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1 毫秒
1.
《小康》2016,(3)
正如果把国家喻为一张网,全国三千多个县就像这张网上的扭结。扭结松动,国家政局就会发生动荡;扭结牢靠,国家政局就稳定。国家的政令、法令无不通过县得到具体贯彻落实。因此,从整体与局部的关系看,县一级工作好坏,关系国家的兴衰安危刚刚升任佳木斯市委常委、纪委书记的顾百文曾被百姓称为"广场书记"。他在黑龙江绥化市望奎县做县委书记的4年里,几乎  相似文献   

2.
县政新风     
《小康》2016,(3)
如果把国家喻为一张网,全国三千多个县就像这张网上的扭结。扭结松动,国家政局就会发生动荡;扭结牢靠,国家政局就稳定。国家的政令、法令无不通过县得到具体贯彻落实。因此,从整体与局部的关系看,县一级工作好坏,关系国家的兴衰安危。  相似文献   

3.
《前进》2015,(5)
<正>"郡县治,天下安"。县域社会是中国社会的神经末梢和毛细血管,自古以来就是国家治理的根基所在。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在我们党的组织结构和国家政权结构中,县一级处在承上启下的关键环节,是发展经济、保障民生、维护稳定、促进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基础。"县委是我们党执政兴国的"一线指挥部",县委书记就是"一线总指挥",地位特殊,责任重大,使命光荣。如何按照习近平总书记"心中有党、心中有民、心中有责、心中有戒"的要求,履行好县域治理的职责,  相似文献   

4.
《群众》2017,(12)
<正>千百年来,县域治理对于国家治理和社会发展的基础作用一直没有改变。当前中国正处于经济转型、社会转轨的巨大变革中,准确把握县域特点,着力提升治理能力,是实现县域良善治理进而推动国家健康发展的根本要求和关键所在。认知县域治理的基本特点方圆百里,人口数十万,并存城市、集镇、村落三类人居型态,拥有县级、乡级、村级三个治理层级,这是县域的基本特征。今日中国,具有这种空间形态和治理模式的县域,不仅包括县(旗)、县级市,也还包括设区  相似文献   

5.
县域治理是国家治理的基础所在,也是国家治理在地方的探索和实践过程,县域治理现代化是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重要内容。中国特色的县域治理现代化,必须结合我国国情,逐步走出一条符合我国现阶段实际情况的县域治理现代化之路。嘉善作为国家唯一的"县域科学发展示范点",近年来,在县域治理方面积极探索,通过治理体系的构建、治理机制和方法的创新、治理效果的优化,初步形成了县域治理现代化的嘉善样本,为县域发展打下了良好基础。  相似文献   

6.
正《史记》有云:"县集而郡,郡集而天下,郡县治,天下无不治。"自秦时推行郡县制以来,"郡县治则天下安"是我们这个东方古老的大一统国家一直信奉的治国要旨。时至今日,治理好县域依然是治国理政的关键,而县域治理能力现代化则是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表现。2015年6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会见全国优秀县委书记时指出,在我们党的组织结构和国家政权结构中,  相似文献   

7.
《群众》2019,(17)
<正>新时代国家治理的顶层设计,是县域治理现代化的基本遵循。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了国家治理能力和治理体系现代化的目标,十九大报告明确将"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作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要内容。近年来,邳州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以公共空间治理为突破点,实现治理方式变革,探索出具有时代特色、符合县域实  相似文献   

8.
《小康》2015,(7)
<正>县是中国最重要的基层政权,在国家治理体系中占据特殊重要的枢纽位置,县级党组织是县域治理最重要、最直接的责任主体,全面从严治党,要切实加强县级党组织的建设"四个全面"是新时期治国理政的战略布局,"协调推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四个方面是系统工程和有机整体,包含了治国理政的基本思路和总体框架。在这个系统中,全面从严治党是推进其他各项工作,实现国家治理目标的根本保证。县级政权在国家治理体系中处于特殊重要的位  相似文献   

9.
正【调研背景】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必须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不断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郡县治,则天下安"。县域治理在国家治理体系中占据着特殊的重要地位,尤其是在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改革进入深水区的新形势下,推进县域治理现代化、打造县域治理新模式,成为各县域提升治理能力的重要体现。为深入了解地方践  相似文献   

10.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决定》提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省委十四届六次全会提出,坚持以"八八战略"统领推进省域治理现代化。作为县一级党委政府,我们要积极推进县域治理现代化的地方探索,让人民群众有更多改革的获得感。  相似文献   

11.
《小康》2020,(13)
正2020年是水污染防治攻坚战的收官年,治理效果如何,"2020中国净水百佳县市"榜单或可窥其一二。近日,《小康》杂志社主导发起的中国县域发展系列排行榜之"2020中国净水百佳县市"正式发布。2020年,《小康》杂志社联合多个国家权威部门和专业机构,面向中国县域基层行政单位,开创"百县榜单工程",推出中国县域发展系列排行榜,旨在展现中国实现全面小  相似文献   

12.
一缘由与主旨科学发展,县为基础;社会和谐,县为根本;县域稳则国家稳,县域强则国家强。发展是第一要务,关键是怎样发展。摆脱传统模式,实现科学发展,是众多县域面临的重大挑战。只有科学发展,才能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实现更高质量、更长时期、更加持续的发展。  相似文献   

13.
哈斯 《思想工作》2007,(9):10-11
县域经济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发展县域经济是统筹城乡发展和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出路。由于历史、自然等方面的原因,我国西部少数民族贫困地区县域经济发展普遍滞后,如何抓住国家西部大开发和国家扶持少数民族地区发展的良好机遇,发挥优势、突出特色,发展壮大县域经济,是西部少数民族旗(县)面临的一项重大任务。  相似文献   

14.
王建新 《思想战线》2015,41(2):154-156
县域社会治理是整个国家治理的基础,创新社会治理的关键是创新县域社会治理。对云南省S市所属3个县的调查证明:只有在服务型政府原则下改革县域政府的机构与职能,增强县域政府的社会服务能力|建设以两委会为中心的社区组织,让社区组织充分自治,民众充分参与社区内各类重要事务的决策,表达自己的不同利益诉求,才能实现社会利益关系的协调与纠纷的有效化解。  相似文献   

15.
钟其 《观察与思考》2011,(10):10-17
我国历来注重县治,无论是传统社会中的“政不下县”,还是近代强调地方自治的新县制改革,抑或是当代县域的党政治理模式,县级政权都拥有比较完整的国家治理功能。  相似文献   

16.
张玉荣  郑佩瑜 《小康》2024,(2):22-23
<正>基层治理是篇大文章。在县域社会治理方面,全国涌现不少地方样本。有的从体制机制着眼进行制度改革和创新,有的推动基层自治实现共建共治共享,有的推进信息化、数字化、智能化科技手段助力社会治理……郡县治则天下安,县域兴则国家强。县域是国家治理的关键基础,更是基层治理的主阵地。县域涵盖城镇与乡村,  相似文献   

17.
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必须切实解决好县域治理"最后一公里"问题。当前,县域治理"最后一公里"问题突出表现在"头重脚轻",具体表现在城乡社区区划格局及组织倒置。解决这个问题的关键在于组织再造,即以基层党建引领基层治理,通过重建利益协调机制激发基层治理活力,以新时代家庭伦理建设完善基层社会的"免疫系统"。  相似文献   

18.
县官转型     
《小康》2011,(1):26-27
"县为国之基,民乃邦之本",从秦设立郡县制以来,县,在中国一直是独特而重要的区划。中央编译局当代马克思主义研究所副所长杨雪冬在《县域政权改革的逻辑》一文中写道:相对于中央来说,县是最完整的微观国家;而相对于社会来说,县又是  相似文献   

19.
《群众》2017,(12)
<正>县域治理离不开县委这个"一线指挥部"和县委书记这个"一线总指挥"。县委书记地位特殊作用大、职级不高权力大、总揽全局责任大、贴近基层影响大,对县域治理发挥着直接而又深刻的影响。县域治理必须要重视县委书记这支队伍,特别是要密切关注其思想动态。当前县委书记在推动县域治理过程中所面临的情况日新月异、错综复杂,其思想状况也随之出现新变化、呈现新特征。笔者结合近期参与的专题调研,尝试根据调查数据对县委书记队伍的思想状态进行观察  相似文献   

20.
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基层治理在国家治理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重要。党政军民学,东西南北中,党是领导一切的。新时代县域治理就必须首先抓住党建引领这个灵魂、总纲、牛鼻子。汤阴县以县域治理"三起来"为根本遵循,以强县富民为主线,以改革发展为动力,以城乡贯通为途径,聚焦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迈出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