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卢深勤 《传承》2009,(10):28-29
邓小平准确把握马克思主义现代化实质思想,用于指导中国现代化建设,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发展,形成了围绕现代化建设展开的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实现共同富裕的社会主义本质思想。  相似文献   

2.
杨益  李大鹏 《人民论坛》2010,(9):238-239
现代化是一个社会、制度和文化转型的过程。思想政治教育的现代化建设,要求我们对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与客体进行现代化变革,以适应社会发展和人的发展的需要。主体的现代化建设包括:思想观念的现代化和能力的现代化;客体的现代化建设包括:教育内容的现代化和教育方式的现代化。  相似文献   

3.
思想政治工作现代化,是指思想政治工作的教育和管理要适应现代化建设的时代要求和达到现代文明的先进水平,并有效地为现代化事业培育全面发展的现代化建设人才,推动先进生产力的发展.保证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更好地为最广大人民谋利益。思想政治工作的现代化,主要包括四个方面的内容:一是思想政治教育要系统化、正规化、社会化,使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适应培养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人才的需要;二是用现代化科学文化知识武装政工干部队伍,使之有较高的现代化科学文化水平;  相似文献   

4.
张毓翔 《前沿》2013,(14):56-57
邓小平中国式现代化发展道路的思想是在中国现代化建设实践中发展起来的,它是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继承与发展,经过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证明是科学的。本文通过分析邓小平中国式现代化发展道路的思想内涵,以及它对中国现代社会发展的影响,旨在探究xI~d,平中国式现代化发展道路思想的科学性,以及它在今天的普遍指导意义,使之更好地推动中国社会发展的现代化进程。  相似文献   

5.
党的十四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若干重要问题的决议》,科学地分析了精神文明建设所面临的形势,总结了经验和教训,明确提出了我国精神文明建设的指导思想和奋斗目标。《决议》指出’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任务和总的要求。笔者认为,《决议》从根本上提出了一个深刻的理论观点,即精神文明建设的实质,是通过提高人的素质,促进人的现代化。一、人的素质与现代化、许多致力于实现现代化的发展中…  相似文献   

6.
新时代,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把握马克思主义现代化理论并对其进行丰富和发展,建构起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现代性”,实现了马克思主义现代化理论的新飞跃。新时代新征程,中国式现代化建设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深化改革开放,坚持发扬斗争精神,从而全面开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篇章。  相似文献   

7.
耿庆彪 《桂海论丛》2003,19(6):60-62
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 ,一直是中国共产党人孜孜以求的奋斗目标。毛泽东与邓小平在现代化的内涵阐释、发展战略、实现途径、依靠力量诸方面都勾画出了宏伟蓝图。毛泽东的现代化思想由于受历史的限制 ,有一定局限性 ,邓小平在继承毛泽东现代化思想的基础上 ,对现代化的一系列问题加以丰富、完善、发展。他们的现代化思想 ,是我国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行动指南  相似文献   

8.
科学发展观:指导中国现代化建设的崭新理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科学发展观既是对当代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突出矛盾的揭露和思考,也是对新中国三代领导人现代化建设思想成果的继承和发展,更是对当代西方现代化发展理论的扬弃和超越,是指导中国现代化建设的崭新理论。  相似文献   

9.
《共产党宣言》发表已经170年,正是在其所阐述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引领和指导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是新时代的战略安排。《共产党宣言》中蕴含了"国家"思想,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与《共产党宣言》思想一脉相承,是对《共产党宣言》发展生产力的思想、发展大工业的思想、发展公有制的思想以及经济全球化的思想的发展和实践。坚持《共产党宣言》基本思想,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要求必须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和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建设制造强国;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推动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  相似文献   

10.
总结70年前抗日战争胜利的经验和教训,对当今我国国防现代化建设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在新时期,我们必须坚持党的领导,确保国防现代化建设的正确方向;继承人民战争思想,指导国防现代化建设整体发展;建立牢固的统一战线,为国防现代化建设营造良好环境;加强全民国防教育,弘扬革命英雄主义精神,大力培育"能打仗、打胜仗"有血性的人民军队;锐意改革创新,推动国防现代化建设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11.
孙彬 《青年探索》2014,(3):93-96
政党青年工作现代化,是指政党在加强自身建设,使其实现社会现代化发展目标的同时,加强对其所领导的青年组织的思想政治、组织人事、青年活动阵地建设和青年权益保障的指导和支持力度,使政党的青年工作,与政党现代化和社会现代化的发展趋势及变革步伐相一致。从根本上讲,实现党的青年工作现代化转型,关键在于实现党对青年的思想引领方式的现代化转型、青年组织功能的现代化转型、组织动员青年渠道的现代化转型和青年政治能力的现代化转型。  相似文献   

12.
邓小平政治现代化思想简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邓小平政治现代化思想简论王成志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积极推进政治现代化,建设社会主义的良主政治是邓小平现代化思想的一个重要方面,也是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正确认识和理解邓小平的这一思想,对于积极推进我国的政治现代化具有...  相似文献   

13.
刘佳 《青年探索》2014,(3):88-92
政党青年工作现代化,是指政党在加强自身建设,使其实现社会现代化发展目标的同时,加强对其所领导的青年组织的思想政治、组织人事、青年活动阵地建设和青年权益保障的指导和支持力度,使政党的青年工作,与政党现代化和社会现代化的发展趋势及变革步伐相一致。从根本上讲,实现党的青年工作现代化转型,关键在于实现党对青年的思想引领方式的现代化转型、青年组织功能的现代化转型、组织动员青年渠道的现代化转型和青年政治能力的现代化转型。  相似文献   

14.
王美荣 《传承》2007,(7):40-41,57
邓小平理论是我国进行现代化建设的指导思想,邓小平的文化现代化思想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内容。在邓小平的文化现代化思想指导下,我国的文化建设取得了巨大的成就。邓小平的文化现代化思想不仅是我国历史经验的总结和现实情况的反映,也是对西方文化现代化的反思与借鉴,更是对西方文化现代化的超越。  相似文献   

15.
本文具体分析了现代性、现代化、现代化建设三个名词的思想内涵,指明了它们之间的逻辑关系。作者认为,现代性是一个哲学概念,代表着一种思想文化价值,而现代化是一个社会学概念,代表着一种社会过程,现代化建设则是一个政治学概念,代表着一种政策取向。三个概念即有联系又有区别,在分析具体问题时要看到它们逻辑递进关系而避免肤浅。  相似文献   

16.
蔡文学 《传承》2009,(14):22-23
本文首先论述了马克思主义思想与中国现代化的辩证关系,指出中国现代化建设依然需要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的指导,而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现代化的进程中获得发展和提升,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与中国现代化是历史与逻辑的统一。然后,文中提出在当前新的时代背景下如何实现马克思主义与中国现代化的良性互动。  相似文献   

17.
教育改造是建设现代化文明监狱的基础工作,同时也是监狱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教育改造可以推动现代化文明监狱的建设进程,现代化文明监狱的建设又为教育改造工作的深入发展拓展了更大的空间,二者相互联系,互为要求,相辅相成。建设现代化文明监狱对教育改造工作的要求是多方面的,文章从干警意识现代化、教育思想现代化、教育手段科学化三个方面为如何建设现代化文明监狱作了探讨。  相似文献   

18.
“思想政治工作现代化”是袁宝华同志在中国职工思想政治工作研究会第十次年会上提出的。这一命题是针对企业思想政治工作要适应社会“现代化”建设进程,要与现代社会的物质、精神生活相协调而提出的。 什么是思想政治工作现代化? 思想政治工作现代化作为新形势下思想政治工作的创新,是一个发展变化的动态概念。我认为,应包括以下内容:①思想政治工作现代化必须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  相似文献   

19.
本文首先论述了马克思主义思想与中国现代化的辩证关系,指出中国现代化建设依然需要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的指导,而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现代化的进程中获得发展和提升,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与中国现代化是历史与逻辑的统一.然后,文中提出在当前新的时代背景下如何实现马克思主义与中国现代化的良性互动.  相似文献   

20.
孔祥宁  胡伯项 《前沿》2004,2(9):14-19
邓小平小康社会思想规划了中国现代化进程的宏伟蓝图 ,成为邓小平现代化理论的核心 ,使中国现代化战略与目标明确化、具体化、定量化、阶段化 ;邓小平小康社会思想是马克思主义现代化理论中国化必然的逻辑结论 ,是典型的为中国老百姓所喜闻乐见的中国作风和中国气派 ,从而使中国现代化打上了鲜明的中国特色的文化烙印。邓小平小康社会思想与西方现代化理论相比 ,有一致的方面 ,但表现出相当大的差别 ,至少在四个方面超越了西方发展理论 ,显示出其科学性。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对邓小平小康社会思想的进一步发展 ,是认识的深化 ,理论的发展 ,目标的提高 ,追求的升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