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小康》2017,(29)
<正>南海有意把大数据思维的优势,转化为城市发展优势,打造出更为现代化的智慧城市。这是一个清晰的信号,对于中国建设智慧城市而言,也是一个至关重要的启示:大数据才是未来经济竞争的基础。随着全球大数据发展进入快车道,世界各国积极布局抢占大数据竞争的制高点。我国"十三五"规划纲要已把"实施国家数据战略""促进大数据产业健康发展"纳入其中。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部于2016年末正式印发了《大数据产业发展规划(2016-2020年)》,提出  相似文献   

2.
《群众》2021,(6)
正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构建以数据为关键要素的数字经济,加快建设数字中国。我省"十四五"规划纲要提出,有力推动经济社会数字化转型,打造数字中国建设江苏样板。苏州将以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数字政府建设为主攻方向,全力打造全国"数字化引领转型升级"标杆城市。  相似文献   

3.
<正>产业是经济增长的动力之源,是产业新城的立根之本。华夏幸福秉持"产业优先"的核心策略,整合全球资源,聚焦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汽车、航空航天、新材料、大健康、都市消费等10大产业,从产业的研究规划、落地谋划、资源匹配、载体建设到服务运营,为区域产业发展提供全流程综合解决方案,促进产业链核心环节在空间上高度集聚,打造先进产业集群,助推区域经济高质量、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4.
《群众》2017,(10)
<正>地标,往往是人们对某个地方的第一印象或者是直观感觉,如人们所俗称的北京的"大裤衩"、苏州的"秋裤楼"和广州的"小蛮腰"。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发展成就举世瞩目,全国各地涌现出众多以产业集群为基础的产业地标如苏州的"工业园区"、以产品为基础的产业地标如深圳的"智能手机"和以互联网为基础的产业地标如杭州的"阿里巴巴"等等。各地发展产业的热情、招商引资的方向以及地方政府间的竞争,直接推动了各种产业地  相似文献   

5.
正我省工业机器人产业具有较好基础,拥有南京、苏州、常州、徐州等多个机器人产业集聚区,在整机制造和系统集成、产学研协同创新、智能数控和机器人应用等方面取得了积极成果。但与国内先进地区相比,我省工业机器人产业发展还存在产业规模小、创新能力低、技术人才缺失、发展步调滞后等问题。为此建议:一、制定机器人产业发展规划,确立机器人产业发展模式。坚持"产业发展,规划先行",加快制定出台全省"十三五"期间工业机器人产业发展规划,明确我  相似文献   

6.
吕鸿江  封燕 《群众》2022,(7):32-33
<正>江苏省第十四次党代会指出,要充分发挥科教人才资源和产业基础雄厚的双重优势,加强创新链和产业链对接,全面提升产业基础高级化和产业链现代化水平,着力打造全国重要的创新高地、人才高地、产业高地。构建自主可控的现代产业体系,要依托产业集群的系统支撑。江苏13个先进制造业集群的企业创新载体在战略新兴领域、  相似文献   

7.
智慧产业是基于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互联网、移动互联网等现代信息技术,以知识和数据为核心生产要素,提供信息化、网络化、智慧化产品和服务的产业。杭州缺乏发展重化工业的地矿资源和港口资源,但却拥有人才、科技、文化、环境、市场等比较优势,以促进文创产业与智慧产业融合发展为方向,进一步推动文创产业智慧化、智慧产业文创化,应该成为创新产业发展模式的一个重要选择。杭州文创产业发展现状与问题杭州市自2007年提出打造全国文化创意中心以来,在各方共同努力下,杭州文创产业发展的环境、速度、规模。  相似文献   

8.
正随着"健康中国"战略的推进,"十三五"期间围绕大健康、大卫生和大医学的医疗健康产业有望突破10万亿市场规模。贯彻执行《重庆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重庆可以实施国家战略为契机,充分发挥生物资源优势、地理资源优势和区位优势,发展生物医药产业;借力互联网+大数据,发展健康管理服务业;依托旅游资源优势,发展生态养生养老产业。一、大健康产业现状目前,大健康产业已经成为全球第一大产业,年支出  相似文献   

9.
《今日上海》2008,(3):35-35
目前,物流业已成为长三角各地方政府发展的重点。资料显示,如今在长三角地区,已建成和在规划中的物流园区有60多个,几乎是珠三角园区规划的2倍。这个数字占全国眼下规划建设中的物流园区的1/5强。南京、上海、苏州、杭州、镇江、扬州等地纷纷打出物流中心旗号,甚至连无锡下属的县级市宜兴也宣布要“打造长三角北翼物流中心”。除了政府方面,很多国内外的物流企业也纷纷把眼光盯向长三角这块物流产业发展的热土。  相似文献   

10.
正未来十年甚至更长的时间内,北京应在科技创新中心建设过程中,着眼于推动领先企业和有潜力创新企业的国际化发展,帮助它们不仅在国内,更要在全球科技竞争中赢得领先地位;它们在全球的成功,必将反哺首都,成为北京建设全球领先科技创新高地的重要基础和推动力。近年来,北京全力推进科技创新中心建设,努力打造创新发展高地和增长极。按照《"十三五"国家科技创新规划》的要求,北京不仅要建设具有强大引领作用的全国科技创新中心,更应着  相似文献   

11.
<正>近日,市委、市政府举行全市重点工业企业座谈会。会议强调,要统一思想认识,树立雄心壮志,强化服务保障,抢抓机遇、乘势而上,狠下决心、同向发力,培育大企业,打造大引擎,加快建设"名城名都"。宁波要建设"名城名都",跻身全国大城市第一方队,企业特别是大企业的拉动支撑作用至关重要。培育大企业是建设"名城名都"的关键所在,是推进创新发展的必然要求,是应对产业竞争的迫切需要,是提升城市形象的重要举措。要从着眼全局、放  相似文献   

12.
邓琳  王元钦 《创造》2021,29(12):28-30
云南省委、省政府在《关于加快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的决定》中提出"要在2035年以前培育5个万亿级和8个千亿级产业"的目标任务,以彻底扭转云南产业发展劣势.同时,印发《关于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实施意见》,旨在加快建设中医药强省.云南中草药具有较大优势和潜力,并很有条件和希望快速打造成新兴重点产业,推动千亿级甚至万亿级的大健康产业发展.云南应抓住COP15机遇,实现中草药全产业链集群式发展,全面打造以中草药为核心元素之一的大健康产业发展,构筑世界级"健康生活目的地""国际大健康名城".  相似文献   

13.
李洪波 《新东方》2012,(5):30-33
产业水平是决定经济质量的重要因素。海南的产业振兴,涉及到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良好的、独特的资源环境是海南产业发展的优势和基础,也是海南产业振兴的根本之所在。海南的产业振兴,要积极发展热带高效农业、新型工业和海南特色旅游。要追求"天人合一"的境界,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存,以较高的环境质量和生活质量自立于市场经济的竞争之中。  相似文献   

14.
闫湛瑶 《长白学刊》2013,(1):153-156
现代经济的迅猛发展,使创意产业成为产业升级浪潮中最值得关注的一个重要现象。创意产业是对文化产业外延的拓展,也是对其内涵的超越;创意产业既要靠市场打造,又要靠政府扶持;创意产业需要改革推动,更需要推动改革。  相似文献   

15.
正党的十九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农村考察时多次指出,要立足地方特色资源,做好地方特色文章,地方"小特产"可以成就乡村振兴"大产业"。习近平总书记在广西考察时再次强调,"发展产业一定要有特色""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要立足特色资源"。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产业振兴是重要基础。地方"小特产"不仅助力打赢广西脱贫攻坚战,今后也将成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推动乡村振兴的"大产业"。  相似文献   

16.
刘勇 《传承》2014,(2):18-19
正宁明县地处广西西南边陲,与越南社会主义共和国两省四县接壤。县域面积3695平方公里,森林总面积320万亩,森林覆盖率59.75%。近年来,宁明县依托丰富的林业资源,大力发展人造板、松香等林业产业,林业工作成效显著。2009年、2011年两次荣获"广西林业产业发展十强县"称号,2010年、2012年两次荣获"广西林业产业发展先进县"称号,2013年全县林业总产值突破10亿元大关,为打造林业强县奠定了较为坚实的基础。宁明县打造广西林业强县,就是要树立"生态建设产业化、产业发展生态化"的理念,以生态增量、林业增效、林农  相似文献   

17.
一、在旅游规划制定上要树立战略意识。一是确立大规划的理念,自觉站在全市旅游经济总体框架中思考本区旅游产业的发展。秦淮历史久远,是金陵古老文明的摇篮,集中了南京六朝文化、明清文化、民俗文化的精华。经过二十多年的建设,秦淮风光带被评为"全国旅游胜地40佳",荣获首批全国4A级风景区,具有得天独厚的旅游资源禀赋和优势。但要把这种资源优势变为产业优势、把旅游名区变为旅游强区,必须正确把握全市旅游产业发展导向和走势。要主动把本区旅游发展规  相似文献   

18.
<正>铸造是兵器工业发展领域的重要产业,铸件是特种车辆的重要基础,是轻量化、长寿命和可靠性的重要保障。我国铸造行业在自主创新能力、资源利用和生产效率等方面与装备制造业需求以及世界发达国家相比仍存在明显的差距。目前省委开展的"改革创新、奋发有为"大讨论,是推动我公司铸造项目提质增效的"催化剂"和"助力器"。通过开展大讨论,要把铸造项目打造成山西新一轮改革开放的示范引领项目。  相似文献   

19.
资源型产业集群及其现实理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产业集群是在某一特定领域内,在地理位置上邻近、有交互关联性的企业和相关机构,以彼此的共通性和互补性进行生产经营的联结体。在产业集群内部的企业具有社会文化和环境的根植性,集群运行的基础很大程度上是"信任和承诺"等人文因素,这些因素是维持集群企业长期关系的纽带。资源型产业作为一类传统的基础产业,是指以自然资源开发和加工产业为主导的,有众多相互联系的企业和机构在一定的地理空间内聚集而形成的产业群落。产业集群能够促进资源产业企业竞争力的提高。但是,我国有色等资源型产业集群的发展也仍存在较为突出的现实困境,我们必须通过延伸有色资源产业链,加强区域产业的竞争与合作,加强技术创新等方式培育现代有色产业群,为经济社会的发展提供资源支撑。  相似文献   

20.
孙艳 《群众》2022,(23):66-67
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要深入实施人才强国战略,把各方面优秀人才集聚到党和人民事业中来。当前,苏州正以“环太湖科创圈”和“吴淞江科创带”建设加速打造高水平人才集聚平台,吴中区作为“一圈一带”重要组成部分,在城市产业创新集群发展的战略布局中,越发显现出独特的竞争优势。面对新使命和新机遇,吴中区坚持以人才驱动“产业强区创新引领”发展战略,围绕“3+3+3”产业体系建设总布局,做优环境、做强生态,大力建设高素质“东吴人才”队伍,为“天堂苏州最美吴中”发展愿景提供强大人才支撑和智力保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