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小康》刊登对吴敬琏的专访。吴敬琏指出,阻碍和反对改革的力量主要来自两个方面:一方面,某些在转型期中凭借特权受益的既得利益者的干扰;另一方面,一些改革开放前旧体制和旧路线的维护者利用这种情势忽悠大众,把他们引向反改革开放的方向。  相似文献   

2.
正中信出版社2014-01十八大之后,尤其是三中全会以来,人人热议改革、争论热点。我们的前途,正取决于时下和未来的这些改革举措。为了更好地出发,我们有必要回望、梳理和预测。《读懂中国改革》汇聚厉以宁、吴敬琏、林毅夫、周其仁、张维迎、郑永年、华生、陈志武、孙立平等国内一流经济学家和精英学者,聚焦中国目前的改革开放和新一轮的路  相似文献   

3.
《中国改革》刊登编辑部文章说,时下思想界提及频率最高的词,莫过于思想解放。已经有媒体在发问“在改革开放三十周年之际,第三次‘思想解放’运动是否已经启动?”  相似文献   

4.
严肃党内政治生活是全面从严治党的重要基础,是全党面临的重大任务。为了加强和规范党内政治生活,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审议通过了《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这是对1980年颁布的《关于党内政治生活的准则》的重新修订。比较两个《准则》出台的历史背景、原因、内容以及二者之间的关系,有助于理解和把握新、旧《准则》的区别和联系,深刻认识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要求和任务,真正做到内化于心、外化于行,营造风清气正的党内政治生态。  相似文献   

5.
宫辉供 《求贤》2008,(8):47-47
中国建立市场经济非常不容易。我们从计划经济时期完全否认市场.到改革开放之后部分承认市场.再到1992年邓小平南巡讲话之后完全承认市场.经过了几代人的努力,甚至付出了血的代价。日前《经济观察报》刊登张维迎的文章说,然而遗憾的是.时至今日.社会上又开始蔓延反市场倾向:人们对价格机制的信赖不是在继续提高.而是在下降.  相似文献   

6.
中共中央印发的《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指出:“要大力倡导以尊老爱幼、男女平等、夫妻和睦、勤俭持家、邻里团结为主要内容的家庭美德,鼓励人们在家庭里做一个好成员。” 家庭美德不仅对家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且对社会也具有强烈的辐射功能。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家庭成员也是社会成员,其道德意识和文明行为对社会公德和职业道德的形成有着重要的影响作  相似文献   

7.
悦读     
正政治《读懂中国改革》——一部深度破解改革密码的建言书十八大之后,尤其是三中全会以来,人人热议改革、争论热点,却未必明确这些改革热点包含着什么样的内涵与变局。而我们的前途,却取决于时下和未来的这些改革举措。为了更好地出发,我们有必要回望、梳理和预测。本书汇聚国内一流经济学家和精英学者,厉以宁、吴敬琏、林毅夫、周其仁、张维  相似文献   

8.
2008年。中国改革开放30周年。迈进历史的节点。前进的脚步仍未有半点迟疑。30年来.我们的改革在不断“试错”中摸索,循序渐进地展开。30年,是可以作稍许评价的时候了。客观而理性地评价过去。有助于审慎而乐观地展望未来,使我们对未来改革的方向和速度增添几分憧憬和把握。  相似文献   

9.
江波 《党史纵览》2012,(5):22-25
在群星璀璨的中国经济学界,董辅初是一位德高望重、备受推崇的贤者。他是“中国经济成长论”的杰出代表,又是第一个提出改革我国国有企业体制问题的经济学家。  相似文献   

10.
全国政协委员、经济学家厉以宁在参加全国政协十一届二次会议分组会上发言指出,中国经济只有实现了产业结构和劳动力结构两方面的转型后,才能成为名副其实的经济强国。厉以宁指出,一是要抓紧时间实现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的调整,把经济增长点质量放在首位;  相似文献   

11.
《党建文汇》2008,(11):38-39
2008年9月,《小康》杂志联合新浪网,会同有关专家及机构,对我国“快乐小康”进行了调查。参加调查的人数为9616人,经过对调查结果进行加权处理,得出2007-2008年度中国快乐小康指数为79.1,比上年的79.6下降0.5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12.
书林漫步     
《理论与当代》2013,(3):54-54
《重启改革议程》 吴敬琏 马国川 著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2013-1—1提出并倡导市场经济理论、“市场取向改革论”的主要代表人物、82岁的吴敬琏至今仍在对现实发言。其近阶段思考的汇总而成的《重启改革议程》,以吴敬琏与《财经》杂志马国川对谈的方式呈现。作为坚持市场取向的经济改革主张的代表,吴敬琏在邓小平南方讲话前一年,已出版《论竞争性市场体制》,呼吁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相似文献   

13.
易伦 《学习月刊》2012,(8):108-109
著名经济学家凯恩斯说:“经济学不是一种教条。而是一种方法,一种心灵的容器,一种思维的技巧,帮助拥有它的人得出正确的结论。”在国外很多著名学府,经济学是非常受学生喜爱、选修火热的一门课程.  相似文献   

14.
周其仁在1月19日的《北京日报》上发表文章说,大国的改革,会有大国改革的特殊性。从顶层到底层,从底层到顶层,穿透问题解决得好不好,直接关系到这场事关中国命运的改革。增强大国改革的穿透力,需要特别注意以下几点。第一,改革的目标要非常清晰,非常简单。现在我们确定的经济体制改革,市场在资源配  相似文献   

15.
一、30年的改革实践告诉我们,改革的根本动力一定来自基层与群众在总结改革开放30周年的时候,我们更多地怀念那些改革的先锋,更加怀念我们改革的总设计师邓小平同志。很多人把中国的改革过程概括为"自上而下的"改革,但我们认真考察过去30年间改革进程的演变就可  相似文献   

16.
2012年11月,李克强同志在全国综合配套改革试点工作座谈会上指出:改革开放是我国发展的最大"红利"。这一论断甫一提出,旋即引起社会共鸣,如何理解改革红利这一概念,改革红利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如何释放改革红利等问题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热门话题。该书对这些问题进行了  相似文献   

17.
李学勤 《新长征》2009,(4):38-39
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全面总结了改革开放30年农村改革发展所取得的重大成果和基本经验,客观分析了当前国际国内面临的形势和遇到的严峻挑战,科学地提出了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推进农村改革发展的战略任务和根本措施。这个内容博大精深、充满鲜明改革发展特征的《决定》,反映了我国农村历史发展的新要求,反映了中国农民的新期待,体现着农村发展的新进程。  相似文献   

18.
《求贤》2008,(12):47-47
据《中国经济时报》报道,著名经济学家厉以宁提出,中国改革开放发展到今天,已经进入到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新阶段。对此,十七届三中全会《决定》有三个亮点。第一,明确提出了土地承包经营关系长久不变,这意味着在今后农村基本经营制度不会改变,并且强调承包经营制是党的农村政策的基石。  相似文献   

19.
魏杰 《学习月刊》2009,(11):20-20
正当我们纪念我国改革开放30周年之际.我国经济增长却出现了自1998年以来的首次严重下滑的态势,真有点“天不遂人愿”的感觉。但仔细琢磨起来.这未必完全是坏事.似乎“坏事也可以变好事”.最起码可以让我们充分认识到我国的新经济体制还很脆弱.我们还需要进一步深化改革。危机推动改革,是中国改革的一大特征.因而这次危机可能反而会推进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先来思考这样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20.
王鹏程 《世纪桥》2013,(12):89-90
以往的《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考试存在诸多弊端,把思想问题教条化了。设想并尝试对本课程考试进行改革,努力实现考试内容与方法的转换,引导学生把学习重点放在独立思考和分析问题等能力的提高上,以促成课程教学目的真正达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