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为阐明胚兔牙胚在发育中外胚、外胚间质的相互诱导 ,利用光镜、电镜、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及特殊染色方法 ,观察了胚兔 15~ 2 9d发育阶段牙乳头细胞形态学的改变。结果表明 ,牙胚蕾状期牙乳头尚未分化 ;帽状期间质细胞增生形成牙乳头 ,在外胚成釉器细胞的诱导下形成牙乳头 ,即牙髓和牙本质形成的器官 ;钟状期 ,牙乳头为成釉器包围 ,牙乳头边缘部的间质细胞在外胚成釉器细胞的诱导下分化为成牙本质细胞 ,未来形成冠、根部牙本质 ;牙乳头内部则形成未分化的间质细胞 ,继而分化为牙髓细胞及其基质。牙乳头发育过程中外胚与外胚间质相互诱导 ;牙乳头在细胞分化过程中有的细胞分裂与细胞程序性死亡并存 ,对未来决定牙齿的形态和维持牙齿组织内环境的稳定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
研究胚兔的牙囊发育生物行为与人的牙囊发育是否相似 ,为人口腔疾病的研究提供模拟实验动物模型 ,采用光镜、电镜及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对 4 3只胚兔的牙囊发育过程进行形态学观察。结果显示 ,牙囊来源于外胚间质 ,通过胚胎诱导形成牙支持组织 ,分化产生成牙骨质细胞、成骨细胞、成纤维细胞 ,形成牙骨质、固有牙槽骨、牙周韧带及其基质 ,对牙齿发育阶段具有保护和稳定作用 ,调控未来形成的牙周结构 ,在早期发育阶段首先出现 ,与人牙囊发育基本相似 ;最终牙囊在牙冠的顶部形成索引带 ,诱导继承牙萌出 ,在牙冠的根部形成牙支持组织 ,一部分牙囊细胞有程序性细胞死亡 ,以维持牙囊发育期内环境的生理平衡  相似文献   

3.
用光镜、电镜及特殊染色方法 ,对胚兔 15~ 2 5日龄的胚胎发育阶段牙板 (dentallaminae ,DL)进行形态学观察 ,表明胚兔在发育过程中DL来源于外胚层衍化的上皮 ,在可能发生牙齿部位 ,外胚、间充质这些细胞的相互作用 (胚胎诱导 ) ,为DL发生创造条件 ,使口腔黏膜上皮向间充质组织增生的DL形成牙胚 ;在牙胚形成的过程中 ,DL的牙源性上皮细胞存在着增生与凋亡 ,以调控牙胚发育生理性的稳定及牙齿的数目、形态的异常 ,进一步表明胚兔DL在发育过程中存在着形成牙齿遗传的潜能及细胞凋亡现象 ,为研究人类DL形成、分化、结构及颌骨内牙源性肿瘤和牙畸形提供动物模型。  相似文献   

4.
鸡胚免疫器官组织学发育过程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孵化至 12~ 2 1日龄鸡胚的免疫器官胸腺、脾及腔上囊进行组织学连续性观察 ,较为详细地描述了鸡胚免疫器官的组织发育过程。观察结果显示 ,胸腺的组织结构发育和形成较早 ,自 12日龄起胸腺就已形成原始的胸腺小叶 ;虽然脾在 12日龄时就已初具轮廓 ,但脾直到 18日龄才开始隐约形成形态可辨的红髓和白髓 ;腔上囊淋巴滤泡自鸡胚发育到 17日龄时即渐趋明显 ,但完整的滤泡皮质和髓质结构在出壳前仍然处于分化成熟阶段。  相似文献   

5.
扫描电镜下可见到病毒与红细胞表面上的受体物质结合后,迅速与细胞膜成分融合。引起红细胞肿胀、凹面消失,并由盘形变成圆球形。病毒结合部的细胞膜逐渐向外突起,突起部顶端又与其他邻近的红细胞膜结合并使之发生锥状突起。在4℃时形成的突起较短,而在室温、37℃时形成细长的突起。随着反应时间的延长,逐渐变成细长的突起,并且从突起的顶端释放出病毒颗粒。释放病毒后的红细胞表面粗糙呈球形。高浓度病毒与红细胞作用时引起细胞膜相互融合。但血凝抑制反应后的红细胞表面无任何变化。  相似文献   

6.
巨型艾美球虫(Eimeriamaxima)在非免疫鸡体内有3代裂殖生殖,在其第1代和第2代裂殖生殖阶段,虫体寄生的空肠组织发生粘液变性;在裂殖生殖后期和配子生殖阶段,空肠绒毛组织变化明显,包括粘膜上皮细胞大量脱落,固有层淋巴细胞浸润等,有时出现大量上皮间淋巴细胞(IEL)。试验鸡经巨型艾美球虫攻击后,在其子孢子侵入、移行阶段就受到抑制。随着时间推移,第1代、第2代和第3代裂殖生殖受到日益加重的抑制,最终使虫体没有进入到有性生殖阶段。对免疫鸡攻虫后第1d可见空肠固有层淋巴细胞浸润、IEL增多、肠腺上皮细胞增生等反应。研究结果表明,免疫反应的靶阶段虫体包括子孢子及裂殖生殖各阶段的虫体;空肠固有层淋巴细胞、IEL可能参与了抗巨型艾美球虫感染的保护性免疫。  相似文献   

7.
应用光镜和电镜对猪和兔附红细胞体的显微和超微结构进行了观察。结果表明,猪和兔附红细胞体在光镜和电镜下的形态结构、大小以及在红细胞上的附着方式等均无显著差别,其形态多为球形、卵圆形,直径0.2~2.5μm,在红细胞表面以一根或数根纤丝连接成串珠状或单个寄生。在透射电镜下,首次观察到附红细胞体边缘有一段20~30nm厚的光亮区域,并且在扫描和透射电镜下同时观察到附红细胞体的出芽生殖现象。由此推测,附红细胞体的发育方式为成熟的附红细胞体以出芽的方式产生1个未成熟形态的附红细胞体,随着未成熟形态附红细胞体的发育,逐渐从成熟附红细胞体体内脱离出来,最后以纤丝与成熟附红细胞体相连接;脱离出来的未成熟形态的附红细胞体黏附到同一红细胞或临近红细胞的膜上,最终发育成1个成熟的附红细胞体。  相似文献   

8.
用间接测定法(T1824)对引进海拔3000 m的加里福尼亚兔和当地饲养多年的中国白兔、青紫蓝兔部分血液学指标进行了测定.结果所测兔红细胞比容、血浆容积、红细胞容积和总血量与低海拔地区兔相比均有不同程度增高;其中所测兔红细胞比容、血浆容积和总血量在其品种、性别之间差异显著(P<0.05)或差异极显著(P<0.01).  相似文献   

9.
为揭示奶山羊乳腺的形态学发育规律,采用光学显微镜和透射电镜技术系统地研究了奶山羊乳腺发育过程的显微结构和超微结构变化.结果表明,奶山羊乳腺的发育是一个连续的过程,分为青春期、妊娠期、泌乳期和退化期4个阶段,其发育过程中的组织学变化与其他反刍动物基本相同,与啮齿类动物存在一定差异.对奶山羊乳腺发育全过程的组织学观察,完善了其生后发育的形态学资料.  相似文献   

10.
取兔腹股沟皮下脂肪组织,用Ⅰ型胶原酶消化,分离培养脂肪间质干细胞(MSCs),并用免疫组化和体外诱导分化方法对其表面分子标志和多向分化潜能进行鉴定。结果显示,兔脂肪组织中能够分离培养出脂肪MSCs,该类细胞表达CD29、CD44和CD105,不表达CD34、CD45及HLA-DR表面分子标志,并具有可分化为脂肪细胞、神经细胞和成骨细胞的多向分化潜能,证实兔脂肪组织中存在具有多向分化潜能的MSCs。  相似文献   

11.
用硝酸银反应法对 15、3 5和 60日龄健康兔及同日龄感染艾美球虫兔圆小囊内的嗜银细胞的分布进行了初步观察。结果表明 ,随着健康兔日龄的增大 ,圆小囊内嗜银细胞从无到有、从少到多 ;而同日龄兔感染球虫后的嗜银细胞数量增多 ,并成群成片出现于淋巴组织各处。表明嗜银细胞的出现及数量变化除了与兔日龄有关外 ,还与兔受到抗原刺激密切相关 ,即圆小囊内嗜银细胞的数量变化与兔肠道黏膜局部免疫有一定关系。提示嗜银细胞可能与弥散神经内分泌系统(DNES)有关  相似文献   

12.
This article reports on a study that examined the saving behaviour of farmers in southern Ghana, using a sample of 100 citrus farmers. Probit and Tobit models were used in determining the factors that influence farmers’ saving behaviours and amount of saved, respectively. The empirical findings showed that age, household size, dependency, marital status, distance to financial institution, transport cost and congestion exerted significant negative impact on farmers’ saving behaviours. On the other hand, income, education, and gender tended to promote good saving behaviour. The article concludes that heterogeneity of factors ranging from socio-economic, household assets, and institutional factors greatly stimulate farmers’ saving behaviour.  相似文献   

13.
14.
家兔球虫病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相似文献   

15.
采用重复剖腹手术方法 ,收集经过激素刺激超数排卵兔的成熟卵母细胞 ,分为垂体促卵泡素 (FSH)组 (3d分 6次注射 )和FSH与 2 5 0mg/L聚乙烯吡咯烷酮 (PVP)混合组 ,用正常排卵雌兔作对照。结果 ,经 3次手术取卵 (每次手术间隔至少 5 0d以上 ) ,由输卵管插管冲出卵母细胞、收集并筛选 ,用激素处理的 2组获取总卵母细胞数和可用卵数比对照组均高出 3倍以上 (P <0 .0 1) ,两种超排方法之间超排效果无显著差异 (P >0 .0 5 ) ;连续 3次手术均成活兔中 ,对照组和FSH组 3次取卵效果无显著差异 (P >0 .0 5 ) ,FSH与PVP混合组首次手术与第 3次手术出现显著差异 (P <0 .0 1)。  相似文献   

16.
采用透射电镜和扫描电镜技术对产后6~10d的健康及患急性子宫内膜炎的西门塔尔牛进行子宫内膜的超微结构观察,探讨了奶牛患子宫内膜炎时子宫内膜超微结构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子宫内膜炎病牛的子宫内膜局部严重脱落,甚至可见子宫肌层,表面附着组织碎片,可见较多球菌、杆菌附着;子宫内膜基质细胞破损、细胞器外溢,腺细胞线粒体肿胀,肥大细胞颗粒数量减少、有空泡形成,淋巴细胞粗面内质网扩张,巨噬细胞核空化、胞质内有较多吞噬体;对照组子宫内膜表面轻度破损,但整体内膜结构相对完整,MC颗粒较多、分布均匀。证实,牛患子宫内膜炎时子宫内膜的细胞呈现缺血、缺氧性变化,说明子宫局部血液循环障碍,氧及营养物质供应不足,子宫内膜的屏障作用降低,病原菌大量增殖导致子宫内膜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