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身处新时代,让优秀的青年人才脱颖而出,积聚起共筑中国梦的青春力量,需要我们下好"先手棋",帮助青年人才成长,优化人才发展梯队,打开优秀青年人才层出不穷的生动局面。以知人的慧眼下好识才"先手棋"。有些人才就像未经雕琢的璞玉。发现这种人才,要具备犀利的眼力,善于识人德才、识人本质、识人潜能。一方面要以欣赏的眼光识才。人才并不等于全才。绝大多数人才只是某一领域或某个方面的  相似文献   

2.
众所周知,作为领导者要善于用人之长。而一个高明的领导者,不仅要善于用人之长,更要学会用人之短。  相似文献   

3.
选才用人     
人才是创业之本。治国安邦,成就事业,都离不开人才。选才用人是全党的大事,是各级领导者的基本职责之一。邓小平同志说:“善于发现人才,团结人才,使用人才,是领导者是否成熟的主要标志之一。”一、人才的发现和识别历史的经验证明,发现、识别人才是不容易的,特别是及时发现、识别那些初露锋芒、创造潜力极大的人才就更困难。作为领导者,如果没有求贤若渴的精神和识才之慧眼,即使人才在你眼前,也会错过。三国时期魏国的思想家刘劭指出:“一流之人,能识一流之善;二流之人,能识二流之美。尽有诸流,则亦  相似文献   

4.
论选贤任能     
如何正确地识才、选才、用才和育才,不仅是领导者的重要职责,而且是关系到党的事业兴衰成败的大事,也是搞好改革开放、振兴经济的重要组织保证。一、“能人”的德与才选贤任能的前提,是要善于识别人才。考察和识别人才,就其内容而言,就是德与才这两个方面。我们要选贤任能,必须了解和掌握德才的含义,确立正确的德才标准。  相似文献   

5.
进入21世纪,国与国之间的竞争不仅是经济和科技实力的竞争,同时也是人才竞争、智力竞争。只要我们不断加快人才战略的实施,培养和造就一大批适应现代化建设事业的优秀人才,就能完成和实现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一、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树立人才是第一资源的观念领导干部作为人才队伍的组织者和管理者,一定要树立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观念。从历史上看,任何领导人走上一定的领导岗位并充分发挥作用,都离不开有权用人的领导者的识与用。想当年,假如诸葛亮和关羽、长飞、赵云等良臣猛将没有识才的慧眼、用才的气魄、爱才的感情、聚才的方法,就不可能在群雄并起、三国鼎立的过程中建功立业。因此,各级领导干部要把人才资源开发放在企业长远经济发展的战略整体的高度,提高识才、用才、爱才、聚才水平。识才是前提、用才是关键、爱才是基础、聚才是保证。无才不能识才,无魄  相似文献   

6.
人才是第一资源。如何学会辨别人才,做到“慧眼识英才”,是一门很大的学问。识才,关键是要有敏锐的眼光,善于听其言、观其行,于细微之处见精神。从“言”上说,主要是看一个人是“言过其实”还是“言必有据”,是“言而无信”还是“言而有信”,是言必信行必果,说到做到,不放空炮,还是君子动口不动手;  相似文献   

7.
领导者的重要职责之一是用人。用人的高超之处,既在善于用人之长,更在巧用人之短。怎样才能做到善于用人之短呢?要正确认识下属的长短中医使用的药材都是草。在一般人看来不值分文的草,在专业人员的眼中却是能治病救人的  相似文献   

8.
<正>习近平同志要求,各级领导干部要有识才的慧眼、爱才的诚意、用才的胆识、容才的雅量、聚才的良方。突破识人用人的思维惯性,是各级领导干部练就识才慧眼的一门必修课,千万不可小视。早年在部队基层做新闻工作,听一些老新闻干事劝道:这一行搞几年还可以,不过要趁年轻早点改行,要不然就自断后路了。当初甚为不解,后来才渐渐悟出,他们这样说并不完全是不安心本职工作,而是有的组织和领导干部存在"你现在干什么,也就只  相似文献   

9.
党管人才除了制定政策、整合力量,更多的是服务。要有重才之识,爱才之心,识才之智,用才之贤,举才之魄,护才之胆,容才之量,助才之情,聚才之力,育才之明。  相似文献   

10.
国以才立,政以才治,业以才兴,人才是事业发展最可宝贵的财富。为政之道,关键在于用人。而用人之道,关键在于用人所长,因为"用人所短,天下无可用之人;用人所长,天下无不用之人"。领导干部要善于用人所长,就必须做到四要:要辩证分析,识其所长。识人是用人的前提,如果不了解干部的优点,或者只看到干部的缺点,就难以  相似文献   

11.
古今创业者之所以能"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除了主见好、会决策外,就是善用人.用人"失当",往往造成事业上的失误;知人善任,才能使我们的事业永远立于不败之地.领导者识人,首先要透过表象,看清本质,忌以言貌取才.战国时期的赵孝成王,重用了夸夸其谈的赵括,误了战事.一个人的言辞容貌并不能反映其真才实学.有的人本无多少真才实学,但说起话来口若悬河,辩起论来巧舌如簧,喊的尽是豪言壮语,虽然只会"纸上谈兵",成不了大事,却因他能在领导者面前"引颈长鸣"而得以重用;有的人任劳任怨,忠心耿耿,不为名,不图利,虽有"文韬武略",但往往因大智若愚而不能引起领导者的注意.作为领导者,一定不能"或以言少为不足,或以瑰姿为匹伟,或以直露为虚华,或以巧饰为真实".要"识才于未遇之际,拔才于卑微之时";  相似文献   

12.
背景: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书记处书记、国家副主席习近平在去年12月召开的全国组织部长会议上讲到,识人用人是组织部门一项基本职能,也是一项基本功。古人说:“一流之人乃识一流之善。”要做到知人善任,把人看清选准用好,必须善于学习、勤于实践,不断提高自身素质特别是理论政策水平。  相似文献   

13.
"善听",就是要善于听取各方面的意见,它是领导者的基本功之一。做到"善听",主要方法是"三辨":一辨动机。就是要辨别说话人或汇报人的动机。一个有头脑的领导者,要审慎地辨别,远小人,近贤人,努力认清搬弄是非的人的动机。有些人常到领导者  相似文献   

14.
提高领导素质选拔优秀人才戴珊党的十四届四中全会指出:要加快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等重要制度的改革,为优秀人才脱颖而出创造条件。但不管选用人才制度如何改革,它都需要有选拔人才的领导者。古人云:“为政之本在于任贤。”领导者能否识才、辨才、用才,不仅仅是方法...  相似文献   

15.
周永康同志在省第八次党代会上的报告中指出,实施跨越式发展,要把培养、吸引和用好人才作为一项重大战略任务抓紧抓好,“形成有利于优秀人才脱颖而出、建功立业的用人机制”。本文就如何创新选拔任用机制,树立人民公仆形象谈一点粗浅认识。建立“准确识人”机制。选人用人,关键在于识人、辨人,真正选拔出具有领导才能的人。要“准确识人”,必须认真考察“四性”:一是优异超群性,二是快速高效性,三是意志坚定性,四是开拓创新性。要准确识人,必须正确处理好“一双眼睛”和“多双眼睛”的关系。既要重视领导者的“一双  相似文献   

16.
但凡思维正常的人,都有显现自己光辉面,遮掩缺失面的本能,造成客观上识人优点易,察人缺点难。领导者首先要善于发现并发挥部属的长处,但只看到长处,忽视短处,同样用不好人,甚至会害了一个人。历史是一本很好的教科书。赵国的赵括是个兵法通,但只能纸上谈兵,不会活用,赵王命他带兵打仗,结果,30万大军全军覆没。诸葛亮知道马谡“熟读兵书,谙熟兵法”的长处,却忘记马谡“言过其实,不可大用”的短处,派他把守要塞——街亭,结果失守,征  相似文献   

17.
用人善于选人识人用人,是一把手的基本职责放权领导就是激发人们的积极性,使他们精神振奋让利实事求是、淡泊名利、善于揽过“一把手”在领导班子和全局工作中处于核心地位,起着关键作用,负有全面责任,其素质、能力、工作作风和自身形象如何,直接影响着一个单位和班子的凝聚力、战斗力和整体工作成效。当好“一把手”非常重要,但又很不容易,要当好“一把手”,除具有必备的素质和能力外,还要善于用人、放权和让利。用人。“良才美器宜尽用,用人得当事功倍。”善于选人识人用人,是“一把手”的基本职责,坚持正确的选人导向,建立良性的选人用人…  相似文献   

18.
“见识”,指见闻和知识。一个人的见识如何,往往在很大程度上决定其事业上的成就大小。而对于一个地区、一个部门、一个单位的领导者来说,“见识”则显得更为重要,不仅关系到本人在事业上是否能有建树,更关系到能否开创一个地区、部门和单位的工作新局面。那么,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新形势下,领导者究竟应该具备什么样的“见”和“识”呢?我认为要有“四见”和“四识”。  相似文献   

19.
一个聪慧的领导者,应当善于听话,在广泛听取各种声音的基础上,形成正确的领导方略。有经验的领导者都认为,听话不仅要善于用耳听,还要善于用眼听,更要善于用心听?我国古代的兵书《六韬》中就有这么一段话:“以天下之耳听,则无不闻也;以天下之目视,则无不见也;以天下之心虑,则无不知也。”  相似文献   

20.
尹光 《世纪桥》2003,(3):50-50
领导者在使用考评干部时,首先要了解被使用或考核对象的特点和长处,在使用时尽量使其长处在实际工作中得以发挥,在考核时注意其特长是否真正的发挥出来。如果一个人首先着眼于别人的短处,“求全责备”,那必将会抑制他人的长处,同时也不利于其短处的克服。 一、领导者要善于发现别人的长处,尽可能使之与自己形成互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