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方芳 《党史博采》2001,(6):18-20
江泽民总书记在广东考察工作时提出了"只要我们党始终成为中国先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的忠实代表,我们党就能永远立于不败之地,永远得到全国各族人民的衷心拥护并带领人民不断前进"的光辉思想."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内涵和时代意义从多个层面和联系中展示出来,全面、联系、发展的精神贯穿其中,"三个代表"闪烁着辩证思想的光辉.  相似文献   

2.
江泽民同志提出“三个代表”思想已经有一年多时间了。这期间,江泽民同志虽然多次讲到“三个代表”问题,但唯有这次“七一”讲话论述最全面、阐发最集中、揭示最深刻。   2000年 2月 21— 25日,江泽民同志在考察广东工作、特别是在参加高州市“三讲”教育工作会议期间,第一次提出了“三个代表”思想。他说:只要我们党始终成为中国先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的忠实代表,我们党就能永远立于不败之地,永远得到全国各族人民的衷心拥护并带领人民不断前进。 3月 7日,江泽民同志在参…  相似文献   

3.
20 0 0年年初 ,江泽民同志在广东考察工作时提出了“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 ,指出“只要我们党始终成为中国先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的忠实代表 ,我们党就能永远立于不败之地 ,永远得到全国各族人民的衷心拥护并带领人民不断前进”。“三个代表”思想的提出和实践 ,体现了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善于审时度势 ,从时代发展的高度正确把握党的建设的发展方向。从经济发展的视角看 ,“三个代表”思想的提出 ,对我国新世纪的经济建设必将起…  相似文献   

4.
张禹 《党史纵横》2001,(4):F002-F002
2000年2月,江泽民在广东考察工作及参加高州市领导干部"三讲"教育会议时,就面对新形势新任务,如何切实加强党的建设问题,发表了重要讲话,阐明了一个重要的思想:"要把中国的事情办好,关键取决于我们党,取决于党的思想、作风、组织、纪律状况和战斗力、领导水平.只要我们党始终成为中国先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中围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的忠实代表,我们党就能永远立于不败之地,永远得到全国各族人民的衷心拥护并带领人民不断前进."  相似文献   

5.
张毅 《奋斗》2001,(4):17-18
江泽民同志站在历史的高度,面向党和国家的未来,提出了“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他指出,要把中国的事情办好,关键取决于我们党。只要我们党始终成为中国先进社会生产力发展要求、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的忠实代表,我们党就能永远立于不败之地,永远得到全国各族人民的衷心拥护并带领人民不断前进。  相似文献   

6.
唯信 《发展论坛》2000,(6):11-15
江泽民同志在广东考察时提出,我们党要“始终成为中国先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的忠实化表”。“三个代表”是我们党的立党之本,是我们党永远保持强大生命力,永远立于不败之地,永远得到全国各族人民的衷心拥护并带领人民不断前进的根本保证。 “三个代表”紧密关联,相辅相成,交融一体,全面深刻地概括了我们党的根本性质。先进社会生产力和先进文化的发展,是人民利益的根本所在。要成为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的代表,必然要成为先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和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的代…  相似文献   

7.
江泽民同志提出的"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的"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新时期党建的根本指导思想,是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力量之源."三个代表"的关键在坚持与时俱进,核心在保持党的先进性,本质在坚持执政为民."三个代表"围绕新时期建设什么样的党和怎样建设党这一关键问题,从社会发展规律的高度,指明了中国执政党建设的方向,表明了我们党对历史的责任,对人民和民族的责任,以及当代社会对我们党提出的新要求."三个代表"思想为召开党的十六大作了重要的政治、思想和理论准备,并将其写入党章,它是对新时期党建的重大理论贡献,这对于加强党的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三个代表"对党建的理论贡献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8.
江泽民总书记今年初在广东考察工作时指出:要把中国的事情办好,关键取决于党。只要我们党始终成为中国先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的忠实代表,我们党就能永远立于不败之地,永远得到全国各族人民的衷心拥护并带领人民不断前进。最近江泽民总书记在江苏、浙江、上海考察工作时,对"三个代表"的思想作了进一步深入全面的阐述,明确地指出"三个代表"是我党的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力量之源。"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是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站在党和国家发展的历史高度,着眼于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全局,运用辫证唯物  相似文献   

9.
邓小平理论有一个重要思想,就是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关键在人。江泽民同志坚持和发展了这一重要思想,在总结历史经验的基础上,从历史唯物主义的高度,明确提出了党要始终成为“三个代表”,并强调指出:“要把中国的事情办好,关键取决于我们党。只要我们党始终成为中国先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的忠实代表,我们党就能永远立于不败之地,永远得到全国各族人民的衷心拥护并带领人民不断前进。”这“三个代表”,对我们党的先进性作出了新的、全面而又完整的概括,对于我们党在新的历史条件…  相似文献   

10.
最近,江泽民总书记反复强调:“只要我们党始终成为中国先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的忠实代表,我们党就能永远立于不败之地,永远得到全国各族人民的衷心拥护并带领人民不断前进。”这“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高屋建瓴,总揽全局,含义深刻,是对我们党近 80年历史经验的新总结,是对马克思主义建党学说的新发展,是新形势下对各级党组织和党员干部提出的新要求。认真学习、全面贯彻“三个代表”的思想,对于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推进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具有十…  相似文献   

11.
研究大革命时期毛泽东的思想的论者,往往要引用毛泽东于1926年9月1日写成的《国民革命与农民运动》里的一句话:“中国革命的形势只是这样:不是帝国主义、军阀的基础——土豪劣绅、贪官污吏镇压住农民,便是革命势力的基础——农民起来镇压住土豪劣绅、贪官污吏。中国的革命,只有这一种形势,没有第二种形势。”但是,论者在引用的时候又往往将“形势”作“形式”。虽只一字之差,然兹事体大,它歪曲了大革命时期毛泽东本人思想发展历程的本来面目。  相似文献   

12.
“公共性自律”是任何一个社会都不可或缺的整体的价值理性共识,表现为社会成员基于对该社会制度安排的合法性积极认同基础上的自觉、自律的行为风范,因此构成文明、公正而健康的现代市场社会的健全发育之最重要的内在结构性因素之一;市场经济“理性经济人”偏狭之“工具理性”预设,决定了其很难形成“社会-文化人”的公共价值体验与情怀;当代中国社会转型过程中所出现的“公共领域”与“私人领域”分立,客观上使有关“公共事业”的使命、责任等问题被提到了重要议事日程;而要使这种“公共事业”的实现成为现实的可能,则必须重塑以“群体互惠与意义共享”为价值目标的自愿的“公民社会共同体”的生存信念,并将其作为一种理想的新制度价值理念选择。  相似文献   

13.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命题的提出,是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中的一个重要问题,其实质反应的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国具体实际的关系。在对待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这一提法上明显存在着两种错误观点,一种认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马克思主义的"异端";一种认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民族主义"。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实质的解读,不仅是个学术问题也是个政治问题,我们有必要对这些言论进行明确辨析,以辨是非、以正视听。  相似文献   

14.
从新中国成立一直到改革开放前,中国政府拒绝国际救灾援助的政策没有随着国际格局的变化做出相应的调整.在改革开放初期(1980~1986年),中国应对国际救灾援助的政策出现调整和反复.1987年以后,中国接受国际救灾援助的政策逐步走向规范化.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新一代中共领导集体执政以来,相关政策规范进一步趋向法治化;更加重视相关领域的国际交流和协作;相关政策的操作手法越来越快捷和灵活,这在2008年汶川大地震发生后表现得淋漓尽致.  相似文献   

15.
我国现实生活中大量存在着"知行背离"的现象.中国共产党是坚定的"知行统一论"者."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对分析"知行背离"时代特征及产生根源,从中找出积极应对思路有着重要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6.
苏区发动查田运动采取了过激的土地政策,从客观上加剧了赤白对立.查田运动是"左"的土地政策贯彻的结果,但也应看到,发动查田运动的现实原因是为了满足苏区扩大红军和筹款等政策的需要.  相似文献   

17.
王刚 《探索》2020,(1):16-24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强化了"中国之制"和"中国之治"之间的内在关联。"中国之制"就是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而"中国之治"就是新时代依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的有效治理。"中国之制"和"中国之治"具有鲜明的同构性,从本质上而言它们是一个有机的统一体,这具体体现在"中国之制"主要蕴含的领导优势、力量优势、速度优势和目标优势等方面,为"中国之治"提供了重要的制度支撑,"中国之治"则是"中国之制"及其执行能力的集中体现。从"中国之制"到"中国之治"内蕴着: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形成"中国之制","中国之制"彰显出多方面的显著优势,这些显著优势推进国家的有效治理,即"中国之治",而"中国之治"又应对当今世界之变,进而推动"全球之治",从而形成了从"中国之制"到"中国之治"的内在逻辑。  相似文献   

18.
李全元 《探索》2003,1(1):66-68
人类历史发展中“跨越”和“倒退”现象的发生 ,是历史主体在生产力决定的所有制“可能性空间”内进行自主选择的结果。生产力只决定什么样的所有制形式能为其“可能性空间”所容纳 ,却不决定“可能性因子”相互之间的递进关系 ,因此“五形态”递进次序难以得到理性上的确证。现实社会主义产生和存续的历史合理性 ,不应从外在于当代人类活动的“五形态”次序中去寻求解释 ,而应从历史的现实运动中去求得理解  相似文献   

19.
"真理"是一个哲学范畴,但更是一个有着广泛意义的文化符号,一种精神图腾。社会原生态的思想文化生活中经常在不同意义上使用着这个符号与范畴。政治生活也不例外。政治在不同维度、不同理路上同"真理"概念相关联,其中最突出的是"真理"作为话语权力象征符号,或是作为民主政治模式的参照项与超越物。当然,真理观与真理信念经历了从古代到现当代的嬗变,这一过程同政治文明的推进过程之间存在着某种对应关系。  相似文献   

20.
江泽民同志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及其基本特征和“三个文明”全面发展的概念 ,反映了党在不断深化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认识上的一个新飞跃 ,是对科学社会主义的一个重大理论创新与贡献 ;坚持社会主义“三个文明”一起抓是全面贯彻“三个代表”学说的内在要求 ;进一步推进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 ,就要大力增强全党全社会政治文明意识 ,坚定不移地走适合国情的政治发展道路 ,以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