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时下,常有干部心生怨言:“现在群众工作越来越难做了!”为什么群众工作难做了?是群众不通情达理了,还是群众不领情了?我在参与全市干部“访民情、解民忧、连民心”大走访和组工干部“基层走亲、服务暖心”下基层活动后,对做群众工作有了更深的认识。如果说群众工作难做,我想问题不在群众,主要在于干部脱离了群众,没有把服务群众当作一种习惯。  相似文献   

2.
张文芳 《当代广西》2009,(10):48-49
“大走访来着实妥,公安搭桥群众乐;多年冤家来握手,山乡到处和谐歌。”这是群众唱给罗城仫佬族自治县公安局民警的一首山歌。在大走访活动中,他们立足于本县实际,以“大走访、化矛盾、促和谐”为目标,扎实深入开展走访工作,努力化解社会矛盾,由此受到了群众的广泛赞誉。  相似文献   

3.
速读     
《人民公安》2007,(7):7-7
“群众投诉是好事,群众向你投诉是对你有信心。要把群众投诉看做是向群众学习的过程、问计于民的过程、改进工作的过程、提高自身素质的过程,欢迎群众投诉,鼓励群众投诉,解决好群众投诉,进而化解怨气、凝聚民心、推动工作。”  相似文献   

4.
《人民公安》2013,(1):12-13
以访问民情、访察民意、访排民忧和评议工作、评查问题、评选先进等“三访三评”为主要内容、继续深入开展“大走访”活动为契机,全国各级公安机关唱响“人民公安为人民”的主旋律,深化大接访、大走访和“三访三评”活动。实实在在地帮助群众解决了一批实际问题。实实在在地化解了一批矛盾纠纷,实实在在地整改了一批突出问题,进一步提升了人民群众的安全感。  相似文献   

5.
杭颖 《群众》2012,(11):81-81
刘云山同志指出:“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承担着宣传群众、动员群众、服务群众的庄严使命,本质上就是群众工作。”昆山深入开展的“三访三解三促”活动,即走访基层企业、走访基层组织、走访基层群众,目的是为了解民惰民意、破解发展难题、化解社会矛盾,促进党群干群关系融洽、促进基层发展稳定、促进机关作风转变,对于提升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科学化...  相似文献   

6.
党员干部的作风问题 ,是人民群众关注的焦点 ,切实解决这个问题 ,是凝聚民心的关键。今年以来 ,山东章丘市普集镇党委、政府围绕“形象、民心、致富”三大工程的实施 ,组织开展了由领导干部带队、机关工作人员和镇直单位参加的“政府赶集 ,为民解忧 ,服务群众 ,帮民致富”活动 ,“政府赶集”已成为普集镇集贸市场上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收到了凝聚民心、保持稳定、加快发展的良好效果。“政府赶集”———源于对人民群众的深厚感情一个时期以来 ,群众来信来访不断升温引起了镇党委、政府的高度关注和深深忧虑。从群众反映的问题看 ,80 %以上…  相似文献   

7.
在"解放思想大讨论、转变作风大赶超"主题实践活动中,浙江横店镇镇长王天仁根据上级要求和镇党委安排,紧密结合本镇实际,把进村入企大走访作为凝聚民心、推进发展、转变作风的出发点,把"凝民心、促发展、强作风"作为抓好主题实践活动,推进横店"强镇新城新区"建设的"节点",深入一线,注重活动效果,在联系走访、结对帮扶上下功夫,使群众、企业受帮助、得实惠,干部受教育、转作风。送温暖、听民声、解民困三曲同奏凝聚民心。在"百名机关干部下农村"调研活动中,王天仁围绕"转作风、践承诺、强基础、促发展"进村入户深入开展  相似文献   

8.
群众投诉是好事,群众向你投诉是对你有信心。要把群众投诉看作是向群众学习的过程、问计于民的过程、改进工作的过程、提高自身素质的过程,欢迎群众投诉,鼓励群众投诉,解决好群众投诉,进而化解怨气、凝聚民心、推动工作。  相似文献   

9.
在联系服务群众的工作中,我们要和群众面对面,从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入手,从看得见、摸得着的事情做起,设身处地地为群众着想,真心实意、竭尽所能为群众办实事、做好事、解难事,让他们感受到党和政府的温暖,以我们的“辛苦”指数,换取群众的“幸福”指数。  相似文献   

10.
崔少鹏 《党建研究》2012,(12):78-82
以密切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为重点加强党的作风建设,始终是党的建设的一项重大任务。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并对进一步加强新形势下党的作风建设作出重要部署。我们要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切实加强党的作风建设,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以优良党风凝聚党心民心、带动政风民  相似文献   

11.
1993年,起源于长宁区的“凝聚力工程”,从“串百家门、知百家情、解百家难、暖百家心”起步,始终扎根于社区群众之中,从“了解人、关心人、凝聚人”入手,走过“凝聚党员、凝聚群众、凝聚社会”的路径,走向“政治凝聚、组织凝聚、服务凝聚、文化凝聚”的目标,成为上海群众工作的典型代表。  相似文献   

12.
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攀枝花市突破思维定式,坚持“一心为民,过好‘三坎一’,努力在“为民服务、改进作风、狠抓落实”上下工夫,以优良的党风引导民心、以务实的政风凝聚民心、以全心全意为民服务的作风温暖民心,不断增进党群干群的血肉联系。  相似文献   

13.
在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反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奢靡之风,我们的根本目的是要让人民群众满意.要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因为在当前的情况下.人民群众最不满意的就是一些党员干部和领导干部身上存在的这“四风”。这“四风”不除,人民群众就很难满意,就会严重干扰和妨碍我们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而我们还要进一步追问、进一步思考:我们党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又是为了什么?这就使我们不能不把此次全党开展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与中国共产党人的历史使命结合起来,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结合起来。要从我们的根本大计上来看待这个问题.要从人类社会长远发展的历史方向、历史规律上来思考这个问题。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各项措施、各项工作,我们要尽量做得扎实一些、做得具体一些、做得深入一些、做得有力一些,坚决不能走过场,确保活动取得实效。我们对群众路线、群众观点、  相似文献   

14.
胡锦涛总书记在参加今年全国“两会”江苏代表团讨论时指出,民生连着民心,民心凝聚民力。在经济发展遇到困难的情况下,更要加大改善民生的工作力度,多渠道扩大就业,加快完善社会保障体系,不断提高教育和医疗服务水平,切实解决好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全力维护社会稳定。这一要求,对于扎实推进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指导性。  相似文献   

15.
中国共产党作为一个执政党,加强和改进党的作风建设关系到国家的安危和民族的兴旺。党的作风建设的核心就是要保持党和人民的血肉联系,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苏共亡党的历史教训是深刻的,失去群众,失去民心,就会丧失政权。我们一定要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推进党的作风建设,要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相似文献   

16.
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指出,必须深入研究和把握新形势下群众工作的新特点、新要求,综合运用多种有效方法,提高群众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针对联系不经常、走访不深入、群众意见处理反馈不及时等问题,北海市银海区实施《基层党组织和党员联系群众工作机制的意见》,以刚性的“四项制度”构建新时期党组织和党员联系服务群众体系。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建德市把做好一线群众工作作为干部转变作风、提高效能的重要突破口,不断探索基层干部管理新路子。2011年12月.建德市以寿昌镇为先行区.启动实施“百名干部访万户”活动:2012年8月,建德市出台“驻乡进村访户”制度,“千名干部进村访户”活动正式全面铺开。截至目前,全市乡镇(街道)机关已累计参与进村访户活动干部总数996人,走访农户14万余户(次),收集群众反映的问题和意见建议1.1万余条,解决9000余条,真正打通了干部联系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  相似文献   

18.
祖言 《今日浙江》2012,(6):46-46
世界上没有任何一种根基,比扎根于人民更坚实;没有任何一种力量,比从群众中汲取更强大;没有任何一种执政资源,比赢得民心更珍贵、更持久。当前,许多领导干部联系群众不直接,缺乏与群众的直接交流,比如有的领导干部以看上报材料取代实地调研,有的以听听汇报取代群众倾诉,有的以隔着玻璃望望取代到群众家里走走,有的以参观“盆景”取代了解全景,有的以联系基层干部取代结交普通群众,这是影响党群干群关系的重要因素。领导干部联系服务群众,重在“直接”、贵在“经常”。  相似文献   

19.
代表工作是人大常委会工作的基础。我认为要充分发挥代表作用,必须加强与代表的联系,并使之制度化、规范化。 加强与人大代表的联系。这是由人大常委会的工作特点、工作性质和工作任务决定的。从工作特点看,加强与人大代表的联系,可以准确掌握县情、乡情、村情和民情,做出有利于经济社会发展的决定:可以集中民智,凝聚民心,充分调动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群策群力,为推动发展谏言献策:可以了解人民的疾苦、呼声和愿望,解决群众生产、生活中的实际困难和问题,最大限度地代表好、维护好、实现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相似文献   

20.
《广东民政》2010,(10):11-12
总结30年深圳民政事业发展的历程,经验和启示是:“一切为民”是民政工作的核心理念和思想基础。“政之所兴,在乎民心”。民政事业的服务对象是广大人民群众,只有实实在在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