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严惩严重危害社会治安的犯罪分子的决定 1983年9月3日《人民日报》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迅速审判严重危害社会治安的犯罪分子的程序的决定  相似文献   

2.
自七十年代末,特别是一九八○年十月北京火车站爆炸案件发生以来,我国恶性案件数量急剧上升。这是我国目前对敌斗争出现的新情况,是我们应该抓紧加以研究、解决的迫切问题。党和国家对社会治安出现的严重问题十分重视。一九八三年九月二日六届人大常委会颁布了《关于严惩严重危害社会治安的犯罪分子的决定》,各地据此狠抓了社会治安问题,从重从快集中打击了几批严重危害社会治安的犯罪分子,社会治安情况出现了明显的好转,一般刑事案件一度降了下来。可是,恶性案件却一直有增无减,即使“严打”后也仍时有上  相似文献   

3.
警坛吹风     
警坛吹风这次严打斗争的指导思想和主要任务这次在全国开展的严厉打击严重刑事犯罪活动斗争的指导思想是:坚持依法从重从快严厉打击严重危害社会治安的犯罪分子的方针,严厉打击严重的刑事犯罪活动,大力整治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治安问题,坚决打掉犯罪分子的嚣张气焰,迅...  相似文献   

4.
在严厉打击严重刑事犯罪分子的斗争中,公检法机关坚决贯彻依法从重从快的方针,对不同的犯罪分子区别对待,充分发挥了政策、法律的威力,取得了重大成果,社会治安有了明显好转。我们应当再接再励,争取尽早实现社会治安的根本好转。对反革命分子和其他刑事犯罪分子实行区别对待的政策。建国初期,党中央就提出了对反革命分子实行惩办与宽大相结合的政策。我们在镇反、肃反和同刑事犯罪分子作斗争当中,认真地执行了这一政策,取得了巨大的胜利。这一政策是我国刑事立法的主要根据之一,并  相似文献   

5.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严惩严重危害社会治安的犯罪分子的决定》已由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六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次会议于一九八三年九月二日通过,现予公布施行。  相似文献   

6.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迅速审判严重危害社会治安的犯罪分子的程序的决定》已由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六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次会议于一九八三年九月二日通过,现予公布施行。  相似文献   

7.
包庇毒品犯罪分子罪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禁毒的决定》第4条增设了包庇毒品犯罪分子罪这一新罪名,并规定了法定刑.从刑事立法角度看,增设包庇毒品犯罪分子罪等新罪名,从而使惩罚毒品犯罪的专门性刑事法律形成完整的罪刑系统,有利于同毒品犯罪作斗争.  相似文献   

8.
在公安部严打工作会议上的讲话(摘要)任建新(一九九六年四月十二日)为了研究贯彻最近中央关于维护社会治安、社会稳定工作的重要指示,公安部专门召开这次会议,重点研究部署在全国范围开展严厉打击严重危害社会治安犯罪分子的斗争,会议开得很及时、很重要。希望各省...  相似文献   

9.
依法从重从快惩处严重犯罪本刊评论员目前,一场严厉打击严重刑事犯罪整顿社会治安的斗争,正以强大的声势在全D国城乡大张旗鼓地开展着。总的看来,这D暴所到之处,犯罪分子无不闻风丧胆,人民群D众个个拍手叫好。但是,从全国看,还存在一些旧样那样的问颗.铺着斗争...  相似文献   

10.
保卫学之所以是预防学,我认为有以下两个理由。首先,是由保卫工作的性质决定的。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集中着党和国家的核心机密和物资财富,直接关系四化建设和国家安危。为了同犯罪分子的情报、破坏、盗窃活动作斗争,同内部职工的违反治安管理行为作斗争,同治安灾害事故作斗争,保卫工作就必须立足于预防。为此,要  相似文献   

11.
严厉打击严重刑事犯罪活动的斗争,正在有效地改变着我国社会治安的面貌。一年多来,公安机关同司法部门密切配合,依照国家的法律,惩办了那些长期为非作歹的严重刑事犯罪分子,刑事犯罪活动大为减少,广大群众的安全感普遍增强。这场斗争,实际上是对十年动乱在社会治安问题上的拨乱反正,是动员群众扫荡猖獗一时的刑事犯罪活动的一个壮举。对保障社会主义民主,维护社会主义法制,起了重要的作用,因而得到了全国人民的热烈拥护。“三中全会路线丰衣足食,打击刑事犯罪国泰民安”。人民群众用朴素的语言对这场斗争作出了评价。摆在我们面前的任务,是要在已取得胜利的基础上,继续把这场斗争引向深入,巩  相似文献   

12.
8月2日,在中共中央政法委员会书记陈丕显主持下召开全国政法工作会议。会议进行了充分讨论,一致拥护邓小平的指示。8月25日,中共中央政治局作出了《关于严厉打击刑事犯罪活动的决定》。《决定》指出:“严厉打击刑事犯罪活动,是政治领域中一场严重的敌我斗争。”...  相似文献   

13.
痈疽不除 斗争不止──山西省各级妇联组织积检参与“打拐”“禁娼”专项斗争山西省妇联今年9月是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严禁卖淫嫖娼的决定》和《关于严惩拐卖、绑架妇女儿童犯罪分子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颁布五周年。五年来,山西省各级妇联在省委、省政府的领...  相似文献   

14.
《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条例》(以下简称条例),是同违法行为特别是同违反治安管理行为作斗争的有力武器。它具有普遍的法律效力和约束力,是人们必须遵守的行为准则。十多年来,《条例》为维护社会治安,保障人民的合法权益,保证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顺利进行发挥了重要作用。今后,《条例》还将是维护社会治安秩序的重要法律武器。  相似文献   

15.
关于刑事犯罪现场的概念刑事犯罪现场的概念,我国的有关刑事侦察学方面的书籍中,几乎都作了这样的表述:刑事犯罪现场是犯罪分子实施犯罪活动的地点和遗留有与犯罪有关的痕迹、物证的一切场所。这一表述,笔者认为不够完整。刑事犯罪现场,从语法的角度看,是一个偏正词组,是指刑事犯罪的现场,中心词是“现场”。因此,从概念的限制这一逻辑要  相似文献   

16.
苏联阿塞拜疆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科学院哲学和法学研究所一九八三年编辑出版了《同危害社会秩序的行为作斗争》一书(俄文版)。该书是关于社会治安问题的专著,综合性、跨学科地论述了各种危害社会秩序的违法犯罪行为,特别是流氓滋扰行为的特征、危害性,以及什么是流氓罪。书中  相似文献   

17.
刑事犯罪情报资料的本质是犯罪信息。在同刑事犯罪作斗争中,必须掌握灵敏的犯罪信息,才能克敌制胜。刑事侦察破案,从认识论来说,它是一种复杂的认识过程。要完成这样一种复杂的认识过程,必须通过侦察和调查,为之提供充分的客观依据。而刑事犯罪情报资料,也就是为从认识犯罪到揭露犯罪而提供可靠线索和依据的一种有效手段。只要掌握和运用这种犯罪情报资料,就能够认识、揭露犯罪,抓获犯罪分子。当今,许多国家早已普遍应用电子计算  相似文献   

18.
江泽民同志在全国社会治安工作会议上,针对严重刑事犯罪猖獗的情况,提出“开展严打整治斗争,争取两年内实现社会治安明显进步的目标”。本文从当前斗争实际出发,阐述了严打整治斗争中需要注意和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9.
关于倡导见义勇为几个问题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发扬中华民族见义勇为传统美德,对于动员和鼓励人民群众勇于同犯罪分子作斗争,搞好社会治安,伸张社会正义,振奋民族精神,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它既是贯彻邓小平人民民主专政思想、搞好新时期社会治安工作的一个重要方面,也是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弘扬社会正气的一个重要环节。本文试就倡导见义勇为的几个问题加以初步的研讨,以就教于各位专家学者。  相似文献   

20.
经济的繁荣与发展,呼唤社会的稳定和安宁。从1990年起,中央会同地方政府重点出击社会治安混乱地区,严历打击严重刑事犯罪的斗争,已使治安状况有所改观,但却无法止住重大刑事案件特别是恶性案件发案率上升的势头。 1996年4月初,中国最高决策层发令:在全国开展一场严厉打击严重刑事犯罪分子的斗争。 警笛惊鸣,警灯闪烁,重拳出击一百天 “严打”大行动如何才能真正震慑住犯罪分子的嚣张气焰?中央从一开始就作出了明确部署。5月初,中央政治局常委、书记处书记胡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