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我们探讨闽南文化与河洛文化的关系,就在于寻找血缘之根和文化之根,返本开新,推动建立文化认同、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其实,河洛文化有两个概念,一是指黄河与洛水流域的文化,二是指始于晋代以来,不断从以河南固始为中心的中原地区所传人福建、广东、浙江等地的,特别是闽南区域所形成的文化体系,在这个意义上,河洛文化与闽南文化就是很相近的概念。  相似文献   

2.
河洛文化与妈祖文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河洛地区,地处中原腹地,曾经是我国经济、政治、文化的中心,所以古有“居天下之中”的说法。河洛地区古代文化博大精深,据传,龙马负图出于河,神龟背书出于洛。“河”指黄河,“洛”指洛河,在黄河与洛河交汇的流域,古代人民创造了灿烂的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形成了华夏文明源头之一的河洛文化。河洛文化以洛阳为中心,西至潼关、华阴,东至荥阳、郑州,南至汝颖,北跨黄河至晋南、济源一带。河洛文化圈涵盖当今的中原地区,周边与齐鲁文化圈、楚文化圈、秦晋文化圈和燕赵文化圈相衔接。河洛文化的内容包括原始的彩陶文化(仰韶文化)和黑陶文化(龙山文…  相似文献   

3.
从地域因素讲,河洛文化在我国传统文化中处于核心地位。以河洛文化为中心的中华文化的主要特点是:历久弥坚的"大一统"思想;根深蒂固的"中国"意识;强劲的凝聚力与向心力;多元一体的和合精神。认识这些特征,对于促进祖国统一大业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6月11日至12日,以“河洛文化与闽南文化”为主题的第十二届河洛文化研讨会在福建省厦门市召开,此次研讨会由全国政协港澳台侨委员会、河南省政协、福建省政协、中国河洛文化研究会共同主办。全国政协副主席、台盟中央主席、中国河洛文化研究会顾问林文漪出席会议,全国政协港澳台侨委员会原主任、海峡两岸关系协会顾问、中国河洛文化研究会第二任会长陈云林,全国政协港澳台侨委员会主任、  相似文献   

5.
刘清 《前沿》2012,(4):138-139
日据时代面对日本帝国主义强行实施的“皇民化运动”,台湾同胞则以顽强、坚韧的民族认同,河洛——华夏情结与之相抵抗,这个斗争汇入了中华民族抗战的滚滚洪流,体现了台湾同胞不畏强,誓死捍卫和保存中华民族文化的精神风貌和河洛——华夏之根的意识。  相似文献   

6.
前言     
《政协天地》2014,(7):12-12
6月11日至12日在厦门召开的以“河洛文化与闽南文化”为主题的第十二届河洛文化研讨会,吸引了来自国内外近两百名专家学者及相关人士参加。在我国众多的地域文化中,河洛文化、闽南文化、岭南文化和赣鄱文化与其他地域文化相比,一个最突出的特点就是与客家文化、台湾文化、华侨文化血肉相连,有着源和流的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7.
畲族源于河洛,不仅仅是通过研究方法、逻辑推导的必然,而且有历史与现实的文化根据。一是考古资料证明畲族源于河洛。广东梅县(原畲族聚居地)考古所得资料表明,其出土器皿有的与黄河流域的龙山文化相似。它是畲族自河洛南迁而来的物证,土著者绝无龙山文化之遗留。  相似文献   

8.
作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源泉的河洛文化,是中华5000年文化宝库中的绚丽瑰宝,其内涵博大精深.源于河洛文化的周易文化,就其人文精神而言,其核心精神是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周易文化的核心精神体现了河洛文化的人文精神,为河南创业文化的重新塑造提供了宝贵资源.  相似文献   

9.
如果把光辉灿烂的中华文明比作一棵参天蔽日的大树,那么,古老的中原就是孕育这棵大树的良田沃土,而河洛文化则是她的根。追溯河洛文化,又不能不提洛宁。洛宁所在的河洛流域是中华古代人类活动最早的地区之一,厚重的河洛文化在这里发祥,千年的古代文明在这里起源。《易经·系辞》曰“:河出图,洛出书,圣人则之。”相传,有龙马负图在今洛阳市孟津县境内的黄河出现,伏羲依此演成八卦。有神龟负书在今洛宁境内的洛河出现,大禹依此制定九畴大法。河图、洛书通过自然数字的奇妙结合,把天文地理和世间万事万物有机地联系起来,反映了先民天人合一的观…  相似文献   

10.
联合月报     
中国河洛文化研究会揭牌本刊讯经过近3年时间的申请、筹备,中国河洛文化研究会经由文化部、民政部登记、核准,近日在郑州揭牌。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徐光春致信祝贺,省政协主席王全书出席揭牌仪式并讲话。贺信说,河洛文化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根源和主流,不惟在中国五千年文明史中占有重要的地位,而且对世界文明的发展做出过重要贡献。深入研究河洛文化的起源、内涵与流播等问题,必将对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凝聚世界华人起到独特的作用。王全书在讲话中说,河南是历史文化资源大省,是河洛文化的发源地。省委、省政府提出把文化大省…  相似文献   

11.
杨佩  柳攀登 《协商论坛》2009,(11):16-19
河南是全球华人的重要朝圣地,"根在河洛"、"寻根中原"早已成为海内外华人的共识;河南是姓氏的重要发源地,中华姓氏的主根在以河洛地区为核心的中原地区;河南是中华民族的重要文脉地,元典文化在此诞生,华夏文日月在此发端,历史上名人辈出,群星灿烂。  相似文献   

12.
李树义 《台声》2002,(12):39-41
旨在探讨河洛文化与台湾关系的“河洛文化与台湾”研讨会,于今年10月15日至17日在河南郑州举行。一此次研讨会是由全国台联策划发起,全国台联与河南大学、河南博物院、河南省台联共同举办。在3天的会议期间,来自海峡两岸的40多位学者,围绕河洛文化与台湾这一主题,分别从历史、姓氏、民俗、信仰等方面发表论文与演讲。大家认为,河洛文化指形成于夏商周时期的黄河、洛水地区的文化,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源头与核心,它内容丰富,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台湾文化源于河洛文化的传播、继承和发展,是中华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3.
联合月报     
《协商论坛》2007,(10):30-35
第六届河洛文化国际研讨会在安阳举行本刊讯10月24日,第六届河洛文化国际研讨会在安阳开幕。全国政协副主席罗豪才、全国政协港澳台侨委员会主任郭东坡、省政协副主席陈义初等出席了开幕式。  相似文献   

14.
中原河洛文化是华夏民族根性和母体文化,也是中华民族文化的源头与核心。史上河洛郎不断南徙闽粤赣台,衍生了闽南文化、客家文化、岭南文化和台湾文化。开漳文化虽属于地域性族群文化,却是闽南文化的核心与衍支,对台湾文化形成与发展产生直接影响。  相似文献   

15.
蔡宁 《台声》2002,(12):41-42
2002年10月,我有幸到河南郑州参加“河洛文化与台湾研讨会”。到会的两岸学者,对河洛文化与台湾文化的关系的论述,使我受益良多。河洛是一个地域概念。河、洛是黄河、洛水的简称,指的是黄河中游和洛水流域的广大地区,也就是狭义的中原地区。这个地区具有得天独厚的自然地理条件,在中国古代文明起源与发展中具有重要的地位。河南博物院张文军院长在研讨会上谈到,从夏、商、周直到宋代,“河洛地区一直保持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的地位。”“河洛文化之所以在中华文明史上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并不仅仅是因为在这里诞生了最早的国…  相似文献   

16.
《台声》2015,(24)
<正>海峡两岸同文同祖,共同的文化是构成两岸同属中华民族的基本要素之一。在民族认同中,文化甚至具有比血缘更为重要的作用,中华文化为中华各族儿女共同创造,一直是中华民族强大的凝聚力的源泉,也是实现祖国和平统一的一个重要基础。台湾文化的母体是以河洛文化为核心的中  相似文献   

17.
寻根     
郭鹰  林晨 《福建乡土》2010,(3):29-30
从小,客家人总是称我们为“河洛嬷”。带着儿子回永定婆家过年,邻居们微笑着迎出门来说:“河洛佬回来了!”福建龙岩是河洛文化与客家文化的交界点,五县一市一区中,有五个属于客家民系,只有漳平市和新罗区属于河洛民系。两个民系在语言、风俗、习惯等方面还存在较大的差异,但是几千年的相处相容,早已经血肉相连无法分割!  相似文献   

18.
文化的本质和核心只能是宗教、信仰等核心价值观。在一个文明中,核心价值观是各种“文化”的总开关和制高点,它渗透到了精神文化、制度文化、习俗文化、物质文化等方方面面。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文化,但不是每个民族的文化都可以被称为“义明”,只有产生了属于自己的达到宗教、信仰高度的核心价值观,才配称为“文明”。中华文明或日华夏文明是与两方基督教文明同样高度的文明。河洛文化是华夏文明的核心,河洛文化的本质是信仰、是核心价值观,河洛义化是具有高度超越性的文化。  相似文献   

19.
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摇篮,河洛地区,位于这个摇篮的中心。河洛,指黄河、洛水,这里引申转意为黄河洛水之间的广大地区,即河洛地区,简称“河洛”。河洛地区的范围究竟有多大?经专家从考古发掘、历代史籍记载等方面的研究可以确定:河洛地区的范围是以洛阳为中心,以豫西...  相似文献   

20.
张惟 《政协天地》2014,(7):21-22
汉族下南人直抵东海南海之滨与当地土著融合形成河洛文化,既保科中州文化的厚重,更展现了海洋文化的新质。汉末三国东吴孙权政权进军福建设置典船校尉足开发海洋的先驱。东海之滨所建的泉州(含今厦门)、漳州和南海之滨所建的潮州(含今汕头、汕尾),以及处于泉、漳、潮之间的龙岩州,郜完成了农业文化向重商文化的嬗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