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前的大学生"就业难"问题,实质上是由高等教育与市场实际需求之间的"结构性矛盾"造成的。这种矛盾主要表现为:高校专业设置与快速变化的市场需求之间的脱节、高校人才培养模式与社会多元需求之间的错位、学校分数至上与社会能力第一的人才标准的迥异、大学生的就业期望与社会需求之间的反差、大学生职业生涯准备滞后于社会发展的现实需求等等。化解大学生就业供需结构性矛盾,需要高校以社会需求和市场为导向,促进高等教育教学改革;转变教育观念,提高人才培养质量;采取切实措施加强就业教育,完善就业指导服务;大学生应转变就业观念,注重发展自己的就业能力;社会应理性看待就业形势,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  相似文献   

2.
大学生就业难的深层次原因是由高校毕业生就业市场的结构性矛盾引发的,是由诸多错位造成的。高校毕业生能否顺利就业,既关系到学生的切身利益,也关系到高校的生存和发展,更关系到和谐社会的构建。因此,缓解大学生就业难问题要有新思路,具体工作要有新举措。首先,大学生要树立与高等教育大众化相适应的就业观。政府应采取各种优惠政策引导鼓励大学生面向基层就业。其次,要创新大学生培养模式,变学历教育为能力教育。再次,要根据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推进高校的学科建设,切合实际地调整和设置专业。最后,  相似文献   

3.
孙智凭 《实践》2009,(6):37-37
近年来,我国高校毕业生人数逐年增加,使得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面临很大压力。面对竞争激烈的就业市场和新形势下大学生就业工作的新特点、新要求,内蒙古大学交通学院高度重视毕业生就业工作,把实现毕业生的充分就业提高到关系学生  相似文献   

4.
<正>毋庸讳言,在当前社会,大学生就业难在一定程度上是客观存在。大学生就业难,就意味着有可能部分大学生党员成为流动党员。加之现在就业竞争激烈,新就业的大学生跳槽现象较为频繁,也会增加大学生党员的流动性。所以,加强大学生流动党员的管理问题应提到议事日程。但这项工作涉及到学校和社会的方方面面,是一个系统工程。本文特别就高校党组织应做的工作做一些分析。大学生流动党员中存在的关键问题就是党员身份责任意识不强。一方面,现在的大学生工作调整  相似文献   

5.
高校共青团促进大学生就业浅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大学生就业工作,高等院校更是把大学生就业工作作为全校工作的重中之重。本文从高校毕业生就业的现状分析入手,就高校共青团如何促进大学生就业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分别从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全面提升大学生的就业竞争力、构建服务平台和拓宽就业渠道等方面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6.
高校毕业生就业难已成为困扰政府和社会的一大难题,与此同时,建设新农村和统筹城乡发展急需的各类专业人才严重缺乏。目前,高校毕业生到农村就业存在岗位供应不足、条件艰苦、创业艰难等问题,因此,拓宽高校毕业生到农村基层就业的渠道,政府应大力开发基层岗位、改善农村工作条件;高校深化专业设置和课程改革,培养农村急需的人才;加强创业教育,鼓励大学生到农村创业;毕业生自身应转变就业观念,做好职业生涯规划。  相似文献   

7.
范瑞红  张颖 《世纪桥》2009,(11):74-74,81
受金融危机的影响,大学生就业工作愈加严峻。高校辅导员必须帮助大学生积极进行角色定位,转变就业观念,高校辅导员要调整工作方式,提高理论水平,才能进一步促使高校大学生就业工作扎实有效开展。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随着高校扩招,就业竞争日益激烈,大学生就业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一方面,大学毕业生找工作难的呼声越来越高;另一方面是大学生缺乏职业化素质、缺少职业规划意识而导致自身缺少市场竞争力。本文旨在通过对如何做好就业指导工作进行阐述,使大学生在能够更好地了解社会,完善自己,并在强手之中脱颖而出,撑起属于自己的一片天。  相似文献   

9.
高校贫困大学生就业问题已成为一个普遍性的社会问题,多年来,政府、社会各界和高校十分重视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的帮扶工作,采取了不少具有针对性的措施。但由于多种原因,贫困大学生的就业状况依然不容乐观,帮助家庭经济困难的大学生就业已成为高校大学生就业工作的重中之重。  相似文献   

10.
妥善解决大学生就业难应做好以下工作:大力发展生产力,为社会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以市场为导向,不断深化高校教育改革;科学构建大学生就业指导机制和体系。  相似文献   

11.
于航 《世纪桥》2013,(5):101-102
高校辅导员在就业指导工作中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是开展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不可或缺的资源,高校就业工作应重视辅导员对学生开展就业指导的重要性。辅导员也需要掌握一定的知识结构和技能,向着职业化、专业化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12.
本文强调了提升学生就业能力对高校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从学校和学生自身角度提出了打造高校学生就业能力的途径:高校应以人为本,走特色发展道路,努力为学生提升就业力营造外部条件;学生自身要转变就业观念,内外兼修,全面提高综合素质。  相似文献   

13.
武汉地区大学生择业意识的现状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大学生的择业意识直接关系到大学生就业状况的认识,课题组对武汉地区高校大学生的择业意识状况进行了深入调查,在了解武汉地区在校大学生的总体择业意识状况的基础上,分析了影响大学生择业的体制、社会导向的偏向等问题,进而针对当前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政府应调整相关政策、高校应重视就业教育与调整专业设置及大学生应转变就业观念和提高自身综合素质的应对之策。  相似文献   

14.
妥善解决大学生就业难应做好以下工作:大力发展生产力,为社会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以市场为导向,不断深化高校教育改革;科学构建大学生就业指导机制和体系.  相似文献   

15.
陈晓军 《共产党人》2013,(11):29-30
正近年来,高校扩招致使普通高校毕业生大量增加,给社会带来无穷的生机和活力。但是,我们也应该清醒地看到,高校毕业生过多过快地进入就业市场,使本来就有限的就业岗位面临激烈的竞争,让这些受过高等教育的优质人力资源在一个时期、在一些地方变成了就业的困难群体。大学生就业问题意义重大,政府与高校在这一问题的解决上应各司其职、共同努力。  相似文献   

16.
地方动态     
劳动保障部:四大举措保大学生就业。一、大力发展适合毕业生求职特点的互联网就业服务。二、公共就业服务机构应确定专人与失业毕业生联系。三、未就业毕业生积压较多的地区要联系跨地区招聘。四、积极向教育、人事部门及高校提供市场分析信息。  相似文献   

17.
当前随着高校招生规模的扩张,大学生数量连年攀升,大学生就业成为无法回避的社会问题。其中,由于整体市场环境严峻,企业存在性别歧视,女性自身存在"自然附着成本",女大学生的就业问题更加凸显。基于此,政府要完善就业保障制度,创造良好的就业环境;企业要转变用人观念,积极承担社会责任;女大学生自身也要客观评价自己,树立正确的就业观,以此共同促进女大学生就业问题的解决。  相似文献   

18.
《奋斗》2012,(3):57-59
大学生就业,牵动着社会敏感神经。面对高校毕业生数量迅猛增加与社会有效需求短期内增幅有限的供需结构性矛盾,鸡西市委、市政府把促进就业作为民生之本,作出了“把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放在突出位置”的战略部署.鸡西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率先在省内推出“政校联合”助推大学生就业创业工作新模式,将人力资源市场建到人才最密集的地方,  相似文献   

19.
随着大学生就业市场化,大学毕业生面临的就业压力也日益增大,高校就业工作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只有以人才市场为导向,探索一条适应市场需要的就业指导模式和服务体系,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引导学生进行合理的职业生涯规划,才能更好地增强毕业生的职业适应能力.  相似文献   

20.
<正>在经济新常态、政治新常态、社会新常态的大背景下,高校大学生创业就业面临着许多新情况、新问题。如何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大学生创业就业教育,促进大学生成长成才,是当前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中的一个重要课题。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大学生创业就业教育的重要意义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需要。大学生作为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其思想政治素质高低不仅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