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以"共享、聚合、互动"为核心理念的媒介融合,不仅带来了传播观念上的革命性变革,更深刻地影响着新闻业务形态的全部过程。从"新闻采集方式的变革"、"新闻制作的理念变革与实践突破"、"新闻传播环节的变革"三个方面对媒介融合的新闻业务流程进行解析,可以清楚得出新闻业务流程经过整合和发展后出现的新变化。  相似文献   

2.
一 党报新闻评论需要改革创新近些年来,党报新闻评论发表了不少佳作,催生了一些名栏目,发挥了很好的社会作用。但就我们所面临的发展机遇而言,仍需要大力改革创新。一是其地位与功能有待完全实化。新闻评论要成为党报的统帅、灵魂与旗帜,是不容违背的金科玉律。但这到了一些党报,在党报的许多时候,虚而不实,成了一句仅仅写在“教科书上的话”。党报有的建国以来即有之,有的是在改革开放新时期办起来的。不论哪一类党报,均存在“新闻评论问题”。论者以为,在新时期新闻改革和新闻事业发展大潮中,党报遭遇被边缘化。诚然如此。迄今为止,党报…  相似文献   

3.
新闻传播事业是为了满足社会和社会人对新闻信息的需要而产生和发展的。新闻概念与新闻定义应该以社会实际与社会人的生活实际作为逻辑思考的起点和归点,笔者从哲学现代意义转向视角观照新闻传播的社会生态环境,思考新闻概念和新闻定义,新闻概念和定义应该包括新闻评论涵括对意义的思考,这一思考不会带来理论和实践的混乱,其理论突破的冲击正是它的价值所在,是新闻回归社会的本质所在。  相似文献   

4.
大数据时代的来临,意味着人类历史上发生了一场新的科学技术革命,同时这也预示着一次新哲学变革的孕育与发展。这场新技术的变革,深刻改变着当代整个人类社会的生活状态,并在无形中影响着人们的认知和思维模式。当代科学哲学研究由此也发生了一系列的新变化,这主要表现在存在论、认识论和价值论三个层面上。其中,科学认识论和价值论是对大数据革命的直接哲学回应,"数字化生存"则是大数据时代新存在论的基本形式,它决定着大数据时代科学认识论和价值论的深层变化逻辑与特征。  相似文献   

5.
作为新闻评论体裁与电视媒介相结合的产物,电视新闻评论这种体裁自问世以来深受观众欢迎.但由于电视新闻评论节目起步晚尚处于发展阶段,因此,许多地方电视台制作的此类节目离思想精深、艺术精湛、制作精致的要求还有很大差距.如何加以改变?本文作者认为:一是要从整体上把握好新闻事实的事和新闻评论的理之间的关系;二是要把握材料内容和表达角度的结构关系;三是要处理好电视评论抽象和表达工具的具象关系,运用好声画语言.  相似文献   

6.
新闻文体写作诸领域中,最难洞悉其真义的,莫过于新闻评论写作,这是它特殊的写作要求使然。唯其如是,在近年来雨后春笋般出现的新闻文体写作书籍中,涉及新闻评论写作的却寥若晨星。一位在党报论坛笔走龙蛇近40年的老前辈,回首往事,不禁感慨系之,对他的研究生们说:  相似文献   

7.
新闻评论强调评论的论辩艺术,而对论辩艺术更好的把握,则应从辩论运思与哲学运思的关系、逻辑思维与形象思维的关系、知识积累与论辩技巧的关系入手。这样,新闻评论既有很强的思想穿透力,有很好的说服力,又能体现新闻评论的机智性。  相似文献   

8.
江泽民同志指出,“在国际经济领域中,一个引起人们普遍关注的趋势,就是经济全球化。经济全球化作为世界经济发展的客观趋势,是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的,任何国家也回避不了”。经济全球化作为21世纪世界经济发展不可逆转的趋势,必将对各国的经济、政治、思想、文化等方面带来深刻变革,产生重要影响。面对经济全球化的潮流,我国将以更加开放的姿态走向世界。随着我国改革的深入和开放的扩大,统一战线开放性、社会化的特点越来越明显,世界形势的发展变化对统一战线的影响和作用也将越来越大。经济全球化实质上是以美国等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主…  相似文献   

9.
文摘     
“发展”与“变化”的区别在辩证的发展观中,“发展”与“变化”的涵义不完全相同。从哲学涵义来看,“变化”是“改变”的意思,它是指包括“发展”在内的事物的一切变动。而“发展”虽然也是一种变化;但“发展”所以被称为“发展”,其根本的标志则是指:事物在规模、结构、程度、性质上发生了大的变革,增  相似文献   

10.
《同舟共进》2010,(10):71-71
广东广州 董天策(暨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常务副院长、教授、博导,本刊特邀审读员)经过改革开放30多年的发展,当今中国一方面迅速崛起,成为世界舞台上的重要力量,一方面社会结构的各个方面正处在巨变之中,既充满了历史的发展机遇,又面临社会的转型压力。这样一个发展与变革的时代,恰好为时政评论与思想文化类刊物提供了广阔的言说空间。  相似文献   

11.
诚然,在语言和人们的日常用语中,“发展”与“变化”是同义词。但是,在辩证的发展观中,“发展”与“变化”的涵义并不完全相同。先从哲学涵义来看,“变化”是“改变”的意思,它是指包括“发展”在内的事物的一切变动。而“发展”虽然也是一种变化;但“发展”所以被称为“发展”,其根本的标志则是指:事物在规模、结构、程度、性质上发生了大的变革,增加了复杂的内容,达到了高级阶段和产生了新的质.如果笼统地把小的、简单的、低级的、非本质的变化也叫做“发展”,那就难以同形而上学的发展观划清界限,因为形而上学“认为发展是减少和增加,是重复。”(《列宁全集》第38卷,第103页)再从专门揭示事物发展的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规律来看,“发展”与“变化”的区别就更为明显。  相似文献   

12.
正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这"三大变革"是天津市爬坡过坎、自我革命,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必经之路,2018年新年伊始,变革,就从一套刀刃向内的组合拳开始了。先行先试,以新赢新。在改革开放40周年这一年的年初,挺立于新时代潮头的天津市要用开放的理念拥抱挑战,解难题、求突破,全力打造改革开放先行区。  相似文献   

13.
信息高速公路对社会经济和政治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认为信息工具变革是人类社会进步发展和制度变革的主要推动力之一 ;信息高速公路是第四次信息工具变革的集大成 ,它标志着人类社会正在迅速地迈向信息时代 ,必将对人类社会的社会制度产生巨大的作用并导致革命性的变化。本文探索了人类社会的生产方式在未来信息时代可能发生的变化 ,并预言了这种变化将会导致信息经济体制或自由计划经济体制的形成 ;同时 ,探索了未来信息时代的技术因素和生产方式变革可能引发的社会上层建筑领域活动内容和方式的变化 ,并预言了这种变化将会导致全民民主政治体制的形成。预言信息时代的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变革必然导致社会制度的变革 ;并预测这种社会制度变革的趋势与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对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设想是一致的 ,预言信息社会的不断发展将会导致资本主义社会解体和向共产主义社会迈进。  相似文献   

14.
《今日民族》2003,(12):23-24
在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从事新闻工作40多年,亲身经历了德宏的各种变革,亲眼目睹了德宏各方面的变化.这变化实在太多太大了,说起来三天三夜也说不完.从何说起呢?耍了40多年笔杆子,忽然感到笔尖笨重起来.想来想去,就从下乡采访感触最深的冬季农田色调的变化说起吧.  相似文献   

15.
大数据与开放数据对电子公共服务、开放和透明政府以及政府公众与企业间的互动,都蕴藏着巨大的变革潜力。从"智慧"政府到变革政府,开放数据与大数据可推动协作,为农业、健康和交通运输等领域面临的挑战提出实时解决方案,推动更大程度的开放,并引领政策制定走向新时代。然而,开放数据与大数据也面临着一系列的政策挑战,如数据获取和发布、数字资产管理、归档和保存、隐私及安全等。本文以美国为背景,选择了有关开放数据与大数据的关键政策问题进行评论,并提出建议,以期推进数据驱动的创新。  相似文献   

16.
据报载,某市人大常委会不久前专门召开新闻发布会,决定对该市政府在环境保护等六个方面的工作予以表彰。媒体评论这一做法开了全国先河,在  相似文献   

17.
清代以来是我国西部地区少数民族社会文化的重大变革时期,清政府在新疆先后平定准噶尔部、大小和卓等叛乱和抵御中亚外敌阿古柏入侵等事件维护了国家的统一,并通过一系列移民政策和行政管理制度加强了对新疆的治理,新疆社会渐趋稳定,经济得到空前发展,中原与边疆各民族间的文化进入快速融合时期,中原汉文化对吐鲁番地区维吾尔族的社会文化生活影响极为显著,我们可以从当地民居的汉建筑元素明显看到中原文化对这一地区产生的深刻影响。本文就中原汉建筑文化自清代以来对吐鲁番地区维吾尔传统民居影响这一典型现象,从内地与吐鲁番地区在政治关系、垦殖移民、商业贸易等方面进行浅析。  相似文献   

18.
樊丽红 《前进》2011,(10):36-37
当前,在我国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的新形势下,包括文艺评论在内的文化领域也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与文艺创作的蓬勃发展相比,文艺评论显得不太适应、不够协调,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着评判标准失范、歪曲丑化历史、是非界限混淆、缺乏道德良知等问题。勿庸置疑,文艺评论价值追求的良知体现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我们的文艺评论只有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引领下,才能承担好“人类灵魂工程师”的职责。  相似文献   

19.
本文认为信息工具变革是人类社会进步发展和制度变革的主要推动力之一;信息高速公路是第四次信息工具变革的集大成,它标志着人类社会正在迅速地迈向信息时代,必将对人类社会的社会制度产生巨大的作用并导致革命性的变化。本文探索了人类社会的生产方式在未来信息时代可能发生的变化,并预言了这种变化将会导致信息经济体制或自由计划经济体制的形成;同时,探索了未来信息时代的技术因素和生产方式变革可能引发的社会上层建筑领域活动内容和方式的变化,并预言了这种变化将会导致全民民主政治体制的形成。预言信息时代的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变革必然导致社会制度的变革;并预测这种社会制度变革的趋势与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对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设想是一致的,预言信息社会的不断发展将会导致资本主义社会解体和向共产主义社会迈进。  相似文献   

20.
唐光怀 《求索》2007,(7):102-104
真实抗辩、公正评论抗辩、特许权抗辩是英美新闻媒介抗辩诽谤指控的三大支柱理论,为了从源头上减少新闻侵权诉讼,保护宪法赋予公民和新闻媒体的舆论监督权,我国的舆论监督立法应该借鉴这三大理论,并不断丰富、完善和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