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半月谈》2020,(5):94-95
江苏省南京市栖霞区以建设营商环境最佳区为目标,通过“互联网+政务服务”的集成创新,优化整合政务服务资源,积极探索“科学、高效、便民”的行政审批服务体系,跑出了行政审批栖霞新速度。以提高行政审批效率为核心,创新“不见面审批”模式栖霞区推出的《企业开办掌上通》套餐式服务,经过掌上登记、掌上刻章、掌上开户、掌上税务等手续,人脸识别、签名、盖章等必要流程后,一步不跑、一纸不交、一字不重填,完成涉及多部门的企业开办事项。  相似文献   

2.
正"放管服"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内容,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近年来,南京市栖霞区不断解放思想,深化"放管服"改革,通过推出"不见面审批(服务)"、全科政务、综合行政执法等创新举措,为企业松绑、为群众解绊、为市场腾位,积极营造优质营商环境,有效助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2017年,栖霞新增各类市场主体1.7万余家,其中新增企业首次突破1万家,同比增长近80%;222家规模以上工  相似文献   

3.
政府审批制度是“全能政府”的产物,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审批事项过多过滥,“暗箱操作”,行政“许可”不规范,监管不力等。必须进行审批制度的改革。改革的原则是适应市场经济的需要,强化政府政治责任,强化监督审批权力机制,依法审批,准确公平。改革的途径是解放思想,取消、调整有关审批事项,进行审批立法,严格规范审批程序,改进审批方式,增加审批透明度,建立社会监督机制,建立对审批权限的制约制度。  相似文献   

4.
吴新星 《群众》2022,(10):57-58
当前,在数字技术和政策红利的双重推动下,各地积极探索基层治理的数字化转型,数字技术赋能基层治理具有了很好的实践基础。实施智慧政务改革,推进政务服务智能化。近两年来,江苏以“不见面审批”为代表的“一网通用”“一网通办”“一网统管”工程持续推进,成为全国政府数字治理的先行省。在基层“三整合”改革中,各市、县(区)围绕“加强政务服务体系建设,实现审批服务一窗口”的目标,完善审批服务平台,融合政务服务网,打通为民服务“最后一公里”。  相似文献   

5.
当前我国的行政审批制度改革还处于“初级阶段” ,大多是应急性的、浅层次的减量型改革 ,存在着片面追求数量指标、监管工作跟不上、改革不配套等问题。加入WTO ,我国的行政审批制度面临着更为严峻的挑战 ,这就要求我们进一步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 ,转变行政管理观念 ,引入市场机制 ,建立符合国际惯例的行政分类审批制度。  相似文献   

6.
《今日浙江》2011,(6):I0003-I0003
云和县行政审批中心创建于2000年。多年来,中心始终坚持“便民、高效、依法、廉洁”的服务宗旨,不断完善行政审批运行机制,创新行政审批方式方法,积极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和中心建设。取得了可喜成绩。特别是2009年,在县委、县政府的强力推动下,中心顺利完成了“两集中、两到位”行政许可职能归并改革和中心办公场所的搬迁。  相似文献   

7.
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是"政府革自己的命",每减少一项审批就减少了一项权力。每一次改革都是权力格局的再调整和利益的再分配党的十八届二中全会、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通过《国务院机构改革和职能转变方案》后,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再次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现行的行政审批制度有许多内容已经不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必须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  相似文献   

8.
按照党的十八大关于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推进简政放权的精神和国务院本届政府行政审批事项减少三分之一以上的要求.吉林省扎实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取得了积极成效。2013年5月至6月、2013年12月至2014年3月,先后进行了两次行政审批事项清理工作.省级行政审批项目由2013年初的592项减少到234项,共减少了358项,减少60.5%。为有针对性地破解吉林省在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中遇到的有关问题,做好决策咨询工作.吉林省行政管理学会与吉林省人民政府政务公开协调办公室于2014年6月20日在长春联合召开“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理论与实践对话”研讨会,与会人员进行了深入交流。我们摘录部分发言以笔谈形式予以刊发,以期推动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实践的创新发展和理论研究的持续深入。  相似文献   

9.
俞军 《群众》2018,(10)
正2018年5月15日,中办、国办印发了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一次会议审议通过的《关于深入推进审批服务便民化的指导意见》,向全国推广了江苏"不见面审批"改革等6项优化审批服务的经验做法。2017年以来,江苏大力推进"放管服"改革,把"不见面审批(服务)"作为重要抓手,努力使之成为全省普遍的制度安排,做到"不见面"是原则、见面是例外,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在省委、省政府的推动下,"不见面审批(服务)"改革成效初步显现,企业办事容易  相似文献   

10.
从2012年国务院批准广东省在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方面先行.先试以来,应该说取得了良好的成效,取消和合并了一大批审批项目,集中审批也提高了效率。但这仅仅是在“时空整合”方面的“物理变化”,尚未从本质上对审批体制和政府职能进行有促动性的“化学反应”。因此建议厘清政府、社会和市场的边界,分类明晰审批的性质,促进审批中的“化学变革”,即区分政府专管事项、社会自治事项和社会自立事项,促进政府职能的转变。  相似文献   

11.
邓小平理论与行政审批制度改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祖齐 《人大研究》2002,(12):35-36
邓小平理论是我们党和国家前进方向中的一面伟大旗帜 ,是改革开放的理论基石。具体到政治体制改革而言 ,邓小平同志作了许多重要的阐述 ,虽然当时没有进行行政审批制度改革 ,也没有提及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的字眼 ,但他的一些主要思想起到理论指导作用。本文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析 ,指出邓小平理论是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的理论基础 ,只有高举邓小平理论的伟大旗帜 ,才能消除目前改革中的困难和阻力。  一、关于“权力下放”  行政审批从本质上而言是政府对社会和经济的管制 ,改革行政审批制度就是放松管制和重新管制的过程 ,即政府“权力下放…  相似文献   

12.
地处黄土高原东缘、太行山中段西麓的阳泉市.在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的潮流中,脱颖而出了阳泉市交通局这支劲旅。近年来,阳泉市交通局在市委、市政府和省交通厅的引领下.在省、市行政审批中心的指导下.以“把群众满意作为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为宗旨.坚持“行政改革与行政效能同步、交通发展与社会发展并进”的原则.遵循“环境提优、审批提速、服务提质、工作提效”的目标,大胆探索.勇于实践.积极推进行政审批服务工作的“集中、公开、高效、规范”运行,初步构建起了以分中心为载体的行政审批服务监督管理体系。取得了实质性成效.  相似文献   

13.
各区县(自治县、市)建委,市级有关部门:《重庆市建设领域行政审批制度改革试点设计环节实施办法》和《重庆市建设领域行政审批制度改革试点验收环节实施办法》已经渝府法函[2006]4号文件同意备案登记,备案登记号分别为“渝规审发[2006]5号”和“渝规审发[2006]6号”,现予以印发,自2006年1月1日起施行。请市级相关部门根据《重庆市建设领域行政审批制度改革试点方案》(市政府令第190号)以及《重庆市建设领域行政审批制度改革试点设计环节实施办法》和《重庆市建设领域行政审批制度改革试点验收环节实施办法》,尽快商市建委制定各自部门的具体协办实  相似文献   

14.
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构建政务公开平台 实行“三集中”改革。创新行政审批模式。为了打破过去分散式、封闭式的审批模式,省政务服务中心推进行政审批“三集中”改革,即:单位内部审批项目和审批人员向审批办公室集中、审批办公室向中心集中、行政审批权相对向审批办公室主任集中。进驻中心的各斤(局)行政审批办公室实行“一门受理、相关联办、现场审批、限时办结”的行政审批办理模式,  相似文献   

15.
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的特点、困境与治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下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最大的特点为减量型改革.这种改革模式并没有触及传统行政审批制度的根本痼疾,导致问题重重,尤其是作为改革载体的行政服务中心的“沦落”。基于此,本文认为,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的治理图景在于通过行政审批权的职能归并改革.使行政服务中心进化为实质性的行政审批执行局。  相似文献   

16.
3月17日,南京市栖霞区政协工商界委员经济发展研究会正式成立。这是栖霞区政协积极拓展委员履职渠道,丰富委员履职形式,提升整体工作水平的创新举措。2008年以来,栖霞区政协在中共栖霞区委的  相似文献   

17.
冯梦成 《中国发展》2010,10(4):58-62
经过四轮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浦东新区改革在审批事项的清理和审批方式的变革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但在行政体制、审批机制、审批效能和政府职能转变等方面仍存在一些困难和问题。为此,要以推进浦东综合配套改革试点为契机,进一步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努力建设公共服务型政府。  相似文献   

18.
双周观察     
《今日浙江》2013,(16):6-6
我省新一轮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实施以来,行政许可审批事项从1617项减少到1436项,非行政许可审批事项省本级从560项减少到96项,其中下放11项,取消262项,调整191项,审批部门从57个减少到30个。  相似文献   

19.
《群众》2018,(22)
正"不见面审批"是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的重大突破,也是当前行政审批工作中的一大亮点。近年来,全国很多地方行政审批部门大胆尝试、大力推广"不见面审批",取得明显成效,赢得群众称赞。许多新生事物会有一个不断调整、提高、完善的过程。从笔者近期在苏、皖一些地方农业、国土、住建、生态环境等部门的考察调研情况来看也印证了这一点。大部分行政审批部门实行"不见面审批"模式的总体情况向好,但也有一些行政审  相似文献   

20.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我国行政审批在范围、层次、程序等方面的改革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依然存在着一些问题。经济社会双重转型、政府“治道”变革以及政府执政理念的转型等三个方面都对深化行政审批制度的改革提出了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