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为进一步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总体方案》,充分发挥林业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根据《上海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上海市林地保护利用规划(2010-2020年)》提出的目标任务,上海市制订了2016-2018年推进林业健康发展促进生态文明建设的若干政策措施:1.推进林地建设。一是实行公益  相似文献   

2.
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关键在于找到恰当与合适的路径。当下中国,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树立生态价值观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价值理念基础;加强生态法制建设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制度保障;发展生态绿色经济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物质载体;倡导绿色生态的消费方式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重要条件;加强全球生态治理合作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必要条件。  相似文献   

3.
《今日浙江》2010,(7):23-24
丽水市将围绕大力发展生态农业、生态工业和以生态旅游业为龙头的服务业,促进绿色经济、低碳经济和循环经济的形成,着力推进生态经济发展、生态环境保护、生态资源资产化等体制改革,进一步强化“绿色生态屏障”功能,建成生态产业创新发展、生态环境和谐优美、生态文明发扬光大的生态经济示范区和全国生态文明建设先行区,为全省乃至全国山区的跨越式发展提供经验。  相似文献   

4.
永州在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做出了有益探索,生态文明理念逐步形成,生态文明建设不断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成效逐步显现;但仍存在政府自身财力不足,管理体制不顺畅,集聚发展困难,承接产业转移受限等难题。这些难题,在一定程度上折射出了欠发达地区生态文明建设发展困境。只有强化干部群众的生态文明意识、生态规划意识、生态责任意识,创新发展思路、运作机制、工作举措,推进经济发展与民生改善相协调,才能走出困境。  相似文献   

5.
永州在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做出了有益探索,生态文明理念逐步形成,生态文明建设不断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成效逐步显现;但仍存在政府自身财力不足,管理体制不顺畅,集聚发展困难,承接产业转移受限等难题。这些难题,在一定程度上折射出了欠发达地区生态文明建设发展困境。只有强化干部群众的生态文明意识矬惑规划意识、生态责任意识:创新发展思路、运作机制、工作举措,推进经济发展与民生改善相协调,才能走出困境。  相似文献   

6.
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为我国当前的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理论指导,以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引领绿色发展,有助于增强民众的生态文明意识。在这一思想的指导下,我们要努力建设生态化产业体系和绿色生态监督机制,大力发展循环经济。  相似文献   

7.
正甘政办发[2018]88号2018年6月3日各市、自治州人民政府,兰州新区管委会,省政府有关部门,中央在甘有关单位,省属有关企业:《甘肃省数据信息产业发展专项行动计划》已经省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抓好贯彻落实。甘肃省数据信息产业发展专项行动计划为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构建生态产业体系推动绿色发展崛起的一系列决策部署,加快数据信息产业发展,特制定本行动计划。  相似文献   

8.
正甘政办发[2018]91号2018年6月3日各市、自治州人民政府,兰州新区管委会,省政府有关部门,中央在甘有关单位,省属有关企业:《甘肃省文化旅游产业发展专项行动计划》已经省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抓好贯彻落实。甘肃省文化旅游产业发展专项行动计划为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构建生态产业体系推动绿色发展崛起的一系列决策部署,推动文化旅游产业发展,制定本行动计划。  相似文献   

9.
正甘政办发[2018]87号2018年5月29日各市、自治州人民政府,兰州新区管委会,省政府各部门,中央在甘有关单位,省属有关企业:《甘肃省通道物流产业发展专项行动计划》已经省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甘肃省通道物流产业发展专项行动计划为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构建生态产业体系推动绿色发展崛起的一系列决策部署,加快通道物流产业发展,制定本行动计划。  相似文献   

10.
正(2018年1月11日中国共产党甘肃省第十三届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通过)甘发[2018]6号2018年1月26日为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深刻汲取甘肃祁连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生态环境破坏问题教训,推进绿色发展,以构建生态产业体系为突破口,加快建立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经济体系,实现绿色发展崛起,现作出如下决定。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正甘政办发[2018]93号2018年6月2日各市、自治州人民政府,兰州新区管委会,省政府有关部门,中央在甘有关单位:《甘肃省节能环保产业专项行动计划》已经省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抓好落实。甘肃省节能环保产业专项行动计划为全面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构建生态产业体系推动绿色发展崛起的一系列决策部署,加快我省节能环保产业发展,制定本行动计划。一、发展目标全省产业技术水平显著提升,节能环保产业产品实现由以低端为主向中高端转变,建成  相似文献   

12.
正甘政办发[2018]151号2018年8月1日各市、自治州人民政府,兰州新区管委会,省政府各部门,中央在甘各单位:《甘肃省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实施方案》已经省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组织实施。甘肃省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实施方案为贯彻实施国家人工智能强国战略,全面推进我省人工智能技术发展和应用,促进产业  相似文献   

13.
青海省在青藏高原地区具有重要的生态地位,建设生态产业文明已成为青海省生态文明建设中重要的部分。目前,青海省已经在推进生态产业文明建设中取得了可观的成效,今后应针对重点开发区、限制开发区和禁止开发区的不同特点,推进生态产业融资方式的多元化运用,以满足青海省生态产业发展的资金需求。  相似文献   

14.
正甘政办发[2018]92号2018年6月3日各市、自治州人民政府,兰州新区管委会,省政府有关部门,中央在甘有关单位:《甘肃省循环农业产业发展专项行动计划》已经省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抓好落实。甘肃省循环农业产业发展专项行动计划为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构建生态产业体系推动绿色发展崛起的一系列决策部署,切  相似文献   

15.
正甘政办发[2018]84号2018年5月23日各市、自治州人民政府,兰州新区管委会,省政府有关部门,省属各高校:《甘肃省"十三五"高等学校设置规划》已经省政府同意,现印发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组织实施。甘肃省"十三五"高等学校设置规划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及省委、省政府关于"十三五"时期教育事业发展的部署要求,进一步优化全省高等教育布局,提高教育质量,推进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提升高等教育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能力,结合我省实际,制定本规划。  相似文献   

16.
王国臣 《群众》2023,(5):63-64
<正>党的十八大以来,江苏林业始终坚持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始终牢记生态文明建设这一“国之大者”,深化林业改革,统筹推进林业生态建设,努力为“强富美高”新江苏现代化建设奠定坚实的绿色生态基底。2018年新一轮改革以来,全省共完成造林面积189.8万亩,林木覆盖率达24.06%,新建绿美村庄2988个。深入贯彻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战略,  相似文献   

17.
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是推进美丽甘肃建设的重要举措。基于近年来甘肃省国土空间开发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提出进一步优化的总体思路,即统筹"空间、规模、产业"三个决策纬度,提出了推进国土空间开发的对策选择,主要是:统筹"生产——生活——生态"三大布局、统筹"规划、建设、管理"三大环节、统筹"改革、科技、文化"三大动力,统筹"政府、企业、个体"三大主体等。  相似文献   

18.
正甘政办发[2018]152号2018年8月1日各市、自治州人民政府,兰州新区管委会,省政府有关部门,中央在甘有关单位:为加快培育创建国家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大力发展农业高新技术产业,进一步提高我省农业综合效益和竞争力,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推进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建设发展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18]4号)、《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发展规划(2018—2025年)》(国科发农[2018]30号)和《甘肃省"十三五"科技创新规划》(甘政办发[2016]  相似文献   

19.
范德华 《思想战线》2013,(Z1):40-43
党的十八大提出了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决策,生态文明建设对旅游产业的发展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主要表现在生态文明建设能够有效的刺激人民群众的旅游需求,从而促进旅游产业的发展;生态文明建设能够优化旅游的环境,提升旅游景区的品质,从而促进旅游产业的发展;生态文明建设能够使游客在旅游中得到更多的享受,提升旅游服务的质量,从而促进旅游产业的发展;生态文明建设能够加速生态旅游的发展,从而促进旅游产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20.
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下,生态文明建设应该坚持绿色创新、绿色协调、绿色发展、绿色开放、绿色共享。绿色创新包括绿色科技、绿色产业、绿色制度创新,是生态文明建设的第一动力;绿色协调包括区域、城乡、物质与精神绿色协调,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必然要求;绿色发展包括绿色生态、绿色生产、绿色生活,是生态文明建设的根本途径;绿色开放包括丰富开放生态内涵、"一带一路"绿色合作、承担国际生态责任,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条件;绿色共享包括提供环境服务供给、推动生态绿色扶贫、建设绿色健康中国,是生态文明建设的根本目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应当走生态优先的绿色创新、绿色协调、绿色发展、绿色开放、绿色共享之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