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试论井冈山的光荣革命传统—纪念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创建70周年欧阳琥今年10月,是毛泽东、朱德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创建井冈山革命根据地70周年。江泽民同志在视察井冈山时强调指出:“光荣的井冈山革命传统一天也不能忘掉。”(《江西日报》,1989年10月2...  相似文献   

2.
郭军宁 《同舟共进》2009,(12):47-48
井冈山是革命圣地,中国革命的摇篮。1928年4月,朱德和毛泽东分别率领的红军队伍在井冈山胜利会师,从而开启了中国革命的新篇章。井冈山根据地的开辟始终伴随着围剿与反围剿的战争。朱德在捍卫井冈山根据地的严酷战争中居功至伟,作出了极为重要的贡献。  相似文献   

3.
东固革命根据地是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初期在赣西南崛起的一块工农武装割据区域,是与井冈山根据地同时创建起来的最早的农村革命根据地之一,是赣西南"群众斗争最红的地方"和"群众斗争的代表",被陈毅元帅赋诗誉为"东井冈".东固革命根据地虽然独立存在的时间不长,地域范围也比较小,但它独特的斗争形式却丰富了毛泽东工农武装割据的理论宝库.是与"朱德毛泽东式"、"贺龙式"、"方志敏式"齐名的"李文林式"的革命根据地,是创建赣西南革命根据地和中央革命根据地的奠基石.  相似文献   

4.
卞文 《黄埔》2011,(4):8-11
84年前,以毛泽东、朱德等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大革命失败、中国革命处于低潮之际,勇闯新路,创建了中国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点燃了革命的星星之火,开创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正确道路——井冈山道路。井冈山道路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相似文献   

5.
李清 《传承》2008,(2):12-14
东固革命根据地是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初期在赣西南崛起的一块工农武装割据区域,是与井冈山根据地同时创建起来的最早的农村革命根据地之一,是赣西南"群众斗争最红的地方"和"群众斗争的代表",被陈毅元帅赋诗誉为"东井冈"。东固革命根据地虽然独立存在的时间不长,地域范围也比较小,但它独特的斗争形式却丰富了毛泽东工农武装割据的理论宝库,是与"朱德毛泽东式""、贺龙式"、"方志敏式"齐名的"李文林式"的革命根据地,是创建赣西南革命根据地和中央革命根据地的奠基石。  相似文献   

6.
[连队简介]:舟山警备区海防某团"洛阳营"一连是1928年8月在湖南由彭德怀、黄公略领导的平江起义中诞生的红军连队.平江起义后正式编为中国工农红军第五军警卫连,1928年12月在彭德怀同志的率领下到达井冈山,与毛泽东、朱德领导的红四军会师,建立了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相似文献   

7.
[连队简介]:舟山警备区海防某团"洛阳营"一连是1928年8月在湖南由彭德怀、黄公略领导的平江起义中诞生的红军连队.平江起义后正式编为中国工农红军第五军警卫连,1928年12月在彭德怀同志的率领下到达井冈山,与毛泽东、朱德领导的红四军会师,建立了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相似文献   

8.
井冈山,是一块用烈士鲜血染红的土地。在毛泽东、朱德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领导创建和保卫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斗争中,革命前辈和千千万万革命先烈,满怀坚定的共产主义理想和信念,以大无畏的革命英雄主义气概,战胜了千难万险,涌现出许许多多可歌可泣的动人事迹,为后人矗立了一座不朽的丰碑。  相似文献   

9.
杨纯 《传承》2007,(6):4-5,7
井冈山农村革命根据地作为中国第一块农村革命根据地,在其建立和发展过程中无经验可参考,全靠毛泽东等领导人在实践中摸索前进。而根据地的建立和发展,首当其冲的是政权建设。井冈山农村革命根据地的政权建设在不断地探索中积累了宝贵的经验,对以后的革命根据地政权建设具有不可磨灭的功绩。  相似文献   

10.
南昌起义和秋收起义之后,毛泽东、朱德先后率领部队上到井冈山,建立了中国革命的第一个根据地,进入了创造红军的新时期。这一时期,是我们党缔造一支人民军队的极为紧要的时期,它在很多方面为中国工农红军——中国人民解放军的成长壮大,摸索出一套极为宝贵的经验,使得我军从一创立,就具有不同于任何军队的鲜明政治特征。概括起来,着重表现在四个方面。  相似文献   

11.
1929年1月,毛泽东、朱德率领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主力从井冈山进入江西南部,开辟了赣南根据地。3月至12月,红四军三度进入福建西部,开辟了闽西根据地。1931年9月中旬,红军取得了粉碎国民党军队第三次“围剿”的胜利,遂使赣南和闽西两个根据地连成一片。建立了中央革命根据地。同年11月7日至20日,全国第一次工农兵代表大会在江西瑞金召开,中央工农民主政府宣告成立。毛泽东、周恩来、朱德等63人当选中央执行委员,毛泽东为主席。中央工农民主政府成立后,领导根据地人民进行了武装斗争、土地革命和政权建设,发展…  相似文献   

12.
熊轶欣 《传承》2011,(18):10-11
井冈山革命根据地是中国共产党在大革命失败后,领导工农红军建立的第一个革命根据地。在创建根据地的过程中,毛泽东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结合红军政治工作实践,创造性地提出一系列军队政治工作的原则和方法,不仅对根据地的建设产生了深远影响,对推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和军队政治工作也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包晓峰 《今日浙江》2001,(10):16-17
中央根据地是1929年1月,毛泽东.朱德、陈毅率领的红四军主力离开井冈山进入赣南、闽西后逐渐开辟发展起来的。这块根据地是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规模最大,持续时间最久,影响最深远的根据地,是中共中央机关所在地,根据地的中心瑞金则是中华苏  相似文献   

14.
冯梅 《传承》2007,(10):35-37
1927年10月,毛泽东率领秋收起义部队到达井冈山地区,创建了中国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开辟了"以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具有中国特色的革命道路。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因其建军、建政和土地革命的伟大实践,为中国革命提供了极其宝贵的经验,而被誉为"中国革命的摇篮"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奠基石"。  相似文献   

15.
《小康》2021,(12)
正1928年4月下旬,朱德、陈毅率领南昌起义保留下来的部队和湘南起义农军一万余人陆续转移到井冈山地区,与毛泽东领导的部队会师,成立工农革命军第四军(后改称"工农红军第四军"),朱德任军长,毛泽东任党代表和军委书记。从此,他们领导的军队被称为"朱毛红军"。毛泽东、朱德在连续打退湘赣两省国民党军队的进攻中,概括出游击战争的基本原则,即"敌进我退,敌驻我扰,敌疲我打,敌退我追"的十六字诀,领导红四军以不足四个团的兵力,在同国民党军队八九个团甚至十八个团兵力的战斗中,不畏强敌、不畏艰难,使井冈山根据地日益扩大。  相似文献   

16.
一九二四年,中国共产党(一九二一年七月一日诞生)与孙中山领导的国民党实行合作,中国革命有了转机.不幸一九二五年孙中山逝世.一九二七年四月蒋介石背叛孙中山的革命政策,屠杀共产党人和革命人民,革命遭到失败.是年八月一日,周恩来、朱德、贺龙等领导了南昌起义.九月毛泽东在湖南农村领导秋收起义,十月率领起义部队上了江西的井冈山.一九二八年四月,朱德、陈毅带领南昌起义保存下来的部队上井冈山与毛泽东会师,成立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第一支人民武装力量——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创建了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到一九三○年,这个中央根据地已发展到包括闽西赣南二十一个县,面积达五万平方公里,人口二百五十万.与此同时,在全国其他地区也有不少革命根据地建立起来.蒋介石调集大军对中央革命根据地进行“围剿”,先后四次都被红军所粉碎.一九三三年十月,蒋介石纠集百万军队实行第五次“围剿”.由于王明左倾机会主义路线的错误领导,导致军事上的失败,最后不得不实行战略大转移——万里长征.另外,当时日本已入侵中国,亦需北上抗日,所以红军主力十万人(即第一方面军)于一九三四年十月撤出中央革命根据地,从江西瑞金、雩都,福建长汀开始长征.一九三五年一月的遵义会议确立了毛泽东在中央的领导地位?炀绞ち宋奘枘严兆?终于打破了占压倒优势的敌军的围追阻截,于一九三五年十月到达陕北根据地与当地的一支红军会合,前后历时一年,经十一省,行程共计两万五千里.第二、第四方面军也先后经过长征转战到陕北.在中国现代革命史上,长征的胜利是一个伟大的转折点.从此,中国革命开始了新局面,建立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打败了日本帝国主义,后又经过三年多的解放战争,推翻了国民党反动政府,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的革命精神,今天仍激励着中国人民进行“新的长征”——建设中国式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最近,本刊派出记者沿着红军的足迹,进行实地采访.他们跋山涉水,寻访了许多历史遗?屠虾炀?也亲见了这些地区面貌的变化,写了一系列报道,总名为《长征路上》,从本期起开始刊载.  相似文献   

17.
1927年10月4日清晨,毛泽东率领工农革命军第一团团部和部分部队从遂川荆竹山向井冈山进发。出发前毛泽东决定对部队进行一次新的纪律教育和纪律规范。他说:今天我们就要上井冈山,要在那里建立革命根据地,大家一定要和王佐司令的部队和山上的人民群众搞好关系,特别要做好群众工作,没有群众的支持,根据地是建立不起来的。(转引自陈士榘:《三大纪律六项注意的由来》,载《井冈山革命根据地》(下))随后,他有针对性地宣布了“三大规矩”(即后来的三大纪律)。第一,行动听指挥;第二,打土豪要归公;第二,不拿老百姓一个红薯。在三大纪律的约束下,工农革命军赢得了井冈山人民群众的支持。  相似文献   

18.
德泉 《中州统战》2001,(9):12-14
“八一”前夕,我来到了仰慕已久的革命摇篮井冈山,站在这块浸透烈士鲜血的土地上,心情格外沉重。当然,这不仅仅是因为当年毛泽东创建井冈山根据地的艰难和长眠在这里的无数个革命先烈,更是因为当时党的错误路线和决策,直接导致了部分党的优秀干部无辜地倒在自己同志的枪口之下,给革命造成了无法估量的损失。其中对袁文才、王佐的错杀,使得井冈山根据地很快落入敌手,中国革命为此付出了惨重的代价,这一事件尤其令人深思。 毛泽东成功地完成了对 袁、王的统战工作 1927年9月中旬,秋收起义失利之后,毛泽东决定放弃不切实际的…  相似文献   

19.
中国共产党于1927年7月开始独立掌握军队,先后发动了南昌起义和秋收起义。同年9月至翌年4月,毛泽东、朱德等率领部队来到井冈山,开创了中国革命的农村根据地,进入了创建红军的新时期。这一时期,是我们党缔造一支人民军队的极为重要的时期,在军队党组织建设方面,有着一系列成功的创举,积累了许多宝贵的经验。支部建在连上  相似文献   

20.
欧阳慧 《传承》2010,(13):8-10
<正>在井冈山革命斗争时期,有两个王佐。一个是莲花县高洲乡的王佐,他是毛泽东率领部队进军井冈山的引路人,但知道他的人并不多。另一个是井冈山茨坪(原遂川县)的王佐,他和袁文才一起因打开山门迎接毛泽东上井冈山,为根据地的创建作出巨大贡献而名扬天下。这两个同时代出生的王佐,都与毛泽东率领工农革命军创建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密不可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