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由于英汉双语之间的语言和文化差异,导致了翻译过程中的可译性与不可译性。为了缩小译文与原文的差异,使译文更加忠实于原文,创造性在翻译过程中显得尤为重要。本文通过翻译的可译性和不可译性理论,试论述创造性在法律翻译中的运用及作用。  相似文献   

2.
首先在模糊性概念的基础上确立模糊性法律语言的概念。通过与含糊、歧义和概括的区分确定模糊性法律语言的研究对象并进一步探讨了模糊性法律语言所起的积极作用。最后通过实例提出模糊性法律语言的翻译策略:以精确译模糊和以模糊译模糊。  相似文献   

3.
法学论文标题和摘要的英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甄明 《河北法学》2002,20(3):155-160
通过分析大量实例 ,阐述法学学术期刊中论文标题和摘要英译的基本原则 ,归纳不同标题、摘要的类型及其翻译技巧。  相似文献   

4.
认清转喻与翻译的关系,有利于我们以转喻式翻译理论为框架,深入剖析该理论对法律翻译的指导作用。鉴于法律文本的文体特征,法律翻译中的转喻词汇一般采取"译入语对应喻体翻译"的翻译策略。在法律翻译过程中,应当在初稿与终稿中的句型方面进行必要的转喻转换,以确保翻译的准确性、一致性、规范性与简洁性。转喻式翻译理论对法律翻译理论研究与翻译实务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5.
郑亚楠 《法制与社会》2011,(9):241+251-241,251
法律翻译的基本要求是精确,即译入语能够精确表达出源语的真正内涵。法律术语是法律语言中的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术语翻译的精确性直接体现司法的公正性。然而译者在实践又面临着两难的境地,一方面要实现语言功能和法律效力对等的法律翻译目标;另一方面又面临着目的语中不存在确切对等词的现象。本文探讨了汉英法律术语翻译中的这种现象,提出了相应的翻译策略。  相似文献   

6.
本文从法学视角分析了法律翻译过程中从源法系到译入法系时存在的"专门术语不一致"问题,并提出了从词汇扩展、改变译者的传统地位与运用回译手段等来解决问题。  相似文献   

7.
诗是否可译,争论由来已久。不少中外学者都提出过不同观点。无论从"传神达意"还是从"形式音韵"看诗的翻译的确很艰难。然而,诗并非不能翻译。通过对优秀译诗赏析,从诗的翻译的"艺术性"和"科学性"辩证统一的角度,我们对诗的可译性问题可以出"诗难译,但可译"的答案。  相似文献   

8.
译入语读者相对于源语读者出现的认知空缺构成了文学翻译中叙事理解与重构的最大障碍。译者要对译入语读者的认知框架作出有效预判,以便选择适当方式对认知空缺进行补偿,从而保证读者对叙事的连贯解读,并体现翻译的认知建构价值。对翻译再叙事进行连贯性与忠实性评估,可保障译文中认知空缺的建构性补偿获得认知叙事上的信度和效度。本文将认知叙事学的相关理论引入翻译研究中,试图探究读者对文本进行叙事解读时的认知机制,从而为文学翻译中的认知补偿提供合理的解释力。  相似文献   

9.
翻译的忠实性问题伴随着翻译史的发展而不断被提出。传统译论在这个问题上 ,从文本内部出发 ,要求译者全面忠实地再现原文文本。而这种认识忽视了忠实这个概念本身具有的模糊性 :忠实于原作者和出发语还是忠实于本国读者和目的语。并由此引出了有关翻译策略与方法 ,如再现原文形式还是原文内容 ,采用归化还是异化 ,直译还是意译的方法的争论。本文认为要正确理清这些矛盾 ,单埋头于文本本身是难以道明的 ,还必须拥有一种宏观的外部的视角对翻译进行分析。因为翻译活动是人的一项有目的的实践活动 ,译者的主体性是不容忽视的。忽视翻译的目的…  相似文献   

10.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法律基础部分在授课过程中存在教师不专业,信息量大但授课学时少等问题,面对这种客观现实,体验式教学和其他教学方式相比而言是较为理想的授课方式.要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在体验式教学中也要注意把握好分寸.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从"东风"牌农机产品的翻译谈起,从跨文化角度对商标翻译进行了分析,介绍了商标翻译的常用方法,并且结合文化因素谈到译入语国家的文化联想对商标翻译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赘语是信息科学中的术语 ,指可预知的信息。语言学引进赘语这一概念 ,特指语言接受者提前预知的信息。在翻译过程中如何处理赘语现象 ,使原文和译文达到动态对等 ?本文从语法结构 ,语义内容和文化内涵三个不同层面阐明了增加和减少赘语度是寻求翻译动态对等的重要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3.
多元翻译理论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在比较中西典型译论的基础上指出,翻译的本质是涉及诸多要素的交流活动,而这些译论仅侧重反映了其中的某些方面,因此,提倡通过“对话”,吸收其合理内核,使其共存,从而建立一种多元对话的翻译理论新体系非常必要。  相似文献   

14.
对“对等”这一长期被作为一条理所当然的翻译原则和翻译批评标准的范畴,德国译论家卡塔雷拉.莱斯首创的目的论对此进行了独特的界定。这一界定为翻译原则的建立和翻译批评提供了新的启示。  相似文献   

15.
本文旨在对英汉语中逻辑连接的不同类型和在英汉翻译中对逻辑连接的处理进行对比研究 ,指出在翻译中应根据不同的语境和交际目的等因素分别采用省略、对译、增译等方式 ,使译文与原文在最大程度上对等。  相似文献   

16.
文化学派、操纵学派、后殖民主义、女性主义、解构主义等翻译理论扩大了翻译研究的领域,拓宽了翻译研究的视野,然而,这些理论把译者主体性无限扩大,摒弃了信、忠实等传统翻译标准,过分强调政治、文化和意识形态在翻译中的作用,为各种伪译、误译提供了"理论依据"。于是,翻译行业出现了危机,呼唤翻译伦理的回归。但是,翻译伦理的定义有待厘清,翻译伦理的回归也有别于传统的翻译伦理,其内涵更为宽广。同时,翻译伦理研究必须依靠科学的研究方法,才能真正建立翻译伦理学。  相似文献   

17.
中国法律英译需要规范统一术语译名.法律术语英译涉及多种因素,本文就影响中国法律术语英译的三个重要因素:法律文化差异、语言差异和术语翻译规律作出分析,旨在对法律术语的统一与规范化有所启示.  相似文献   

18.
我译毛主席诗词,历有年所。1980年,拙译《毛主席诗词四十首英译》一书,始付梓刊行,公诸于世。翻译经纬万绪,但其荦荦大端,则为译出人物之性格心理、精神状态、思想境界、风格情操。例如,翻译林黛玉时,即须译出自艾自怜、葬花惜春之情与花魂难留、鸟魂难驻、花落人亡之感;而对贾宝玉,则须译出敝屣富贵之淡泊胸襟。翻译孙悟空时,即须译出对白骨精之强烈憎恨。翻译黑旋风李逵时,则须译出粗犷憨直及其侠义之风。翻译范进中举时,必须译出喜极而狂之丑态。翻译诸葛亮时,必须译出《出师表》中所披沥之“鞠躬  相似文献   

19.
问:我是某大学教授,经过自己多年的教学、研究,总结出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案和独特的授课方法.请问我可以以之申请专利吗?授课过程中,经常有学生拿录音机录音或将笔记借给其他同学复印,我有权制止这种行为吗?  相似文献   

20.
法律法规名称英译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法律法规的名称往往揭示了法律法规所要调整或规范的对象、主要范围或主要内容,故而至关重要,但目前鲜有学者对我国法律法规名称的英译进行探讨。在权威机构颁布的法律法规英译本中,法律法规名称的翻译在术语、语法及句法等方面都存在诸多值得商榷之处。中西方思维、文化及心理上的巨大差异导致了中英文表述上的不同。从翻译目的论的视角观之,法律法规名称的英译需正确选用术语、注重译入语的语法和句法表述习惯,尤其是参照外国法律法规名称的表达方式,方能最终实现我国法律法规英译的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