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发展特色经济是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根本出路和动力。分析鄂西北地区农业经济现状、自然环境特点,应知鄂西北优势在"山林"而不在"耕地",在地方"特色资源"而不在"大众资源"。鄂西北特色农业经济发展定位是:发展特色经济,走"绿色农业"之路;发展农产品加工,培养一批现代化龙头企业;加快发展旅游经济,打造湖北的知名旅游品牌;加快科技创新步伐、加快交通设施建设,优化区位经济条件;加快小城镇建设,促进鄂西北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2.
海南农垦作为全国最大的天然橡胶生产基地、海南省最大的国有农业企业集团,总人口超过百万,占全省常住人口近1/8;土地占全省陆地面积近1/4。海南农垦是海南省的重要组成部分,海南农垦的许多旅游资源都分布在海南的东西南北中,在国际旅游岛建设中潜力巨大、前景广阔  相似文献   

3.
《重庆行政》2014,(6):I0008-I0011
正重庆市九龙坡区依托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和资源禀赋,大力发展休闲农业,成效显著。通过保护生态资源,夯实生态基础;完善基础设施,营造休闲氛围;注重品质建设,融入休闲元素;挖掘资源潜力,丰富产业内涵;突出特色优势,集中成片推进,成功创建"全国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示范区"、"中国最有魅力休闲乡村"、全国休闲渔业示范基地等。"走马桃花节"、"金凤梨花节"、"铜罐驿金秋采果节"等一系列节会的繁荣,昭示着九龙坡区休闲农业已经达到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  相似文献   

4.
最近,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了《关于落实发展新理念加快农业现代化实现全面小康目标的若干意见》(即2016年中央一号文件),全文贯穿体现了"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精神,其中第15条专题论述了"大力发展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从乡村旅游资源挖掘、乡村休闲度假产品开发和建设用地安排等方面指明了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5.
正旅游产业是万盛资源型城市转型发展的重大产业和主攻方向。从上世纪90年代初开始,经过20多年的艰辛探索和不懈努力,万盛旅游发展取得显著成效,先后被确定为全国唯一的"国家资源型城市旅游转型发展试点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和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区,2016年2月又被国家旅游局列为首批"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单位。当前及今后一段时期,万盛将以全域旅游战略为指引,大力发展生态旅游、体育旅游、乡村  相似文献   

6.
吴利来 《新东方》2011,(3):39-42
海南作为全国唯一的热带岛屿省份,热带农业资源丰富而独特。大力发展热带休闲农业,实现农业与旅游业的有机融合,既是完善旅游产业链,建设富有海南特色的旅游产品体系的需要,也是让占全省人口过半的农民拓宽增收渠道,分享国际旅游岛建设成果的现实选择。笔者从介绍风靡国内的"一分地"休闲农业入手,进而以定安县为例,通过PEST、SWOT分析,探索"一分地"休闲农业在国际旅游岛建设中推广的可行性,并提出相关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7.
区内视点     
《当代广西》2015,(2):6
<正>让老区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1月5日至7日,自治区主席陈武深入崇左市大新、龙州等革命老区县就如何实施好左右江革命老区振兴规划进行调研时强调,一要大力发展现代农业经济。以"双高"糖料蔗基地、大宗水果种植示范等为抓手,推动农业转型升级,加快农业现代化进程。二要大力发展旅游经济。通过整合旅游资源、强化规划引领、抓好重点项目,打造边关风情旅游带,完善广西旅游业发展格局。三要大力发展口  相似文献   

8.
郭煦 《小康》2024,(10):63-66
<正>玉龙县农业农村局依托丰富的农业资源、旅游资源和独特的文化资源,大力发展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推动农文旅深度融合,推进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一幅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乡村振兴画卷在玉龙大地徐徐展开。静谧舒适的村庄、错落有致的房舍、平整干净的村道……行走在云南省玉龙纳西族自治县白沙镇玉湖村,生态宜居的乡村美景随处可见。  相似文献   

9.
<正>近年来,重庆市南岸区转变农业生产方式,实施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重点支持占用土地面积较少、投入产出比较高、农民增收较快的花卉、林果、休闲旅游三大特色效益农业发展,打造了一批具有南岸特色的农业项目和农业品牌,农业农村加快发展。  相似文献   

10.
桂林市阳朔县高田镇具有旅游资源丰富、交通四通八达、特色农业基础较好的优势。高田镇围绕打造特色旅游名镇的目标,坚持"农业稳镇、旅游强镇、项目富镇",突出特色,项目带动,有效地推动了全镇经济社会的发展。为此,高田镇以基层党建为抓手,抓好村级"两委"班子建设,建章立制,促进党员干部队伍作风的转变。  相似文献   

11.
黄平权 《当代广西》2014,(24):64-64
正宜州市资源富饶,物产丰富,境内矿产、水力、旅游、生态、土地等资源丰富,是广西重要的蔗糖生产区、全国商品粮生产基地、全国最大桑蚕生产基地县(市)和中国优秀旅游城市。近年来,宜州市围绕"建设循环经济强市,打造宜居旅游名城""建设桂西北新型中等城市"的宏伟目标,立足市情,真抓实干,全市经济社会进入快速发展阶段,各项事业取得不俗的成就,先后荣获"中国循环经济优秀品牌城市"、"中国最具海外影响力明星城市"、"中国  相似文献   

12.
《今日海南》2006,(6):F0002-F0002,I0001
“十一五”期间,昌江黎族自治县将紧紧依托矿产、海洋、土地、旅游四大资源优势,按照“两条腿(工业和农业)走路、四轮(旅游、海洋、畜牧、服务业)驱动”的发展思路,努力打诰资源工业、特色农业和休闲度假旅游三大品牌,走出一条经济发展、人民生活富裕、社会和谐的发展之路。——以增加经济总量为目标,做大GDP,提高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产业化水平。按2005年现价计算,2010年全县地区生产总值达45亿元,年均增长11%,人均生产总值达1.8万元。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达10亿元,年均增长6%;第二产业增加值达25亿元,年均增长10%;第三产业增加值达11亿…  相似文献   

13.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进展、问题与趋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18年,法律和部门政策密集出台,从不同角度共同推动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这些法律、政策结合在一起,基本上形成了乡村振兴战略的支撑体系。基本判断是:总体开局良好、农产品贸易稳中有增、"生态宜居"初见成效。存在的主要问题:一是一些地区做表面文章,在"五句话、二十个字"总体要求中,主要致力于整顿村容村貌的改变;二是引进资本下乡必然对土地非农化有所要求;三是农业旅游化,容易削弱农业的基础地位。从长期看,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必然呈现出三大趋势,即农业农村优先发展、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农业农村现代化综合发展。  相似文献   

14.
在农业现代化的背景下,一批村庄留守精英和村庄回流精英等乡土内生性精英纷纷走上了规模化农业的创业之路,成为新时期的新土地精英。农地规模经营(或产权关系)与村级治理具有重要关联,但是以往研究多是在"资本下乡"的背景下进行相关讨论。"资本下乡"所代表的外生精英(或资本)主体与新土地精英所代表的内生精英(或资本)主体对村级治理产生的影响具有显著差别,而后者还未引起学术界足够的关注。本研究从"资本-资源"的理论视角,阐释了新土地精英的崛起所导致的村级治理转型,即新土地精英所牵动的政治资本、经济资本和社会资本的变化导致了村庄治理所依托的权威性治理资源、配置性治理资源和规范性治理资源发生了重要变迁。新土地精英的崛起具有增强村庄内源发展动力和加剧村民阶层分化的双重效应。  相似文献   

15.
《当代广西》2014,(23):F0003-F0003
正宜州是一座古老而又年轻的城市,自汉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年)置定周县至今,悠悠岁月两千余载。这里资源富饶,物产丰富,境内矿产、水力、旅游、生态、土地等资源丰富,是广西重要蔗糖生产区、全国商品粮生产基地、全国最大桑蚕生产基地县(市)和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十年来,宜州市紧紧围绕"建设循环经济强市,打造宜居旅游名城"和"建设桂西北新型中等城市"的目标,解放思想,抢抓机遇,攻坚克难,真抓实干,立足市情制定了一系列促进县城经济发展的有效措  相似文献   

16.
杨立华 《创造》2004,(11):22-23
太平乡地处昭通市昭阳区的城郊结合部,人口多、耕地少,土地资源十分有限,随着昭通主城建设的不断扩展,耕地呈递减趋势.发展设施农业,走"高投入、高产出、高效益"的发展路子,充分利用有限的土地资源,发展高价位、反季节产品,提高经济效益,对推进农业结构调整将产生重大影响.太平乡已建成投入使用的50亩连片103个大棚蔬菜基地,是目前昭通市设施农业中规模最大的项目.  相似文献   

17.
在跨越发展中,澜沧县的农业工作亮点频出,尤其民族文化、基层党员、农业科技成了助推农业发展的"三大法宝"。澜沧县地处北回归线以南,属亚热带雨林气候,雨量充沛,日照充足,光热条件好。土地资源丰富,可耕地面积240万亩,热区面积占全县总面积的44%。丰厚的热区资源,使澜沧成为盛产稻谷、玉米、小麦等粮  相似文献   

18.
观光农业的新发展:庄园开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农业旅游,又称乡村旅游,“即以农业文化景观、农业生态环境、农事生活活动,以及传统的民族习俗为资源,融观赏、考察、学习、参与、娱乐、购物、度假于一体的旅游活动。”农业旅游的长足发展带动了农业资源的开发,作为旅游业和农业的交叉型产业———观光农业应运而生。观光农业营造具有吸引力的农业文化氛围,在农业经营的同时开展食、住、游、购、娱等多种经营,以满足游客需求。观光农业具有投入小、见效快的特点。随着农业旅游日渐蓬勃,其资源开发方式也向多样化和深度化发展。尤其在都市的边缘地区,产业化的高效农业以及高科技的…  相似文献   

19.
正2016年中央"一号"文件指出,要大力发展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依托农村绿水青山、田园风光、乡土文化等资源,大力发展休闲度假、旅游观光、养生养老、创意农业、农耕体验、乡村手工艺等,使之成为繁荣农村、富裕农民的新兴支柱产业,真正把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近期乡村旅游在全国范围内呈现出开发有力、高潮迭起的发展势头,结合中央的"精  相似文献   

20.
正亮点构建大旅游产业链拥有"中国优秀旅游城市""世界长寿市"等金字招牌,贺州市充分发挥优质的旅游、生态资源和长寿品牌优势,以"十三五"国家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市、国家级医养结合试点市、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等多项改革试点示范工作为契机,以黄姚古镇旅游文化产业区、姑婆山森林生态养生旅游产业区等建设为重点,构建观光与生态、休闲、体育、养生结合,旅游与文化、农业、工业融合的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