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湖北警官学院学报》2021,34(4):103-110
中国历来重视"家"与"国"之间的关系,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家庭是社会的细胞,是基层社会治理的基础,也是基层社会治理的目的。自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谈到要"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家庭家教家风建设在为基层社会治理提供文化土壤、协调基层社会家事纠纷解决、推动基层社会自治、德治、法治的建设与发展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但目前由于各种原因,家庭家教家风建设在我国基层社会治理中的作用未得到充分发挥,功能未得到充分实现。为此,要大力推进家庭家教家风建设,积极发挥家庭在社会纠纷解决中的助力作用,推动家庭家教家风建设与自治、德治、法治相融合,开辟基层社会治理新路径。  相似文献   

2.
正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通过的《决定》明确了家庭在社会治理中的重要地位,提出要注重发挥家庭家教家风在基层社会治理中的作用。习近平总书记曾多次强调"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1],把家庭视为"国家发展、民族进步、社会和谐的重要基点"[1]。这些论述阐明了兴家与强国统一的发展理念和"家国一体"的社会治理思想。一、良好的家教家风与百年树人个人的修养与其从小所接受的家庭教育和家风的熏陶密不可分。习近平总书记曾多次强调家教家  相似文献   

3.
正老北京四合院门联,内容多与家风传承有关,图中所示门联为"传家有道惟存厚,处世无奇但率真"。古人云:"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一家仁,一国兴仁;一家让,一国兴让"。习近平总书记更是强调,不论时代发生多大变化,不论生活格局发生多大变化,我们都要重视家庭建设,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家风正则民风淳,民风淳则党风政风清。良好的家风是抵御腐败的第一道防线,"清白家风不染  相似文献   

4.
李风华  喻冰 《探索与争鸣》2022,(5):58-66+178
“双减”政策矫正学科培训的市场失灵,实质性地保障了未成年人的成长权利,是一项重大的社会福利改进。其成功秘诀在于,它介入并调整儿童、家庭、机构、学校和政府之间的群己权界。“双减”政策代表了当代中国家国关系的一大变动,它表明,经历了改革开放之后的家国分离,国家再次介入家庭,其基本背景是家庭无力履行充分的人口再生产职能。家国同构说的兴起反映了一部分人试图拯救家庭功能萎缩的复古愿望,但从根本上讲,它不足以适应当代中国的家国关系,也误解了整个社会的群己关系。理想意义上的家国关系应当是家国互嵌,它坚持人身多级所有权,实施以人民为中心的政府介入,并根据不同的具体情境而采取适当的权利嵌入方式。  相似文献   

5.
《世纪行》2017,(6)
<正>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家庭的熏陶和教育,是社会文明重要的传承方式。"家庭和睦则社会安定,家庭幸福则社会祥和,家庭文明则社会文明。"习近平总书记动员社会各界广泛参与家庭文明建设,推动形成爱国爱家、相亲相爱、向上向善、共建共享的社会主义家庭文明新风尚,体现了对文明家庭建设这一重要基点的深刻认知。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  相似文献   

6.
习近平关于家庭建设的思想,继承优秀传统文化,立足战略全局高度,针砭时弊现实问题,创新理论方法路径,体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构建的内在属性和理想追求,是和谐社会"家庭梦"建设的思想指南。其核心理念可以概括为:家国情怀与责任、家庭家风家教的三个注重、传统家庭美德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对接、党员家庭的廉洁建设以及重视和发挥妇女在家庭建设中的重要作用。社会发展的新形势下,其任务清晰、方向明确、内容丰富、意蕴深远,时代价值和社会意义凸显。  相似文献   

7.
观点荟萃     
<正>三句话读懂习近平的家国情怀重视家风:"家庭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家庭是社会的基本细胞,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不论时代发生多大变化,不论生活格局发生多大变化,我们都要重视家庭建设,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习近平指出,千千万万个家庭是国家发展、民族进步、  相似文献   

8.
习近平关于家庭建设的思想,继承优秀传统文化,立足战略全局高度,针砭时弊现实问题,创新理论方法路径,体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构建的内在属性和理想追求,是和谐社会"家庭梦"建设的思想指南。其核心理念可以概括为:家国情怀与责任、家庭家风家教的三个注重、传统家庭美德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对接、党员家庭的廉洁建设以及重视和发挥妇女在家庭建设中的重要作用。社会发展的新形势下,其任务清晰、方向明确、内容丰富、意蕴深远,时代价值和社会意义凸显。  相似文献   

9.
《群众》2019,(22)
<正>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不论时代发生多大变化,不论生活格局发生多大变化,我们都要重视家庭建设,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家书作为家庭的情感纽带,是传承家风的重要载体,被誉为"常州三杰"的瞿秋白、张太雷、恽代英的家书,承载着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朴实家风,既有普通人普通生活的真实情感,更传递着革命者家国天下的革  相似文献   

10.
《中国妇运》2015,(3):36-38
2014年,省妇联立足实际,突出职能优势,把握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以"家和福建美、家和两岸亲"为主题,创新思路、精心谋划,开展"家庭建设年"系列工作,扎实推进各级妇联组织服务大局工作取得新成效。一、在大局中定位妇联特色家庭工作省妇联深刻理解和把握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注重发挥妇女在社会生活和家庭生活中独特作用的新思想新要求,深刻理解和把握妇联工  相似文献   

11.
家庭发展能力,是一个家庭实现发展理想、创造发展价值、推进生活幸福的现实力量。其支撑要素包括经济收入、人口素质、安全保障、和谐家风等四个基本面。农民工是改革开放中出现的新群体,对农村家庭发展能力产生了深刻影响。本文在分析其影响的基础上,提出农民工家庭发展能力建设的政策目标是"实现城乡一体化,让农民工成为历史",相应的政策体系为"家庭经济促进政策、家庭人口发展政策、家庭福利保障政策"三个维度。并从三个政策维度研究提出了引导农民工返乡创业、全面推进优生优育优教工程、提高"三留守"人口幸福指数、让农村人口享受城市文明等十条政策措施。  相似文献   

12.
正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不论时代发生多大变化,不论生活格局发生多大变化,我们都要重视家庭建设,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这一重要论断阐释了家风家教的时代价值和深远意义。历史和现实告诉我们,家庭的前途命运同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命运紧密相连。只有从正家风做起,进而塑民风、肃党风、清政风,才能凝聚  相似文献   

13.
《浙江人大》2015,(Z1):54-55
2014年以来,嘉兴市以"三治"(法治、德治、自治)为内容,积极创新基层社会治理工作,初步形成具有嘉兴特色的基层社会治理模式,成为浙江省社会治理"六大机制"之一,多次得到省委领导的批示肯定。注重发挥"法治"核心作用,提升基层社会治理"硬实力"注重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来加强社会治理,为促进社会和谐提供根本保障。一是坚持科学决策,提升依法行政。始终把依法维护和保障群众的合法权  相似文献   

14.
<正>(2014年5月15日)各位领导,同志们:家庭是社会的基础细胞,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阵地。习近平总书记在同全国妇联新一届领导班子集体谈话时深刻指出"要注重发挥妇女在社会生活和家庭生活中的独特作用,发挥妇女在弘扬中华民族家庭美德、树立良好家风方面的独特作用",为妇联组织发挥独特优势,履行工作职责,创新家庭文明建设工作提供了行动指南。为深入贯彻落实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  相似文献   

15.
代山 《人民政坛》2013,(8):21-21
1995年,新加坡成为世界上第一个为"赡养父母"立法的国家。该国国会通过《赡养父母法令》,规定在新加坡,如果发现子女确实未遵守该法,法院将判决对其罚款一万新加坡元或判处一年有期徒刑。为了弘扬孝道,新加坡政府出台了不少明显带倾向性的政策。在新加坡,老年人不仅不是家庭的负担,相反还是家庭的宝贵财富。随着人口老龄化程度不  相似文献   

16.
《群众》2021,(15)
正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弘扬家国情怀,在许多场合作出了一系列重要论述。他强调:"我们要在全社会大力弘扬家国情怀,提倡爱家爱国相统一,让每个人、每个家庭都为中华民族大家庭作出贡献。"中宣部、中央文明办、中央纪委机关等联合印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家庭家教家风建设的实施意见》明确要求,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家庭家教家风建设,升华爱国爱家的家国情怀。  相似文献   

17.
十八大报告中提到,要"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近年来,蒲城县围绕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在加快经济发展的同时,更加注重保障和改善民生,特别是注重惠民政策的具体落实,统筹推进富民安民惠民各项工作。优先战略保民生。十八大报告指出,"要多谋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忧"。蒲城县每年确定经济社会发展目标规划时,  相似文献   

18.
黎伟  喻谦 《中国妇运》2014,(9):37-39
"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作为社会的基本细胞,家庭是个人幸福之源、城市文明之基、国家安泰之根。家庭和美与社会和谐相依相存、关系密切。近年来,岳阳市妇联围绕市委、市政府工作大局,发挥贴近妇女、贴近家庭的组织优势,做活"家"字文章,建设现代幸福岳阳,赢得了社会好评。  相似文献   

19.
在对"科学社会主义"的思考、探索与实践中,作为处于客观世界而具有主观积极性的人在社会发展中具有独特的历史地位,无论过去、现在和将来都发挥着或将要发挥无以替代的重要作用。为了实现科学社会主义所追求的优良社会制度,必须注重引导发挥"人"之重要作用,以促进人类文明的不断提升。  相似文献   

20.
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以家庭关系比拟社会关系,以家庭伦理推衍社会伦理。在"家国一体"的社会中,每个人都荷负着一定的责任和使命。我们党今天强调家风的重要价值,正是因为家庭与个人、社会、国家是不可分割的命运共同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