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海南建设国际旅游岛,首先需要通过一。张“名片”来展示自己的独特魅力,提升国际知名度以形成品牌效应。同时也增强海南人的自豪感,自觉按照“名片”要求修身养性、开拓创新,进而提升文化品位、丰富旅游内涵,从整体上增强海南国际旅游岛的综合竞争力。而选择“梦幻之岛”作为海南国际旅游岛的“第一名片”或“总名片”,按照“梦幻之岛”的要求建设海南国际旅游岛,可以让游客来海南真正感受到什么是人间天堂,什么叫海外仙境。  相似文献   

2.
2010年3月18日至21日,2010博鳌国际旅游论坛在海南隆重举行。作为海南建设国际旅游岛的“开场锣鼓”,论坛像一张请帖,向世界发出了旅游合作、共同发展的诚挚召唤;论坛像一堂智慧“大课”,一次思想“洗礼”,于海南来说是视野跨越和思路提升。  相似文献   

3.
陈祎波 《今日海南》2007,(12):32-33
加快海南旅游产业转型升级,努力打造国际休闲度假旅游目的地,把以旅游业为龙头的现代服务业打造成为支撑海南未来长远发展的重要支柱产业,意味着海南旅游业将大力增加“国际”元素,加速与国际接轨。因此,在新时期新形势下的海南旅游市场营销战略,应当充分地结合海南旅游发展战略目标,进行有目的有策略的营销才能取得更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4.
钟严 《今日海南》2013,(9):28-29
建省办经济特区25年,海南这块土地气象万千。但“三农”问题,尤其是农民收入问题一直是个“老大难”。多数农民不富裕.少数农民甚至在贫困线上挣扎。海南是热带农业大省,农民增收问题直接关系国际旅游岛能否按期建成。  相似文献   

5.
建设国际旅游岛,这是党中央、国务院赋予海南的新使命,是海南实现科学发展的正确道路,也是建省办经济特区以来又一次重大机遇。然而实现国际旅游岛建设宏伟目标,并非只是旅游产业的“一花独放”,而是多个产业的“百花盛开”。从这个意义上讲,海南要把握好国际旅游岛建设的六大战略定位和八大产业融合,把产业集群作为海南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极,加大推进产业集群化力度,从根本上落实省委、省政府提出的“富民强岛”目标。  相似文献   

6.
南山 《今日海南》2010,(7):24-24
《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发展规划纲要》获批前夕,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王岐山专程到海南考察旅游工作。他要求海南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经济结构,扎实推进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使海南旅游业走在全国前列。  相似文献   

7.
《今日海南》2011,(6):20-23
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院长迟福林:“十二五”期间。中国的目标是从投资主导型经济体转为消费主导型的经济体。未来五年,海南国际旅游岛能不能适应我国消费主导的大趋势,对海南的前途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在此背景下,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面临三大突出矛盾。  相似文献   

8.
《今日海南》2010,(1):17-17
本刊讯2010年1月6日上午,海南省委书记卫留成在海南国际旅游岛新闻发布会上“报料”:“省委省政府已经决定,今年全部解决海南60岁以上农民的养老保险问题,这比国务院要求的进度至少早了8—10年。”卫留成说,海南建设国际旅游岛促进经济社会发展最主要或者最终的目的,就是让海南850万人民的生活水平能够大幅度提高,能够让城乡居民口袋里钱多一些,  相似文献   

9.
《今日海南》2013,(1):4-4
在国务院发布的《服务业发展“十二五”规划》中,明确了乡村旅游发展、旅游精品建设、红色旅游发展和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为“十二五”期间旅游业发展的四大重点。其中,“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是《规划》中提到的仅有的单一省级区域。《规划》提出,“推进实施《国务院关于推进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发展的若干意见》,加快体制机制创新,推进旅游要素转型升级,完善旅游基础设施和服务设施,开发特色旅游产品,规范旅游市场秩序,  相似文献   

10.
国际旅游岛背景下的海南旅游业制度创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红 《新东方》2009,(6):20-23
2000年,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执行院长迟福林教授提出“建设国际旅游岛”的概念,八年后,“海南建设国际旅游岛”由省委省政府的决策发展为得到国务院政策支持的发展方案。在推进国际旅游岛建设的实践进程中,解决好海南旅游业现存问题成为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11.
“泛珠三角”经济圈建立后,面对区域内相对丰富的旅游资源,海南如何从区域合作发展的角度,以“对称互惠共生”为出发点,调整本省旅游战略,对旅游资源进行调整与整合,是海南旅游业借“泛珠合作”契机加快发展的关键。“泛珠三角”经济圈囊括了我国南方几个著名的旅游省份和地区,旅游资源相当丰富,对区域旅游业的合理整合将对整个区域内的经济增长产生巨大的推动力。一是旅游经济总量大。据《中国统计年鉴》统计,2003年“泛珠三角”区域内各省市(香港、澳门除外)设有国际旅社462家,国内旅行社3085家,分别占全国国际、国内旅行社总量的34%、26%…  相似文献   

12.
建设国际旅游岛,在“吃”的方面当然不能少了国际化元素。海南餐饮如何实现“不出门便知天下味”,打造“人在海南,吃遍全球”的国际化、多元化餐饮的深度格局,这是一道值得放大的思考题。  相似文献   

13.
林丽 《今日海南》2012,(3):32-33
话题缘起 “十二五”是实现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中期目标、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奠定决定性基础的关键时期。也是基础设施投资建设的高峰期。审计如何发挥好“免疫系统”功效.及时发现和反馈重点项目在建设过程中的偏差和缺陷,预防和查处经济运行中的矛盾和问题。有种于保持海南经济平稳较快发展。针对海南基础设施与国际旅游岛建设目标不相适应的现状。我省提出以十大工程为重点的基础设施建设。  相似文献   

14.
《今日海南》2010,(8):6-7
现在我作一个会议小结。 一、关于这次“两广”考察 这次“两广”考察学习层次高、规模大、时间长,不带招商项目、不带企业、不搞宣传推介,目的就是,在海南国际旅游岛战略全面实施之际、在海南开始步入发展快车道的关键时刻,希望各级领导干部学习“两广”改革、开放、发展的经验,开阔眼界、解放思想、提高发展的胆识和能力,破除一切思想禁锢,抓住国际旅游岛建设的重大机遇,顺势推进海南改革发展实现历史性跨越。  相似文献   

15.
管辖着大片“蓝色国土”的海南,环岛延绵着1528公里的海岸线,分布约50多个自然海湾和天然港口,气候宜人,风景如画——这些都是海南建设国际旅游岛,大力发展游艇旅游的优势所在。  相似文献   

16.
陈耀 《今日海南》2023,(5):47-48
<正>海南国际旅游消费中心是海南自贸港“三区一中心”战略定位之一,侧重于以国际化、集聚型旅游消费体现海南自贸港产业导向,实现经济利益。5年来,海南在落实自贸港政策、夯实发展基础和调整产业结构等方面持续努力,通过离岛免税购物、举办消博会和推进旅游高质量发展促进国际旅游消费。但是,海南国际旅游消费中心建设尚缺乏给人深刻印象并吸引国内外关注的突破性项目与事件来体现创新发展。笔者认为,海南实行就地免税消费试点、创新开发环岛旅游公路产品、打造南海为世界旅游之海并联合环南海国家与地区合作开发“南海旅游”,是海南国际旅游消费中心以创新求突破的着力点。  相似文献   

17.
鲍锋 《今日海南》2010,(8):14-14
《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发展规划纲要》将10年规划分为“三步走”,力争用10年时间“初步建成世界一流的海岛休闲度假旅游胜地”。这是基于海南基础差、底子薄,仍属经济欠发达地区,建设国际旅游岛,不可能毕其功于一役,而需要一个长期、艰苦的过程,需要各级领导干部和全省各族人民做出不懈努力。因此,《规划纲要》设计“三步走”的发展目标,是符合海南实际的。  相似文献   

18.
《今日海南》2010,(7):4-4
日前,指引未来10年我省信息化建设和信息产业发展的《海南省“信息智能岛”规划》出炉,向人们展现了一幅信息化支撑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的美好图景。  相似文献   

19.
邢诒孔 《新东方》2010,(3):23-26
“23年红旗不倒”的经验和精神,是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借鉴和弘扬的宝贵精神财富。  相似文献   

20.
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目标的实现和海南经济社会全面发展,必须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进一步解放思想,充分发挥海南的经济特区优势,积极探索,先行试验,构建更具活力的体制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