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公务员是依法履行公职,为社会提供公共服务的公职人员,其服务态度的好坏、服务水平的高低、服务质量的优劣取决于公务员是否具有公务员公共精神。公务员公共精神是公务员的职业价值理想和信念,塑造公务员公共精神是公务员制度建设的重要内容,在准确理解和把握公务员公共精神内涵的基础上,应避免不明确塑造理念,塑造制度改革滞后和塑造制度可执行性不强的误区,可以从明确塑造工作理念,完善塑造制度体系和增强塑造制度执行性这三个维度入手,塑造与培育公务员公共精神,打造高素质的公务员队伍。  相似文献   

2.
公共精神作为公务员从事公共管理的价值导向、职业精神和公共能力,对塑造公务员的行政人格、提高公共管理水平具有积极功能.公务员的公共精神包括民主精神、法治精神、公正精神、服务精神和责任精神.公正精神是公务员公共精神的灵魂,民主精神是公务员公共精神的核心,服务精神是公务员公共精神的基础,法治精神与责任精神是公务员公共精神的保障.公务员公共精神塑造的特点是:塑造公务员的公共精神是政府行为,受公务员法约束,由国家机关和专门培训机构进行.塑造公务员公共精神是学习型机关建设的重要内容.公务员公共精神具有引导功能、约束功能、凝聚功能、整合功能、建构功能和稳定功能.  相似文献   

3.
<公务员法>实施过程中,必须将公务员精神培育贯穿其中.公务员法精神培育和实施公务员法价值取向是一致的,两者不可偏废,并应互相配合,根据公务员精神,要进一步提高对公务员廉洁勤政的要求,建立起切实可行的功绩制,保障公务员权利.  相似文献   

4.
公务员精神培育的最基本的路径之一是通过制度设计,将公务员精神培育融入各项制度中,使公务员精神能内化为公务员的思维习惯和自觉行为方式。当前可进一步完善官员问责制的实施细则,健全官员问责制的程序,将公务员精神的培育与塑造融入官员问责制实施的具体案例中,为公务员精神的培育与塑造提供良好的制度环境与保障。  相似文献   

5.
试论国家公务员形象的塑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家公务员是政府管理的主体、政令实施的执行人和政府权威的塑造者,其地位的重要性和职业的特殊性决定了形象塑造的必要性。因此,研究和分析国家公务员形象的基本内容,在此基础上明确其形象塑造的重要意义,并寻求一条保持和提升国家公务员形象的有效途径是十分有意义的,它是关系到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能否成功的重大问题。  相似文献   

6.
王金根 《新视野》2007,(3):35-37
完整准确地理解和把握公务员精神,需基于对公务员精神的基本特性、政治功能以及如何在实践中培育和弘扬公务员精神等问题的了解。公务员精神的基本特性,指的是它作为中华民族精神在当代的具体表现形式之一,既是公务员制度灵魂的综合反映和集中体现,又是中国共产党干部精神的继承和发展、公务员独特的精神风貌。公务员精神的政治功能则主要体现在它的维护国家和人民利益的政治功能、维护公共事务的政治导向功能、具有特殊精神力量的政治功能等几个方面。而当前我们要在实践中培育和弘扬公务员精神,无疑应该遵循中央领导同志提出过的“三贯穿”思路,即在实施公务员法、健全和完善公务员制度、加强公务员队伍建设等三个过程中大力培育和弘扬公务员精神。  相似文献   

7.
吴怡 《党史文苑》2009,(12):63-64
民族的发展离不开民族精神的凝聚的发扬,而在民族精神的培育和弘扬的过程中,"公共精神"是关键,对于促进公民社会的形成、公民意识的培养有着长足而有力的影响.一个国家的公民意识和公民精神,可以折射出这一民族和国家文明的面貌;反之,从一个民族国家的文明中也可以看到公民意识和公民精神的投影.因此,突出民族精神中"公共精神"信念的培育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8.
民族的发展离不开民族精神的凝聚的发扬,而在民族精神的培育和弘扬的过程中,公共精神是关键,对于促进公民社会的形成、公民意识的培养有着长足而有力的影响。一个国家的公民意识和公民精神,可以折射出这一民族和国家文明的面貌;反之,从一个民族国家的文明中也可以看到公民意识和公民精神的投影。因此,突出民族精神中公共精神信念的培育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9.
公务员群体是社会中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群体,他们是社会的管理者,对于社会成员的观念和行为有着示范作用。但是当前我国公务员群体的精神风貌与社会的期望值还有一定距离,因此加强公务员精神的培育应当成为公务员队伍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  相似文献   

10.
在服务型政府中培育公务员精神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具有时代特征、中国特色的"热爱祖国、忠于人民,恪尽职守、廉洁奉公,求真务实、开拓创新,顾全大局、团结协作"的公务员精神,是公务员政治素质、思想作风、道德情操、工作态度、精神风貌的综合反映。在服务型政府中培育公务员精神,是加强党的执政能力的需要,是解决公务员队伍中存在的突出问题的需要。应把培育公务员精神与完善公务员管理的各项制度相结合,使公务员真正成为人民的公仆。  相似文献   

11.
公务员行政责任追究问题关系着我国公务员依法行政的水平和公共行政的有效性。目前,由于行政责任主体不明确、执法和监管不严,不少公务员违法违纪行为并没有受到认真追究。因此,明确公务员的行政责任、依法追究公务员的行政责任、加强监督者的责任是完善行政责任追究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12.
当代青年公务员社会认同面临的主要挑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青年公务员的社会认同是当代中国社会认同建构的典型个案,系统分析其面临的主要挑战,是摸准建构脉络、找到形塑途径的前提基础和关键所在.在社会急剧变迁和快速转型的特定时空架构中,青年公务员的社会认同深受内外因素的双重影响,面临着内源性和外源性的诸多挑战.  相似文献   

13.
雷锋精神代表了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的方向,深深扎根于人民群众之中;体现了共产主义思想与社会主义实践的统一,共产党人的人生观、价值观与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统一。新的时代需要雷锋精神,雷锋精神也完全能够同改革开放、发展市场经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新的时代要求结合起来。  相似文献   

14.
加强党性修养,不断增强党性观念,是保持党的先进性的重要条件.领导干部加强党性修养,必须坚持六个结合,才能不断提高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增强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的能力.  相似文献   

15.
美国国民性格是美国公民社会成功的基础,其最早可以追溯到英国的清教主义.漂洋过海来到美洲的清教徒把清教主义带到了北美,在北芙这片特殊的环境中,清教主义演变成为美国独特的富含公共精神的国民性格,它们包括:契约精神和自治精神、对待金钱的超脱精神、责任意识、乡镇精神等方面.  相似文献   

16.
人类的群体性活动决定了人与人之间权利义务的交互性.为了避免相互残杀,进而降低交易成本,公民共同让渡出部分权利以契约的形式委托第三方代为管理,这是契约理论下公共管理产生的基本逻辑.公共管理以公民权利实现的基础,同时公共管理部门作为契约的委托人,必须在契约所规定的范围内活动,以实现公共利益的最大化为目的.随着公民社会的发展,走社会、市场、政府有机结合的运作方式是公共管理有效实现公民权利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17.
党校以科学发展观指导干部教育,就是要树立和落实"以人为本"的干部教育观,培养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的领导干部,对于加强党的建设,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进程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本文从发展的视角、教育的视角、党校的视角阐明党校应树立"以人为本"的干部教育观,论述党校树立和落实这一干部教育观的主要内容和基本要求,提出了应正确认识和处理与以人为本的干部教育观紧密相关的六种基本关系。  相似文献   

18.
公共行政精神与社会保障管理体制的完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社会保障管理体制的改革逐步成为社会保障可持续发展与建立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关键性问题.我国的社会保障管理体制在社会保障事务中发挥了一定的积极作用,但也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面对其日益显露出来的问题,我们应该如何认识,如何解决?与此同时,美国学者弗雷德里克森所倡导的公共行政的精神在我国新公共管理中得到广泛应用,如何运用公共行政精神来完善社会保障管理体制是本文所要探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9.
我国公务员必须树立公共行政新理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熙瑞 《新视野》2000,(4):59-61
理念的更新,决定着一切改革措施的提出、制定与执行。我国公务员理念的更新,则决定着我国行政体制改革的成败。回顾我国改革开放以来所进行的四次机构改革尤其是前三次改革的进程,虽不能说在某个怪圈内徘徊,但每前进一步都要付出极大努力,可说是步履艰难。究其原因,无不与我国公务员的观念有关,尤其与他们公共行政理念没有完全树立有关。因此,在我国公务员中,普遍实现从行政管理理念向公共行政理念的转变,是当务之急。 一、行政管理理念隐含的缺失 行政管理的本意是什么?行政,在我国古代是指推行政务。《左传》中即有“行其政事…  相似文献   

20.
现代科学技术的广泛使用,数字化、网络化技术的飞速发展,彻底改变了传统图书馆的服务方式,也使图书馆人文精神受到了巨大的冲击。通过对图书馆人文精神的定义及其内涵的论述,分析传统人文精神对构建现代图书馆的意义和价值,从管理理念、创新意识、服务方式及环境等方面探讨现代图书馆人文精神的构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