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开创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光辉文献──纪念《论十大关系》发表40周年座谈会发言摘要1956年4月25日,毛泽东同志在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发表了《论十大关系》的讲话,论述了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十个重大问题。这是一篇马列主义的光辉文献,在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发...  相似文献   

2.
《学理论》2017,(8)
1937年毛泽东发表哲学著作《矛盾论》,对马克思唯物主义辩证法关于矛盾的规律进行了深刻、系统论述。20年后的《论十大关系》中,毛泽东再次充分运用《矛盾论》中的辩证统一思想,从矛盾的普遍性分析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从矛盾的特殊性分析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初期的主要问题,从主要矛盾与次要矛盾的关系分析十大关系中的问题结构,从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中寻找社会主义建设需要的矛盾转化的条件。《论十大关系》的发表,标志着毛泽东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形成一个初步和系统的思路。从此中国开始摆脱苏联模式的桎梏,走上了自主探索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  相似文献   

3.
王志飞 《学理论》2013,(18):15-16
《论十大关系》是毛泽东在建国初期写的一篇重要文章,它深刻地反映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第一代领导集体对建设社会主义的成功探索,其内容丰富,覆盖面广,涉及建设社会主义的方方面面。当前,我国正处于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新时期,《论十大关系》蕴含着丰富和谐思想,探索这些思想对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启示显得尤为必要。  相似文献   

4.
《论十大关系》这篇光辉著作,是毛泽东同志1956年4月15日在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所作的重要讲话;《十二大关系》是1995年9月28日,江泽民总书记在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闭幕时讲话《正确处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若干重大关系》的第二部分。本文对这两大关系的历史背景作一比较研究,并以此作为两大关系对比系列研究的第一个课题。  相似文献   

5.
《论十大关系》是毛泽东关于社会主义建设问题的代表作,集中体现了毛泽东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思想。重新学习《论十大关系》,对当前和今后都有很大的针对性和理论指导意义。毛泽东在1958年指出:“十大关系中,工业和农业,沿海和内地,中央和地方,国家、集体和个人,国防建设和经济建设这五条是主要的”。(薄一波:《若干重大决策与事件的回顾》上册第482页)本文就以上五条关系作一理论探讨。  相似文献   

6.
毛泽东在《论十大关系》一文中,提出并初步形成了中国工业化道路的思想体系,即确立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农轻重并举的工业化模式;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坚持走社会主义道路;向外国学习走自己的路。  相似文献   

7.
科学精神和科学方法是《论十大关系》精髓和灵魂,这一名著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方法论的起点,相当集中地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方法论特色,其中最重要的是坚持矛盾论、系统论、适度论、主体论和求实论。  相似文献   

8.
毛泽东同志是中国社会改革最早的卓有成效的探索者。我国开始全面建设社会主义以后,毛泽东领导全党从理论上和实践上,对中国式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作了艰辛开拓,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写下了光辉的篇章。毛泽东奠定了社会主义改革的理论基础 1956年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以后。毛泽东总结国际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在以《论十大关系》、《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为代表的著作中,深刻地阐明了关于社会主义改革的思想,为社会主义改革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9.
这一篇文章提供了较为丰富的背景材料,对毛泽东同志《论十大关系》一文中所论述的五大经济关系、五大政治关系及其历史意义,作了清晰的概括。了解和研究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形成。此文值得一读。  相似文献   

10.
“十二大关系”对“十大”关系的继承与发展薛晓莉,郭焱在不发达国家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是一项任务艰巨而意义深远的事业。中国共产党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为世界社会主义运动作出了巨大贡献。从1956年毛泽东《论十大关系》到十四届五中全会江泽民关于《正...  相似文献   

11.
作为我们党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开篇之作,《论十大关系》这篇光辉文献不仅标志着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开始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而且确立并特别强调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为社会主义事业服务这一重要原则,并开启了走出一条中国自己的工业化道路的宏伟篇章。这篇光辉文献不仅在当时的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中起到了重要指导作用,而且是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中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历史性著作,更对新时代沿着正确道路进一步推进改革开放和早日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同样具有重要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2.
今年,是毛泽东《论十大关系》发表和党的八大召开三十周年。经过三十年的探索,特别是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们党通过总结社会主义建设正反两方面的经验,已开始找到了一条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并逐步形成了中国社会主  相似文献   

13.
毛泽东在《论十大关系》一文中,开宗明义就提出社会主义建设的基本方针,并用它作为贯串十大关系的纲。研究他关于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的可贵探索,是离不开这个基本方针的。新形势、新问题、新方法毛泽东说:“提出这十个问题,都是围绕着一个基本方针,就是要把国内外一切积极因素调动起来,为社会主义事业服务。”(《毛泽东著作选读》第720页)  相似文献   

14.
在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过程中,毛泽东从我国社会主义社会的实际出发,提出了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口号,并把它作为我国发展科学、艺术及各项文化事业的基本方针,为繁荣我国的社会主义文化开辟了广阔的道路。1956年4月25日,毛泽东作了著名的《论十大关系》的讲话。这篇讲话总结了苏联和我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历史经验,提出了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为社会主义事业服务  相似文献   

15.
<论十大关系>是毛泽东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重要论著.其中提出的以苏联经验为鉴戒、以调查研究为基础、走中国工业化道路、搞管理体制改革等思想,以及正确处理国内外关系的一套办法,对于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具有长远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6.
从新中国成立到1956年,我国基本上完成了国家对农业、对手工业和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的历史任务,这是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又一伟大胜利。从1957年开始,我们党领导全国人民奋力进行社会主义建设。毛泽东同志在1956年至1957年期间,对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进行了富有深远意义的探索。在此期间,他发表了《论十大关系》(1956年4月)与《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1957年2月)等著作,对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进行  相似文献   

17.
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是篇重要的科学社会主义文献,有着非常丰富的内容。《决定》的一个基本精神就是: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也是改革的真谛。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为社会主义事业服务,是我们党的基本方针。这个方针,早在1956年毛泽东所做《论十大关系》的讲话中,就已经提出来了。那里提出要正确解决重工  相似文献   

18.
毛泽东同志是我国杰出的革命家,他在领导我党和我国人民进行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实践中,概括总结了一整套具有中国特色的革命和建设理论,学习和研究这些光辉理论对于指导我们今天的现代化建设具有重要意义。本文试对他的经济管理思想作初步探讨。 当我国生产资料所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即将基本结束的时候,毛泽东就领导全党开始了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在探索过程中,他提出并形成了一整套经济管理思想,它比较集中地反映在《论十大关系》和《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这两篇文章之中,同时还有一些散见在他的其它著作中。概括起来,大致有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19.
早在一九五六年,毛泽东同志就在《论十大关系》中,为我国制定了社会主义建设的基本方针,即调动国内外一切积极因素,把我国建设成为一个强大的社会主义国家。但是,由于“左”倾错误的干扰,在较长时期内,人们并没有将它很好地贯彻到实际工作中  相似文献   

20.
杨戏戏  王辉 《求知》2024,(3):59-61
<正>党的十九大作出“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的重大判断,明确提出实现高质量发展的目标要求。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再次着重强调:“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可见,高质量发展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的重要地位。《论十大关系》作为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开篇之作,其中蕴含的丰富的经济建设思想对我们当前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实现现代化强国目标有着深刻的理论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