为中国生态系统研究网络大气分中心主任、大气边界层物理和大气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王跃思一直主持着中科院的全国性大气霾污染监测工程.◎过去雾霾多发于京津冀地区,为何2013年年初以来,在华东、华南以及东北地区也先后出现了大范围雾霾?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雾霾天气频发,在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下,协同治理雾霾迫在眉睫。雾霾现象的出现,导致各种疾病不断出现,极大地影响了人们的生产生活。本文首先阐述了雾霾治理的必要性,其次分析了生态文明视域下雾霾治理所取得的成就和面临的困境这一现状,进而表明必须建立政府、企业、公众三者共同治理的雾霾协同治理机制。  相似文献   

15.
正针对雾霾和大城市病的问题,有人建议"北风南送",更有专家提出可以实施"北民南移"计划。也有观点认为,河北的雾霾主要是产业结构重型化等导致。不过,在华北出现大雾霾时,河北张家口却是唯一一个空气未有严重污染的城市。这表明,当地工业生产少,人类活动少,才是雾霾少的根本原因。如果经过严谨的科学研究,"北风南送"确实有助于吹散华北的雾霾,且不会带来环保、生态后遗症,那剩下的就只是资金投入多  相似文献   

16.
《学理论》2015,(28)
中共十八大将建设生态文明看作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将其作为国家发展的一项重要目标。随着雾霾、PM2.5等污染问题的日益严重,人们对环境质量的关注程度也愈来愈高。以PM2.5问题为例,对大学生节能减排的意识现状进行了调查。针对调查结果,提出了健全校园节能减排制度、构建绿色校园、增强大学生环保责任意识等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7.
《民主》2017,(6)
<正>【提案背景】近年来,我国中东部地区先后发生持续大规模雾霾污染事件,经分析,污染物排放量增加是雾霾污染形成的根本原因;气象条件变化是造成污染积聚的主要诱因。雾霾的形成和持续时间与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密切相关。各种因素叠加,在一定气象条件引发下,最终导致雾霾爆发。  相似文献   

18.
《民主》2015,(3)
<正>水是生命之源,发展之要。长期以来,民进中央高度关注国家的水环境、水资源和水安全问题,我们认为:水不仅关乎民生,也事关发展;"水危机"是中国经济发展最大的危机!如果说雾霾是国家的"心肺之患",那缺水正成为中华民族的"心腹之患"!如果说雾霾让今天变得昏暗,缺水就是在一点一滴中扼杀明天!水,看似生生不息,实则极度紧缺。虽然我国多年平均水资源总量居世界前  相似文献   

19.
<正>从2002年开始,长三角地区开始出现雾霾天气。近两年,雾霾天气愈演愈烈,影响着长三角地区人们正常的生产生活,人们深感防治大气污染谁都无法独善其身,需行动起来,、‘同呼吸,共命运"。为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大气污染防治和长三角区域合作的重要指示精神,由长三角三省一市和国家八部委组成的长三角区域大气污染防治协作机制于2014年1月7日正式启动。经过  相似文献   

20.
加强机动车尾气超标排放治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卫小春 《民主》2014,(7):9-10
<正>近年来,随着机动车的快速增长,机动车尾气排放已成为大气污染的主要来源之一。以山西省为例,主要城市的大气污染由以前的煤烟型污染向混合型污染转变,其中汽车排放污染物在废气排放总量分担率达46%左右,在市中心区的分担率达60%左右。从全国情况看,2013年雾霾波及25个省份100多个大中型城市,全年全国平均雾霾天数达29.9天,创52年来之最。开展大气污染防治刻不容缓。机动车尾气超标治理是大气污染防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