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邓小平说:“不搞争论,是我的一个发明。不争论,是为了争取时间干 一争论就复杂了,把时间都争掉了,什么也干不成。不争论,大胆地试,大胆地闯。衣村改革是如此,城市改革也应如此。”(《邓小平文选》第三卷,第374页)改革开放十五年来的实践证明,“不搞争论”是很有成效的领导艺术。  相似文献   

2.
邓小平同志在1992年春的南方谈话中说:“我们推行三中全会以来的路线、方针、政策,不搞强迫,不搞运动,愿意干就干,干多少是多少,这样慢慢就跟上来了。不搞争论,是我的一个发明。不争论,是为了争取时间干。一争论就复杂了,把时间都争掉了,什么也干不成。不争论,大胆地试,大胆地闯。农村改革是如此,城市改革也应如此。”(《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374页。以下凡引此书,只注卷次和页码)邓小平同志  相似文献   

3.
邓小平同志指出:“不搞争论,是我的一个发明。不争论,是为了争取时间干。一争论就复杂了,把时间都争掉了,什么也干不成。不争论,大胆地试,大胆地闯。农村改革是如此,城市改革也应如此。”(《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374页)他的这一重要思想本来是很明确的,“不争论”是“为了争取时间干”。干什么?当然是干社会主义。但是近年来,有人离开干社会主义这个前提和目的,把“不争论”绝对化,认为“不争论”就是在一切问题(包括要不要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等大是大非问题)上都不要争论。笔者认为,这是同邓小平同志  相似文献   

4.
邓小平同志在南巡重要谈话中提出一个值得重视的论点,即在改革开放中“不搞争论”。他在谈到推行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路线、方针和政策时说,对于改革开放,不仅是在办经济特区问题上,更大的是在农村改革问题上,一开始就有不同意见。对此,我们采取的政策,首先是“允许看”,即“不搞强迫”,“不搞运动”;但另一方面,也“不搞争论”,“不争论,大胆地试,大胆地闯。农村改革是如此,城市改革也应如此”。可见,“不搞争论”,不是一个偶然的、随意的提法,至少是与“不搞强迫”,“不搞运动”具有同等意义的论点,是我们在改革开放中必须遵循的一个原则。为什么在改革开放中“不搞争论”?邓小平同志言简意赅地指出:“不争论是为了争取时间干。一争论就复杂了,把时间都争掉了,什么也干不成。”我认  相似文献   

5.
正1992年初,邓小平在南方谈话中讲道:对改革中出现的新事物,"不搞争论,是我的一个发明。不争论,是为了争取时间干。一争论就复杂了,把时间都争掉了,什么也干不成。不争论,大胆地试,大胆地闯。"1这个思想被称为邓小平的"不争论"思想。本来,这一思想是强调坚持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基本路线,对于在改革中的一些具体措施制订得是否恰当,要以实践作为检验的标准,以利我们抓住国际国内发展的机遇,适时推进改革,快速发展壮大自己。但是,有人却片面地理解和宣传邓小平  相似文献   

6.
邓小平同志说过,“不搞争论,是我的一个发明。”他强调的是改革开放胆子要大一些,敢于试验,不能像小脚女人一样。看准了的,就要大胆地试,大胆地闯。正确理解和贯彻这种“不争论”思想和敢闯、敢冒、敢试的精神,对做好我们今天的工作大有裨益。农村改革如此,城市改革亦如此。然而,我们注意到,近一个时期以来,有的同志包括党员干部,缺乏政治鉴别力和政治敏锐性,把“不争论”理解为对任何事情都保持“沉默”,甚至对一些歪理邪说也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正是有了这种错误认识,表现在经济改革上,有“公有制不行了,改革就是公有资产私有化,就要一卖了之”之说;在政治改革  相似文献   

7.
文摘     
切莫曲解“不争论” 记者最近在基层采访,发现“不争论”三个字正在流行开来。不但有的领导嘴边常常挂着这三个字,“不争论”甚至还成为一些地方处理具体的热点难点问题的工作原则。 “不争论”是邓小平同志的发明。“不争论”是为了保证全党能够集中精力、争取时间抓好各项工作的落实,正如邓小平同志告诫的那样:“一争论就复杂了,把时间都争掉了,什么也干不成。”(《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374页) 值得注意的是,现在有一种不好的倾向,就是在某一项具体改革措施的推进过程中,一些基层领导曲解了  相似文献   

8.
无论是改革还是开放,都需要有政治稳定局面做基础。然而,如何才能保持稳定?我国改革实践的经验表明,一是在实践之中"不争论",二是在实践之中"不折腾"。"不争论"是邓小平同志首先提出来的。1992年他在南方谈话中说:"不搞争论,我的一个发明。不争论,是为了争取时间干。一争论就复杂了,把时间都争掉了,什么也干不成。不争  相似文献   

9.
小平同志在指导全中国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进行改革开放的伟大进军中,总结了一条十分宝贵的经验,就是“不争论,大胆试,大胆闯”。这条经验不仅是我们过去推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成功地进行农村改革和城市改革的强大思想武器,也是我们今后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必须遵循的一个十分重要的指导思想。没有胆量,改革就搞不成。 小平同志在总结这条经验时,还看到了它的另一条好处,就是不争论,可以争取时间干。“一争论就复杂了,把时间都争掉了,什么也干不成。”在小平绘制的改革蓝图上,时间问题占有非常重要的位置。他总是再三强调:要“抓住时机,推进改革”,“思想要更加解放一些,改革  相似文献   

10.
邓小平理论和“不争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改革需要一步步地总结经验,不断反思。改革反思中有不同看法即争论是正常的。邓小平推进改革17年,就是在争论中推进改革、在改革中不断争论的17年。邓小平既反“左”,又反右,就是他同两种错误倾向的争论。改革多久,争论就有多久。认为“不争论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的看法是不正确的。  相似文献   

11.
邓小平发展价值观是在继承马克思主义价值观基础上,立足国内外现状,深化了发展的价值,创新了发展价值观。"不争论"、"大胆闯"及战略创新等内容赋予了邓小平发展价值观具有创新性特点,使邓小平价值观在社会主义建设中具有重要意义和价值。  相似文献   

12.
“试”与“闯”──求实和创新的统一刘丽"改革开放胆子要大一些,敢于试验,不能像小脚女人一样。看准了的,就大胆地试,大胆地闯"。(《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372页)"试"与"闯",是我国改革开放总设计师邓小平所特有的个性和风格,也是他创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相似文献   

13.
“不搞争论”之我见刘春鹏,张兆华邓小平在1992年初视察南方的重要谈话中提出不搞争论。他说:“不搞争论,是我的一个发明。”(《邓小平文选》第三卷第374页,以下凡引用第三卷的,只标页码)对于这一发明,我们应怎样理解运用呢?一、不搞争论的目的是从大局出...  相似文献   

14.
一、搞争论———邓小平同志的一个重要思想众所周知,不搞争论是邓小平同志的一个重要思想,是邓小平同志的创造。然而,邓小平同志是不是一味地反对搞争论呢?回答当然是否定的。因为搞争论同样是邓小平同志的一个重要思想。二十年前,在中华大地上掀起的、波澜壮阔的真...  相似文献   

15.
邓小平提出的"不争论"与胡锦涛提出的"不折腾"思想具有内在的一脉相承性.主要体现在:其思想均是针对过去与当前党内外在思想上对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资本主义存在误解的澄清;其思想实质是主张不搞无谓的争论与折腾,但决不是反对"大胆闯"的改革精神;其思想所要实现的主要目的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其思想的核心主旨是排除"左"与右的干扰,坚守真理,抢占机遇,乘势发展.  相似文献   

16.
《党建》1999,(4)
第一,不搞争论是邓小平同志提出的一个十分重要的战略思想。邓小平同志在南方重要谈话中指出:“不搞争论,是我的一个发明。不争论,是为了争取时间干。”这是对历史经验的深刻总结。对全党来说,不搞争论是为了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保证工作中心真正放到经济建设上来,集中精力于事业,避免因无谓的争论而浪费宝贵的时间;是为了维护党和国家的大局,维护党的团结统一,避免因无谓争论而损害社会政治稳定。第二,不搞争论,以实践作为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摒弃了过去那种搞运动、搞大批判的做法,体现了精神文明重在建设的方针,是积极的,…  相似文献   

17.
《新长征》1994,(2)
“不搞争论”还要不要“统一思想”?编辑同志:在学习《邓小平文选》第三卷的热潮中,我们再次重温了小平同志《在武昌、深圳、珠海、上海等地的谈话要点》(即南巡谈话)。小平同志说:“不搞争论,是我的一个发明。”回顾我们党有史以来,特别是建国以来的一些事实,可...  相似文献   

18.
群众性、政治运动式的争论。1957年初,针对一些人提出要搞自由主义、群众运动性的"大民主",邓小平明确表示反对。经过新中国成立后几十年尤其是"文化大革命"十年的实践洗礼,邓小平更加坚定地反对搞群众性、政治运动式的争论。1985年夏,邓小平在批判资产阶级自由化时再次强调:资产阶级自由化"搞的这一套无非是大鸣、大放、大字报,出非法刊物,实际上是一种动乱,是‘文化大革命’遗留下来的做法","不能让这股风刮起来","再不能那样干了"。  相似文献   

19.
冯治 《唯实》1994,(12)
中国改革的总设计师邓小平多次讲过:“改革首先从农村开始,农村见了成效,我们才有勇气进行城市的改革”(《邓小平文选》第三卷第130页),“虽然城市改革比农村复杂,但有了农村改革的成功经验,我们对城市改革很有信心”(《邓小平文选》第三卷第82页),“改革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邓小平文选》第三卷第113页)。因此,农村改革的源头也就是中国全面改革的源头。  相似文献   

20.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邓小平不但为党和国家制定了新的一整套以改革开放为核心内容的内政方针,而且也对中国的外交政策作了许多重大的调整,使之更好地为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认真研究邓小平在外交方面的改革思想,是研究邓小平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的一个重要方面,它不仅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也有积极的现实意义。(一)任何一个国家的外交政策的制定或改变,除了国家利益以外,影响最大的因素则是国际国内形势的演变以及国家领导人对形势的认识和判断。对中国领导人来说,也是如此。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邓小平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