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福建党史月刊》2014,(21):I0005-I0008
正柘荣县位于福建省东北部,是海西规划环三区域和浙南地区的"后花园"、福建北承西拓的"桥头堡"。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柘荣是闽东苏区重要组成部分,是闽东革命中心之一。全县区域面积538.22平方公里,辖2镇7乡116个建制村(社区),总人口10.57万人。柘荣是"国家级生态示范区",境内海拔为90至1479米  相似文献   

2.
在闽东这块红色土地上,早在1927年就建立了党组织,开展革命活动,燃起了革命烈火。1931年后,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邓子恢、陶铸、叶飞、曾志等来到闽东,与当地党的领导人马立峰、詹如柏、阮英平、范式人等一道,开展了轰轰烈烈的农民运动和武装斗争。1934年成立了中共闽东临时特委、闽东苏维埃政府、中国工农红军闽东独立师,创建了万余平方公里的闽东苏区,  相似文献   

3.
闽东地区于1926年建立中国共产党组织。经过艰苦曲折斗争,1934年2月召开闽东工农兵代表大会,正式成立了闽东苏维埃政府,形成面积11000多平方公里、人口近百万的闽东革命根据地。1934年底,闽东苏区大部被敌人占领,在闽东特委领导下转入艰苦卓绝的3年游击战争。“西安事变”后,闽东特委根据全国形势的变化,遵照党中央有关指示精  相似文献   

4.
1933年底至1934年上半年,福安成为闽东革命的中心。1934年2月,闽东工农兵第一次代表大会在福安柏柱洋召开,闽东苏维埃政府成立,后又相继成立了中共闽东特委、共青团闽东特委、闽东妇女工作团、儿童团、工会组织,开展了轰轰烈烈的分田运动,有10万农民分到了土地。闽东苏维埃政府先后下辖福霞、安德、安福、福寿、连江、霞鼎、宁德、罗源、周墩、霞鼎泰等县苏维埃政府、42个区维埃政府、800多个乡维埃政府,鼎盛时期形成面积1.1万平方公里、人口近百万的工农武装割据的红色区域,并先后成立了闽东红带总会、中国工农红军闽东独立师、闽东红军独立团海上游击独立营等革命武装。  相似文献   

5.
一九三一年三月至十一月间,我党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邓子恢同志受福州市委(三一年七月后为中心市委)的派遣,四次前往闽东的福安、连江等地指导农民运动,点燃了闽东地区革命斗争的烈火。从此,闽东地区的土地革命和武装斗争蓬勃开展,并于一九三四年九、十月间,当全国土地革命渐趋低潮时,闽东土地革命蔚为高潮,创建了横跨十二个县份,面积达一万一千多平方公里的闽东  相似文献   

6.
《福建党史月刊》2012,(20):1-1,4-6
<正>福安市地处闽东北沿海、环三核心区,是一座山海兼备、经济活跃、生态优美、文化底蕴深厚的沿海开放城市。全市总面积1880平方公里,辖2个经济开发区、22个乡镇(街道),总人口65万。公元1245年置县,宋理宗御批"敷赐五福,以安一县"得名。新中国成立至1970年为地级专员公署所在地,1989年撤县建市,1993年被国务院列为沿海对外开放城市,是全  相似文献   

7.
闽东,山连海,海连天。这块1.29万平方公里的红土地像一颗璨璀的明珠镶嵌在祖国的东海岸边。 它是一片富饶的土地。肥沃的土地蕴藏着丰富的矿藏;高山峻岭的地形地貌,造就了不可多得的水能优势;所拥有的4.54万平方公里的海域面积栖息着500  相似文献   

8.
正闽东革命根据地是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在福建创建的主要革命根据地之一。但长期以来对闽东革命根据地的研究相对滞后,在许多重大史实上还存在较大争议。如关于闽东苏区红色政权的建立时间,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党史学界在出版的书刊资料中都表述为:"1934年2月在福安柏柱洋召开全闽东工农兵第一次代表大会,正式成立闽东苏维埃政府。"笔者认为这是不准确的。今特撰文就闽东苏维埃政府若干史实做一分析,敬请  相似文献   

9.
<正>1932年下半年,年仅18岁的叶飞根据中共福州中心市委在福安、连江两县"组织游击队、开展游击战争"的工作安排,只身来到闽东,开始了其艰苦卓绝的闽东革命历程。他见证了闽东革命根据地初创、发展、繁荣的过程,领导了闽东革命斗争史上最辉煌的时期,使闽东革命根据地成为党在南方三年游击战争的15块游击区之一,可以说,叶飞在闽东革命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在闽东,他虽频繁遭遇生命危险、屡屡面对革命挫折、多次被推到历史的交叉口上,然而,他将磨难当作考验  相似文献   

10.
<正>闽东具有悠久的历史文化和诗人辈出的传统。收入《全唐诗》的闽东诗人有6位,其中薛令之,是唐朝福建的第一个进士,林嵩也是当时著名的文人。南宋有著名诗人谢翱,元未明初有著名诗人张以宁,现代有九叶诗人杜运燮等。历代还有著名学者和诗人在闽东讲学和游宦,如宋朝理学大师朱熹、宋代大诗人陆游,明代文学家和诗人冯梦龙等。所以,闽东又有"文脉传千年"之说。比如,霞浦建县至今已有一千七百多年历史。作为闽东文化名城,不仅有深厚  相似文献   

11.
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集中体现了"十三五"乃至更长时期我国的发展思路、发展方向和发展着力点,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习近平总书记在宁德工作期间,就把五大发展理念贯穿于经济社会发展的方方面面,指导闽东人民摆脱贫困,促进经济社会发展,让闽东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梳理1988—1990年"五大发展理念"在闽东的实践,可以更好地理解五大发展理念的内涵。  相似文献   

12.
闽东苏区红色文化是中国共产党人、闽东苏区人民和各界进步人士共同创造、积淀的重要文化遗产。是闽东人民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闽东苏区红色文化的重大政治与文化价值在于对中华民族精神的丰富与发展上,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闽东苏区红色文化构建了忠诚爱国的民族情怀;以勤劳勇敢为基石,闽东苏区红色文化培育了不惧艰难的坚强信念;以自强不息为动力,闽东苏区红色文化铸就了革故鼎新的创新精神;以为民谋利为目的,闽东苏区红色文化体现了执政为民的宗旨观念。  相似文献   

13.
中央红军长征不久,敌人即抽调大批兵力,向赣东北、闽北、闽东各红色根据地大举“清剿”。闽东苏区邻近福州,更是首当其冲。当时压向闽东苏区的敌人有8个师,加上地方保安队和民团,约有10万人。1935年1月,敌人分4路向闽东苏区进行“围剿”,这是闽东  相似文献   

14.
《福建党史月刊》2014,(9):48-48
正福建事变失败后,国民党反动派腾出手来,以第84师、新10师和福建省保安队,从福州压向闽东苏区,进攻霞浦、陈墩、洋中、青皎等根据地,围攻活动于宁德、宫岭、龟山的地方游击队。但当时蒋介石正集中兵力对中央苏区进行第五次"围剿",对闽东苏区的压力还不算大。闽东独立第2团配合当地武装,进行多次奇袭伏击,击退保安队的  相似文献   

15.
正罗源县位于福建省东北沿海,是福州市辖县之一,其三面环山,一面临海,历史悠远,人杰地灵,是闽东革命的发源地和中心之一。不仅是中国共产党早期马克思主义传播者林可彝的故乡,也是邓子恢、陶铸、叶飞、栗裕、曾志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战斗过的地方。全县面积1187平方公里,辖6镇5乡196个村居和1个省级经济技术开发区。人口25.5万,其中畲族人口占总人口的8.1%,是福建省  相似文献   

16.
浩瀚东海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海军的摇蓝,而碧波万顷的闽东海域曾经孕育了共和国人民海军的前身。这后一句话是曾任海军司令员的叶飞上将所言。叶飞应该是人民海军最早的指挥员,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他是闽东苏区的领导人之一。早在1934年,他领导下的"人民海  相似文献   

17.
闽东文化是勤劳智慧的闽东人在漫长的繁衍生息过程中创造出的巨大精神财富。近几年来闽东文化建设在发展繁荣中,不断彰显特色和魅力。了解闽东文化特色的成因,明确推动闽东文化跨越发展的具体措施对策,是“环三”建设进入新的历史起点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18.
2019年8月4日,习近平总书记给福建省寿宁县下党乡的乡亲们回信,祝贺他们实现了脱贫,鼓励他们继续发扬"滴水穿石"精神,持续巩固脱贫成果,努力走出一条具有闽东特色的乡村振兴之路.闽东宁德属于革命老区、少数民族地区,曾是全国18个集中连片贫困区之一,全区9个县中有6个是贫困县.上个世纪80年代末以来,宁德始终把"加快发展...  相似文献   

19.
福安是著名的革命老区,上世纪30年代前期,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陶铸、邓子恢、马立峰、詹如柏、叶飞、曾志等曾率领闽东人民创建了以柏柱洋为中心、方圆1.1万平方公里、人口近百万的农村革命根据地,开展轰轰烈烈的土地革命,为创建新中国作出了巨大贡献。改革开放30多年来,这片“红土地”已成为兴旺发达、繁荣昌盛的美好家园。  相似文献   

20.
1934年9月底,在中共闽东临时特委的领导下,以闽东红军第二独立团、第十三独立团和中国工农红军北上抗日先遣队留下的部分骨干为基础,组建了闽东红军独立师。全师3个团,共1600多人。闽东红军独立师的创立,把闽东土地革命推向了最高潮。 此前,闽东工农兵第一次代表大会于1934年2月在福安柏柱洋召开,选举产生了闽东苏维埃政府,马立峰任主席、叶秀藩任副主席。闽东苏维埃政府下辖福霞、安德、安福、福寿、霞鼎、连江6个县苏维埃政府,42个区苏维埃政府,800多个乡苏维埃政府。不久,又相继成立了罗源、周墩、霞鼎泰3个县苏维埃政府。闽东苏维埃政府成立后,立即在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