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党课》2012,(13):22-22
“建设中国式的社会主义”这一重要思想的最早提出者,正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开国元勋之一朱德,他也是最早一位主张中国社会主义建设要走自己的道路的中央领导人。  相似文献   

2.
以往党史学界对朱德的研究多集中于他的军事思想。近年来,党史学界对朱德在社会主义建设方面的研究有新的突破。研究者指出,朱德第一次明确提出“建设中国式的社会主义”的思想,朱德把党在社会主义建设指导思想从“苏联模式”中摆脱出来,  相似文献   

3.
1982年9月18日,党的十二大刚刚闭幕,邓小平在陪同金日成前往四川访问途中,不无喜悦地告诉金日成:“从十一届三中全会到十二大,我们打开了一条一心一意搞建设的新路。”这条新路,就是邓小平在十二大开幕词中提出的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我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就是我们总结长期历史经验得出的基本结论。”这段名言,成为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标志。本文拟对从十一届三中全会到十二大这四年间,邓小平不断总结、作出概括、逐步提出这个科学命题、指明这条新路的经过,作一扼要评述。  相似文献   

4.
李伟 《党的建设》2011,(1):61-61
以往党史学界对朱德的研究多集中于他的军事思想。近年来,党史学界对朱德在社会主义建设方面的研究有新的突破。研究者指出,朱德第一次明确提出“建设中国式的社会主义”的思想,朱德把党在社会主义建设指导思想上从“苏联模式”中摆脱出来,探索中国共产党自己的社会主义建没道路,并将其概括为建设“中国式的社会主义”,使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从理论上有了明确的定位。  相似文献   

5.
《党课》2006,(5):22-22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是社会主义社会的重要特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不可缺少的—个重要方面。在全党把工作重点转移到现代化建设上来以后,中共中央曾多次郑重指出:我们在建设高度物质文明的同时,一定要努力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这是建设社会主义的—个战略方针。  相似文献   

6.
潘鈜 《世纪桥》2009,(3):10-12
文章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国防建设以及党的建设等方面,阐述了朱德“建设中国式的社会主义”的丰富内涵。以及它在构建邓小平理论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的贡献。  相似文献   

7.
马克思主义是指导社会主义实践的一般的基础理论,中国共产党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产生过具体化的马克思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一个长期的历史过程,也必然会有适用于不同时期实践的具体的指导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就是指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历史进程中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具体理论。  相似文献   

8.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面向新世纪、面向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思想基础,我们必须同心同德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全面落实到各项工作中去,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相似文献   

9.
对社会主义本质的深刻认识,是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在认识上的升华。对社会主义发展阶段的科学定位,是社会主义建设实践的基本前提。社会主义建设的根本任务是大力发展生产力。改革开放是社会主义建设的必由之路。建设社会主义的政治文明、精神文明、谋求人与自然的和谐与可持续发展是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目标。  相似文献   

10.
在中共领导人中是谁最早提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很多文章认为是毛泽东。《北京日报》刊登黄少群、匡胜的文章说,据查证,提出这一科学概念的“第一人”是张闻天。  相似文献   

11.
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在文化领域贯彻落实十六大精神,最重要的就是要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统领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最根本的要求就是要自觉而坚定地在文化建设的指导思想上与时俱进.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刻认识文化在当今世界国家竞争中的重要战略地位和作用.  相似文献   

12.
一、用科学发展观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是时代的要求 党的十六大以来,继承和发展党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关于发展的重要思想,提出了科学发展观。科学发展观总结了20多年来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成功经验,揭示了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反映了我们党对发展问题的新认识,是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从新世纪新阶段党和国家工作全局出发提出的重大战略思想。  相似文献   

13.
14.
《军队党的生活》2008,(9):89-89
邓小平"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个命题究竟是什么时候提出的?现在很多文章认为,是在1982年9月党的十二大上。这种说法值得商榷。这个命题其实在十二大召开之前一年多就提出来了,具体的说是在1981年7月邓小平会见著名  相似文献   

15.
邓小平关于农业、农村、农民(以下简称“三农”)思想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毛泽东思想关于“三农”理论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继承和发展。邓小平“三农思想”极大地丰富了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宝库,为社会发展和人类进步作出了伟大贡献。  相似文献   

16.
问:编辑同志,您好!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要全面落实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建设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要求。请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总体布局是如何提出的,它经历了怎样的认识过程?河南读者:杨金亮杨金亮同志:您好!正如您所说,刚刚闭幕的党的十八大提出了五位一体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总布局。在党的文献中,总体布局概念最早见于党的十二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指  相似文献   

17.
从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层面研究实事求是这一重要思想.其根本点在于:从历史与现实的结合上揭示实事求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启示,深刻认识我国现阶段的“实事”。并从这一“实事”出发。通过“求”而努力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规律,从而适应新形势发展的要求.  相似文献   

18.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它丰富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内容,深化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主题,拓宽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视阈,与邓小平理论、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共同构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相似文献   

19.
十八大以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成就和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化,标志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站在了新的历史方位。作为新时代的理论成果,形成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一新思想不仅对党的基本方略作了新概括,而且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作了新总结,深化了对"三大规律"的认识。新思想不仅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新阶段,而且是科学社会主义的新发展、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新思想的创立,不仅在中华民族发展史上而且在人类社会发展史上都具有重大的历史意义。  相似文献   

20.
1956年前后,以毛泽东为核心的第一代党中央领导集体在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中,初步形成了包括经济建设、民主政治建设和思想文化建设在内的一系列建设社会主义的思想。在经济建设方面,强调围绕经济建设这个中心任务,改革经济体制;在民主政治建设方面,开始酝酿党和国家领导制度的改革,强调扩大人民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在思想文化建设方面提出了“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