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马克思主义社会建设理论研究能否,深入涉及两个基本的问题:一是对马克思主义社会建设理论的认识问题;二是关于马克思主义社会建设理论研究的方法问题。第一个问题的基本点主要是马克思主义社会建设理论是一个真命题还是一个假命题的问题,即社会建设理论是不是马克思主义的组成部分的问题。第二个问题建立在第一个问题的基础之上,如果这个命题成立,就涉及到有没有一套促进马克思主义社会建设理论发展的科学方法。社会建设理论是马克思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推进马克思主义社会建设理论的研究,一是要放入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中研究,二是要放入社会主义的建设史中研究,三是要与中国共产党社会建设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四是要与国外社会建设的理论和实践相结合。  相似文献   

2.
我们党有一个很大的优点,就是重视理论武装,而且特别强调学风。学风之所以极其重要,是因为这个问题是全党的思想方法问题,是对待马克思主义的态度问题。毛泽东同志曾经指出这是“第一个重要的问题”。在今天,学风问题则是关系到在实现党在新时期的历史任务的奋斗征程中能否正确坚持马克思主义思想路  相似文献   

3.
社会主义和市场经济能否结合?对这个问题的争论,在国外已经持续一个多世纪了。我们党的十四大,对这个问题,从理论上和实践上做出了肯定的回答。现在对百多年来国外关于这个问题的争论做一个简要的回顾,对我们不无碑益。国外对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结合的探讨,可以分为两大阶段。早期市场社会主义理论的形成研究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能否融合,始于西方经济学。在19世纪后期,由于马克思主义的产生和传播,西方一些经济学家在研究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同时,也开始探讨社会主义资源配置的理论。在探讨社会主义资源配置理论过程中,曾引以…  相似文献   

4.
我们党有一个很大的优点,就是重视理论武装,而且特别强调学风.理论联系实际,是我们党一贯坚持的马克思主义学风.在今天,学风问题更是关系到党能否坚持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能否完成新时期的历史任务的大问题.  相似文献   

5.
党的十四大的最基本内容是全面阐述了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以下简称特色理论),这个理论与毛泽东思想有着怎样的联系?能否割裂开来?能否互相代替?应如何对待这个理论?显然,弄清这些问题,对完整准确掌握特色理论的精神实质,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一特色理论同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一样部属于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思想体系,是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一个组成部分,也就是说邓小平同志关  相似文献   

6.
江泽民同志在中央党校省部级干部进修班的讲话中,十分强调学习马克思.主义"一要以当代中国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实际问题为中心,以我们正在做的事情为中心,着眼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运用,着眼于提高对实际问题的理论思考,着眼于新的实践和新的发展、"能否坚持并突出这"两个中心'和"三个着眼点",直接关系着我们能否以科学的态度对待马克思主义,能否在新的形势下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从而也是能否更自觉地高举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旗帜的问题。对此,我们要切实重视,认真贯彻。"两个中心"主要是就学习马克思主义…  相似文献   

7.
《世纪桥》2015,(9)
大学生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实效性问题既是一个教育学问题,也是一个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问题,本文仅从马克思主义理论这门学科的角度探讨怎样才能提高大学生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实效性。思想认同度低、教学体系不完善、向意识形态化教育方向发展等原因都会导致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缺乏实效性,要解决这个问题,提高理论教育的实效性必须应用马克思主义理论,这是本文研究理论教育实效性问题的基本思路,根据这个思路得出结论:人文关怀、实践原则、批判性思维是提高大学生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实效性的主要对策。  相似文献   

8.
于钦读 《奋斗》2001,(8):6-6
首先,解放思想,推进党的理论创新。新的世纪新的形势要求呼唤党的理论创新。对党的领导和自身建设提出了全新的要求:党必须对自身的领导和建设进行全方位的改革,实现由传统的马克思主义政党向具有开放性、现代化的马克思主义政党的转变。中国的问题关键在党,党的问题在于能否适应新形势要求,适时对自身进行改革,而党自身改革成败的关键又在于党自身的理论能否有突破性的进展和创新。  相似文献   

9.
从理论与实践的关系而言,在中国语境中追问马克思主义的真理性需要回答四个既相互独立又相互联系的问题:马克思主义与实践、与当前现实、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关系问题,以及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如何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问题。能否对这四个问题给出令人信服的答案,不仅对人们正确认识马克思主义的真理性是必要的,对在中国现代化进程中进一步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也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0.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中国共产党科学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经验和基本方式。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中先后形成了四大理论成果,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马克思主义能否与中国国情和时代特点紧密结合,关系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前途命运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事业的兴衰成败,是我们必须认真思考加以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1.
《新长征》2007,(6)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坚持把党的全部理论和工作能否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提到决定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高度,贯穿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这个马克思主义活的灵魂。学习《文选》,要牢牢把握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这个活的灵魂,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坚定不移地贯彻执行党的思想路线,努力提高运用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研究新  相似文献   

12.
马克思主义群众观是马克思主义关于人民群众的总的看法和基本观点。马克思主义历来认为,人民群众是推动历史前进的决定力量,是历史的创造者,同时也充分肯定杰出人物在历史发展中的积极作用。对于无产阶级政党来说,能否树立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的问题,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理论问题,更是一个具有深刻理论内涵和重大现实意义的实践问题。当前正如火如荼进行中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马克思主义群众观是其中一项重要教育内容,目的是引导广大党员干部在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深刻把握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的精髓和真谛,坚持党的群众路线,以不负历史重托。  相似文献   

13.
刘秋佳 《世纪桥》2007,(12):3-3,4,8
马克思主义是立足于实践并随时代的发展而不断更新发展的理论,它具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这种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是保证马克思主义具有旺盛的生命力和科学性的重要因素,也是它作为我们立党立国根本指导思想和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共通理论基础的重要前提。在时代、形势和实践发生剧烈而又深刻地变动的历史条件下,能否与时俱进,关系到能否真正认识、继承和发展马克思主义。胡主席提出科学发展观,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与时俱进的精神境界。  相似文献   

14.
在对干部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中,究竟怎样正确认识和评价干部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这是一个需要不断探求和解决的重要问题。江泽民总书记在“七一”重要讲话中提出“马克思主义具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无疑为我们解决这个问题打开了根本的思路。所谓“理论品质”,具体到党政干部来说,应当涵盖干  相似文献   

15.
江泽民同志指出:“理论学习新高潮能不能扎扎实实地兴起来,理论武装工作能不能取得明显成效,关键在于弘扬理论联系实际的马克思主义学风。““学风问题,也是党风问题,是关系党的兴衰和事业成败的一个重要政治问题“当前,以“讲学习、讲政治、讲正气“为主要内容的党性党风教育活动正在全党深入开展。讲学习是讲政治、讲正气的前提和基础,而讲学习这个基础打得牢不牢,学风问题则是个关键。一、学风问题归根到底是价值观问题什么是学风?就其内涵而言,指的是干部在工作中能否坚决面对实际,完整准确地把握和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创造性地开拓实践,带领群众完成好所担负的事业,主要包括学习  相似文献   

16.
孙旭红 《理论建设》2014,(1):104-106
中国共产党是一个由科学理论孕育催生、用科学理论武装发展的马克思主义政党,高度的理论自觉和理论自信是中国共产党的鲜明特征和根本优势。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说.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就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的历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前途和命运,取决于能否进一步解放思想,能否随着实践的发展和时代的演变进一步强化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的自觉。  相似文献   

17.
今年是“实践是检验真理唯一标准”讨论20周年,适逢又是《共产党宣言没表150周年。回顾150年来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尤其是近50年的发展,笔者深深感到,能否坚持实践理论,不是个小问题,而是关系到马克思主义命运的大问题,关系到党和国家兴衰成败的大问题。坚持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不动摇,首要的是坚持实践理论不动摇,坚持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原则不动摇_一、实践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哲学最重要的基石,理论联系实际是马克思主义生命力之所在在“实践是硷验真理唯一标准”讨论之前,我国及苏联等国理论界普遍地对实践理论在…  相似文献   

18.
<正>中国共产党是一个由科学理论孕育催生、用科学理论武装发展的马克思主义政党,高度的理论自觉和理论自信是中国共产党的鲜明特征和根本优势。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说,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就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的历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前途和命运,取决于能否进一步解放思想,能否随着实践的发展和时代的演变进一步强化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的自觉。正是基于这一点,董德福、史云波教授的《中国  相似文献   

19.
在"怎样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这个大的问题框架下,2010年度国内马克思主义哲学基础理论研究主要围绕"什么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形态"这个基本问题展开。此中,有的学者坚持用"辩证唯物主义"定义马克思主义哲学,而相当多的学者更愿意用"历史唯物主义"概括马克思主义哲学。所以,本年度关于"重释历史唯物主义的必要性"、"历史唯物主义的本质"、"社会形态理论"、"辩证法"等问题再度成为学界讨论的理论热点。在这些集中而热烈的研讨背后,潜藏的是学界对当代中国社会发展问题的理论化省察以及对马克思主义理论本身的学术化研判,及时总结这一研究态势,对于推进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具有深远意义。  相似文献   

20.
马克思主义与道德理论是否相容,分析马克思主义将这个第二国际以来的问题作为核心问题,对马克思主义的道德理论进行了系统的分析和重构,其代表人物罗德尼·佩弗对看待马克思主义道德理论的"纯科学派""非道德派""反道德派"进行了元伦理学的分析,对意识形态进行了元伦理学的词性分析,详细论证了对马克思主义道德理论的误解与曲解,澄清了许多原本在马克思主义理论中比较模糊的或者根本就没有出现的问题,在最大程度上证明了马克思主义与道德理论的相容性,但是由于对分析方法的推崇,对辩证法的排斥,导致了其理论的不彻底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