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德国社会民主党执政经验刍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德国社会民主党是西欧各社会民主党、社会党或工党中最具代表性的政党。随着时代的变迁和社会实践的发展,这个历史悠久、正在执政的政党一直不断地进行着调整和改革。在2005年德国大选中,社会民主党以微弱劣势输给了基督教民主联盟。但是,社会民主党毕竟有50多年的执政历史,在长期的执政实践中形成了一套完整的执政理念、规则、体制和机制,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  相似文献   

2.
在资本与劳动的矛盾与斗争中,英国工党始终站在劳动一方。虽然由于全球化的加快和知识经济的兴起,作为工党选民基础的传统蓝领工人阶级在人数上已经大大减少,英国工党的战略与策略都不得不进行调整,但它仍然还是占人口绝大多数的劳动者的政治代表,有着深厚的社会基础。因此,在老牌、典型资本主义的英国,工党虽然不可能始终占据主导地位,但由于工党既无力也无意推翻英国资本主义制度,而只是对它修修补补,所以英国工党随时都可能重新执政。  相似文献   

3.
随着2010年5月的大选失利和9月选出新领袖,英国工党进入埃德·米利班德时期.为了重新赢得执政地位,工党开始了政策反思与调整的历程.其中,工党与工会特殊的制度化联系,成为最为重要的影响因素. 英国工党与工会的传统关系与调整 与西欧大多数社会民主主义政党的建立不同,英国工党起源于工会运动.同时,由于工会是工党力量的主要输送者和财政的主要供给者,固而工党的政策主张与思想理念长期受到工会的控制,以工会政治臂膀的形象出现于英国政坛.  相似文献   

4.
<正>英国是世界资本主义的发祥地,当代英国社会状况仍值得我们进一步深入研究,而工党执政态势则是洞察英国社会嬗变的重要窗口。近年来,李华锋和李媛媛一直致力于英国工党研究,《英国工党执政史论纲》(李华锋、李媛媛著,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4年版)是他们在这一领域研究的新拓展和新成果。该书从政党政治发展史的维度,勾勒了一幅自1924年迄今90年间英国工党在政坛上沉浮的全景图,集中凸显了它在执政  相似文献   

5.
费边社是英国工党的创始者之一,今天仍然是工党的重要智库。费边社帮助工党从一个成分复杂、思想混乱的组织演变为英国政坛的一支重要力量。1918年悉尼·韦伯所执笔的工党新党章与新纲领被通过后,费边社会主义在数十年的时间内成为了工党的主导思想,也是工党在二战后执政期间实行国有化、建设福利国家的理论来源。在1990年代工党的现代化进程中,费边社也是主要的推动力。  相似文献   

6.
英国保守党是英国的两大政党之一,也是世界历史上最早的现代政党之一。如果从其前身托利党成立(1680)算起,保守党应该有300多年的历史。不仅如此,与其他政党相比,保守党又是英国历史上执政时间最长的政党。自1900年以来,保守党执政多达60余年,其中单独执政47年,共六次,反比工党单独执  相似文献   

7.
1994-2002年连续执政的荷兰工党,与此时欧洲其他执政的社会民主党一样在践行着"第三条道路".荷兰工党由于身处荷兰协商、妥协的传统中,选择了共识民主的道路,即所谓的"圩田模式".以"圩田模式"为理论指导,执政后的荷兰工党进行了大规模的社会、政治、经济等方面的调整和变革,使荷兰摆脱了困扰多年的"荷兰病",创造了所谓的"荷兰奇迹".然而,由于在2002和2006年的大选中连续失利,荷兰工党不得不对"圩田模式"进行了必要的理论反思与调整,力争东山再起.  相似文献   

8.
澳大利亚工党是澳大利亚政坛上颇具影响力的大党,历史悠久,执政经验丰富.自1891年成立以来,工党一直致力于加强党的建设,促进党由群众型政党向全方位政党的转变.随着澳大利亚政治、经济、社会环境的变化,工党相应地对其指导思想、群众基础、与工会的关系等方面作了一系列调整和变革.这些改革举措也是工党向全方位政党转型的具体表现.通过转型,工党在联邦大选中取得了优异成绩,增强了政党适应性,扩大了选民基础.  相似文献   

9.
实施依法执政的几个难点问题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坚持依法执政是党的十六大提出的重要思想 ,是党的领导方式的新定位。更好地实施依法执政必须解决好其重点和难点问题 ,即依法执政与依法治党问题、依法执政与合理配置权力问题、依法执政与权力制约权力问题 ,使依法执政得以顺利推进。  相似文献   

10.
执政或参与执政是政党的战略目标。政党取得执政地位后对执政方式的选择是影响其执政能力乃至执政安全的重要因素。中国共产党执政已近60年,要在21世纪适应执政条件和社会环境所发生的深刻变化,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提高党的执政水平,维护党的执政安全,必须以与时俱进的精神改革和完善党的执政方式,就有必要对执政方式的内涵进行科学界定。  相似文献   

11.
澳大利亚工党在80年代初至90年代中期长达13年之久的连续执政,使其成为这一时期世界上最成功的中左政党。究其成功的原因,与其在80年代初期开始成功地推行绿色战略有关。 一、80年代以来澳大利亚环保运动的发展和工党绿色战略的提出  相似文献   

12.
作为一个具有将近60年历史的老牌执政党,自民党既经历了无数的荣耀,也饱尝了失败的痛苦。其50年兴衰成败的执政历史,留给世人太多的思考与启示。对于中国这样一个处于改革发展关键期的后发型国家,自民党的执政历史无疑对中国共产党把握这个历史机遇期、处理好国内外的问题有着非常重要的参考价值和重大启示。首先,党的基本理论既要建立在本国的历史、文化和传统的基础之上,又要与现代民主政治的理念有机地结合起来。其次,加强执政能力、提高执政水平是保持和巩固执政地位的重要保证。第三,要让广大民众分享经济持续发展的成果和福利,形成一个稳定、富裕的中等收入阶层。第四,不断缩小社会差距,构建一个庞大、稳定的中产阶层。第五,遏制和打击腐败,彻底根除这个危害执政党地位的毒瘤。  相似文献   

13.
在举世瞩目的2019年英国大选中,执政的保守党以压倒性优势赢得胜利,而主要反对党工党却遭遇惨败,且这也是它的连续第四次失败。工党领袖科尔宾已经宣布辞职。科尔宾和工党领导层对四连败固然难辞其咎,但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资本主义全球化的大潮流、英国社会结构的深刻变化,才是英国工党四连败的深刻原因。  相似文献   

14.
<正>(2月21日至3月20日)2月23日,英国在特伦特河畔斯托克、科普兰两个工党传统选区举行议会下议院议员补选。工党保住在特伦特河畔斯托克选区议席,但在科普兰选区遭遇历史性挫败,不敌执政的保守党,系1982年以来工党在该区议员选举中首度沦陷,凸显英国脱欧公投之后,工党在英格兰北部面临的困境。由于  相似文献   

15.
英国工党自1979年下野以来已经十年了。作为英国两大执政党之一的工党,通过议会选举争取上台执政,是它一贯追求的根本目标。自1979年以来,它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已经奋斗了整整十年。然而时至今日,工党仍然是英国政坛上的一个反对党。对此,人们不禁要问:作为一个有将近90年历史并曾多次上台执政的英国大党,工党将从此衰落下去,永无复兴希望了吗?本文试图通过回顾下野十年来英国工党兴衰沉浮的复杂过程,对这一问题作一点粗浅的分析。  相似文献   

16.
改进党的执政方式的路径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执政方式制约执政能力 ,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 ,必须改进党的执政方式。改进党的执政方式 ,是党的执政方式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其根本目标是要在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与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架构中 ,探寻科学、民主、合法的执政路径。  相似文献   

17.
近几年来国内理论界大多从五个层面对中国共产党执政道德建设进行研究。其研究的意义可归纳为“四个深化”,即深化了对“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认识,深化了对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认识,深化了对扩充中国共产党执政合法性资源的认识,深化了对依法执政与以德执政相结合的认识。其研究的不足之处主要表现在:对中国共产党执政道德内涵挖掘不深、探讨不够,在研究方法上有待进一步完善,缺乏整体性、系统性、高层次、多方位的研究与把握。在此基础上,笔者提出应从四个方面进一步加强对党的执政道德建设的研究。  相似文献   

18.
高新军 《南风窗》2011,(4):26+28+30
2010年是墨西哥结束革命制度党长达71年的一党执政历史,由右翼的国家行动党执政的第10个年头。实现执政党轮替10年后,笔者于2010年第三次来到墨西哥,想亲眼看一看政党轮替10年后墨西哥社会的变化以及社会转型的得与失。政党轮替的结果到达墨西哥城后,笔者得到的第一个信息,是已经失去执政地位10年的墨西哥革命制度党领导人、现年44岁的墨西哥州州  相似文献   

19.
把握执政环境与提高党的执政能力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党的执政环境与执政能力相互联系 ,相互影响 ,相辅相成。深化对执政环境及其与执政能力关系的理解 ,以科学的态度对待执政环境 ,对于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具有重大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0.
托尼·布莱尔,英国工党领袖、首相。苏格兰人。1953年5月6日出生于中产阶级家庭。牛津大学法律系毕业。1975年加入工党。1983年进入议会。1992年起任工党影子内阁内务大臣。1994年7月当选为工党有史以来最年轻的领袖。他上台后提出了新的经济理论和新的财政政策的设想,更新了党的宗旨和价值观,刷新了党的形象,得到了广大中产阶级的认同,工党支持率激剧上升。1997年5月1日,工党在大选中获胜,结束了18年在野地位重新执政,布莱尔成为英国185年以来最年轻的首相。以下所载译文,反映了布莱尔经济思想的一些观点,仅供读者参考。原文载于《社会党事务)(Socialist Affairs)1994年第3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