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试论我国的公益诉讼制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几年来在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侵害社会公共利益的现象越来越严重,由于我国目前法律中公益诉讼制度的缺失,根本无力应对这些问题。本文阐释了公益诉讼的涵义及发展状况,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论证了在我国建立公益诉讼制度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并对我国公益诉讼制度建构中的一些突出问题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2.
张万洪  丁鹏 《中国法律》2008,(3):38-39,104-106
一、公益诉讼的理念探讨 (一)公益拆讼及相关概念一般认为,在词源上,公益诉讼可追溯至古罗马时期。在罗马程式诉讼中,有私益诉讼和公益诉讼之分.前者是保护个人权利的诉讼,仅特定人才可提起;後者乃保护社会公共利益的诉讼,除法律有特别规定外,凡市民均可提起。  相似文献   

3.
我国公益诉讼的起诉主体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我国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在我国建立公益诉讼制度是十分必要的。但是,要在我国建立公益诉讼制度,需要解决许多问题。其中,如何确立公益诉讼起诉主体的范围是最为重要的问题,它对确立公益诉讼制度的其他内容具有决定性影响。各国确立公益诉讼起诉主体的理论基础有信托理论、"私人总检察长"理论和监督制约理论。虽然目前我国法学界对公益诉讼起诉主体的范围存在不同的观点,但是,为了确实有效地保护公共利益,我们可以借鉴上述理论基础,将检察机关、行政机关、公益性团体、行业协会和其他社会组织、公民个人确立为公益诉讼的起诉主体。  相似文献   

4.
民事公益诉讼的类型化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在现代社会中,通过民事诉讼实现公共利益已经突破了传统民事诉讼以保护私益为本旨的目的追求,由此带来了民事诉讼制度和理论的新发展。除了承认纯粹的私益诉讼对实现公共利益的作用外,各国相继发展出了不同类型的民事公益诉讼形态:保护扩散性利益和集合性利益的私人公益诉讼、实验性诉讼、民众诉讼、团体诉讼、检察院的民事公诉以及政府机关提起的公益诉讼等。  相似文献   

5.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形成与完善,我国已经出现了大量的如公益诉讼、环境诉讼等涉及公众利益的诉讼。然而,一个无可否认的事实是,这类诉讼大多以起诉被驳回甚至不予受理而告终,致使无数小额权利被侵害,公益案件日渐增多,国家利益、社会公共利益被侵害却无人顾及等,其根源就在于我国还没有建立公益诉讼制度。公益诉讼是相对于私益诉讼而言的,是指特定的组织和个人有权根据法律的授权,对违反法律、侵犯国家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的行为,向法院起诉,  相似文献   

6.
目前学界对行政公益诉讼的内涵研究方面已趋于一致,无多大分歧,但对在我国如何构建行政公益诉讼制度,却各持一端。基于此,笔者希望通过对我国现行的行政诉讼法律制度进行分析,指出其不周全之处,廓清建立行政公益诉讼制度是我国行政诉讼法上的应有之义。同时,通过对域外法治发达国家行政公益制度之考证,并结合我国法治之现状,对我国的行政公益诉讼制度之出路进行探讨,希冀对我国行政公益诉讼制度的立法创设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7.
林晶晶 《法制与社会》2010,(35):192-193
随着公众权利保护意识的逐渐加强,公益诉讼逐渐成为社会的热点问题之一。当传统的行政诉讼并不能满足于现实生活的需要时,一种新型的诉讼制度——行政公益诉讼应运而生。本文通过借鉴国外行政公益诉讼的经验,分析在我国建立行政公益诉讼制度的必要性,并从原告资格、受案范围等方面探讨如何构建我国的行政公益诉讼制度。  相似文献   

8.
民事公益诉讼概念辨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公益诉讼不是民事公诉,更不是代表人诉讼(群体诉讼).民事公诉为的是国家利益,群体诉讼为的是特定多数人的私人利益,公益诉讼为的是不特定多数人的公共利益,公益诉讼人是不特定多数人的法定诉讼担当者,担当的只是诉讼而不是实体,法院应对公益诉讼人的法定诉讼担当资格进行严格审查.民事公诉、公益诉讼与群体诉讼三种诉讼之间还另有其他本质和诸多的差别.公益诉讼只是民事诉讼的例外和补充,能提起私益诉讼、民事公诉或群体诉讼的,就不要提起公益诉讼.此外,行政执法和立法举措更是捍卫公共利益的重要途径,应多管齐下.  相似文献   

9.
标的的现代型诉讼,其当事人的确定特别是适格的原告的确定,对环境公益诉讼的社会效果有重大影响。本文从环境公益诉讼的性质谈起,结合国外对环境公益诉讼当事人的各种规定及我国的基本观点,从实证法角度及实践角度对我国特殊的结构背景下环境公益诉讼当事人适格问题进行分析,得出检察院应当作为唯一的环境公益诉讼提起机关,并依其示范作用,促进普通环境侵权案件解决的结论。  相似文献   

10.
近些年,公益诉讼案件的出现有所增加。作为一种法律和社会现象,公益诉讼案件一直是学术界和相关部门的关注焦点。尽管我国在公益诉讼上不断努力改进,但总体上仍然不能令人满意。本文介绍了公益诉讼的内涵和我国公益诉讼的发展现状,详细阐述了公益诉讼的发展难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完善措施。  相似文献   

11.
吴宏耀  张燕 《中国司法》2004,(12):25-27
二十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律师业作为社会生活中一项不容忽视的服务性产业,已经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然而,在此大背景下,刑事辩护实践却较1996年以前有了明显的退步:刑事案件的律师辩护率不仅没有增加,反而有所下降①。值得庆幸的是,刑事辩护实践中暴露出的种种问题已经引起了社会各界尤其是法学界的普遍关注;一些地方为了解决“刑事辩护倒退”的问题,也已经进行了不同程度的尝试。但是,在方兴未艾的刑事诉讼法修改过程中,学界对于如何解决刑事辩护的困境却殊少深入分析。为了能够引起对此问题的关注,本文试图揭示刑事辩护面临的亟待解决的…  相似文献   

12.
一、人民调解的现实困境与制度缺憾工业化和市场化催生了当今中国的大变革。较之农耕社会和计划经济时代,当今社会纠纷生发的动因、类型及其相关治理机制也随之发生了较大的转变。在此背景之下,深具传统特质的人民调解自然也存在一个如何与时俱进地实现现代化转型的问题。当前,  相似文献   

13.
田科 《中国司法》2005,(4):76-77
为了发挥公民个人在法之实现中的作用,必须在诉讼程序方面确保公民诉讼之便捷,当我们为此而重新审视民事诉讼法、行政诉讼法是为何人、何目的而制定时,需要讨论的问题是多层次、多方面的。如果我们是站在这样一个立场思考问题,即把公民个人间的诉讼作为法之执行的手段之一,并让  相似文献   

14.
李磊 《行政与法》2008,(3):75-77
行政公益诉讼是纳税人对侵害公共利益的行政行为提起的诉讼。其不要求原告与案件有直接利害关系,因而同传统的诉讼相冲突。尽管如此,公益诉讼在维护纳税人利益、控制行政权力方面有着独特的制度价值。参考国外立法例,我国应打破对原告适格范围的限制,引入行政公益诉讼。为防止滥诉,法律既要明确规定行政公益诉讼的受案范围,又要对其受案范围作出必要的限制。  相似文献   

15.
论科学主义心理学的困境与出路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科学主义心理学的发展面临着许多困境。这主要是由于它本身存在着自身无法解决或克服的局限性或缺陷:对心理学研究对象的理解偏差和对心理学研究范围的不恰当缩小;对人性的偏离和对心理学学科性质的认识偏差;“价值中立”与对“普遍性”知识的片面追求;对方法和技术的过分崇拜和对理论的极端轻视以及由此导致的与现实生活相脱离。因此,科学心理学要走出困境,就需要与其它心理学取向加以整合,以弥补它自身的不足;加强心理学的哲学研究,从宏观把握心理学的发展方向,并以科学的方法论作指导;加强理论研究和理论思维,把材料系统化;加强与现实的联系,增强心理学的价值。  相似文献   

16.
刘友华 《知识产权》2007,17(2):17-23
以知识产权领域内的五教授为提起人提出的“DVD”专利权无效公益诉讼,表明在我国知识产权被滥用、公共利益受侵害并非特例,亟需规制。而目前我国现有诉讼程序无法保证有效地予以救济。知识产权中存在具体而现实的公共利益,当其受到侵害时利用传统三大诉讼程序进行救济存在障碍,借助公益诉讼机制进行保护无疑是可欲的路径选择。  相似文献   

17.
张梓太  褚莹 《法学家》2006,4(4):26-29
一、由"微软"案件引出的问题 1997年10月,美国司法部向哥伦比亚地区联邦法院对微软公司提起诉讼,指控微软违反了1994年双方曾达成的"同意令",①采取反竞争手段垄断市场.同年12月,该地区联邦法官杰克逊签发"初步禁止令",禁止微软的捆绑销售行为.1998年5月18日,美国司法部与20个州的检察官(后有一个州退出)正式向地区法院提交指控微软非法垄断行为的诉状.10月19日,该案开审.1999年11月5日,联邦法官杰克逊认定,微软公司在个人电脑操作系统方面有利用垄断力量排挤竞争对手的垄断行为.此后,微软与美国政府进行了四个多月的庭外和解谈判,因双方分歧太大而告失败.2000年4月3日,杰克逊法官宣布微软公司滥用其在个人电脑操作系统方面的垄断优势,违反了美国反垄断法--<谢尔曼法>的核心部分.6月7日,杰克逊法官对微软垄断案作出了拆分微软的一审判决,并下令该公司停止捆绑销售操作系统和IE浏览器的行为.判决宣布后不久,微软公司提出了上诉.②  相似文献   

18.
杨秀清  谢凡 《河北法学》2020,38(5):42-65
环境民事公益诉讼在司法实践中已得到大量运用,但其存在以下法律适用上的问题:第一,在对具体个案是环境民事公益诉讼还是其他私益诉讼的性质判断上,现有裁判存在显著差异。第二,在环境民事公益诉讼与类似案件的审理中,不同案件裁判者在程序选择与裁判结果上也呈现各异的走向。原因在于该诉的法律适用中存在"公共利益"等现有民事法律体系难以评价的规范性构成要件。究其根源,是该诉的独立请求权基础尚未得到明确。因此裁判者在审案时通过"借用"环境侵权之诉等类似诉讼请求权基础进行涵摄时,其法律适用过程就容易产生混同。明确环境民事公益诉讼请求权并精细该诉的法律规则,有助于环境民事公益诉讼程序的公正运行与裁判结果的日趋统一。  相似文献   

19.
论环境公益与环境公诉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别涛 《科技与法律》2004,(3):107-110
自 2 0 0 4年第 1期《科技与法律》编辑部与中国人民大学环境资源法研究所合作开办“环境法论坛”专栏以来 ,得到了广大的热爱环境资源保护事业的作者和读者的支持 ,使本专栏得以继存。再次重申 ,“环境法论坛”专栏的办刊宗旨是“专业、务实、新颖、活泼”。基于编辑对环境法学术期刊并非一定死气沉沉、拘泥形式的办刊理念的理解 ,目前我们已开设“理论推陈出新”、“立法释法之我见”、“由案说法”、“异域风景线”、“你争我鸣”和“环境法沙拉”等隐性栏目 ,期盼学界同仁恩赐如下大作 :能自圆其说的理论创新者 ;独到的建设性的立法建议和学理性释法者 ;结合新近案例的法治实践 ,并有所理论提升者 ;介绍国内外的各种新近、先进环境法制 ,开阔国人视野 ,并能启迪心智 ,而绝非仅为走马观花者 ;无论旧论新说 ,展开针锋相对的学术争鸣与回应答辩者 ;符合本栏目宗旨 ,不限篇幅与形式的书评、法制信息、学术活动综述、国外学术机构及其成果介绍等。欢迎作者赐稿、赐题。来稿请遵循本刊自 2 0 0 4年以来的以往各期的版式 ,以WORD文档附件的形式发至 :enblaw @yahoo .com .cn专用电子信箱 ,电子邮件“主题”请务必注明“环境法论坛投稿”字样。《科技与法律》编辑部“环境法论坛”专栏编辑  相似文献   

20.
郭华 《中国司法》2007,(3):88-91
司法鉴定的立法虽然为我国司法鉴定的“统一管理”提供了法律基础,但因立法的缺陷和制度内部的张力被异化成为“分散管理”依据,造成司法鉴定的统一管理出现窘境。破解其难题的路向则为借助于《刑事诉讼法》对鉴定问题的修改,使鉴定归复其应然的位置,并在《决定》的基础上制定《司法鉴定管理法》,从而完善司法鉴定的法律法规体系,真正建立起统一管理的司法鉴定制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