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教师在进行教学时,要特别注意提问的艺术,切忌出现以下提问方式:1.故问。明知学生对问题已掌握或未理解,却故意发问。2.空间。言之无物,淡淡而问。3.缠问。在教材非重难点问题上纠缠不休,上课本突出重点和难点,教学目的未达到。4.玄问。问题提得很抽象、深奥,使学生摸不到中心。5.穷问。整节课都是教师在发问,不与其他形式穿插进行,学生始终精神高度紧张而产生厌烦心理。6.转问。教师发问没有目的性、层次性和顺序性,东拉西扯。7.罚问。故意提出学生无法回答的问题,刁难他们,以此造成对学生训话和惩罚的机会。8.寡问。…  相似文献   

2.
所谓倡导学生“反问”,就是在教学内容完成后,提倡并引导学生就所学内容所产生的疑惑反过来问老师。其益处有三:1.进一步解决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产生的问题;2.激趣引思,调动学生学习主动性、积极性,变“要我学”为“我要学”;3.有利于学生进一步分析、归纳并概括总结所学内容,将所学知识深化、升华为能力和觉悟。有教师会担心:倡导学生“反问”造成教师“卡壳”怎么办?其实只要备好课并提高自己的应变能力,就不会“卡壳”。比如:在讲“剩余价值的生产过程”这一框题时,我大约用30分钟讲完新课,然后我问:”‘这节课应讲内容…  相似文献   

3.
考场作弊是一种违反学校纪律的欺骗行为,从心理学角度看,它是一种不良品德、不健康心理的表现形式。笔者通过与作弊学生交心,了解其学习动机、学习环境,探寻其内心真实思想,初步分析得出,作弊学生心理有如下几个方面:1.学习成绩差,但又惧怕被归为差生之列。一些学生因平时学习不用功,学习方法不当或因智力欠缺,学习成绩较差,每当考试来临之际,他们便会产生恐惧心理,担心因考试不及格被归为差生之列。为避免教师的批评、同学的讥笑或留级,便产生作弊动机。2.独立完成作业能力差,自信心欠缺,导致作弊动机的产生。有些学生学…  相似文献   

4.
由于废止“注入式”、提倡“启发式”的呼声越来越高,许多教师的课堂结构起了很大变化,“满堂灌”变成了“满堂问”,即由“老师讲学生听”变成了“老师问学生答”。热闹是怪热闹的,但并非都能收到“令其善疑,诱以审问”的效果。一般来说,有计划的课堂提问均是由教师围绕着一定的教学目标设计的,这样,一个个问题就像一个个路标,牵引着学生前进。自然,教师的主导性是加强了,但学生的主体性是否相应地被忽略了呢?会否造成“教师提问——学生略答——教师讲解”,问答不止、讲解不止、循环往复的局面呢?实际上“提问”不  相似文献   

5.
在教学实践中,经常可以听到有的政 治教师发出这样的感叹:“这个问题我讲 了好几遍,学生还是理解不透。”究其原 因,固然与教师的“讲”不无关系,但与学 生没有积极的心态更有直接关系。 导致学生对思想政治课的消极心态, 主要原因是教师在课堂上没有充分发挥 主导作用。教师面孔冷冰冰──无情;教 学内容干巴巴──无味;教学方法孤单单 ──无趣;理论脱离实际──无信,进而 导致学生昏昏欲睡,无精打采,教学质量 根本无法保证。 成功学的始祖拿破仑·希尔说:“一 个人能否成功,关键在于他的心态。”成功 人士与失败人士的差别…  相似文献   

6.
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过:“发明千千万,起点是一问;智者问得巧,愚者问得笨。”政治教师要成为善问的“智者”,必须讲究提问的技巧。(一)曲问。所谓“曲问”,是指运用“迂回战术”,变换提问的角度,让思路拐个弯儿,从问题的侧翼寻找思维的切入口。在讲“价值规律”的基本内容时,为了使学生对商品的等价交换”原则有切身体验,我没有从正面直接就事论事,而是转弯抹角这样发问:“同学们,当你买好了商品即将离去时,老板还要你多付两角钱的成交费,你付不付?”这一问,把大家问住了,不知道老师为什么要问这样一个有悻常理…  相似文献   

7.
殷跃明 《半月谈》2005,(5):1-71
首先,学生进校门没必要打卡。不能按时入校的只是极少数同学,旷课更是个别学生的行为。让每一个学生进校门都打卡,是多此一举,还增加了学生的心理负担。如果有个别学生迟到或旷课,老师应及时通过打电话、家访等形式与家长取得联系,形成教育合力。其次,学生出校门也没必要打卡。有些老师认为:打了卡,家长已经知道了放学时间,其他的就是家长的事。这是在推卸教师的责任。  相似文献   

8.
政治老师往往记不住学生姓名,这是客观事实。造成以上情况的原因有:一是老师一般都担任多个教学班教学工作,老师多数在上课时才与学生接触,平时难得在一起,因此,客观上造成老师识记学生少。二是有的老师不注意对学生姓名的识记,他们认为:我上课学生听课就行,没有必要也没有那么多心思去记他们的姓名。但我觉得,熟记学生姓名决不是多比一举。在教学中.我通过多种方式讲记学生的姓名:一是接班初游览学生的花名册识记;二是通过考勤识记;三是通过课堂个别提问识记;四是通过个别辅导谈话识记;五是通过面对&批改作业识记;六是通…  相似文献   

9.
中小学生负担过重是长期以来困扰我国教育工作的顽症,已经成为青少年健康成长的障碍。特别是近些年来,学生负担有增无减,因中小学生课业负担过重导致学生出走、轻生;家长给学生施加压力,教师体罚和殴打学生甚至造成学生致残、致死等恶性事件时有发生。今年1月17日,浙江金华市第四中学一名高中学生因忍受不了学习成绩名次和家长的压力,竞打死其母。  相似文献   

10.
每天早上踏着晨露而来,傍晚休着晚霞而归;上课时听讲,课后完成作业。每个学生都这么做,但并不是每个人都明白这么做是为了什么。到底为了什么而读书呢?这个问题有些同学可能想都没想过。问他们,有人回答:“在这个年纪,大家都上学校念书,我也就去念书呗。不读书,干什么呢?”可悲呀,整天忙忙碌碌,却又不知道忙忙碌碌到底为了什么。但是,这样的人毕竟是少数,十七八岁的我们已经开始更多地思考人生。很多人读书只是为了能考上大学,将来谋个好工作。记得有一次,有一位老师问我们:“假如以后取消高考制度,你们还会不会来上学,…  相似文献   

11.
课堂提问是常见的教学形式之一。但无论是教师问学生,还是学生问教师多是涉及一些普遍性的问题,由于受课堂时间等诸因素的影响,发问的学生面总要受到限制;为了给予弥补,让学生善思多问,我鼓励学生用书面形式提问(一般写在练习本上),对于学生书面提出的问题,有些我在课堂上统一讲解作答,有些则书面回答或个别交谈辅导。我称这种方法为“补偿式提问”。这样做很受学生欢迎,其好处有: 一、及时反馈信息。有益于教师了解学生的知识现状及需求,思维方式及思想动态等。  相似文献   

12.
三让学生     
一、把自纠机会留给学生,让学生做一次自我补救每次考试结束,总会看到学生捶胸顿足,责怪自己粗心,不该错的错了。可以尝试将试卷发给学生自己订正,并设计下面一张表,请学生填写。学生通过订正、填表明确自己存在的问,提高了听课的目的性;教师看了图表能准把握学生的疑点,提高了教学的针对性。二、把学生答案展示给学生,让学生做一有些题答案五花八门,教师可选择有代表性的题,利用投影仪,将学生答案展示给学生看,鼓励学生品头论足,通过思维的碰撞,形成正确的共识。一开始,学生不敢说、不愿说,担心说错了被同学笑话。这时需…  相似文献   

13.
最近,不断有网络对学生造成不良影响的事例见诸报端。有消息称,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因沉溺于网络世界,而产生了一系列的心理疾病,最终导致学业的荒废,甚至危害正常生存。有报载,“2000年华东理工大学237名退学试读和留级学生中,有80%的学生因迷恋网络而成绩下降;上海交大退学试读或转学的205名学生中,有三分之一的学生通不过考试也与无节制上网有关;  相似文献   

14.
我教初中三年级政治课。每次考试之后,总有学生来问:“我的改了没有?”“多少分数”。有的学生竟趴在窗户边看老师阅卷和记分,赶也赶不走。这些现象表明学生考试之后,很关心自己的成绩,迫切需要知道自己的成绩;也表明有些同学很想明确自己考试中的不足,以便吸取教训,利于今后的学习和提高。针对学生这样的心理状态,我认为:教师应该因势利导,抓住这一有利因素,认真做好试卷的分析与讲评工作。怎样做好这一工作呢? 一、掌握一手材料讲评课是课堂教学的一种课型,和其他课型一样,同样要有目的、有步骤、有准备地进  相似文献   

15.
在政治课教学中,有些教师不顾教材内容和学生实际,整党课从始至终提出一连串的大大小小的问题穷追不舍地问学生。这种做法虽改变了过去满堂灌的方法,看似是“启发式”教学,其实质仍未脱离注入式的教学模式,只不过是把满堂灌变成了满堂问而且,其教学效果是不佳的。要克服这种倾向,在教学中要注意以下三点:1.学生学有“时”在课堂里教师应给学生一定的时间,指导学生自学,让学生自悟、自化、自得。既注意后发式教学,又注意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让学生观察、阅读、提问、讨论、分析、归纳,教师适时引导,点明问题的关键,在学生思…  相似文献   

16.
教学四关     
一、心理关。即教师要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站在讲台上任何时候都要给学生留下一个镇定自若,驾驭自如的形象,遇事不慌,处惊不乱。如果教师一上讲台就畏畏缩缩胆怯心慌,瞻前顾后,讲课就放不开,语言也不流利,效果就差。从事教师这样一个职业,必须具有好的心理素质。这是因为:教师在授课时,一方面是把知识传授给学生,另一方面也是用自己的人格力量来震撼学生,同时,也是把你良好的心理素养展示给学生。学生佩服某一个老师,一方面是为老师的知识素养、人格力量所折服,另一方面,也是为他那种大将风度式的心理素养所吸引。  二、…  相似文献   

17.
在多高层建筑施工中,新浇混凝土楼板荷载通常由数层支撑和二次支撑以及与它们相连的支承楼板(通称支承体系)承担。施工中因支撑设置不当而导致支承体系的严重超载可能引发整个结构的坍塌破坏,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除了现场管理外,造成这类事故的重要原因往往是在制定支架施工方案时,未能合理地考虑施工荷载及其传递问题。当前的脚手架工程施工由于缺少成熟、系统的设计理论,施工规范过于笼统,施工过程又存在许多不确定因素,并缺乏配套的施工检测手段,因而基本处于一种定性的、经验式的施工水平,工作中一旦某个环节发生问…  相似文献   

18.
谈心艺术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方式,同时也是做思想工作的主要形式和基本功。教师与学生谈。已有以下十种心理需要掌握:(一)揣测心理。有的学生在谈话前会做一些揣测,针对揣测心理状态,一般应开门见山地向谈话对象点出谈话的目的。(二)防范心理。犯过错误的学生,老师找其谈话,往往有防范心理。对此,应诚恳热情,化防范为接近。(三)轻视心理。有的学生认为找其谈心解决不了问题,是浪费时间,待轻视态度。对这类学生教师要表示解决问题的愿望和诚心,使其变轻视为重视。(四)紧张心理。犯过错误的学生,在与教师谈心…  相似文献   

19.
《研究与交流》2004,(4):41-42
1、造成执行力不高的主要原因。一是管理者没有持续地跟进、跟进、再跟进。大的方面是:对政策的执行不能始终如一地坚持,常常虎头蛇尾;小的方面是:有布置没检查,或检查工作时前紧后松,跟进不力。二是制度出台时不够严谨。有些方案没有经过充分的论证就出台了,缺少针对性和可行性,或者过于繁琐不利于  相似文献   

20.
也说批评     
一要照应。批评学生就像写文章一样,要注意前后照应。学生犯了错,受到了教师的批评,不管学生采取什么态度,还是不能摆脱一个事实——自己犯了错,老师批评了自己,定会在心灵深处留下一个烙印。假若教师在观察几天后,照应前一次的批评,再行开导一番,学生就会感受到老师是真正地关心自己,帮助自已。然而,这种照应的批评术,往往被一些教师忽视,造成学生的抵触情绪。从教十余年.找认为有照应的批评,才是符合现代教育的批评。二要趣味。批评学生也要讲究趣味。学生犯错误,是因为他们是孩子,他们还年轻,心清如水,说话办事总有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