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左传》与《史记》分别代表不同时期、不同体例史传的最高成就;在史传文体生成演化过程中,《史记》上承《左传》又加以发展,这种内在演化的轨迹在两书处理叙事时间的结构手法中体现出来:外部时间上,《史记》继承《左传》编年体式又加以发展,创造出“表”体记时法;内部时间上,《史记》继承《左传》注重故本化戏剧化的叙事传统,完成了故事时间向情节时间的转化;在故事与情节时间的具体处理方式上,《史记》以顺时叙事为主的传统亦来自《左传》。  相似文献   

2.
史传叙事的春秋笔法和作者意图对古代历史小说的叙述可靠性产生了影响。叙述可靠性的研究路径主要有修辞性叙事学路径和认知叙事学路径。就修辞性叙事学路径看,史传叙事让历史小说的叙述可靠性不再完全由隐含作者和叙述者之间的关系来决定,作者的真实叙事意图对叙述可靠性也产生多方面的影响。就认知叙事学路径看,史传叙事让读者对历史小说的史实、虚构、伦理教化等方面的作用形成共识,这些共识导致读者对历史小说叙述可靠性的理解并非因人而异,反而有一种趋同倾向。  相似文献   

3.
《左传》是我国古代杰出的史学名著与文学名著。它生动而真实地记录了春秋时代的历史。它主要是叙事为主,但人物刻画也略加细腻深刻。而《战国策》是一部记录战国时期纵横家思想和语言的著作,具有较高的史学和文学价值,在人物描写上也颇具特色。善于把人物置身在典型环境和矛盾冲突之中,较好地揭示了人物的精神面貌和内心世界。《战国策》在人物刻画上,较《左传》更深刻,生动,细致入微。而《史记》主要是通过人物传记来反映历史社会的面貌。这些人物除了帝王将相,贵族官僚以外,还有社会各阶层的人物,如游侠刺客,医卜星象,高人,艺人等等。司马迁把这些人物的性格写得非常真实。因此,纵观这三部作品,在人物刻画方面,从《左传》到《战国策》再到《史记》是质的飞跃。  相似文献   

4.
关于《史记》流动视角的几点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流动视角是富于民族特色的一种视角构成方式,它的成熟形态出现在《史记》中,表现出中国叙事文学所独有的审美魅力。司马迁的哲学视野、审美趣味,史传体例的变化是流动视角成熟的深层原因。《史记》中流动视角的类型和功能也是丰富多样的。  相似文献   

5.
把立体的故事时间投射到线形的叙事时间,这样就形成了叙述时序上的顺叙、倒叙、插叙、预叙、补叙以及混合性的叙述等情节上的安排。《左传》作为我国叙事作品的煌煌巨著,在叙事时序的把握与调控上尤其讲究。  相似文献   

6.
马骏 《工会论坛》2009,15(5):141-142
文学与史学有着割舍不断的血脉联系。而在当今叙事学的研究中,文学和历史的这种紧密关系体现的则更明显。刘知几的《史通》在史学史上的地位堪与刘勰的《文心雕龙》在文学史上的地位相比。史学理论和文学理论都不是封闭、孤立的,它们有着很多的契合点。对《史通》叙事理论的研究,跨越了文学和历史、文学叙事和历史叙事的界限。由史书叙事的需要,刘知几在《史通》中提出了比较系统的关于史书著述的理论原则和方法。而这些理论对于中国文学尤其是中国叙事文学也有着非常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春秋"之际,礼崩乐坏;《春秋》之书,微言大义。《左传》依经而行,与《春秋》史事相始终,细数"乱臣贼子"累累劣行,以助《春秋》寓褒贬,别善恶,明王道,见奸佞,复礼义。故《左传》说礼要言不烦,且唯礼是尊。然《左传》用以表现《春秋》"拨乱世反之正"这一思想的,则为儒家一以贯之的"民本"主张,其积极性为后世所认同;更难能可贵者是《左传》看到了社会变革的力量,并给予了充分的肯定与褒扬。  相似文献   

8.
《史记》和《红楼梦》是中国文学史上写人艺术成就出色的两部代表作品。《史记》刻画了栩栩如生的历史人物形象,《红楼梦》塑造了形形色色的艺术典型。司马迁以其独到的眼光选择了历史发展过程中具有典型意义的人物为其立传,使这些历史人物形象名垂千古;曹雪芹用艺术家的眼光塑造了《红楼梦》中的经典艺术形象,这些艺术形象在文学创作中也是熠熠闪光。综观《史记》和《红楼梦》两部作品,尽管一为史传文学,一为小说,但《史记》的写人艺术对《红楼梦》里的人物塑造具有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9.
《国语》和《左传》的异同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语》和《左传》是我国先秦时代两部很有史料价值和文学成就的著作。二者相比,在思想内容上大体一致,都具有以民为本、崇尚礼仪、揭露暴君丑行和颂扬爱国壮举的思想倾向。在表现形式上则不相同,《国语》是以记言为主的国别体,语言风格较为质朴;《左传》是以记事为主的编年体,语言风格较有文采。  相似文献   

10.
班固的史学思想主要是:封建正统史观;天人感应神学观;人性“三品”说的唯心史观;历史变化的观点。班固的史学思想在我国史学上有一定的地位。首创纪传体断代史,开拓了一些新的研究领域,严肃认真的写史态度,史学与文学浑然一体,使《汉书》在史传文学上有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19世纪以来,现实主义渗透到文学的每一个角落。意识流文学是在现实主义的影响下,在西方文学中出现的一个重要流派。意识流文学作家从叙事时间、叙事模式、思维模式以及心理描写等方面大胆突破,反对虚构故事情节,主张反映真实的生活,再现客体(包括人)的实在性。通过对詹姆斯.乔伊斯在意识流小说《尤利西斯》中的艺术技巧的分析对西方意识流文学的现实主义特征做了廓清,同时为现实主义向现代主义文学的转型提供研究的平台。  相似文献   

12.
建国后十七年(1949—1966)文学中的革命历史小说是当代文学的重要收获。在革命历史小说中,传统形式与革命叙事之间形成紧张的张力关系,传统一直是被当作"形式"的次要地位加以看待,但文本当时的阅读实际效果和从上世纪90年代直到现在流行的"红色经典"热潮,却为我们重新解读这些文本提供了有利的契机。而这其中《青春之歌》的叙事尤为突出,分析传统叙事与革命叙事的二重奏,可看作是对"红色经典"叙事的特殊而典型的揭示。  相似文献   

13.
《左传》记事始于隐公的问题是经学研究的重要话题。古代经学家多通过“始隐说”将《春秋》说成是兴王之作。但是《左传》隐公记事却表达了不同立场。《左传》隐公记事虽然表现出尊王倾向,但突出的却是天下无王为势所必然。《左传》隐公记事对隐公的描写并未显示出后世经学家所说的“王鲁”迹象,对郑庄公的肯定态度则显示了《左传》认同霸主政治的思想倾向。《春秋》兴王说也是一家之言。  相似文献   

14.
詹姆斯的内向化创作对英美现代文学影响深远,它转变了传统的审美取向和题材取向;他的"意识中心"理论是对传统叙事模式的创新;他为二十世纪的英美文学开辟了新的视野,使我们获得了一种传统文学所无法给予我们的全新的享受.  相似文献   

15.
文学、艺术的创作应与社会史密切相关.书写城镇故事的叙事称之为"小城叙事".在传统的"小城叙事"中,通过语言讲述乡土伦理的"演叙"占据主流.20世纪80年代以后,在"小城叙事"中,"演叙"与工业化冲击下所产生的作品中的"消息"杂糅,而且随着城镇化日益锲入工业化,小城叙事的"消息"性质日益凸显.20世纪90年代末与新世纪之交,当代中国城镇的消费化、媒介化与虚拟化日益严重,仪式性的"演叙"传统变得面目全非,呈现魔幻化的叙事凸显.贾樟柯的系列作品是对当代中国城镇变化历程的清晰展示,在他的《三峡好人》中开始出现了人们直面城镇废墟化的存在主义勇气.  相似文献   

16.
战争是<左传>的主线,<左传>的战争通常按时间顺序进行叙写.一次次的小战积聚而成的大战或盟会形成这条线上的高潮,这些高潮使二百四十多年间前后勾连的战争呈现为"郑庄小霸"、"齐桓霸业"、"晋文称霸""晋楚长期争霸"、"吴越先后称霸"五个以抛物线为特征的战争序列.而以战争为主的叙事结构乃成了此书的重要艺术特色.  相似文献   

17.
朱向前,著名文学评论家、解放军艺术学院原副院长,专业技术3级。1970年入伍,1986年毕业于解放军艺术学院文学系。历任解放军艺术学院文学系主任、训练部部长、副院长,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两次荣立三等功,全军优秀教师,解放军艺术学院首批学科带头人之一。在《人民日报》《光明日报》《中国青年报》《解放军报》《文学评论》《当代作家评论》等报刊发表评论文章近200万字,已出版《中国军旅文学50年》《军旅文学史论》《沉入生命》《寻找合点》《朱向前文学理论批评选》《毛泽东诗词的另一种解读》等专著、文集16种近500万字。曾主编《新中国军事文艺大系.中篇小说》长篇军旅小说《金戈丛书》等约1500万字,获得鲁迅文学奖、中国人民解放军文艺奖、国家社科基金优秀成果奖等十余种奖项。中国毛泽东诗词研究会副会长、中国作家协会全国委员、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军事文学委员会副主任;茅盾文学奖、鲁迅文学奖、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和中国图书出版政府奖评委;中央电视台军事频道"周末开讲"主讲嘉宾。被誉为"中国当下解读毛泽东诗词第一人"。  相似文献   

18.
西方文学神话框架的核心是《圣经》。弗莱对《圣经》有着独特的文学理解,他在狭义和广义的圣经文学下,开出一个新的研究方向——圣经与文学。对比弗莱的"U型结构"理论与《鲁滨逊漂流记》,可以看出,《鲁滨逊漂流记》具有典型的宗教结构形式:它通过阐释鲁滨逊的精神超越过程,探讨了西方圣经文学的精神主脉,是西方文学发展进程中的一次精神突围。  相似文献   

19.
《左传》之礼和孔子之礼在精神上有相同之处也有明显差异。《左传》之札更多延续了周礼的精神,孔子之礼则在继承周礼思想的基础上有所创新。比较《左传》之札和孔子之札可明晰二者的差别,同时也有助于重新认识有关《左传》与孔子之间的有争议的问题。  相似文献   

20.
多角度叙事手法、时空倒错、拼贴三种叙事技巧在《法国中尉的女人》中的运用使作品呈现出一种与众不同的叙事特色和艺术魅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